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9|回复: 3
|
以创价会员为蓝本的好莱坞大片- 坚强不屈的心灵
[复制链接]
|
|
Angelina Jolie 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就是以
玛丽安•珀尔的真人真事回忆录做蓝本,ANGELINA JOLIE 扮演的就是创价会员玛丽安。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访谈玛丽安•珀尔
美国 玛丽安•珀尔与儿子
玛丽安•珀尔的丈夫丹尼尔(Daniel Pearl,之后简称为“丹尼”)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他于2002年初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遭极端分子绑架、并被杀害。当时玛丽安正怀着他俩的第一个孩子。她在这里叙述了她在悲剧发生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为促进和平与对话而进行的斗争。本身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玛丽安,是SGI会员。她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坚强不屈的心灵--我的丈夫丹尼•珀尔壮烈的一生》(A Mighty Heart: The Brave Life and Death of My Husband Danny Pearl),由斯克里布纳尔出版社(Scribner)出版。 以下为访谈全文,MP为玛丽安•珀尔
问:你可否和我们分享你如何克服你的愤怒、悲伤和震惊?
MP:这是一场持续的斗争。我知道,如果我怀恨在心,如果我满腔怒火,那么,杀丹尼的人就会对我的人生造成所期的不利影响。我不能让他们得逞。对我来说,若为了那事件而怀恨在心、满腔怒火地活着,那无异于行尸走肉。所以,听到丹尼死讯的那一刻,我便作了个决定:如果我还想活下去,我就必须对人生抱有热忱,必须信赖别人、爱心满怀、为人奉献,且要做个完整的人而活下去。
使我作出这样的决定的人是丹尼。因为他曾这样做,所以我坚信我也能够做得到。他没有让绑架的人得到什么。无论施予任何酷刑和暴力,都无法摧毁他坚强不屈的心灵。丹尼直到临死前还是一个人格完整、信念始终坚贞不渝的人。他没有屈服。对这一点我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我知道我也会这样做。他在死神面前反抗他们,而我则在我今后的一生中反抗他们。我明白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但我必须去做。所以,实际上这不是宽恕的问题,而是通过我的胜利反映出一种对抗的精神。我无意宽恕那些人。我体现了丹尼的决心,我俩的儿子亚当也体现了他的决心。从某种象征性的意义上来说,我是他们杀害丹尼之后的第一个加害目标,所以我必须勇敢地站起来。
我得知丹尼遇害的那一刻,内心便有这样深切的认识。这应该归功于我的佛教修行。我完全知道我应该作出怎么样的反应。我一点也不怀疑,知道丹尼也会作出那样的反应。事情就是这么明白不过的。但那也是我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因为,在那一刻要说出,像「如果我活下去,我要再快快活活地活着」这样的话,显得有点矫揉造作,并还胆大逞强。但我知道这就是我应该做的。
我当时独自一人面对这种情景,就像丹尼一样。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的确靠得非常近。我们置身于同样的处境。他遇害后,我明白如果我们两人都死掉,我们将无法取得胜利。
我是唯一的一个在第二天便站起来表明「那正是我们要做的事」的人。这不是因为我很乐意自己孤单地过日子,而是因为我明白我该完成的事。
问:你的书名《坚强不屈的心灵》深深的打动了我。
MP:丹尼是一个很热情、聪明、很有爱心的人。他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不希望亚当以为他的父亲是个英雄。丹尼之所以能够在他知道会被打死的时刻毅然反抗那些人,是因为他持有坚定的原则。他的原则便是他的道德和职业精神,也是他身为人的立场的证明。面对死亡的一刻,他没有违背他的道德原则。接到噩耗时,我也没有否定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将会被灌输给亚当。我依然相信世人应该和衷共济。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必须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宽容、正义等等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我想这就是丹尼临死前还能口出豪语的原因。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以自己是个新闻工作者、美国公民、犹太人、一个人而感到自豪!”
我知道丹尼不曾向他们低头乞怜过。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他虽然被一把枪指着,但脸上却挂着笑容。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说明一个人的坚强不屈呢?在另一张照片中,他手脚戴着镣铐,但却打出表示胜利的V字手势。他还在另一张照片中竖起中指,向他们比了一个俏皮的手势。他尽可能以各种方式表达他的心意。我想这就是我所说的坚强不屈的心灵,坚持信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
当时,我们周围的人也变得坚强起来。他们之中有犹太人、有佛教徒、有穆斯林,也有印度教教徒和基督教教徒。一时间,「四海为一家,人人皆兄弟姐妹」的呼声四起。相反的,那些绑架丹尼的人所持有的,是跟法西斯主义相近的观念。这就像两种世界观在互相对抗。譬如:我的朋友卡普顿(Captain),他是个穆斯林,但我们却有相同的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都齐心合力,要营救一个无辜的人。这就好像对世界未来的两种对立看法在激烈斗争一样。这的确是一场心灵和思想的斗争。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要进行武力的报复--我们可以轻易地杀死那些伤害丹尼的任何一个人。那是毫不费时的。
但我们要做的比这个难得多。如果我杀了那个人,我不是胜利,我只是助长这个恶性循环的延续,因为他的儿子会恨我,也许会把我和我的儿子杀掉,那么,事情就会这样循环不息地发展下去。你不能以他们所持的原则和他们斗争,因为这完全没有意义。这是一场思想和心灵的斗争。
“报复杀人”正是他们招募人员时所采用的方法。在恐怖主义者的营地,新人被训练成对别人的处境和感受麻木不仁--你可以杀某人,因为你已深信这个人就是你的敌人。你已完全丧失了同情和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感受的心。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因此,我们反击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这种同情和理解的心,以及营救更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如果你拿起武器和他们战斗,他们永远会比你更残酷无情。
问:我们要怎么样来同恐怖分子战斗呢?
