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043|回复: 17

【转载】专家支招如何让空调省电 (环保又省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2012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炎夏日,打开空调对市民们来说或许是最舒适的消暑方式了。不过,其越来越高的耗电却成为电力专家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再加上空调用电的季节性、时段性和爆发性,有专家甚至将其称作是影响安全供电的“电网杀手”。近日,在南京召开的应对空调负荷措施技术交流会上,电力专家们纷纷出招,研究如何破解空调用电难题。
  小空调成为用电大户
  空调到底耗费了多少电?对每户居民来说,这不是个大数字,但算算全国的空调,数字就大得惊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尚世任说,2003年,全国每百户家庭空调装机量为61.79台,全国城市家庭约为1.2亿个,城市住宅房间空调拥有量为7400万台,空调电力需求约为7500万千瓦,约为2003年全国发电能力的20%左右。再加上中央空调的用电负荷,总计有1250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功率的3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宏坤据提供的统计表明,华东电网2004年夏季高峰负荷中,空调降温负荷的比例已超过30%,其中35℃以上每升高1℃约增加160万千瓦负荷。2004年夏季上海市空调负荷约为657万千瓦,约占统调最高用电负荷的44%,江苏省空调负荷约1000万千瓦,约占最大用电需求的33%。
  同济大学教授龙惟定认为,空调已经从奢侈型消费品变成普及型的必需品,完全脱离“家电”属性,成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必然需求,从现代能源管理的思想出发,现在不应该也不可能去抑制这种需求,只能因势利导,用经济和技术手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尽力满足这种需求。
  仅将空调调高一度是不够的
  去年夏季用电高峰时节,各地呼吁市民将空调调高一度,对降低用电负荷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龙惟定指出,生硬地限制室内温度的做法也不尽科学。尽管25.5℃是舒适温度,但它是有前提的,即同时满足4个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周围表明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微风速)和2个个人因素(活动量、衣着情况)。不问青红皂白地限制室温不高于26℃不开空调只能招致抱怨。比较科学的做法是限制室内外温差在8℃之内,根据气象预报的最高气温调整室温设定值。许多欧洲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对中央空调来说,可中断技术能够实现节电。南京市供电公司的专家介绍说,中央空调可中断技术就是中央空调系统制冷主机周期性暂停用电,由送风扇或冷却水循环泵继续运转供应冷气,在不影响环境舒适度情况下,通过冷风机的轮流关闭来降低尖峰负荷,达到节省空调冷气用电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尖峰时刻空调冷气每小时停机10—20分钟,对大楼内人员舒适度的感觉不会有太大影响。目前项目技术开发已经全部完成,正向中央空调客户逐步推广使用。
  呼唤新型节能空调
  空调节电,除了科学使用空调,推广应用新型节能空调同样重要。专家介绍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空调:
  蓄冷空调。它是一种电力负荷移峰填谷的好方法,空调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负荷低谷期运行,将产生的冷量用冰或水储存起来,在次日需要时再将冷量释放出来,将冷量的生产和使用在时间上分开,实现高峰负荷的转移。
  建筑热电冷联供。它是以小型或者微型热电联产机组,加上直燃机、吸收式制冷机或余热锅炉,直接向建筑物内供电、供冷、供热,其发电能力可从10千瓦级到兆瓦级。
  分布式能源系统。它是将小功率的独立的发电装置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或者大楼里面,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由于是就近供电,一般都组成热电联供或热电冷联供系统,充分利用排热,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利用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研发成功的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设备,是一种太阳能高温利用型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当太阳能辐射越强,气温越高,空调需求最大,电力空调负荷达到高峰的时候,其空调制冷能力恰好达到最强。
专家支招如何让空调省电  
  
