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99|回复: 3

慈师讲授五念门 (念佛令习惯的承接失去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2-2011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衣 于 22-12-2011 06:14 PM 编辑

16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602(五月初一)(上)

.........我们知道佛教有一个“空、无相、无愿”,三三解脱三昧。这三昧可能令声闻证阿罗汉果的,证得无漏智。那我们要是不了解过去、现在、未来在这一念中的作用,实际过去这个潜伏的,我们把它表象化,潜伏的是啥呢?现在我们主要的习惯大部分都是过去延续过来的,很多人说我小时候喜欢吃什么、喜欢这个喜欢那个……长大一直在延续着。说它是“禀秉性”吧,秉性就是带来的东西,过去带来的一个东西,在他这一生起一个作用。什么作用呢?暗示。因为它不是直接的现前环境,是个暗示。那我们对过去要是不了解,你盲目地说“过去心不可得”,我告诉你你在骗你自己!佛可以这么说,佛说过去心不可得,并不是说“过去事没有”,并不是说过去对我们没有影响。你想让过去对你没影响,你要了解过去才行!大家读《金刚经》,世尊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不对?那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多好呢,那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分析它。

那么这主要的习惯有一个承接。实际这个承接,过去还有过去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作为,实际真是很有味道的,你要是把你每一个思想,你动了一个念头,你把它放到盘子里,看它五分钟,里面有很多结果。你不要让它溜掉。——那我们过去还有一个承接,承接什么呢?过去的过去的相续,所以佛讲了《本生经》,就是世尊在因地一生一生的作为。似乎我们汉地的佛教徒比较忌讳过去这个说法,藏地人就比较喜欢说这一套,说张三是某某转世,李四是某某转世,他转了多少生、他转了多少世,他从哪儿来的、他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呢?让你承接一个缘起。

不相信,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但是自己要清楚。不相信,这儿所有的人做一个实验,天天就去指责这个人,这个人啥错也不要犯。(所有人)天天就去指责他,说你过去怎么坏,现在还这么坏。大家群而攻之,一个星期这个人就会垮掉的。轮番攻击就行了,他会当真的!第一个人说他,没问题的,“哎,你不过对我有成见罢了”,对不对?第二个人说他,他就打鼓了说“我会不会是这个样子呢?”第三个人说“某某善知识讲了,看你过去就不是个好东西。”好了,他所依的东西开始慌了:“我这一生还咋办呢?”再来一个人说:“你废物!你就堕落!”他再一想,四肢都会无力的。人的这种音声意识的引导是很起作用的。所以在藏地他们都有个优势,这个人是那样转世那样转世那样转世,有的人是几个人转世,那不得了了!把所有人的优势都集中到他身上去了,似乎他不觉悟也得觉悟了。我们汉地人都是单行人来的,对不对?一条线来的就是这一生,不敢说过去,谁也不敢说过去,谁要说过去要给惹麻烦对不对?谁敢说过去,似乎都是从那里“嘣”蹦出来的,没有过去,因为经上写着“过去心不可得”,实际不是这样子的。

在我们生活意识的过程中,在世俗的状态下,我们称为“世俗有”,这不要害怕。我们分析世俗,你要超越世俗,你就不要怕它!世俗的作用有,这是有的,这“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分析,可以审视它,可以观察它,这不是执著,恰恰是破除执著的最好的办法!你空泛地说这没有那没有,结果习气一来,就啥都有了。但你要认识它,所以我们对“世俗有”不要害怕。

为什么我们提出来“不念自业他业共业”呢?实际就是我们过去有啊。为什么说呢?我们说每个人的过去,我们现在只要成熟,看到的、听到的、忆到的、想象到的,你过去都经历过,你要是没有经历过,在你的记忆海中不能成熟,不能成熟依报中不能再现。那你说“我打个妄想也有吗?”饶不了你!因为无始以来你轮回得太久太久太久了,这个没法记载了,所以我们说旷大劫以来的业力。“旷大劫”这个名称一点都不虚假,就是太久太久了,根本没法用数量来比喻了。这就是你的过去!所以,我们说“不念自业他业共业”,只是说不念过去罢了,这里面当然也有现在,也有未来。

我们念佛,实际不过念个——是当下?还是未来呢?还是过去呢?所以现在所行十分重要,虽然你带了些什么,(但)你带了些什么都不重要。实际本来不重要,但是我们不了解的时候,那就太重要了!你要不了解你的过去,你(的过去)就太重要了。为什么呢?它支撑了你整个生命!

