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2|回复: 1
|
智能、力量和知识 (关于科学与佛法)
[复制链接]
|
|
发表:Panna
智能、力量和知识
在精神修炼范畴里,各式各样的技巧和学说往往使人感到困惑,而造成困惑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没有清楚分辨智能、力量和知识的差异。
知识是无止境的。现代的科学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塞满了图书馆。精神修炼的知识同样也浩瀚无边。有的人可以知道人的过去生以及星球对我们今生的影响力,知道其他星球也有生命的存在,或者知道另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存在,知道精神治疗技巧,以及其它数不完的有关精神修炼的课题。但,知识不是智能。
有天晚上,一位西方比丘跟几位从小在寮国乡村长大的出家人于星空下聊天。他仰望天空,无意中看到北斗七星的杓子里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他很惊讶,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于是进一步更仔细地看,发现那颗星正在移动。他终于认出那是颗Echo卫星正要通过天空,于是就指给他的同伴看。
他们问:「那是什么?」
他回答:「是一颗卫星。」
他们进一步追问:「卫星是什么?」
他说:「嗯,这该怎么解释呢?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吗?」
不,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从他的袋子里拿出一支小的手电筒,再找来一个圆形的石头,开始来段小学程度的示范教学,说明地球是怎么绕着太阳行走,以及如何以轴心来旋转的。接着,一般常见的问题跑出来了,像「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地球在动」?以及「为什么住在底部的人不会掉下去」?到最后,他们虽然很有耐心地听他讲解完星球、卫星,以及眼前的这块石头和它们相互的关系,他仍怀疑他们并未真正相信他所说的。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老比丘,他是个非常安详而且很有智能的人,许多人只要有问题都会向他请教。他很坦率、纯真,对事物不会执着于某些特定想法,也没有一个自我可保护的妄见,因此,经常处于喜悦和安详之中。他能接纳生命变化无常的本质,并随顺它的法则。他耸耸肩问道:「所以说,你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这一切的知识究竟对你有什么帮助呢?」这位西方比丘当下领悟到,唯有智能,以及培育清明、离执的心,对于我们的解脱和安稳,才是重要的。
这正像佛陀抓起一把树叶,然后问弟子们,是他手中的树叶多或者丛林里的树叶多。他接着说道,跟我心中无尽的智能相比较之下,我所教给你们的道理就好比手中的叶子而已。但是,这已足以使人知道怎么样达到觉悟,以及止息所有的烦恼。
力量和智能的关系,类似它跟知识的关系。由科学所获得的力量很巨大而且继续在扩张中(如征服自然的力量、电力和化学的威力,以及核能);经由精神修炼所得到的力量不但惊人而且变化多端。出窍神游、超能力,以及知心术都经常被提到,是经由精神修炼所开发出来的力量。然而,出窍神游不能止息烦恼,即使最伟大的精神治疗家也终免不了生病或死亡。佛陀本人也只活到八十岁,这对我们来讲是件可喜的事,试想,要是他活了好几百年也不死,人们对长生不死兴趣将更浓厚(虚妄的心紧紧执着衰老的身躯),而不会想找寻解决一切烦恼的智能。
全知甚至全能的力量跟某一些伟大的圣人和修行者有关,因此,很多人期待这就是精神开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一个人能开发出来的力量是受他过去业力的限制,有些力量乃随着修行时所获得的禅定而自然产生的,有些则是透过特定的练习而增强的。这些力量不但不同于智能,且往往成为内观和开悟的障碍。佛法一再强调,禅修时,有所得之心会增强无明,以为有什么可以获得,以及有一个可从这些力量受益的人,一旦无明愈多,烦恼也就愈多。
智能是单纯的,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是力量,只是跟眼前、当下的情境和谐无碍,既无所得,也无所失。有智能的人,对身心诸行的变化了了分明,没有虚妄无明,其生命完完全全地与四圣谛相吻合。从智能流露出来的喜悦超越所有的知识和力量,它是一种真正内在的祥和与快乐。它不会随着身心现象的迁流变化而动摇,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安详宁静。
***
就整体而言,虽然南洋国家以及他们的僧侣,并不如西方人所梦想的,是个神圣智能的社会,但其中的确存在着一批少数却极为重要的僧团,他们真诚地修持佛陀的教法。与环绕在他们周遭的空洞的仪式化和物质化的社会相对照之下,这些伟大的禅修道场、师父及其弟子们,正是人类净化身心、体证无我、获得智能的可能性的活生生的提醒者。他们是人类觉醒不可或缺的智能宝藏,随时等着需要的人们去采撷。
***
你可以在东南亚的禅修中心和寺院发现很开放的佛法,法师们都乐意把他们整个禅修法门传给上门求教者,除了内部比丘众的剃度传承之外,别无传承和秘密,也没有神秘的禅修仪轨,一切都是公开传授,很直接、简要。人们被教导怎么修持,而且受到鼓励来到寺院或禅修中心的西方人通常都备受照顾,近年来西方人对佛法的兴趣与日俱增,缅甸人和泰国人对此颇为高兴,因此都很乐意帮助远来的求法者。在家人,尤其是那些纯朴的乡下人,对西方的出家人是感到惊讶的,在他们心目中西方是个天堂,因为我们有电视机、汽车和漂亮的房子,而竟然有人宁可放弃天堂不住,跑到禅修中心过着简单的生活,这一点颇令他们敬佩(在我出家生涯的后几年,我常跟村民们强调,所谓西方天堂并非真的如此美好,事实上,任何透过感官的快乐终究不是圆满的。它生起又消失了,来临又离去了,从未带来内在的宁静和智能)。
摘自: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杰克·康菲尔德)
http://theravada-china.org/thread-1394-1-11.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1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