   炎炎夏日,打开空调对市民们来说或许是最舒适的消暑方式了。不过,其越来越高的耗电却成为电力专家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再加上空调用电的季节性、时段性和爆发性,有专家甚至将其称作是影响安全供电的“电网杀手”。近日,在南京召开的应对空调负荷措施技术交流会上,电力专家们纷纷出招,研究如何破解空调用电难题。
  小空调成为用电大户
  空调到底耗费了多少电?对每户居民来说,这不是个大数字,但算算全国的空调,数字就大得惊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尚世任说,2003年,全国每百户家庭空调装机量为61.79台,全国城市家庭约为1.2亿个,城市住宅房间空调拥有量为7400万台,空调电力需求约为7500万千瓦,约为2003年全国发电能力的20%左右。再加上中央空调的用电负荷,总计有1250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功率的3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宏坤据提供的统计表明,华东电网2004年夏季高峰负荷中,空调降温负荷的比例已超过30%,其中35℃以上每升高1℃约增加160万千瓦负荷。2004年夏季上海市空调负荷约为657万千瓦,约占统调最高用电负荷的44%,江苏省空调负荷约1000万千瓦,约占最大用电需求的33%。
  同济大学教授龙惟定认为,空调已经从奢侈型消费品变成普及型的必需品,完全脱离“家电”属性,成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必然需求,从现代能源管理的思想出发,现在不应该也不可能去抑制这种需求,只能因势利导,用经济和技术手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尽力满足这种需求。
  仅将空调调高一度是不够的
  去年夏季用电高峰时节,各地呼吁市民将空调调高一度,对降低用电负荷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龙惟定指出,生硬地限制室内温度的做法也不尽科学。尽管25.5℃是舒适温度,但它是有前提的,即同时满足4个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周围表明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微风速)和2个个人因素(活动量、衣着情况)。不问青红皂白地限制室温不高于26℃不开空调只能招致抱怨。比较科学的做法是限制室内外温差在8℃之内,根据气象预报的最高气温调整室温设定值。许多欧洲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对中央空调来说,可中断技术能够实现节电。南京市供电公司的专家介绍说,中央空调可中断技术就是中央空调系统制冷主机周期性暂停用电,由送风扇或冷却水循环泵继续运转供应冷气,在不影响环境舒适度情况下,通过冷风机的轮流关闭来降低尖峰负荷,达到节省空调冷气用电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尖峰时刻空调冷气每小时停机10—20分钟,对大楼内人员舒适度的感觉不会有太大影响。目前项目技术开发已经全部完成,正向中央空调客户逐步推广使用。
  呼唤新型节能空调
  空调节电,除了科学使用空调,推广应用新型节能空调同样重要。专家介绍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空调:
  蓄冷空调。它是一种电力负荷移峰填谷的好方法,空调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负荷低谷期运行,将产生的冷量用冰或水储存起来,在次日需要时再将冷量释放出来,将冷量的生产和使用在时间上分开,实现高峰负荷的转移。
  建筑热电冷联供。它是以小型或者微型热电联产机组,加上直燃机、吸收式制冷机或余热锅炉,直接向建筑物内供电、供冷、供热,其发电能力可从10千瓦级到兆瓦级。
  分布式能源系统。它是将小功率的独立的发电装置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或者大楼里面,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由于是就近供电,一般都组成热电联供或热电冷联供系统,充分利用排热,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利用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研发成功的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设备,是一种太阳能高温利用型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当太阳能辐射越强,气温越高,空调需求最大,电力空调负荷达到高峰的时候,其空调制冷能力恰好达到最强。


我私人提醒的意见,注意:如果你要更加环保更加省电,你买间condo来住,除非很热,不然很少有开冷气的东西,一般上是因为你们习惯了,真的是超级环保和省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012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哦。。。

我个人是在谁前2小时
先设定16度
然后冷却后,睡觉时就调23度
一整晚都凉快

认同你说的:开冷气有时只是一种习惯

我有时午觉
或晚上在客厅看戏
也都开完门窗(当然有锁铁花)
凉快的呢

重点是保持空气流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重小到大都是开风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教用户要如何省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开一段时间冷气然后吹风扇,很ok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数这么多,好像重点没讲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1-2012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哦。。。