那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要依一个愿作为,依一个意乐,依一个圆满的意乐,就是要依一个智慧快乐的法子来活人,那么你过去秉承的什么就无所谓了,或者说你过去秉承的东西已经变得没有力量了,因为现在你寻求到了,我的作为就依一个,好比说“平等安住一切时”,用这个平等心来审视现在的逆缘与顺缘,都去觉悟它,不去急急忙忙地做任何一个事情,不去急急忙忙地思考、完成任何一个事情。你再急,下面还等着你,不断等着你的,你不如把现下的一个思维、一个作为、一个事情处理得简简单单、清清晰晰、明明了了的。你永远有思考不完的事情,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也永远有说不完的话!你不如把现在的这个话、思维、事情做得得当,来的有意义。所以说,称为意乐,说圆满。

那你这样做,过去你的来源变得不重要了,因为不管是违缘,你也从容不迫地去思维、去作为、去言说,你从容地来做了。为什么呢?你知道事情是无量无边的。你真正了解这个了,一个人一旦真正地了解了任何事情都是无自性的、是不可得的,那你把现下这个不可得的又在做的事情做好它,思维的事情你思考得得当,言说你言说的得当,你就会从容。为什么呢?这个空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空间呢?永远有无量无边的事,这是最大的空间了!

你不能麻醉自己啊,你要麻醉自己说“我这个人没事的”,你一说没事,第二天就来事了。你要找事情,每天都有因缘成熟。我们现在根本不用找任何的事情,主动地说我找个啥事情,你只要愿意做一点平常的、如实的,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善事要做。

昨天有个沙弥跟我说,——我们去垫一个水坑去了,我看到有一个人滑到水池里的脚印,我说这个不行,要修理修理,就把水给放一放。有两个沙弥帮我去做。——这个沙弥说:哎呀,回来还得去搞它。为啥呢?说“看到了,想想算了,反正没有事情,不管它,又下雨了嘛。”结果回来还得填这个坑。就像……,认为没有啥,结果还是砸到自己了。

你要是有一点点的善念,我们每天可做的事情十分多,不用再重新建立事情,根本不需要建立事情了。那你说我再主动地建立一些作为行不行呢?完全可以,没问题,但是不要离开你的意乐与圆满的作为,就是说你不要留下遗憾。我们人生中的言说、意识、作为,只要不留遗憾、不留后悔,你就开始踏实起来了,你要是真正做一个踏实的人,三天以后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对你多么大的恩惠!

为什么很多人烦这个世间又很无奈这个世俗,而又要去做世俗呢?因为他没有心的选择,没有法的选择,他是逼迫的。所以现在我们先不管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现下的事、语言、思维,思维得得当、说得得当、做得恰当。这个不难的!因为这个主动权在每个人自己手里,都可以不丢失,没有任何人能制约你这个的。就是再大的违缘中你都能做得到,没有问题,只要你愿意这样做,只要你看得清晰。就是对过去成熟的果报到面前了,你只要认真地面对它、尊重它,就是我们有自尊地去处理每一个当下。这个自尊并不是别人把你捧起来,把你供起来,不是,是你心中真正的意乐与自由。

所以这个现状、当下,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召唤、作用点,这个作用点称为现行。要是我们对过去有个了解,没问题的,了解了你可以看看你现在的一些习惯,一些比较强的陋习,或者好的习惯,你能看到过去的影子。这个没问题的。看看你自己受的果报的环境,生活的环境,作为的环境,也会能看到你过去的影子,因为现在的成熟就是过去的记录。这个是没问题的。

接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简易的操作当下的圆满?

