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156|回复: 116

[诗歌:对联]我的【对联手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3-2005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对有趣滴对联有兴趣,以前报章还贴过一段时期,俺收了报章的对联将之剪贴成书。。。。。

在我收集的对联里很多都有隐喻的意思在。。。。很玩味,值得慢慢去看。。。。

就在这里开个楼贴将俺滴收集贴上来分享。。。。。

希望你们会喜欢。。。。


[ Last edited by fujii_Itsuki on 18-4-2005 at 10:06 AM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if + 3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3-2005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住在洞庭湖北边的宋员外有一对子女,女儿叫宋潆潆,才貌双全;儿子宋成已是个少年。宋员外特别请了一位叫金一仁的教师叫儿子读书。有一天,金一仁出了一上联叫宋成做对: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宋成想了大半天也对不出来,便去请姐姐代做: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痴心。

   金一仁看到,知道是宋潆潆代笔的,便又出了一较难对的上联:

   纸上画龙龙不动;

   宋成又去求姐姐对下联:

   鬓边插凤凤难飞。

   金一仁知道又是宋潆潆代笔,便想出一个试探对方的对子。那时结婚要用彩色红绫子六尺,新郎新娘各半。于是金一仁根据这个情况出了上联:

   六尺彩绫,三尺絮腰,三尺坠;

   宋潆潆一看挥笔对了下联:

   一床棉被,半幅遮身,半幅闲。

   金一仁见了大喜,以为这才貌双全的小姐对自己有意思,由联中暗表爱慕之意,于是急着想与宋潆潆当面定情,马上写了上联:

   风林紧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宋潆潆看了又看,觉得这上联有问题,弟弟也表示老师可能已知对子是由姐姐代笔。宋潆潆想到这几次答对中有许多误会,立即回了下联:

   山高水深,劝鱼翁及早回头。

   金一仁看后,知道小姐对自己并无心意,便又写了一联解析: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宋潆潆见老师已做解析,也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垢尘。

   金一仁看了,认为小姐对联里仍有孔可躜,又写了一联:

   桃梅李杏,这些花哪时开放?

   宋潆潆见老师仍不死心,马上生气地写了下联: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金一仁最后见小姐心意已决,才收兵罢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5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湖南鎏杨县有个三金庙,每年都有戏班来唱戏。一年春节,人们在庙东盖了一座戏台,落成那天,请陈夫子来写对联。陈夫子故意卖弄笔墨,只在戏台左侧写了上联:

   搭东台 唱西游 南腔北调

   单边对联一贴出,各方文人雅士都曜曜欲试,却无人对出。一天有个说唱评书的盲人来到戏台前,听人们说到这件事,想了一会,便对出了下联:

   作春田 栽夏禾 秋收冬藏

   不但众人称妙,连陈夫子也拍手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5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江南人民非常痛恨祸国殃民的奸臣马士英、阮大铖,隧有人在马、阮府第的大门上,贴了这幅对联:

   闯贼无门 匹马横行天下
   元凶有耳 一兀直捣中原


   上联巧妙地制造一个假象,表面上是痛骂闯王李自成,实际上是骂奸臣马士英。闯字无门,不就是马了吗?

   下联的元凶有耳即指阮字,骂阮大铖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5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清代一书生,一举及第衣锦还乡,大摆宴席,以示显赫。他当年的启蒙老师虽被邀请,却安排在不起眼的席位上。老师满腔怒火,正要发作之时,恰好这位举人前来敬酒。他借机马上站起,当着众多宾客面前,出一上联,要求学生立即应答。上联曰:

   眼珠子 鼻孔子 珠子反在孔子上

   珠子谐音为朱子,借代为南宋理学家朱熹;孔子借代为大圣人孔丘。整个上联有学生鄙视老师之喻意。这位举人马上应对曰:

   鬚后生 眉先生 后生却比先生长

   启蒙老师听后,不由一怔,立即想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训,便连称妙对,一肚子怨恨,顿时全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5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南京的瞻园,明朝初年为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风景秀丽,别具一格。

   有一天,徐达在府邸门口贴一条长联,联旁有一张告示:[有能对者,赏百两黄金酬之。]文告贴出后,府邸门前熙熙攘攘,一时热闹非凡,不少人围观。那一长写的是: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 山外白云 何处是唐宫汉阙


