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675|回复: 22
|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复制链接]
|
|
|
转自中国佛教文化网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痛苦和快乐,两者都放下。快乐的欲求从一边踢过来,而苦和不满足则从另一边踢过来,这两边一直在围剿着我们。佛陀教导我们要不断地放下这两边,这才是正修之道──导引我们跳出“生”与“有”之道。在这道上,既无乐也无苦、无善也无恶。
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所有好的修行最后都必须回归到一个本质──不执着。
修行者的心不会到处驰散,而只会安住在它那儿。善和恶,喜和悲,是和非升起时,他觉知一切。禅修者单单知道它们,却不允许它们“弄湿”他的心;换句话说,他不会去执取任何一切。
欲望一直存在着,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有智能的人也有欲望,但却没有黏着。
如果你不去反制你的心,那么就只顺从情绪了。这种修行是不正确的,就像纵容小孩子的每一个随兴所欲一般。训练自己的心也必须如此,别纵容它的随兴所欲。
由于习气作祟,我们的心无法平静,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行为,使它们如影随形地困扰我们。
唯有污染的心才能属于宁静。你必须向内反观自己,反观自己的身、口、意上所犯的过失。除了你自己的身、口、意之外,你还要到哪里修行呢?
内心的杂染好似我们修行的肥料。这就像拿脏东西如鸡屎和牛粪来施肥我们的果树,果实因而将会既甜又多一样。在痛苦中,有快乐;困惑中有平静。
醒悟,并不表示对世间的憎恶,而是心的清清楚楚,了解到事实是无可挽救的,世间本来就是如此的。明白了这一点,你会放下执着,以一种既不是快乐也不是悲哀的心放下,透过智能观察,了解到“诸行”“的自然改变,而住于宁静中。
混乱升起的地方,就是宁静可以升起的地方;哪里有混乱,我们透过智能,哪里就有宁静。
痛苦存在的地方正就是无苦生起的地方,它终止在它生起的地方。如果痛苦生起,你必须就在那儿思考;你不必要逃跑,你应该就在那而解决这问题点。从这些事中逃跑,就不是依照真实法修行。你要到何时才能见到苦谛呢?导致你受苦的不是身体,而是你错误的知见,当你误解时,你就被混淆了。
如果你观看别人的时间至多百分之十,而看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这就是确切的修行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还有一个说法是学佛是要求自己改正,不是要求别人,不是要改变外面的境界。 |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孩子还小,要如何放下? 我想是道行不够?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孩子还小,要如何放下? 我想是道行不够?
会走的蚊子 发表于 23-2-2012 01:47 PM 
为什么要放下小孩?文章之意应该说的是放下执着,不要强求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消极,其实是他们还不够了解佛理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是说比如有些人得了什么绝症,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佛法是有教我们要放下,如果孩子还小,怎样都会有不舍得,要如何面对?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2012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绿蒂 于 23-2-2012 02:15 PM 编辑
我是说比如有些人得了什么绝症,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佛法是有教我们要放下,如果孩子还小,怎样都会有不舍得 ...
会走的蚊子 发表于 23-2-2012 02:07 PM 
是啊,如果是我我就会跟小孩说妈妈要去地球之外的地方玩耍旅行了,那个地方很美叫西方极乐世界
我在那里等你来哦,真心觉得佛理是真理的话,就让小孩也进佛门吧。。成佛才是永恒,没有成佛就必须一直进入六道轮回的
当然,在这里写是很简单,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心生不忍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3-2-2012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会走的蚊子
放下不是教你放弃,你明白什么是放下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2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杯里旧的水去掉,把健康的水引进来。
牛奶桶 发表于 23-2-2012 01:27 PM 
旧的就是不好的吗?怎样才能分得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2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比如有些人得了什么绝症,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佛法是有教我们要放下,如果孩子还小,怎样都会有不舍得 ...
会走的蚊子 发表于 23-2-2012 02:07 PM 
什么才是绝症? 既然舍不得就把身子养好。。。。。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2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才能放下“放下””
一个随口就说出的“理”不禁让我深思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2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夏绿蒂
感恩分享!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得少。我们往往都是都转过来想,才会有很多烦恼!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2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放下小孩?文章之意应该说的是放下执着,不要强求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消极,其实是他们还不 ...
夏绿蒂 发表于 23-2-2012 01:57 PM 
善哉! 善哉!说的可好。
很多人将“放下”于不管,不理等同!
无为而为更接近吧。该做的就好好做,但没有强求心。不预设立场,随顺因缘自然。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如果是我我就会跟小孩说妈妈要去地球之外的地方玩耍旅行了,那个地方很美叫西方极乐世界
我在那里等你来哦,真心觉得佛理是真理的话,就让小孩也进佛门吧。。成佛才是永恒,没有成佛就必须一直进入六道轮回的
当然,在这里写是很简单,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心生不忍的。。
可想而知,当然不容易。要不然我们都是圣者了!要真的心不动摇的面对就必须先证果,而且还比须证到四果。证果就是要自净其意,有开发明觉及禅定入手。修明觉,禅定是为定心,定心是为了证悟(证明)三法印。佛陀说的三个真理 - 无我, 无常,缘起法。悟的越高自然就会放下越多,不是特意的是自自然然的。
佛教简单说就是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二者就如筹集资粮为的还是“自净其意”。当然也可一屏进行。
才知道佛陀的教理目标就是希望人人自净其意。而且这自净其意是自然的,佛陀已用了他的方法自证,还教给他的第子,很多第子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证果,方法也流传在经典中,但我们都不用!都向心外求法,希望有一个净土可收留我们,如果你的修法能让你自净其意,那很好,请继续,我为你加油。要不然还是让我们回到佛陀说的修 身,受, 心, 法 明觉吧!再加禅定,我想我们一定会渐渐的自净其意。自净其意,离不开一定程度的心静,所以要定心,修明觉。要不然看不到悟不到三法印。我们大家加油吧!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六度修法,最后也是要有精进禅定以证得般若。前面的三度就如资粮。 大家共勉之!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Guy998
不,现今南传上座部的大多数观点都是认为禅定并非证果的必须,禅定是指禅那(初禅或以上),不过也有少部分南传尊者认为禅那是必须。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06: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佛為了挖牆角..........................................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uy998
不,现今南传上座部的大多数观点都是认为禅定并非证果的必须,禅定是指禅那(初禅或 ...
Svaha 发表于 26-2-2012 12:59 AM 
尊重你观点!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佛為了挖牆角..........................................
royallam 发表于 26-2-2012 06:45 AM 
何谓墙角?即有墙角既是。。。? |
|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12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墙角?即有墙角既是。。。?
Guy998 发表于 26-2-2012 12:15 PM 
是說樓上的..........................................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