.............接上文。

一般我们谈未来就是谈的希望,一般年轻人在没有学佛的时候,一谈就说你未来要做个什么?科学家、军人、作家……。可能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会有这样所谓“你的愿望”,“谈谈你的愿望是什么”,有的人要做发明家什么的。这未来基本上是大家的希望、愿望,它在影响着我们。这个东西,你现下的作为对它有直接的影响,要不然是空洞的。所以一般的希望也在悄悄地在牵制、影响、导引着我们的作为。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像佛陀一样有那样清净的国土,度无量的众生,这也是个愿望,也是个希望,也可以说是个未来。你把心安到这个地方,你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了。因为啥呢?我们无始以来的累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事一个事一个事……,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一段时间……,无量的时间,无量的事情,无量的思考,无量的言说。这个无量的背后只有一个:现前。现前只有一个:一个念头,一个事情,一个作为……。所以你把无量的东西一下子简单化了,要不然我们在这里边太繁琐了。算了,不繁琐了,我们就把它处理,把一切作用力处理在这一念中、一事中、一时中。

先学会简单化,简单是最好的操作,简单你好作为嘛!你这里边有主动嘛,你有力嘛!简单了我们就可以了,什么过去现在未来我不管你了,我就把现下的一个理念、一个事情、一个交流,表达得准确、做得准确、思维得准确,那它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因为简单了,你的作为就主动,主动就有力!那你也就自由,也就满意。满意,人不后悔啊!人满意就会自由,人就义无反顾。过去人说“人做到这一生仰俯无愧!”无有愧色了!

你这一念、一事、一时,你把过去现在未来不管了,放到这个(一念),因为无量的事,你再多的过去现在未来,它组成就是这么 “一念、一事、一时”,组成了这么个无量无边的世界,那也就是由“一念,一事、一时”组成的!所以我们想实施一个愿望,就在我们这一时、一念、一个思维、一个言语、一个作为的当下去实践它,这很好实践。所以这简单的作为我们称为实践。你把它简单化了,就是简单的对称性。这对称是愿与事对称,为什么对称呢?简单了,你可以对称了。现在人的作为太复杂了,这个事情办了一半扔掉了,去办那个事情,那个事情做三分之一又跑了,做那样一个事情。那个事情刚刚一碰触,又有更好的事情了,又跑了!结果一个事情都没做到彻底过,一句话都没说圆满过,一个思维都没有次序过,那他的作为与愿不对称,就是无愧也不对称,圆满也不对称,平等也不对称!

所以,我们真正作为一个学佛人,没什么可急的也没什么可躁的,你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去做好每一个事情,因为每一个事情组成了这个无量无边。你可以从容地去做,因为每一个事情也包含了无量无边。那你养成一个简单的习惯,把无量无边的事情从现在做起,做得有条理、清晰、无有遗憾,那你就会获得现下的自由,养成了一个自由、智慧、意乐的习惯,而不是被迫。有些人学佛念佛做什么都是被迫性的,那种被迫心会变成很大一个麻烦的结果,最后心灵深处肯定就会背叛它,行无半天就把它背叛了。就是自己捏了个陶罐子,最后又把它砸掉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生命,也浪费了材料。

所以这样来看我们的愿,愿跟事,把事情简单化,愿望十分好实现。好比我们念佛,也把念佛简单化。我以前打过七,头三天打七,哎哟这个人晃啊,坐立不安什么的,因为大家长期不坐,腿子也受不了,晃啊、烦啊,一会想出去,一会想出去……。三天以后,慢慢地静下来了。念佛的时候提示提示说大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急的,你也得不到什么,你也失去不了什么,你就慢慢就念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心里从容起来,看清世间,看清作为。一般打过一个七后,打第二个七、第三个七,大家说还是打七好。因为简单,轻松了,他们变得自由了,变得在这个小空间中看到一个大的世界。为什么呢?在一点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我们在混乱中生活、逼迫中生活,我们在很大的地方都看不到这个世界是个啥样子,因为你没有一个地方认真的,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碰触到它的真实,什么真实呢?就是跟你的心对应的一个感知!所以往往迷失在这个法界,迷失在这个世间。

