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30|回复: 39

居士该如何面对 “搏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0-2011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家人已经无牵挂地舍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家人和国家等。
然而,他们依然面对四种食物 -  粗或细之搏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以上三种食物,只有第一种是必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进食,其他三种,它们都一一提防。

在家人,又如何地面对这四种食物呢?


[六三] 第三 子肉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情或众生之住、求再生、为资益、有此等之四食。
三 四食者何耶?粗或细之搏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是。
诸比丘!此等之四食为有情或众生之住、求再生、为资益。
四 诸比丘!应知如何是搏食耶?
五 诸比丘!譬如有夫妇二人,持少量之粮食,行于旷野之道。彼等夫妇爱念者唯有一子。
六 诸比丘!彼时夫妇二人来旷野时,少量之粮食乏尽、旷野尚余未竟之旅。
七 诸比丘!彼时彼夫妇二人作如是思念:‘我等少量之粮食尽,而此旷野之旅尚余未竟,我等宁杀此爱念之子,作成干肉片与多汁肉片,食子之肉,以完成此旷野之残旅。勿令三人皆死。’
八 诸比丘!彼时彼夫妇二人,杀其爱念之子,作成干肉片与多汁肉片,食子之肉完成此旷野之残旅,彼等食子之肉,捶胸曰:‘吾子于何处耶?吾一子于何处耶?’
九 诸比丘!汝等对其如何思惟耶?彼等为嬉戏而食欤?或为爱乐而食欤?或为嗜美而食欤?或为肥满而食欤?’
‘大德,皆非然。’
一〇 ‘诸比丘!彼等为行旷野而欲食子肉耶?’
‘大德!唯然。’
一一 ‘诸比丘!同此,我谓搏食不可不知。诸比丘!知搏食时,于五妙欲知贪。于五妙欲知贪时,成其结,为结所缚之圣弟子,再还来此界。
一二 诸比丘!如何可知触食耶?
一三 诸比丘!譬如一无皮之牛,欲依住于道路之端,依道路之端之彼等生物,啖其牛。欲依住于树下,依树下之彼等生物啖其牛。欲依住于水中,依水中之生物,啖其牛。依住于虚空,依虚空之生物,啖其牛。诸比丘!彼无皮之牛,依住之处,则为依止其处之生物所啖。诸比丘!同此,我谓触食不可不知。
一四 诸比丘!知触食时,知三受,知三受时,我谓圣弟子更不可为。
一五 诸比丘!如何应知意思食耶?
一六 诸比丘!譬如一炭火坑,深超人身,炭火充满,无烟而炽燃。尔时一人,欲生不希死,欲乐厌苦。时有二力士各以手将彼捉住,将投入炭火坑中。诸比丘!尔时,彼人之心远矣,将思愿远矣,大望应远。
一七 所以者何?诸比丘!彼人作是念:‘我堕此炭火坑中,因其入死,至死为苦。’诸比丘!同此,我谓意思食不可不知。
一八 诸比丘!知意思食时,知三爱;知三爱时,我谓圣弟子更不为。
一九 诸比丘!如何应知识食耶?
二〇 诸比丘!捕犯罪之盗贼,送至王前示曰:‘大王!犯罪之盗贼带到。’王宜科彼以所欲之刑罚。王如是谓于彼等曰:‘且去!汝等将此人以百矛相击。’清晨则再加其百矛。
二一 时至日中,王如是云:‘喂!彼人如何耶?’‘大王!彼尚生存。’王如是言彼等云曰:‘且去!于日中对彼再以百矛相击。’于是日中以百矛击彼。
二二 届时,王于暮时如是云:‘喂!彼人如何耶?’‘大王!彼尚生存。’王如是言彼曰:‘且去!汝等将彼人于暮时再以百矛相击。’于是暮时对彼以百矛相击。
二三 诸比丘!对其作如何思惟耶?彼人,因一日被三百矛击打,已经验苦、忧耶?’
‘大德!以一矛相击,即已经验苦、忧矣,何云经三百矛击打耶?’
二四 ‘诸比丘!同此,我谓不可不知识食。
二五 诸比丘!知识食时,知名色,知名色时,我谓圣弟子更不可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必不得已之下服用搏食,但是自需要提防“触食、意思食,识食”,以免对这四种产生爱欲。

在家人就不同了,需要必不得已服用所有的搏食,触食、意思食,识食。
工作的时间,这四种食物都毫不留情地让我们服用。
不管你多么地想舍弃他们,你都不得以要一口一口把他们吃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四周,这里就已经接触了识食了,
接着,我们要主动地完成任务,这里已经接触了意思食了。

一天里面,我们得接触无数的识和意思。
出家人面对这些四食的时候,只有第一种是被取,其他三种只是被观察而已。
第一种即使被取,但是,头脑也不断思考这些食物如同子肉,不要贪爱。

在家人不但要取第一种,而且要取其他三种。
我们取这四种食物的时候,目的应该是很清澈,也只为了活命而已。
但是,如果抱着这种吃子肉的方式来看待这些食物,实在是反胃和凄凉啊!

