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69|回复: 82

门外汉诚心来讨教之---成佛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是佛教门外汉,诚心来“讨教”,讨教不是来“踢馆”,不要误会。

本人近期“思考”佛法,不过没触碰过一本经典。所以其实是门外汉。

不过对于基本佛法却是很相信,很感兴趣。

说到成佛/菩萨/阿罗汉,是大家的梦想,也是本人的。

不过我迷路了。

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读多多经?出家修行?多做善事?

如果善事多做,不过不能悟道,参透不了佛法,也能成佛吗?
如果我用思考来悟道,我在生活里以佛法的五戒来当老师,我慈悲,我不伤人,我能成佛吗?

如果我真的放得下执着,一切皆看成“无”,我到了哪个阶段?我这样有没有功德的?


佛说,要放得下,不过不是放弃生活,不过一旦我们专心融入生活,金钱,女人绝离不开我们,这样的话,还能成佛吗?
就是说,你会要赚钱养家,对钱的执着;如果娶老婆,难免会行房,那对色也放不下。

佛祖成佛,是因为他的福报足够了,又开悟了,才成佛?还是就是一刹那的悟道就能成佛?
我知道佛祖成佛钱的前几世,他都是出名的圣人,都是出身于帝皇之家。
所以我在想,到底应该怎样?
请开解我这个门外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011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entauong


有請兩位老佛爺 ,

三法印網友和清池網友進來開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ntauong


有請兩位老佛爺 ,

三法印網友和清池網友進來開示.
guilimen 发表于 20-12-2011 03:40 PM

老大,你不开示我啊?

是我的损失。


不过可以请这些高人不要用深奥的言语吗?

其实学佛最怕碰到深奥的言语,因为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entauong

他們如果不用深奧難明的文字 ,就會漏出馬腳 ,怎麼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ntauong

他們如果不用深奧難明的文字 ,就會漏出馬腳 ,怎麼辦 ?
guilimen 发表于 20-12-2011 03:47 PM

哈哈哈。。。

老兄你不要来搅局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发菩提心,才算修菩萨道,有修菩萨道和发菩萨愿,才能成佛

请看-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提要:
 ·一心为自己的人,是发不出菩提心的
 ·不发菩提心,不能叫大乘
 ·讲法为什么要严肃,因为“离经一字,就是魔说”
 ·证果成道都要在大般若里圆满
 ·修行不能架空,要在现实生活里成就
 ·度众生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练,成佛是为了更好地度众生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fptxxxgf080309/fptxxxgf-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12-2011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于《华严经》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

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会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

http://www.rushiwowen.org/category-02-1-020.j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ntauong

他們如果不用深奧難明的文字 ,就會漏出馬腳 ,怎麼辦 ?
guilimen 发表于 20-12-2011 03:47 PM

还是你老人家道行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发菩提心,才算修菩萨道,有修菩萨道和发菩萨愿,才能成佛

请看-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提要:
 ·一心为自己的人,是发不出菩提心的
 ·不发菩提心,不能叫大乘
 ·讲法为什么要严肃,因为“离经一字,就是魔说”
 ·证果成道都要在大般若里圆满
 ·修行不能架空,要在现实生活里成就
 ·度众生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练,成佛是为了更好地度众生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fptxxxgf080309/fptxxxgf-02.htm
清池 发表于 20-12-2011 04:14 PM

如果一个刚入行的佛教徒,肯定不明白在说什么。

可以简单的回答我吗?

如果我现在学习佛法,我守五戒,我心地善良,我觉悟了,不执着,我做善事,我到底能不能成佛?还是我还需要未来的更多福报来成佛?

如果一个老人,文盲来的,他心地善良,他布施做善事,他看得很开,很巧的五戒他都守到,不过他不懂佛经,他下场是如何?

如果一个人,他读很多佛经,他懂很多佛教知识,不过他还不能悟道,他下场是如何?下一世继续修?

如果在家修,能否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3) 人生哲學就是人生觀,亦指對生命某種程度的透視

哲學所追求的是“人的有限智慧”(唯物),
佛法所反應的却是“人的無限融智”(唯識)。

以上的兩者混合體,才是叫做“文明”或人文進化。

如果靈修者有〝閱人無數〞的社會歷練,
當眼光、信心、把握、毅力、勇氣五者具備後,就能夠看見別人所忽略的關鍵處。

這種〝見微知著〞或〝看頭知尾〞的功夫,
就會產生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飛花落葉都會〝講話〞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旦掌握了〝拈花微笑〞默契的竅門後,
便可以很輕易的以電子跳躍的速度進入了終極佛法的〝明心見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圓滿解脫,不執著於空有

一個證果得道的人,是利用〝四諦因緣〞的苦、集、滅、道,
來看穿本體屬性的〝空〞,而不是物體表現的〝有〞。

生滅只是緣聚緣散的現象,
有如用海沙建立起的積木堡壘,短暫的美麗並非〝本性實相〞。
能夠笑看漲潮的海浪帶走辛苦堆砌的堡壘,必然產生戒、定、慧的領悟。

原來,〝能量〞的運動,
才是不生不滅,有相皆妄,不起心,不動念的定義。
只要發現本心本性,就是一切法的根源。
   
如果形容初基學佛者是〝樹木〞,
那些能夠進入開悟先修班的學佛者就是形容已經倒下來,被泥土掩蓋的〝大樹〞。
而開悟者,乃是被土層壓縮,變成所謂的〝煤炭〞之類。
所以,〝開悟者〞距離演變〝鑽石〞成佛,還有很遠的路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是佛教门外汉,诚心来“讨教”,讨教不是来“踢馆”,不要误会。