讲这个“愿”,为什么讲这么多来提示这个愿呢?所以说,我感到先学会简单的愿望,实际念佛是个最简单的愿望!说“唯佛是念”,不过是希望我们把自他共这些千差万别、无量无边的事放一放,先主动地解决一个事:念佛。什么事呢?无所得失。用这一个事来净化所有的世间,净化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身口意三业。怎么净化?就从当下这一念做起。你从哪儿修呢?简单了,就从这一念。那这一念见真,念念就真了。你这一念不见真,你还不知道什么叫真妄的东西,你就徘徊,徘徊就是虚假,虚假就是矛盾,矛盾就是负重,负重然后就相互产生怨言、迷失、敌对。

菩萨们,我们念佛,放弃自业他业共业,无外乎是想让大家把无量的世界简单化,使作为有力、满意、自由,使我们真正地做一个安乐行者。学佛的人没有为了苦,当然也不是为了自身安乐,不为自身安乐,为了饶益有情的安乐,你也得到自身的安乐了。这个安乐行的安乐不是个私欲,非私欲,所以我们说布施之乐、利生之乐、禅定之乐、无染之乐、法的乐、简单的乐……你只要如法行,这个快乐你会知道非世俗,跟世俗的快乐是不一样的。
简单,先把它简单!所以,愿望逾简逾明,逾明逾好操作。逾好操作者莫过于念佛,因为我们知道念佛,从每个角度来说,这个念佛,人容易满意。你念任何世间的作为,总有一些缺欠,在世俗心中。但是念佛没有缺欠,因为佛已经表达了这个:你对他的称念就会具足无上大利,就没有亏欠,来使你简单化、真实化、主动化、无惭愧,这个地方没有惭愧,是具足的,所以步入一真的方便。

所以,我们念第三门,来止九界的差别,止三界的差别,止世俗的恶业,止声闻缘觉的不了义。来止这些,实际就是简单了,简单什么呢?就是唯佛是念了。这不过是个入手的方法,也是个效果。所以念佛能止九界之过患。九界的过患,就是它的不足。所以“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这个满足,我们讲这个“止”,奢摩他的修持,说念阿弥陀佛这样一个功德名号,能满一切众生的愿,能破一切众生的无明,使我们止九界的过患,止世俗的过患,止声闻不究竟的过患,来使我们圆成于无上菩提,也就是圆满地使用我们的真如心性,超越!越越九界的过患!念佛一法真是至简至明!

......接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费50人民币旅游一方。花费150万美元得回三字。

本帖最后由 白衣 于 22-12-2011 06:47 PM 编辑

.....接上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前天我们把这三种“止”:一者,专念阿弥陀如来,生彼国土,止一切恶。止一切恶,只要不圆满在佛陀这个地方都可以说是过患,可以说是恶。这是九界。我们都知道九界,这里不重复它。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往生彼安乐国土,自然止我们过去造成的身口意三业这样一个果报。我们说政策不同了,我们换了一个国度。那我们所有的恶缘、过去身口意的恶缘与善缘皆成佛缘了。因为有的人还是不满意这样一个说法,那你不违安养回入娑婆,来完成你在这个娑婆世界所留下的遗憾。有的人在娑婆世界这个短暂的梦中他还会留下遗憾,“哎呀我这个没有做”,“那个没有做”,“那个也没有做”,还有很多世俗的东西没有做,你可以修短自在,往返于娑婆。就是你还可以不违安养,来此娑婆世界,没问题的!

