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7061|回复: 50
|
現在寫程式還是不如賣雞排?
[复制链接]
|
|
|
在科技業你是否寫程式很久了?
年輕人是否還是對寫程式充滿可以致富的希望?
在2002年的時候看過了蔡學鏞寫的寫程式不如賣雞排,
那時軟體工程師們心酸著笑著但還是抱著希望未來會更好,
現在過了這麼多年回頭在看"程式與雞排",
2001年的文章"程式與雞排"薪水部分過幾年現在還都沒變啊!
感覺寫到心崁裡也感覺很累了~程式不好寫~但懂程式價值的台灣老闆更少.
尤其是薪水沒有增加多少可以彌補軟體工程師的機會喪失.(放在最後一段)
如果你是年輕人別傻了等老闆重視軟體是很難的
{附上我找到的"寫程式不如賣雞排"網址 http://j2se.myweb.hinet.net/article/java/003.htm
<節錄>
當程式員很可憐,在台灣當程式員尤其可憐。薪資低、工作量大、地位不高、技術又容易被淘汰。難怪有人半開玩笑地告訴我,他以後不寫程式要改行去賣香雞排。
照理說,軟體開發是很專業的領域,越是專業的領域,越是處於金字塔的尖端,應該薪資很不錯才是,但不知怎地,台灣的程式員就是從來未獲重視。我們不要表面上的重視,我們要薪資上的重視。據我所知,大陸程式員的薪資水平,比起我們台灣高出許多(從國民所得、物價、房價來比較),美國程式員的薪資更是高得讓我猛嚥口水。
感慨的人也不少
我也是其中之一因為也看了不少國外對軟體工程師的尊重, 同學畢業在國外工作的起薪我現在還沒達到,
曾有國外名零件的副總來公司解說產品看著會議中唯一的韌體工程師也是最年輕沒職位的我解說我很感動,
畢竟他也是技術副總願意尊重軟體.
IC設計你要找工具和找人教光找那個門就可能要進學校但賺得多表示他是全世界最難嗎?
很多人認為寫程式的工具好找人人都可以寫(只要有心人人都程式工程師 )
但寫得好的在台灣有很多嗎! 只要有台電腦就會寫的好? 只有C,C++, Java, ASM 等基礎嗎?
別笑死人了~認識字有多少可以寫出名著~會畫畫有多少可以畫出好作品~會玩木工就可以蓋房子嗎
不怪任何人~ 因為大家的心也很酸~也許我也曾以管窺天看到其他職業
每行都有難處我懂, 但這世界不就是有分技術門檻這東西嗎?
在國外時國外對軟體工程師的尊重不下於建築師等職業
如果沒技術門檻哪來的專業, 那大家都拿一樣的錢不就好了!
這一行不是玩Know How而已, 要技術才做得到, 這技術教你都不一定會不是嗎!!
這業界有多少人認真寫軟體但不是拿到同等價值
別再嘲笑我們不認真了
我認同當員工跟自己當老闆的....心力付出差很多...這句話
台灣有多少自營業者您應該知道非常多
您知道軟體工程師未來的出路少嗎,
電子業又喜歡比Cost down換工作已經不奇怪,
六年級世代又是最多人的世代,
危機已經不是拿別人薪水就可以減少的,
薪水拿的不會比較多工作也不穩定,
最後剩下來爬不上去的輸家有多少!
但我認同當員工跟自己當老闆的要付出的不同我家人就自營,
現在是要比在野外吹風淋雨學可受用一輩子做生意的方法~不管是只能溫飽還是大富大貴
還是要像在豬圈待宰的小豬不知道哪天輪到自己~充其量三餐不缺有屋瓦可暫保溫暖(又不是公務員)
現在還不出去? 多少年輕人都敢! 多少人自營失敗過還是在做! 為什麼我現在還不出去?
我怕的事很多因為鑽研程式深耗大半時間已經變成社會智障, 社交智障, 在豬圈裡很認真研究食譜的豬.
你的結論呢?
雖然不多但有著寫程式的同躋和先輩說著一些感想, 慢慢的有地圖碎片出現.
