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5-11-2011 03:11 AM 编辑
回复 3# Svaha
请问,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的原本都是龟兹文的吗?
龟兹国没有梵本的佛经?
不是的,鸠摩罗什师承西域沙车(Yarkland)国王子须利耶稣摩(Shuryasoma,4th century),学习法华经的,
须利耶稣摩是大乘空宗的正统法脉和大乘法华经的权威,鸠摩罗什在他那里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
在当时龟兹国(Kucha)等中亚国土都是受印度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带,那里的佛教僧人很多都是直接读印度梵本的经典的,
鸠摩罗什本身在来汉地之前就精通各种印度和中亚的语文,所以他在汉地翻译的是从梵文,其他古印度文,和各种中亚文的佛经。
在当时有很多不同编本的梵本和诸中亚文法华经,但须利耶稣摩(Shuryasoma)有正统的法华经法脉,所以最全面和讲解最深解。
但其法脉比较独特和全面,可能属于古时不外传的单传法脉。
在须利耶稣摩(Shuryasoma)对鸠摩罗什传正统的法华经法脉后,对罗什说,这本大乘经与东北方有缘,你要负命把这部经传布到那里。
沙勒国(Yarkland)
龟兹国(Kucha),
背景1:
(转)鸠摩罗什 - 求佛经历
http://www.hudong.com/wiki/%E9%B8%A0%E6%91%A9%E7%BD%97%E4%BB%80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国(Kucha)的公主。鸠摩罗什7岁时,信奉佛教的母亲就带着鸠摩罗什出家。鸠摩罗什从小天资极高,能“日诵千偈”,即每天可以背诵1000首诗。为了修行的需要,母亲在鸠摩罗什9岁时,又带着他来到印度学习,师从佛学名师盘头达多。 3年以后,12岁的鸠摩罗什随母亲回国。在龟兹,鸠摩罗什跟从一位名叫佛陀耶舍的僧人学习《十诵律》。这段时间他学习的《中论》、《百论》和《放光般若经》,都是大乘重要的经典,后来传到汉地,有很大的影响。
背景2:
(转)佛国的背影——鸠摩罗什与佛学东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4b0b301000alu.html
在沙勒国(Yarkland),罗什法师有幸遇见莎车王子须利耶跋跎、参军王子须利耶稣摩两兄弟,须利耶稣摩是当时西域有名的佛法大师,专以大乘佛法行化众弟子,在西域诸国有众多的大乘弟子。
罗什法师向须利耶稣摩学习大乘佛法,才知道大乘“博览五明诸论及阴阳星算,”大乘才是佛法的精要所在,不禁感叹说,“学佛的人不学大乘,就好比凡人们看到黄金却不认识一样,真是太可惜了。”
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沙门。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利耶苏摩。苏摩才技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弟及诸学者皆共师焉。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什说《阿耨达经》,什闻阴界诸入皆空无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什既执有眼根,彼据因成无实。于是研究大小,往复移时。什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输石为妙。”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见《僧传》)
从以上《僧传》的记载可以看出,罗什法师在最初接触到大乘佛教的时候,他还是心存疑虑的,他认为大乘学说是对其它经典的否定和破环。但很快,他就明白并领悟出大乘佛法的精要所在,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由小乘而转习大乘,受《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成为佛家三论宗的开山祖师,也被以后的大乘弟子尊为先师。
由小乘而习大乘,是鸠摩罗什法师学业史上开划时代、大放异彩的一页,他终于高举起大乘菩萨的火炬,完成了开化群论的宏愿。
鸠摩罗什法师二十岁那一年,他和母亲耆婆一起回到龟兹国(Kucha),在那里开坛说法,行化大乘佛法。他七岁随母亲出家求学,但一直没有剃度受戒,在结束了长年漂泊和云游之后,龟兹国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受戒仪式。他在卑摩罗叉大师门下剃度受禅,又跟随卑摩罗叉研习《十诵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