这二十二愿中,世尊阿弥陀佛就发这个愿,“除修短自在者”,就是你不愿意在极乐世界那么长久的去作为,你可以到他方国土去作为,行普贤之德,超出常伦,修短自在。就是回入你过去所生活的国土,来完成你过去身口意三业的造作,干什么呢?作为弥补。那因为你觉悟了,你肯定来弥补它、完善它了,所以不再受恶报。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种种作为中是一定有很多恶的,对我们来说不堪忍受的果报的。要是我们所有的果报大家都能忍受,那这不叫堪忍界了。堪忍界根本不用评价,真正的果报一来,你能做,但你不能承受!做的时候往往我们没有畏惧,或者稍微迟疑一下就急于做了,但是真正果报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承受不了的,所以又哭又叫的,喊冤枉。

有个居士跟我说他家里三口人有病,他说:“师父,我烦死了,我们打打电话聊一会吧。我烦死了!”我说:“怎么烦死了?”他说他也有病,他家里对象也有病,他妈妈也有病,一家人都病那了。宾川的一个居士跟我说:“师父,我活不了了。”我说:“怎么了?”他说:孩子有病,老婆也有病,他妈妈瘫在床上了,活不了了。我说你赶紧来看我一趟,你就好活了。这个世界真是这样的人挺多的,也可能我们现在都好,因为啥?我们学佛了,往那一坐,活得很自在,念念佛,吃吃饭,休息休息。很多人没有这个自在!那些病啊苦啊难缘啊,有人被人打啊杀啊……

今天有个小伙子给我打电话,他说:“师父,这咋办呢?做生意人家收保护费。”我说:“啥叫保护费?保护什么呢?”他说反正你得交,这咋活呢?我说你就交呗!他说可这没道理啊。我说道理是人讲的嘛,对不对?这世界就是这样的嘛。我说我又不收你保护费,你给我打电话干什么呢?他说:“哎呀,这个没办法。”就是我们在这个地方没有这么多制约,但很多人真是有制约啊:房租到了,交房租吧,没有;孩子学费来了,要买套学生服,要……太多了。你算账吧,打开日历这一天费用都来了。费用从哪里来呢?血汗钱,你去干活吧,不管你干啥,你得干去。不干?不干怎么办呢?要吃饭要上学要养病要交往,有的人还要讲点排场,对不对?真是很多无奈,你还必须得做,因为你要活着嘛!

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功德,能止我们这种果报的逼迫。
我在学佛的第一年念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伙子,十五岁了,别人说:“你念佛吧,什么问题都没事情了。”他相信了,这小伙子很简单,初中毕业了,要上高中,他说:“我上高中之前,我参个卦去。”他听一个老人家说:“你念佛吧,啥都没有问题。”他带了50块钱出来了,他说:“我先去哪呢?反正啥都没问题,我先去南京吧。”从南京开始走,把中国转了大半个。开学回家了,家人说:“你跑哪去了?”他说:“我去旅游去了。”“怎么旅游啊?”“我念佛。”家人说:“你不胡扯吗?”他说:“我真是念佛。”他就听了这个老人家的话,到了什么地方他就念佛,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念佛。念佛了,他就有吃的有住的,反正都解决了。他们讲这个孩子的事,我说大人可能不敢试了,大人脸皮可能挂不住了。

后来我遇到贵阳一个居士,20来岁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走,他不是念佛,他说:“我是个头陀,我到处走一走,反正我一分钱也没有。”前半年就不行,遇到很多困难。后来心里没障碍了,到任何地方都有住的有吃的,谁都欢迎他。最主要是心里没有障碍了。一个是借着念佛,说念佛就没有障碍了,实际结果是无障碍。不管是念佛也好行头陀也好,他心理障碍去掉了,他就这么个心念,主要是没有障碍,心里没有障碍,他念佛不过也是个假借,得到一个没有障碍的心理,但是他就没有障碍。——我们这里边大家一站起来说,好了,我们就走了,都没有障碍,那才好呢,放光寺干净了。