真的很不容易! 很難得看到軟體人會討論著在台灣遇到的職場環境.
因為寫軟體的多少帶著點做藝術會有的特異個性又有著做工程會有的執著.
有著堅強的自尊總是獨立的一個人鑽研著總不到不得已不輕易放棄或請教別人,
經常要和時間堅持對抗~耐著性子研究程式碼~雖然緩慢但背著壓力一步步小心的完成.
軟體工程師這種個性會這樣把心中的不得已輕易說出來嗎!
我知道很多寫軟體的看到這些抱怨一定會生氣為什麼我們不耐著性子解開這Bug呢!
要解開~那這問題是不是該被大家好好拿出來指出問題的所在.
現在檯面上的都是"硬體"擁有資源,許多公司也都是"硬體"的擁護者,
那也是否該試著討論"軟體"在台灣的處境與未來.
有些網友問說不懂寫軟體和其他職業有甚麼不同~為甚麼我在煩惱
也許產業不同所以不懂~所以才會想說出來讓有機會看到的人知道
下面是我在職場的感覺
<軟體的知識生命週期?>
在軟體研發職場上學到的東西不久就被認為是過時的了
像在系統廠軟體研發每季(四個月)要跟上各種新硬體\新功能\新平台(OS).
<那為什麼會擔心?>
軟體研發工作吃力到了年紀大在體力和腦力都會更吃力,
經驗重要但又要不斷追求更前端的知識才不會被淘汰,
而且這高門檻的工作拿到的薪資常和付出的不成比例,
花了許多年的時間在研發專注解決問題當年紀大了老闆又要找便宜的人取代你.
處境和台灣棒球員一樣
但大部分的軟體工程師的薪水不多,
在台灣最後如果升不上做主管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也無法在軟體上維生換職業更煩惱,
因為程式寫的越好花在學習軟體知識的人生也越多但錢卻沒賺到足夠做轉換跑道的緩衝,
這就是在台灣寫軟體到年紀大在怕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0&t=971266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11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也是念軟件工程的,後來發現條路不好走,所以只好干別的行業去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1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觉得卖鸡排比写程式有出息,那就去卖鸡排呗,反正卖鸡排又不用考Degree,你随时可以改行的。
只是我想说的是:微软总裁和肯德基总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站在世界的颠峰的有钱人。对面街的小软件开发公司里的三流编程员和隔壁咖啡店里鸡扒档的捧菜小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
每一行都有小人物,也有能够站在巅峰傲笑四海的大人物,你有多出息就在于你有多努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1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1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开一间软件公司不也能当老板?如果你没有承担一件软件软件开发公司的责任和风险,说再多也是枉然。
那就老老实实的去大排档买你的鸡排去吧。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11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卖鸡排自己是老板~
on9-shop 发表于 10-11-2011 04:47 PM 
一言驚醒夢中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1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想到有什么软件可以赚钱,你就发了,认识几个靠几个软件就打天下的...钱赚到没人知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工程真的不好走吗?我想走这条路,但一直听到负面的消息。请问各位大大是真的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工程真的不好走吗?我想走这条路,但一直听到负面的消息。请问各位大大是真的吗?
JordanYih 发表于 11-11-2011 09:34 PM 
以防万一你就一边写程序一边卖鸡排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工程真的不好走吗?我想走这条路,但一直听到负面的消息。请问各位大大是真的吗?
JordanYih 发表于 11-11-2011 09:34 PM 
自己做老板就好, 打工就死路一条.....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有project记的通知我。。。maintenance 也可以。。。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1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做老板就好, 打工就死路一条.....
城之内 发表于 11-11-2011 08:59 PM 
但如果进一些大公司也还可以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将吃掉整个世界?
2011年 08月 27日 07:42
最近,惠普(Hewlett-Packard)(我是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宣布,正在考虑放弃其处境艰难的个人电脑业务,转而更多地投资于公司认为增长潜力更大的软件业务。与此同时,谷歌(Google)也在计划收购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二者的举动都令科技界感到震惊,但它们也符合我观察到的一个趋势,这个趋势让我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尽管最近全球股市发生动荡。
相关报道
谷歌125亿美元的豪赌
惠普向后PC时代低头
Facebook值1000亿美元吗?
