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29|回复: 97
|
道家道与《圣经》道的分别
[复制链接]
|
|
在哲版发现一些言论竟把道家的道说成是《圣经》的道。相信许多看官一看便知事有蹊跷,但却一时之间说不上来问题何在。本文为此约略加以阐明,同时也希望能集思广益。
首先,老聃所提议的道是没有类如爱、圣洁等位格或人格属性的。仔细客观地读过《道德经》的人应该也能认同这一点,因为经中多以“无”、“虚”、“冲”等“非有”字眼形容道。也就是说,任何为其建构本体论的尝试都可被《道德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所否定。
相反的,《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里面的道(也就是上帝)是属于“有”的层次,受人格属性所限制,故须面对神义论的罪恶和苦难问题;上帝既然是全圣、全爱、无所不在,那在祂之中怎能有十恶不赦的罪恶和天灾人祸呢?
另外,庄子可以说:“道在屎溺。”但同样的一句话若用在《圣经》排他嫉邪神身上则会面对亵渎的指控或感情障碍;上帝既然是圣洁的,怎么可以在污秽或其他恶心事物之中呢?
最后,由于道家质疑语言能够筑构可持续终极信仰体系的可能性,道家的表达多为意见性的。即其鼓励看官对其所提出的命题加以批判、思考和体悟。反之,《圣经》则自称为真理,这造成许多信徒变成了真理主义,言论之间总喜欢以真理自居,罔顾语言的局限。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2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陈颍霄
原來是 PeterTan 寫的"第一因"闖禍了 .
如果是由另外一位網友 Peter Lai來解釋 ,他應該會說 :
不能夠把有神論和無神論拿來比較 ,
也就是說 ,不可以把吃的蘋果和用的 I-Pad 拿來比較.(沒有關連)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2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2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颍霄
原來是 PeterTan 寫的"第一因"闖禍了 .
如果是由另外一位網友 Peter Lai來解釋 ,他應 ...
guilimen 发表于 20-1-2012 11:32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您也有”追“到那些楼上,果然是高手。.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2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20-1-2012 03:17 PM 编辑
回复 1# 陈颍霄
理解你的困惑。关于 把道家的道说成是《圣经》的道, 这点已在这里 有没有所谓的 ‘第一个因‘ 。。? #88 誊清, 不再浪费版位。
这里只想讲 一群瞎子摸象的故事。 既然你希望能集思广益, 应不会排斥异己吧?
话说有 一群瞎子 在摸索一个叫 ”大象‘的东西。 由于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
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
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们都以为
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
“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
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
像一条绳子。而且象有屎溺味。”
另一个瞎子说, 大象像一根大萝卜, 那里可能有屎溺味。这是对大象 亵渎的指控。
有个智者路过, 说到 大象有生命、有情感。大象会搬运东西,会吃喝玩乐。
其他的瞎子们马上聚焦起来议论纷纷, 他所说的大象, 肯定不是 我们所讲的大象。
“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 那里可能有属性?”
“ 大象又细又长, 那里可能 会(有用) 会搬运东西?
请问他们所讲的大象, 是不是 同一只大象?
当然, 确实有人指四不象为象, 也有指鹿为马的混混。 但我们也不能排斥以上因
着对 ”大象“ 不完整的认识, 而得到片面真理的可能性。但以此来论证 瞎子们
与智者 所谈论的,一定不是同一只大象, 就太武断了。
而对智者以真理自居的批判, 也很可能纯属瞎子对智者的偏见。
我认为只要态度正确,思想理性、开明。 即使是瞎子, 也有开眼看见的一天。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2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颍霄 于 21-1-2012 07:23 AM 编辑
回复 陈颍霄
理解你的困惑。关于 把道家的道说成是《圣经》的道, 这点已在这里 #88 誊清, 不再浪费 ...
PeterTan 发表于 20-1-2012 03:15 P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一楼的观点并不多,您就针对性的批一批吧,就别玩什么您是智者我们是瞎子的比喻了,训练一下文笔或剪贴也好,免得有些看官误以为您在回避。就算我们是瞎子,只要不引我们误入歧途,有时有人多指点一下也是好的。因为在”有没有所谓的 ‘第一个因‘ 。。“那里有点离题,所以在这里回您的帖。既然您是开明人,我想也应该不会反对吧?网络空间不用纸张,大得很呢。
“我们引述的是老子 五千字的 道德经, 仅此而已。 请问 怎会 其中自不乏杂家的
贡献。莫非把道家 与 道教,混为一谈? ”
看来您是没看懂我的意思。我指的是中国哲学史中杂家对道的论述,例如《淮南子》就有说:“道始于一”,这有异于《道德经》的“道生一”。并不是在说你们引述老子。
话又说回来,在那边厢层层望上去,你们所引述的何止老子《道德经》,我好像还看到阴阳五行、《易经》、《圣经》等,就只差没把《可兰经》给扯进来。请问这不是杂家式论述是什么?
“道无属性是你的领悟, 这点我尊重。 但一定是真理吗? 是老子的意思吗?”
