燃料补贴成东南亚重担
面对高油价,印尼、马来西亚等长期对国內油价给予大幅补贴的东南亚国家政府陷入两难。如果取消补贴,让油价上涨,势必引发民怨,威胁政权;但隨著国际油价涨破每桶100美元(305.80令吉),若持续补贴,只会导致政府支出大增,財政恶化。
有鑑於近来油价急涨,印尼政府无力负担庞大的燃料补贴。总统苏西洛原本希望,计划自4月起,把油价从每公升4500印尼卢比(1.50令吉),调涨至6000印尼卢比(2令吉)。然而,此举引发国內民眾的激烈抗议。
臺湾《联合报》报导,经过数周的暴力示威后,印尼国会终於屈服,否决此一调涨油价计划,改以折衷方案取代。如果印尼原油价超过预算所假设的每桶105美元(321令吉)15%,且持续6个月,印尼政府才得以调涨油价。
油价涨引社会动盪
分析师披露,低燃料价格是东南亚国家中,低阶层人民目前仅有的少数福利之一。瓦希德研究所主任苏威迪称,印尼人受够贪腐政府无节制花费预算,「若政府能保证把钱花在基础建设、教育等具建设性的项目上,我想印尼人会较能接受燃料涨价」。
去年,印尼燃料补贴约占国家预算的11%,相当於140亿美元(428亿1200万令吉),远高於其90亿美元(275亿2200万令吉)的教育支出,以及14亿美元(42亿8120万令吉)的健保支出。
对於印尼、马来西亚与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燃料补贴由於影响民生甚鉅,因而是一个极具政治敏感性的议题。
1998年,印尼调涨燃料引发学生暴动,推翻苏哈多专政;10年后,雅加达政府大幅调涨燃料价格,涨幅达1/3,但2009年总统选举前又调降。
补贴阻碍经济成长
在马来西亚,2008年削减石油补贴,引发民眾走上街头抗议,隨后执政党在国会失去1/3席次,外加对5个州属的执政权。
面对油价上涨,当局近日表示,不会调高油价,但也不会扩大补贴。马来西亚去年花费200亿令吉在燃油与家用煤气补贴,金额几乎是2010年的两倍。
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指出,补贴是东南亚国家经济成长的一大阻碍,应逐步取消。由於给予补贴,印尼是亚洲国家中燃料价格最便宜的,马来西亚则名列第2。
印尼政府估计,为配合油价上涨而提供的补贴,將使其財政赤字佔国內生產总值(GDP)的比率达到3.4%,超过其3%法定上限。印尼財政赤字佔GDP比率,目前在2%以下。
经济疲软 巴国被迫涨价
巴基斯坦能源监管机关週日宣佈,调涨汽油8.2%,一反其先前建议政府维持价格不变的立场。
巴基斯坦油价从97.66卢比(3.28令吉),调涨8.2%至105.68卢比(3.55令吉),突破100卢比(3.36令吉)的心理关卡。
柴油和高辛烷汽油分別调涨4.5%和7%。另一运输替代燃料压缩天然气,则从77.12卢比(2.59令吉)涨至88.7卢比(2.98令吉)。
主要依赖进口
能源主管机关虽建议政府,「吸收原本计划调升的油价税,以减缓大部分民眾的压力」,维持油价不变,但巴基斯坦大部分汽油都仰赖进口。
疲软的经济和货幣,加上政府预算有限,迫使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的联合政府,定期调涨油价,以应付全球油价高涨带来的衝击。
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2月曾警告,巴基斯坦財政赤字扩大和经济成长迟缓,面对內部和外部衝击的风险仍高。不过,至6月底的2011/2012年度,巴基斯坦经济成长可望加速至3.4%,优於去年的2.4%。
臺愚人节涨油价被讽开玩笑
台湾经济部宣佈4月1日凌晨起调涨油价,平均涨幅超过10%,创近4年新高。由於担心將衝击台湾经济成长率,並造成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引发各界大力抨击。
亲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李桐豪,讽刺「以为是愚人节开玩笑」;民进党立院党团副书记长黄伟哲则批评是践踏民意。
油价上涨,全台湾民眾趁週日休假「抢油」,加油站大爆满。开车族为省钱包,纷纷加入「抢加油全民运动」,而「你去加油了吗?」更成为当天最热门的问候语。
新北市汐止大同路上的中油加油站,清晨6时就出现车潮。加油站员工称,从来没见过这么早就排队,「这还满新鲜的!」。
台东有人开著小货车,载满各式大小的桶子加油,赶在汽油涨价前,一口气加了1万多元新台幣(1000多令吉)。
在中部地区,逾百家中油加盟业者当天起取消免费洗车、赠品缩水。排了半天加好油的民眾,洗车时发现优惠没了,当场发飆说:「今天是愚人节吗?」
新竹市中油北大站原本一天加油量约5万公升,当天爆增到9万公升。较偏僻的中油南寮站,原本一天营业额约7万多元新台幣,截至当天下午就超过40万元新台幣(4万1360令吉)。
业者透露,一辆油罐车的发油量是2万公升,若以每公升调涨3元新台幣(31仙)计算,「油车及时赶到,等於替公司赚了6万元新台幣(62仙)」。
英美担忧油荒蔓延
油价高涨已使英国出现油荒,美国汽油价格也逼近有政治风险的每加仑4美元(12.23令吉)。分析师预测,如果伊朗危机加剧,美国汽油价有可能在明年初翻倍至每加仑8美元(24.46令吉)。
数据研究机构IHS全球经济部门研究主管约翰逊表示,每日约有1700万桶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约佔全球市场的20%。
他称,威胁封锁海峡的伊朗,虽不具足够武力,却可能在航道佈下水雷,將使美国和盟国耗费多时移除,可能使2013年第一季的布仑特油价从现在的每加仑4美元涨至8美元。
此外,英国油罐车司机扬言罢工,加上復活节假期即將到来,已引发民眾恐慌,纷纷抢购空桶储油;加油站也大排长龙,已有1/3的加油站无油可加,上周的汽油需求已达前一周的170%。
欧盟今年进口原油的净逆差达2.8%,且可能持续升高,但总体来说,欧洲对能源的依赖已经逐渐降低。
IHS预测第2季原油最多可能涨至每桶160美元(489.28令吉),之后可能降至120美元(366.96令吉)左右。油价剧烈波动可能使全球各地民眾排队抢购,明年全球经济成长也可能从预估的3.6%,降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