所谓的敬业乐业,在这里应该是用不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的工作方式,应该是要注重成败。
如果不在乎成败,干脆不做。

把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做好完整的计划。之后,就使用吃子肉的心态来完成它。
心理想着,要不是为了留在家修行,绝对不会取这些事物来干。
现在,我要把这些任务完成,也要思考这些任务如同吃子肉般的凄凉啊!

如果突然生起反胃的时候,也就是不想继续把这些任务完成,这又是如何面对呢?

出家人如果思考食物如同子肉,突然生起反胃了,那么,他会否放弃这些食物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反胃,不是食物的问题,而是另一种意思来了,这些意思比食物更可怕。
我们怎么能够放弃第一种食物而成全第三种食物呢?

生活中的任务属于一种不应该贪爱的子肉,但是如果我们随顺反胃的意思而停止完成它,得到的却是第三种更可怕的食物。

也许,我们要抱着一种“不可以不完成,却不可以贪爱”的心态来完成生活中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1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wusen


   
正常的工作方式,应该是要注重成败。


如果是这样, 必有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1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食无分出家人戓在家人 .

只要有四食, 就有五取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ks123

出家人也有四食,以上的经文是佛陀教导他们如何面对。

我觉得,在家居士也能学习经文并把他应用在生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sen 于 4-10-2011 04:56 PM 编辑

工作属于一种意思食物,
当面对懒惰的时候,也是面对另一种意思食物。

两者都是意思食物,选择其中一个,也是另一个意思食物。
如果不断作为旁观者,将会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食物出现,到最后工作也会被耽误。

如此一想,工作始终是被实行了。
旁观这个行动,有时候还是会阻碍工作的进行。

很多次,最后的意思就是“这是荒漠中的食物,不吃将无法活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0-2011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必不得已之下服用搏食,但是自需要提防“触食、意思食,识食”,以免对这四种产生爱欲。

在家人就 ...
wusen 发表于 4-10-2011 12:23 PM


本人观点,永离所有爱欲的只有四果圣人或佛了。

若想以离食欲的状态来食用,那么大可进入色界禅定,再食用,只有初禅以上才能对治食欲产生的爱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vaha,

没有食欲的进食,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在生活中遇见吧!

良药苦口,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1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vaha,

没有食欲的进食,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在生活中遇见吧!

良药苦口,不是吗?
wusen 发表于 4-10-2011 05:21 PM


此描述的无食欲,和现实中病态的厌食症不同。
进食只是为了滋养色身,不抗不拒的心态,没有一定的功夫,很难做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用膳的时候,

我们应该会接触“触觉,意思,识”三种食物吧!

如何面对呢?这四种食物?
当工作的时候,如何处理这四种食物呢?

经文的重点,在乎克制食欲,而不是进食。

如何做到即进食又克制食欲呢?

如何做到即工作又克制工作的欲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任何一个时刻,都有四食出现。

也只因为这些食物,我们才能生存。

如果不能对这些食物产生厌倦,肯定就是还在沉醉于其中。

难道,工作不可停止,厌倦也不可以停止。

在家居士,难道就应该让以上两者共同进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在家居士,都是如此生活的:
他们都会如此想:“今天,我要为我最亲爱的家人,努力工作,放工后,要把欢乐带给他们。。”。

当他们如此想的时候,他们将会努力地完成目标,就这样一生又一生的轮回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1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所有食物-抱着感恩的心面对所有吃下的食物--不要经常无病呻吟的对那些虚有其表-无实际意义的繁文缛节执着-那是多余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0RAcb4GL8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1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更白话点的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头脑空空,身行意也只剩下简单的呼吸等等而已,
任务有很多,长命功夫还在等着我。

我等着,客人的到来,
终于,客人来了,意识活动开始活跃了。眼睛看着他们,脑海思考着他们想要买什么。。。
有许多不同的想法等待着我,不断问自己应该使用什麽方法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同时候,不断思考我的属下应该在什么位置来帮助完成买卖的交易。。。

以上的这些,就是四种食物来了。。

客人走了。回到之前的平静。
脑海随时都回出现许多计划,这些都是工作上所需要处理的事务。

刚开始步出修行的思海进入工作的范围时候,还能记得佛法,一旦深入了工作的岗位,
佛法就消失了。
所有的“四食”概念,也消失了。。。

过了一会,再次回到这里。
这种情况,是否正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1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扭曲,不建立任何自心产生的概念,看见就只是看见,听见就只是听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11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了“六种动物和柱子的比喻”。

四念处如同柱子把这六根锁住,不让它们自由奔跑。

而这个四食经文,就好像四念处的重点,为了厌离和舍弃而做出的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11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根不断追求他们所喜爱的,不需要向谁交待。

当你发现他们的时候,已经是告一段落了。

你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个发现的动作本身也是六根的一部分。

四食经文,要我们防备这种食物,也如同防备六根一样。

我们要如何能够如此仔细地观察这些六入呢?

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也是一种六入或者食物一样,不断地涌入自己的察觉范围。

甚至,进入我没有察觉的范围。

我怀疑这些察觉本身,都是一种六入。

在那么多的不确定的位置之下,修行又是如何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0-2025 04:13 AM , Processed in 0.1389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