我个人是在谁前2小时
先设定16度
然后冷却后,睡觉时就调23度
一整晚都凉快

认同你 ...
贤宇爱书仁 发表于 6-1-2012 11:02 AM



   
尽量不要开到23度或是以上,省电又环保。
而且还可以保护你的冷气寿命。

我开24度-26度,每次醒来时都伤风。
回hometown才有冷气开,在KL工作住condo没冷气,虽然有时也是很热。
但是屋主没提供,我们也没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不要开到23度或是以上,省电又环保。
而且还可以保护你的冷气寿命。

我开24度-26度,每 ...
keaiwubi 发表于 6-1-2012 12:22 PM



是说。。。
“尽量不要”还是“尽量要”?很乱
开24或以上的话,我觉得好像没有开呢,会warm

说来好笑
我在KL住condo
开冷气除了凉快
其实是因为对面是组屋很吵
空气也不清新

所以宁愿开冷气也不开窗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2012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说。。。
“尽量不要”还是“尽量要”?很乱
开24或以上的话,我觉得好像没有开呢,会warm

说 ...
贤宇爱书仁 发表于 6-1-2012 12:44 PM



   
我家乡的york 开一会儿就冷了,可能空间不大吧~
大概等于KL的中大房。5公尺X2.3公尺 长宽。高也是2.5公尺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回复和你分享的帖一样
都没有到重点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012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回复和你分享的帖一样
都没有到重点叻
贤宇爱书仁 发表于 6-1-2012 12:59 PM



   
我的重点就是分享罗。
1-买24度也快冷的空调。因为越少度,浪费越多电。
2-不要习惯开冷气,地球给我们强奸太多次了。冷气开得少不久省电罗。
3-常清洗冷气网,这样冷度够了不是不用一直向上调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分享:
大概开21-23度,然后ceiling fan开最大,冷气调去4-5个小时后auto turn off。
有时天气凉快就整晚只是开风扇而已,一个月开冷气和没开的的比例 7:3
每月电费RM50-75, condomini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空调的温度调到25或者26度,风速调到1号(小风),然后开风扇开中速或者高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不才, 刚好在一间冷气研发公司做工,对相关方面也有点点了解,就讲些个人意见。
文章所写的主要是办公室的冷气省电技术。 如果有哪位老板想更新公司的冷气, 可以考虑文章里技术。好像1u, the curve 就用蓄冷空调。


如果是家庭用户,个人意见如下:
1. inverter。 这类冷气肯定比较省电, 有没有像广告这么夸张?就要看房间的隔热效果。 好像客厅, 省电效果就不这么明显。
2。如果有机会, 读下冷气机的标签, 你会发现以前的机比较吃点(10年以上啦)虽然冷气这行变化每这么快, 不过还是有一点一点进步。 所以, 太久的机就不会用啦(装在少用的地方,浪费更不好)。

3。常清理是不会错的啦,很多人只清洗室内机, 其实室外机更应该清洗。
4. 通风,隔热, 可以减低冷气机的负担。 不过开冷气就不要通风了。不然冷不下来就更耗电。 可以考虑玻璃窗加tinted, 尤其是面向下午太阳晒的方向。
5。选用刚刚好马力 的冷气机, 太小的话,压缩机就会不停的走。
6。 24-26 温度是省电的温度。基本上24已经很冷了,16 度是很难去到,所以压缩机会不停走, 耗电又伤机。 不过有时,天气太冷时,26度会导致压缩机开关开关非常频密,对压缩机来说就很不好。
7 善用冷气机的功能,好象sleep mode. 一开始温度会根据你调的, 然后会慢慢上升1-2度,人在睡时会减少产生热能。timer也ok, 要天亮就自动关了吧。


暂时就这样。如果有哪位行家可以分享下,可以多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扇最好+住高楼
一点都不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012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2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扇+开窗+naked+不要开冷气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0-2025 09:45 PM , Processed in 0.11158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