   徐达这位南征北讨的开国功臣,在联中抒发了打江山、创绩业的豪情。但写完上联后,却对不出下联,於是悬赏求对。

   有一天,来了一位默默无闻的读书人,走到徐府官邸前,大笔一挥写出了下联:

   小苑春回 鶯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此间有舜日尧天


   这一下联,不但描绘了瞻园的春色佳丽、绿树红花,并用[舜日尧天]歌颂明朝开国的天子将相。徐达看后非常高兴,赏那读书人黄金百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初,四川陆军第四镇镇将刘存厚,先附袁世凯,后依张勳,又随段祺瑞,因反覆无信,阴险狡猾,人称[刘厚脸]。当时孙中山先生派燓孔周前往成都,不久被刺,身中数十弹,传说是刘存厚所害。有人以此拟了一幅对联:

   燓孔周 周身是孔
   刘存厚 厚脸猶存


   此对联妙在联尾反嵌两人名字,[周身是孔]、[厚脸猶存]又切合当时的史实人事,写来毫不牵强生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诗人周渔璜是贵州清岩人,曾奉皇令到江淮阅兵。
   
   一天,他趁闲暇到镇江著名的古迹金山寺游览。金山长老听说钦使大人来自穷乡僻壤,不禁面露鄙夷之色。正巧当时突然天昏地暗,暴风雨骤至,淋打着江边的沙滩。金山长老故作谦虚地说:[贫僧偶尔想到一个上联,但实在无法对出下联来,恳请钦使大人赐教。]接着,便念出了上联:

   雨打沙滩 沉一渚 陈一渚

   这上联很巧,但难度很大,因为[沉]和[陈]两个字是音同义不同。周渔璜略思片刻,看到寺内祭坛上摇曳不定的烛光,灵机一触,便马上吟咏:

   风吹蜡烛 流半边 留半边

   这下联[流]和[留]也是音同义异,实在是难得的巧联。金山长老听了,不禁连声赞道:[奇才,奇才,钦使大人真是难得的奇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山海关有位自恃甚高的才子,爱出难对、怪对来难人。有一天,他在山海关关口上写一上联:

   开关迟 关关早 放过客过关

   上联写好后,他对过关的人说:谁对得上,赏钱五十两,对不上就请勿过关。结果被挡在关口外的过客愈来愈多,大家都急着要赶路,但没有人想得出对句。

   这时,有个牧童赶着羊群来到关下,略思一阵,随口对出:

   出对易 对对难 请先生先对

   才子听了大为惊讶,只好收起上联,赏给牧童银两,并放人过关。


[ 本帖最后由 q\=.=/p 于 11-1-2006 07: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中国南方有个弓手叫张弓,一天,他练习射箭时,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围观着个个拍手喝彩。张弓十分得意,立即悠然地写了一上联:

   弓长张张弓 张弓手 张弓射箭 箭箭皆中

   旁人看了皆不明白,无法对上。恰巧这时有个卖弓的人走过来,看过上联后,拿出自己的弓请张弓试试。不过,张弓试拉几次,都无法拉动。卖弓的人就问:[你知道这弓是什么做的吗?]张弓摇头,卖弓人说:[这是用李木做的,是不是好材料,就靠木匠的本事了。]说完便提笔对出下联:

   木子李李木 李木匠 李木雕弓 弓弓难开

   围观的人不解,连忙向他请教。卖弓的人解释:[他姓[弓长张],我姓[木子李]。他叫[张弓],我叫[李木],人们称他为[张弓手],称我为[李木匠]。他擅长於[张弓射箭],我却会用[李木雕弓]。他射箭本事大,能[箭箭皆中],可惜拉我这李木弓却[弓弓难开]。]

   旁人听了皆呵呵大笑,张弓羞愧得满脸通红,再也不敢自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为戏台联,传为太平天国某文人所撰。

   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
   六七步,能行四海五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有个文学家叫王禹传,七、八岁是就能诗善对。郡太守毕文简闻知他有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要他以磨子为题,做副对联。

   王禹传不假思索地随口吟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毕文简称他为奇才,请他去为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寒,衣衫不整,有些不服气。有一天,郡太守设宴请客,在宴席上出给众人对,上联是:

   鹦鹉能言难似凤

   座客满堂,却无人应对。王禹传稍加思考,便拿起笔书出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郡太守毕文简惊叹地说:[此子将来定有经论之才。]於是赐他一套华丽的衣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时,湖南桃花源有一位才貌出众的新娘子,在她的新婚夜,当地生员来闹洞房,想藉此捉弄她。满腹经论的新娘说:[我出上联,请你们对下联,对上了,我就敬茶献糖;对不出,就请你们喝罚酒三杯,行吗?]众人齐声回答:[行!]