这不是我个人的领悟,而是我在英语哲学论坛看到的。老子所提议的道也确实常以“无”等“非有”字来形容。
我所说的都是欢迎他人批判的意见,不玩霸道的真理游戏。
“但老子本身对道也不敢下定论,所以对于道的探讨,需要有开明的哲学态度。”
老聃不是不敢下定论,而是知道不能对道乱下定论,以避免犯下真理主义的错误。
“这里,也不谈主观的宗教。这里只做比较宗教,宗教哲学的探讨。”
这好像也是您主观的一厢情愿,还没获得他人的认同吧?
“任何人要说到上帝,先明白圣父, 圣子与圣灵的关系,所谓三位一体的理论。
而且也需要明白主耶稣基督说,:“ I am the Way, the Life and the Truth."
这是造成许多信徒变成真理主义的罪魁祸首。
”主耶稣基督为何说, 他就是真理、生命与 道 ? 三位一体的圣灵, 又是怎样解释?“
那我问您,三位一体是异质同构,还是同构异质呢?
”圣经神学这些基础的概念先弄清楚了, “
圣经神学那么多门派,您是指加尔文神学、自然神学、自由神学、解放神学、余数神学。。。。?但又不能因您信哪一派就信您。
”我们才能再比较 道德经的 道的概念, 与
圣经 圣灵、道的 概念, 有什么异同?“
这又是您主观的一相情愿,单只看过你们最权威的圣经就不能发表意见吗?
”圣经的罗 马 书 Romans说: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 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
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
那为何还需传教?
”若说道 不能与 上帝 画上等号。 那么, 请问 道德经所描述的 道性 (例如: 道
创造万物,道滋养众生), 与 圣经所讲的 ”借着所造之物所晓得的神性“, 画上
等号吗? “
道德经没说“道创造万物”,而是说:“道生之,德畜之”。“生”可以有超越创造的意义。
”老子从自然中观察领悟到 道, 更正确来讲是道的相、或道的用。 从道的相与用中,“
老聃从来没说他是“从自然中观察领悟到道”,他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那道何来之相呢?可见他是演绎多于观察的。
”我们就可看到道性。 从圣经的角度来看, 这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这道性,
圣经称为神性,是原显明在人心里, 也是明明可见。当然, 人需要静身、亲身
去体验,去领悟这道。这不是繁忙的,少监察内心、 少接触大自然的现代人 所
容易做到的。“
道德经也没提到”道性“这词,即没位格或人格属性,何来性之有?道是超越性的。
”老子从来没有肯定或否定 道, 是否有本体? 老子不知道。 你知道?“
彼此彼此,难道您知道老聃想和你们一样玩本体论的语言游戏?
道德经有肯定道的存在,只是否定语言能够对其作足够的表达。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2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PeterTan
大哥请留意这位"能改则改"的人士。
他喜欢改过去的供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而且他是我的手下败将,请去"存在的问题"那里看看他的足迹。
如要应付这种人,请把他交给我好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2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terTan
大哥请留意这位"能改则改"的人士。
他喜欢改过去的供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
双面人 发表于 20-1-2012 06:11 P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好好好。我承认我是您的手下败将。我编辑帖子有个原则,就是尽量符合原意。当然也因为我是新手的关系。您不觉的这样对付新手残忍了点吗?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2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我承认我是您的手下败将。我编辑帖子有个原则,就是尽量符合原意。当然也因为我是新手的关系。 ...
陈颍霄 发表于 20-1-2012 06:20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是修法哲学的,难道你不知道在法律的立场,修改口供是会造成"不被信任"的结果?
口供,能修改的吗?就算是符合原意,我给你15分钟来进行,这已经很足够了,那么需要用到24hours来修改技术上的问题?
难道,我们要时时刻刻 print screen, 来对照你的前言后语?谁知道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是否仍保持"原意"?
你的文采我的确很欣赏,我也不想逆版主的意愿,哲学版的确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但如此,哲学版需要智慧的学者,其中,包括你,但我就不是啦。。但,这样的 offer, 是否对其他的网友不公平啦?
呵呵。。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2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颍霄 于 20-1-2012 09:22 PM 编辑
“你是修法哲学的,难道你不知道在法律的立场,修改口供是会造成"不被信任"的结果?
口供,能修改的吗?“
法哲学讲些比较形上抽象的东西,不谈法律程序。论坛非等同法庭,编辑帖子好像人人都有做过。
”就算是符合原意,我给你15分钟来进行,这已经很足够了,那么需要用到24hours来修改技术上的问题?“
您没发现我那囧字头龟的新造型吗?
”难道,我们要时时刻刻 print screen, 来对照你的前言后语?谁知道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是否仍保持"原意"?“
抱歉,难为您了。
”你的文采我的确很欣赏,我也不想逆版主的意愿,哲学版的确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但如此,哲学版需要智慧的学者,其中,包括你,但我就不是啦。。但,这样的 offer, 是否对其他的网友不公平啦?“
文采? 我的文字常常被人踩倒是真的。哲版人才济济,很多人都比我棒,多我一个不算多,少我一个不算少。大家互相学习,我也不敢以学者自居。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陈颍霄
“这里,也不谈主观的宗教。这里只做比较宗教,宗教哲学的探讨。”
这好像也是您主观的一厢情愿,还没获得他人的认同吧?