互联网泡沫又来了吗?
硅谷再掀网络狂潮 1999重演
简而言之,这个趋势就是:软件正在吞食这个世界。
在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十多年后,Facebook和Twitter等十几家新型互联网公司在硅谷引发了争议,原因是这些公司在私募市场的估值增长迅猛,有的甚至还成功实现了首次公开募股。鉴于Webvan和Pets.com等科技企业泡沫破裂带来的创伤还令投资者记忆犹新,人们不禁要问:“这不会又是一个危险的新泡沫吧?”
我和其他一些投资人则一直持相反的意见。(我是风投公司Andreessen-Horowitz的联合创始人和普通合伙人,这家公司投资了Facebook、Groupon、Skype、Twitter、Zynga和Foursquare等多家科技公司,我个人还投资了LinkedIn。)我们相信许多知名新型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展实实在在的、高增长率、高利润率和高防御性的业务。
QuickHoney
目前的股市形势确实对科技股不利,这从大型上市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创下历史低点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尽管苹果公司(Apple)的盈利能力超强,并且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按市值计算,苹果在过去两周超过了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司),苹果公司(Apple)的但其市盈率只有15.2倍左右,几乎和大盘一样,尽管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超强,并且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按市值计算,苹果在过去两周超过了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司。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是:当人们都在不断高喊“泡沫”的时候,泡沫其实不会出现。
然而,目前太多的争论仍然是围绕硅谷新公司的财务估值展开的,而不是着着眼于这些公司潜在的内在价值。我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广泛而剧烈的科技和经济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将掌控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从电影业到农业再到国防,越来越多的重要企业和行业正在依靠软件运营,通过网上平台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成功者当中不少都是硅谷风格的科技创业公司,它们正在入侵和推翻原有的产业结构。未来十年,我预计会有更多的行业被软件所瓦解,而那些出类拔萃的硅谷新公司将会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者。
QuickHoney
现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现在距计算机革命已过去60年,距微处理器的发明已过去40年,距现代互联网的崛起已过去20年,通过软件转变各个行业的所有这些技术最终都在发挥作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全球有逾20亿人使用宽带网络,而十年前当我在网景(Netscape)(我是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工作时,这个数字可能只有5000万。在接下来的十年,我预计全球至少会有5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这将使每位用户在每天的每个时刻都能通过手机与互联网建立全面、即时的联系。
从终端来看,软件编程工具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使许多行业很容易冒出全球性的软件初创公司,同时还无需对新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也无需对新员工进行培训。2000年,当我的合伙人本•霍姆维茨(Ben Horowitz)还是首家云计算公司Loudcloud的首席执行长时,客户使用基本互联网应用服务的费用约为每月15万美元,今天,在亚马逊(Amazon)云服务上使用相同应用服务的费用约为每月1500美元。
QuickHoney
由于创业成本下降,网上服务市场广阔,全球经济将首次完全实现数字化──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位网络先驱的梦想,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后终于成为现实。
博德斯(Borders)连锁书店的关闭和亚马逊的崛起或许便是软件打败传统行业的一个最具戏剧性的例证。2001年,博德斯认为网上图书销售是非战略性业务,对公司发展无足轻重,于是将其网络业务出售给了亚马逊。
唉!