   当时门外正在舞狮,新娘触景生情,出了上联:

   弄子弄狮 一副假头皮 难充真兽

  [弄子]是指耍狮子的人,众生员目瞪口呆,面面相睽,没有人对得上。
   
   新娘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看样子,你们都对不出了,让我来对吧!]

   画上画猴 这等无心腹 枉做生猿

   这下联的[猿]字是谐音是员,显然是借故讥笑生员。生员们一听,一面竖指赞叹,一面又感到惭愧,只好喝了罚酒,悻悻然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初年曾任国务总理、热河都统的熊希龄,原配朱氏病逝后,又娶復旦大学教授毛彦文为妻。在上海结婚时,熊已六十六岁,毛才三十三岁。有人戏题此联以记此事:

   老夫六六 新妻三三 老夫新妻九十九
   白发双双 红颜对对 白发红颜眉齐眉


   此联前面两句自对,给后面综合句做铺垫。上联的[六六]加[三三],恰为[九十九]。下联[白发红颜眉齐眉],形象生动,妙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凤仙庵尼姑到湖边打水,见湖上划来一艘小船,撑船的是个小和尚,尼姑就出联开小和尚的玩笑:

   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

   和尚也出句,反戏尼姑:

   尼姑汲水,绳絮波底观音

   两人巧借水中倒影撰联,清晰如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进士俞子才骑马经过草原有感而吟出上联,适量子汪应辰在玩耍,听到后对出下联。

   马蹄踏破青青草
   龙爪拿开淡淡云


   上下对仗天衣无缝,[淡淡]对[青青],恰到妙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对係纪一夕在朝房,远处发生火灾,舆共事所成之巧对。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舆土木。
   南人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四才子之文徴明,某日私闯杜月芳香闺。杜虽爱慕文的才学,又不便表示,便指着窗外几簇秋海棠吟出了:

   花里神仙 无意偏逢蜀君

   文徴明一听,立刻明白小姐心意,便笑指月洞门外的一片竹林,吟出了下联:

   林中君子 有心来觅湘妃

   此为隐嵌联。上联隐[海棠],而言[神仙]、[蜀客],下联则隐[翠竹],而称[君子]、[湘妃]。巧在不僅隐嵌花木,而且暗指爱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5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伯虎幼年时,乖巧伶俐。有一次,他父亲要他端甜瓜和炒豆招待客人,客人即舆以炒豆出句考他:

   炒豆燃开 抛下一双金盔甲

   唐伯虎即以甜瓜为对:

   甜瓜切片 分成两片玉玻璃

   这对联妙不可言,若没有金盔甲和玉玻璃做比喻,将索然无味,大为失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05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年中秋,一位穷秀才来到江南一家客店投宿,因为客满,店家便让出儿媳新房给最后两位客人。这位穷秀才舆同住的房客攀谈起来,那位客人笑吟吟地说:[先生既然前来江南游学,想必是满腹诗书,不才献丑,请先生对答。]

   客人抬头望窗外明月,吟出上联:

   秋月如盘 人在冰壶影里

   秀才看到床帐里有一幅春水飞鸟图,触景生情,便对答:

   春山似画 鸟飞锦帐围中

   那客人高兴极了,向店家要来酒菜,款待秀才,两人相谈甚欢。饭后,又一同到月下散步,走到一个小池沼边,见池沼内水面如镜,那客人随口又出一上联:

   小沼沉星 似仙人撒下金棋子

   秀才抬眼望见山上隐隐若若有株古松,立即对出下联:

   古松挂月 如老龙击出月明珠

   此时,客人忽又见一匹马在河堤飞奔,又出一联:

   马足踏开岸上沙 风来复合

   秀才看到有条小船夜渡江中,即应对:

   橹梢拨破江心月 水定还原

   客人听了,连连点头称许。次日早晨,穷秀才醒来不见人影,忽见公差牵来一匹大鬃马,恭敬地对秀才说:[请先生上马,巡按大人有请。]待见面,才知那位同居的客人即是私访的八府巡按,秀才奉命当了督学,掌管州内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2-2025 09:31 PM , Processed in 0.14635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