本人近期“思考”佛法,不 ...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神凤不是佛,但怎样都是神字辈了,虽然是鸡神,但好歹也是神。。。

神凤说:无求,从求开始。。。
一开始,你求成佛(成佛却要无求无欲)所以修炼。。。
你做好事,只为成佛集阴德,所以不是从心发出,所以米用。。。  
做做下,做太多好事了,就自然而然有点修行了,做好事,有时就会从心出发,阴德就酱开始了。。。

就好像:
以前行房,你只是为欲。
现在行房,不是只为欲。
以后行房,不是为了欲。
那么,你行房,就有进步了。

佛陀只是点条路给你走,你照着走,路比较好走。不照着走,未必是错,却可能比较好走,也比较不好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圓滿解脫,不執著於空有

一個證果得道的人,是利用〝四諦因緣〞的苦、集、滅、道,
來看穿本體屬 ...
guilimen 发表于 20-12-2011 04:31 PM

你说的,我反而更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凤不是佛,但怎样都是神字辈了,虽然是鸡神,但好歹也是神。。。

神凤说:无求,从求开始。 ...
神凤 发表于 20-12-2011 04:36 PM

哈哈。。“神”也来了。

你说的,看似无厘头,不过道理满载。

不过行房的那部分,我,更糊涂了。
那到底最后为了什么行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个人观点  :未成佛,不敢说。

大乘佛教  :1) 「無有定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2) 「如是」,所以说无可说。-《金刚经》
       3)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4) 「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六祖壇經》

如果善事多做,不过不能悟道,参透不了佛法,也能成佛吗?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个人观点  : 得天人果报。

大乘佛教  :「著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金刚经》


如果善事多做,不过不能悟道,参透不了佛法,也能成佛吗?
如果我用思考来悟道,我在生活里以佛法的五戒来当老师,我慈悲,我不伤人,我能成佛吗?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个人观点  :思考不能成佛,必需做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有可能悟道。

大乘佛教  :1) 「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六祖壇經》
          2)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祖壇經》


如果我真的放得下执着,一切皆看成“无”,我到了哪个阶段?我这样有没有功德的?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佛说,要放得下,不过不是放弃生活,不过一旦我们专心融入生活,金钱,女人绝离不开我们,这样的话,还能成佛吗?
就是说,你会要赚钱养家,对钱的执着;如果娶老婆,难免会行房,那对色也放不下。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个人观点  :如來是中道,不偏於空,不落於有;不落於斷見,也不落於常見。所以连“放下”的念头也要放下。真的做到放下,就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了,还会烦恼上述问题吗?

佛祖成佛,是因为他的福报足够了,又开悟了,才成佛?还是就是一刹那的悟道就能成佛?
我知道佛祖成佛钱的前几世,他都是出名的圣人,都是出身于帝皇之家。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3:33 PM



大乘佛教  :1)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六祖壇經》

                            2)「頓漸雖殊,成功則一」,頓從甚麼地方來的?頓,他現在雖然頓然開悟了,他是以前修過,以前生生世世都在佛法裡頭熏修時間太久了,所以到這時候,他結果了,所以你說他是頓。那個漸,他是漸漸地現在修呢,修成的時候,等他成功那一天也就是頓了嘛!所以我才說,也沒有頓,也沒有漸。-宣化上人开示

浅见浅见,欢迎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凤 于 20-12-2011 04:48 PM 编辑
哈哈。。“神”也来了。

你说的,看似无厘头,不过道理满载。

不过行房的那部分,我,更 ...
那到底最后为了什么行房
entauong 发表于 20-12-2011 04:41 PM



    呃。。。可能有时是不知怎的,无欲也硬了起来,唯有搞点东西,好让他软,不再 顶着,比较舒服。。。
就好像,看见一些无关痛痒的老鹰抓小鸡,你不忍就这样小鸡鸡就没了,自己割自己的出来喂鹰,虽痛却舒服,你可能就很接近成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011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清池


Quote(什么是发菩提心?)Quote

就是發誓 .


如果發誓失敗了 ,就改成"砍雞頭 "

看來 ,"神鳳"網友是注定難逃此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  :未成佛,不敢说。

大乘佛教  :1) 「無有定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谷成 发表于 20-12-2011 04:44 PM

你的说法也不错。
我至少吸收了一些。

不过这个
个人观点  :如來是中道,不偏於空,不落於有;不落於斷見,也不落於常見。所以连“放下”的念头也要放下。真的做到放下,就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了,还会烦恼上述问题吗?

这个超难的。。
就如神鸡讲的,成佛,要无欲无求,不过我们要成佛,不就是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011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可能有时是不知怎的,无欲也硬了起来,唯有搞点东西,好让他软,不再 顶着,比较舒服。。 ...
神凤 发表于 20-12-2011 04:46 PM

哈哈哈。。
你这个搞笑的修行者。

不过认真说,如果佛法能以易接受,简单的方式让人接受,效果会更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11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我又又来啦


我們來賭賭看,

entauong 網友到底有沒有"能耐"控制場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0-2025 08:21 PM , Processed in 0.17368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