今天,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书店,亚马逊还是一家软件公司──核心能力是其令人惊叹的软件引擎,实际上这可以让它在网上销售任何东西,实体零售商店已变得可有可无。此外,当博德斯还在因破产危机而饱受折磨时,亚马逊却对网站进行了改版,令Kindle电子书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实体图书。现在,就连书籍本身都成了软件。
从用户数量来看,Netflix是当今最大的视频服务供应商,它同时还是一家软件公司。Netflix击败竞争对手Blockbuster的事已成旧闻,但其他传统娱乐服务供应商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威胁。康卡斯特(Comcast)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等公司纷纷做出反应,试图将自己转变为软件公司,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出“电视无处不在”(TV Everywhere)计划,将节目内容从有形的电缆中解放出来,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连。
如今,音乐行业的霸主也是软件公司:苹果的iTunes、Spotify和Pandora。越来越多的传统唱片公司只能依靠向那些软件公司提供内容才能生存。2010年音乐行业来自数字渠道的收入为4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9%,而在2004年这一比例仅为2%。
现在发展速度最快的娱乐公司当属视频游戏开发商,他们也是软件公司:整个行业的规模从5五年前的300亿美元增长至现在的600亿美元。增长速度最快的游戏开发商是Zynga(其代表作包括《FarmVille》“FarmVille”),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2.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一多倍多。另一家游戏开发商Rovio今年的收入预计将达1亿美元(在2009年年底推出大受欢迎的iPhone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之前,该公司正濒临破产)。与此同时,艺电(Electronic Arts)、任天堂(Nintendo)等传统视频游戏开发商的收入却出现停滞和下滑。
作为几十年来最为成功的新型电影制作公司,皮克斯(Pixar)也是一家软件公司。迪士尼(Disney)──迪斯尼啊!──必须通过收购皮克斯,也就是说一家软件公司,才能保持在动画电影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然,软件很早以前就侵入了摄影领域。实际上,现在几乎不可能买到一部不带软件驱动摄像头的手机,这种手机拍出的照片可以自动上传到互联网供永久保存,或与全球用户分享。Shutterfly、Snapfish和Flickr等公司都已涉足柯达(Kodak)的传统领域地盘。
当今最大的直销平台谷歌也是一家软件公司。Groupon、LivingSocial和Foursquare等公司现在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利用软件蚕食零售营销行业。2010年Groupon的收入超过7亿美元,而它成立只有两年时间。
目前增长最快的电信公司Skype也是一家软件公司。微软(Microsoft)刚刚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CenturyLink的市值为200亿美元,截至6月30日,它拥有1500万条接入线路,但正以每年7%的速度递减。不包括收购Qwest后带来的收入,CenturyLink来自传统服务业务的收入已下降11%以上。同时,美国两大电信运营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和Verizon也已转变为软件公司,并与苹果和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建立合作,以这种方式生存下来。
QuickHoney
LinkedIn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招聘公司。求职者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在LinkedIn上面维护他们自己的简历,以供招聘企业实时搜索,让LinkedIn有机会从价值4000亿美元的招聘行业分得一杯羹。
在其业务被广泛认为主要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行业,软件也在主导它们的价值链。在当今的汽车行业,软件控制着着引擎和安全功能,还承担起娱乐乘客的功能,为车主提供导航,将每辆车与移动、卫星和GPS网络联系起来。汽车爱好者可以自己动手修理汽车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主要原因便在于汽车中有了大量的软件化内容。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只会加速向软件化的转变。谷歌和大型汽车厂商已经在开发由软件驱动的无人驾驶汽车。
今天,作为全球第一大实体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也通过软件加强其物流和分销能力。沃尔玛凭借这些能力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同样,联邦快递(FedEx)也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软件网络,这个网络将卡车、飞机和配送中心联系起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航空公司的成败将取决于它们能否利用软件正确设定机票价格、优化航线以及使收益率最大化。
石油天然气公司是超级计算、数据可视化和分析领域的早期创新者,这些创新对今天的油气勘探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也越来越受到软件的支持,例如用卫星对土壤进行的分析就涉及每亩选种软件算法。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30年软件给金融服务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小到购买一杯咖啡,大到价值1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衍生产品交易,事实上每笔金融交易都需要通过软件来完成。金融服务业领先的许多创新者都是软件公司,如Square和Paypal,前者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信用卡支付流程,后者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