我听了感到很震撼的,就是人的心理与作用,心愿的作用。我看过一个报道,报道希腊一个14岁的女孩子,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故事,也是这个——没障碍,没有障碍。她这个14岁的女孩子到处旅游,写的她旅游的过程。实际我们平时所有的作为,就是心里的障碍,就是心里产生的障碍,他是有障碍的。那我们通过念佛,通过一个抉择,会没有障碍,这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现世乃至过去世做的身口意三业,因为往生彼国,我们所有的恶缘也好、善缘也好都变成佛缘了。这个是没问题的。止恶,止这个恶,止我们善恶轮回的果报,而令一切众生成为佛缘了。

有居士说,师父你发那个愿啊,——我是发了个愿,什么愿呢?有缘的人都能成就解脱,或者说都能往生。——有缘人是什么人呢?有人就说:“我不能往生!”为啥呢?有人说:“我缘你我也不能往生!”阿弥陀佛成佛十劫了,有多少人还是高喊不能往生,你也挡不住他,所以观音势至他们才来示现大悲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方便身,就是智身,以悲身与光身来度化众生,示现方便。

我们要知道,“愿”不过是心里的一种认知,你可以发一个愿试一试,你去做它几天、思维它几天,你会感到很快乐的一个东西,原来这个法界是人的心愿所设置的,虽然同样是一个法界,不同的心愿这个法界对他的作用力是截然不同的!截然不同!
你可以去试验的,你把你的心愿记录下来,你作一个简单的心愿。当然善良的心愿还是有意义的,恶的心愿没啥意思,把人搞得越来越别扭。你记录下来,一天、两天、三天……,你审视审视,你感到这个世界真是不一样了,因为心愿不一样了,世界也变得不一样了。好比说我们对某个人有意见,你可以改变一个心愿,你说他是佛,我应该礼敬他、应该尊重他,最少不应该骂他,不应该敌视他,你就发这么一个愿。三天以后你看看会是什么样子。

实际很多修法的确都是这样的。我接触印度教称为奉爱瑜伽一支的传播。他传播特别简单,收费极高,迈入门槛就是一百万美元,就是你要来学没问题,交一百万美元。很多家庭闹矛盾的夫妻都去学,一切家庭矛盾都可以解决,他们就去了,但是门槛就是一百万。进来以后,一节课50万,一节课50万!但是一节课的内容十分少十分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大家后来一出来都说:“太值得了!”往往是太少内容了,基本上是没有内容,就因为没有内容他们才说值得的。天天让他累得学、学、学,学一大堆知识没有用,那肯定不值了。就是内容太少了,个个出来都很欢喜,就一句话,他们翻译 “I love you”,他就教这一句话,三个字。两个人闹矛盾了,怎么办呢?就关到一个环境上,说你想着他念“I love you,I love you,I love you……”那个人也说你念“I love you,I love you,I love you……”七天以后他们俩见面,“I love you”。不要笑啊!这是很大的修行方法,你们笑什么笑?我感到也不可笑。

这是一支,也不是绝对的,但这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一个教课,他这样主要解决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的紧张,因为现在人际关系太紧张了。他啥也不要干,你交了150万买人家一句话,你认真不认真?150万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很认真的,对不对?他要掂量掂量,我拿这150万买一个啥东西呢?买三个字!他就很认真的把这三个字反复串习,串习七天,你说值得不值得?他说值!都很值!他这个传播很快,当时在欧洲风行。一个国外的心理老师,我们是忘年之交,经常会有电话,他跟我讲:“为什么三个字这么值呢?”因为准确、简单,准确简单就有力,有力就有效果,有效果那大家说值。很多人学了很多,一本一本一本的,一个也没有用,业力一来,一个也不起作用,该打谁打谁,该翻脸翻脸,该嗔恨嗔恨,该发脾气发脾气,为什么呢?就是方法不准确。你看就这么简单,所以说以后再教人方法,高收费!必须得高收费,高门槛、高收费,因为让大家尊重啊,对不对?要不然,好好地给你塞到手里,你把摩尼宝珠贸一头牛去了,《般舟经》上这么讲的。所以以后应该高收费。简单准确,它会产生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2011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并期待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5 06:03 AM , Processed in 0.1281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