你好。
我认为以上就是问题所在。
当把自己对宗教主观的看法,在哲学论坛作为要求他人必要认同的”真理“, 就
难免强人所难了。
在交流中,我们需要分辨那些是自己主观的想法,那些是经文明文所记载的。
我认为要谈自己对宗教主观的看法, 应该放到宗教论坛上,不是哲学论坛。 你认
为这合理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1-2012 07: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颍霄 于 21-1-2012 07:25 AM 编辑
回复 陈颍霄
你好。
我认为以上就是问题所在。
当把自己对宗教主观的看法,在哲学论坛作为要求他 ...
PeterTan 发表于 21-1-2012 01:37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道家思想是公认的哲学思想,在哲学论坛讨论是没有问题的,讨论当中,虽然多属意见,我也尽量引经据典,力求事实,若您有发现不客观之处可以清楚指明,好让人不误以为您是在主观地指责。至于基督教圣经中的道是您先在”有没有所谓的 ‘第一个因‘ 。。?“中提出的,为了让您明白同样的字--道--用在不同经典是可以有不同的意识的,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在哲学论坛讨论。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宗教都是以善和渡化众生,道家更是以智慧为首,然而, 个人感官个人看法皆有不同,可拿来谈论,如果皆是智慧者都应以有知识者的风度来谈论,文字可以让人得利学习。。。。。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陈颍霄
为了让您明白同样的字--道--用在不同经典是可以有不同的意识的,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在哲学论坛讨论。
信仰是主观的, 哲学是客观的.
如果参杂主观的信仰部分, 确实在哲学论坛上是不可说的.
但仅从哲学角度来探讨宗教, 还是有许多可比较的.
例如从 哲学 本体论来谈 道德经典 :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 与 上帝, 道家与 基督神学所了解的都是同样的. 那就是 道就是 本体.
就如 谷成网友所言, “本体”一词在哲学的广义定义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
换一句话说, 如果把道领悟 为 本体, 那么就不能再问 道生一. 是什么东西 生 道?
因为 本体的定义就是 "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 若在道之前还有"什么东西", 那么
道就不是本体了. 本体必定是自有永有的, 自律的, 必定能够独存的.
同样的, 圣经也启示 上帝(道) 就是本体. 若问 上帝创造 万物, 那么什么东西
创造上帝. 这就是对本体的定义或者不明白哲学上的本体论了.
从道是 指 本体这意义上看, 道德经 与圣经 讲的道是 同一个道.
但就如我 以上 瞎子摸象的比喻. 讲述 同样的 "东西", 不意味着所描述的, 就是
"大象" 道 的全貌.
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语言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
然而, 本体的“道”是大全、整体、无限和绝对. 语言对本体的论述, 必有落差.
从这意义来看, 道德经所描述的 道, 就不一定与 圣经所启示的道, 完整度就不全然一样.
以上是我的看法. 欢迎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21-1-2012 12:55 PM 编辑
回复 14# PeterTan
我还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我这里没有影射基督徒是智者的意思。我本身就从道德经与科学的研究中,更认识道。
因为就如道德经, 圣经是一本启示上帝是本体的经书, 而不是解释什么是本体的
本质, 或是上帝的本质是什么?
圣经对上帝的本质的启示也有所隐秘。 例如: 上帝、圣子 与圣灵 为什么是三位一体?
基督徒对 上帝的了解,是从上帝的作为中, 道家称为"用"中来认识上帝。
我本身认为老子对自然的深度观察与领悟,能够帮助我认识道。
道家谓:“实践圣人之治的方法论,要高度重视效法天地的自然道性,这是道德修养
的根本。” 这与圣经所倡导向自然学习, 如蚂蚁、蜜蜂等等,学习做人道理, 理
论上是一致的。
科研的发展与进步,也能帮助我们更认识道。例如:万有引力, 大爆炸等等。
还有就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 与圣灵的工作来认识体验 道。(但这属于主观信仰部分,我不想在哲学论坛谈论。)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28-1-2012 05:26 PM 编辑
道家與聖經談及道,肯定有区别。
道家論道是崇尚自然,懂得道生萬物,德養育萬物,不加于任何強制,也不主宰萬物。
圣经之道是要信徒必须遵从,不能相信其他,主宰所有萬物。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陈颍霄
果然是高手 ^^ 真是“厉害”![](static/image/smiley/miluegg/bigsmile.jpg)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1-2012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颍霄 于 22-1-2012 11:18 AM 编辑
任何宗教都是以善和渡化众生,道家更是以智慧为首,然而, 个人感官个人看法皆有不同,可拿来谈论,如果皆是 ...
shewsuan 发表于 21-1-2012 11:42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欢迎参与讨论。
宗教是有引导人向善意愿没错,我也有我的宗教信仰。但意愿归意愿,理想归理想。现实中的现象往往事与愿违,有些还越弄越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