我还认为,医疗保健和教育也将发生以软件为基础的根本性行业转变。我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这两个庞大而至关重要的行业投资了一些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我们认为,这两个原先对创业变革一直非常抗拒的行业,将被围绕软件开创事业的杰出的新企业家所颠覆。
就连国防也越来越倚重软件。现代化的作战士兵会携带一套软件,用以提供情报、通信、后勤和武器指导。由软件控制的无人机可以对敌人展开空袭,从而不会令驾驶员面临危险。情报部门也在利用软件采集海量数据,发现和追踪潜在的恐怖阴谋。
每个行业的公司都必须预先料想到软件革命即将到来。这甚至包括已经以软件为基础的一些行业。甲骨文(Oracle)和微软这些原有的软件巨头正日益受到Salesforce.com和Android等看起来不相干的新软件产品的威胁(尤其是在谷歌拥有了一家重量级手机制造商之后)。
在某些行业,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现实性很强的行业,软件革命将主要给现有行业巨头创造机遇。但在许多行业中,新软件理念将导致新的、硅谷风格的初创公司崛起,随意入侵现有行业。在未来十年,现有行业巨头和软件驱动的颠覆者之间将爆发史诗般的战争。那时,提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概念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一定会感到骄傲。
QuickHoney
虽然在过去几周看着着自己的401(k)养老金账户余额大幅波动的美国人可能对这个理念表示怀疑,但它确实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经济而言。谷歌、亚马逊、eBay等近来涌现的大型科技公司诞生在美国绝非偶然。美国拥有科研能力很强的大学、颇具冒险精神的商业文化、大量寻求革新的创业资本及完善可靠的公司法与合同法,使其在全球具有空前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过,美国仍面临几大挑战。
首先,今天的新公司都是在极为恶劣的经济背景下成立的,这使他们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环境相对温和的20世纪90年代。在这种环境下创业的一个好处是,一旦取得成功,公司将变得非常强大,具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注意,当经济最终稳定下来时,新公司中的佼佼者的增长速度会变得更快。
其次,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少人都缺乏参与“软件革命”所需要的学识与技能。这确实是个悲剧,因为与我合作的每家公司都求贤若渴。虽然整个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未充分就业现象严重,但合格的软件工程师、经理和营销人员只要愿意,随时都能在硅谷找到许多发展空间极大的高薪工作。实际上,这个问题比表面看起来还要严重,现有行业的许多员工将受困于“软件革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可能再也不能就职于原先的领域。除了教育,没有任何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初创公司必须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需要构建强大的企业文化,取悦他们的客户,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当然还要证明其估值会上升的合理性。任何人都不要以为在一个成熟的行业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一家基于软件的高增长率的新公司。这的确非常困难。
我有幸与世界上最好的一些软件初创公司合作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们的确擅长当前的业务。如果这些公司的表现达到了我和其他人的期望,他们将成为全球经济良性发展的宝贵基石,对市场的占有度将远超科技行业一直以来的表现。
与其不停地质疑这些公司的估值,倒不如去探究新一代科技公司如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如何对所在行业和整个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如何能齐心协力地扩大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创新软件公司的数量。
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我知道自己该把资金投向哪些领域了。
(Marc Andreessen是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Horowitz的联合创始人和普通合伙人。他还是最早的浏览器公司之一──网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http://cn.wsj.com/gb/20110827/opn082703.asp?source=whatnews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03: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1-2011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工程真的不好走吗?我想走这条路,但一直听到负面的消息。请问各位大大是真的吗?
JordanYih 发表于 11-11-2011 09:34 PM 
軟件工程這條路,不是把人生寫進程式裏,就是離開程式活出自己的人生,通常就只有這兩個極端的下場,所以我選擇離開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07: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每一行都一样,只想打工一辈子都一样惨,创业呢有可能会发达有可能会死的更惨,看你自己不是行业的问题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1-2011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对你来说,这样真的是很不容易。毕竟你已经在我的前面接触过更多的东西,但是我选择继续吧。
为什么要这么快就放弃?明明你就有很好的基础和经验。很多事情都是从很小的做起的吧?这是我朋友告诉我的,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
哈哈,不要选择离开,因为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在你选择卖鸡排的时候,这样的心态还是会出现的吧?
路人甲。就读软件工程第一年。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