MP:希望和慈悲心是反击恐怖主义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人们越觉得有希望,人们就越有同情和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感受的心,而人们的决心也越大……。
这里涉及到执法和政治两方面。我真的希望联合国会扮演它应有的角色。但最终还是要我们这些普通人去对抗恐怖分子,使他们不能达到他们的目标。我知道,有数以千计的年轻人,由于感到灰心绝望,轻易成了被招募的对象。恐怖分子到回教堂去招募新人,对他们说,“美国人是你们的敌人,你们应毫不犹豫地杀犹太人”,以及“杀美国人是一种神圣的行为”。这全是攻心术。所以,你只能够从思想上去反击他们。如果你进行报复的话,那他们就赢定了。如果你在思想上的抵抗是出于报复的动机,那他们便成功地削夺了你一部分的人性。这样的话,我们自己便会沦为动物。
作为一个人,就是要具备这种别人无法动摇的精神。正因为丹尼是一个有人性的人,所以他能够向他们表现出人性。只有通过培养我们的人性,我们才能做得跟丹尼一样。我们有种种理由可以感到害怕、感到消沉沮丧,但我必须忠告所有人(纵使他们不喜欢听):这是关乎个人责任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要更有同情心,要和穆斯林接触、沟通,要去人家告诉你不能去的地方。他们要阻止人们遍历各方,因为这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筑起桥梁。不,你必须敢于出国造访他乡。你应该小心,但如果你不再去和其他人接触、沟通,你就中了恐怖分子的计:他们要不同的文明发生冲突。他们要阻止对话。这是一种抗拒的行为。
问:你起初说你认为SGI会长池田大作提倡对话是天真和理想的想法。
MP: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强大的武器。当你对人家这样说的时候,人家可能会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对话能对暴力起什么作用呢?但这却是实际而且正确的说法。所以有时我会发现我的看法很难让人家接受。人家要作战、轰炸、报复,因为这样更干脆利落。他们认为去战斗最好。当他们主张去展开一场厮杀时,你必须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应该去和对方接触、沟通,这是有效的办法。我怎么能痛恨巴基斯坦人呢?我一个最好的朋友卡普顿,就是穆斯林巴基斯坦人。为了营救丹尼,为了让亚当和我得到公正的待遇,这个人几乎连命都不要了。要人家接受这样的看法的确不容易,因为这必须由自己做起。所以,有时我对人家说,可以从你自己开始,在你孩子的学校,在你的小区,和穆斯林开始对话。你总有可以办到的事。
这是不容易承认的。他们攻击我,我却要和他们接触、沟通。可是这就是具有人性的做法。这是反抗和更高层次的灵性之间的抉择。世上存在着两股力量。一股是要把你贬到人类最低下的共同特性,那就是丛林生存法则:你恨我,我恨你。另一股要把你推到较高的层次。
这是一场争取和平的战斗。它不容你有丝毫软弱的时候。这场斗争非常吃力,因为你常常会发觉你是孤身上阵,无靠无援的。这是火并中的人们必须择一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未来。
一旦你有了这种观念,也许你就会变得坚强、干劲十足。这样,即使是去进行对话,你也会发觉你有这个能力。必须从你本身做起。但无法令人相信的是,竟然有那么多人不愿看到我表现得那么坚强。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哭泣的寡妇,因为这才不会违反他们对事情的正常理解。
问:你要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敢说敢做。
MP:我知道这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主张。如果你不从本身做起,你就没办法改变一切。为了给人带来希望,我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告诉他们:看,我做到了,而且是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做到的,这是唯一的出路。我对他们说,如果我依赖政府来帮我摆脱这种困境,我自己又有什么作为?我现在的情况会怎样?我的希望在哪里?如果我要靠政治、经济等等其他的价值观来解决我的困境,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
问:那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MP:有需要做更多深入、侧面的新闻报导。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情况。和我们对抗的人,在心理上了解我们,远胜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这个工作不能交给执法当局或政界人物。只有人才可以填补这道鸿沟,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实际接触、沟通,才能达成这个任务。
他们要灭绝希望,所以,我将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保存希望。
他们要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因此,我将和其他人接触、沟通,对亚洲人、阿拉伯人、美国人、犹太人等一视同仁。
他们要对人贴上各种标签和塑造各种固定的形象,所以,我得无视这些标签,尽力与个人保持对话。
他们要扼杀我的欢乐,因此,我将再度展现欢容。
他们要让我瘫痪,所以我将行动起来。他们要使我噤声,所以我将大声疾呼。 <摘自玛丽安•珀尔于2004年3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发表的一次演讲>
<资料来源:《SGI季刊》> |
|
|
|
|
|
|
|
发表于 7-1-2012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6-1-2012 10:54 AM
还是那句,你失业了? |
|
|
|
|
|
|
|
发表于 7-1-2012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6-1-2012 10:54 AM
还是那句,你失业了?
网络侠客 发表于 7-1-2012 01:35 AM
为什么你发出来这句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2012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你发出来这句话?
雷Leong 发表于 7-1-2012 09:49 AM
个人的修养和素质问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