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53|回复: 38

唯物论和唯心论哪个比较符合哲学/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0-2011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3-10-2011 01:57 PM 编辑

这是我从百度百科抄下来的定义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心主义(idealism)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基本上两者都不否认物质和意识的存在,但是有先后差别,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理解:
唯物论说的是一个人的意识/精神只是物质(大脑)的副产物,没有大脑物质还能够存在,但是大脑一旦死了我们就失去了感官能力,这符合现代科学的思维,而哲学上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对,外在环境不会因为你没有感受到而消失,但只会因为你的大脑的组织不一样而造成每一个人对同一个事物存在不一样的感官。而这了理论延伸下去就是证明了物质(大脑)主宰我们的精神(灵魂),在现代来说药物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以后我们有办法证实预定论是对的,因为我们的 Free Will 是被我们的物质化大脑主宰。


唯心理论则是说事件的一切事物是精神的产物,不管是人类的精神或者是类似上帝这种超现实存在的精神体(当然上帝也有可能是物质化的物体),而我们的大脑只是个投影机,也就是我们的脑袋把我们精神上的意识投射成物质,举个例子:Schrödinger's cat 这个著名的理论说明了只要我们不去观察,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事物的存在形态是什么,那只猫同时存在死和活这两种状态,直到有人去“观察”并且让其他人知道才能成为客观上的事实。多元宇宙也是这样的思想,一个人的不同决定造就了不同的宇宙产生,在唯物主义的理论里多元宇宙的产生除非是预定的,不然的话一个人的自由意识是不能够创造出不同可能性的多元宇宙。

我个人会倾向唯物主义的说法,可能宗教人士会倾向唯心主义,不管是哪个主义目前来说都无法证明谁对谁错,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讨论的空间,我也欢迎佛教徒支持的唯识论进来参一脚,毕竟我对唯识论不是很了解,希望能够得到不同于这两个主流理论不一样的说法,但是我希望别散播宗教迷信和经不起推敲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0-2011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數是唯物倫吧....有時也會去思考唯心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11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bashlyner

唯物是開始 ,唯識是過程 ,遺愛人間是結束 .


任何一個天體星球 ,只要因緣條件俱備 ,就必然發展“生命,而生命就會形成“ 生活”方式 .

不同形式的生活 ,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 需要,而需要被滿足後 ,自然會變成“慾望.

慾望就是一種理想 ,無法停止的人心 會促使我們追求 素質和品味”的最高境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0-2011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敢敢的问一句,时间和空间是唯物还是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ashlyner

唯物是開始 ,唯識是過程 ,遺愛人間是結束 .
任何一個天體星球 ,只要因緣條件俱備 ,就 ...
guilimen 发表于 3-10-2011 04:44 PM


你说的这些有什么根据的吗?可能的话我希望以哲学或者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唯识论,而不是从宗教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11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敢敢的问一句,时间和空间是唯物还是唯心?
MeatBall 发表于 3-10-2011 10:17 PM


我的个人理解,时间是一个事物变化的过程,如果世间的一切都不会变化,那么时间就不会存在,所以时间仅仅只是一个维度,并不是物质。

而空间和时间也是一样是一个维度,这个时间+空间的 4D 空间就是人类存在的宇宙,而这个宇宙里则包含了各种物质和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10-2011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5-10-2011 11:53 AM 编辑
这是我从百度百科抄下来的定义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
bashlyner 发表于 3-10-2011 01:55 PM



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佛陀在世时也有这两种说法的流派。。
一派固执的强调训练身体(物质)强调说今世一旦死了就是物质的败灭   没有所谓的精神投生 - 此派比较强调于科学;
一派强调心的训练 (心) 强调说有一个灵魂在投生不断在更换衣服(身体),比较偏向于信仰跟禅定的情况。

但是唯物跟唯心 佛陀说都不能引导我们看到真相。
这个世界是由两者组合而成。。 又互相牵连。
就好象 原子 跟 分子 不能被分割 但是他们又互相关联。
他们内部90%是空间 但是10%的微尘却形成所谓的物质。
即使是今日的科学也证明了物质里面其实也是空间占多数。。。
物质实际上不存在。
以前他们把原子的构造打破创造了原子弹。。。。
但是今天打破核子。。
科学家发现越小的单位 打破之后它的力量就越大。
最后的能量绝对是无穷大 infinite source of energy

只有完全知见真理的人才可以摆脱这种唯xx说。
唯物跟唯心都是众生在做分别出来。
就像人类强调时间观念,但是对宇宙来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 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描述大自然的一些变化而已
还有这句含义很深
"A human being is a part of a whole, called by us _universe_, a part limited in time and space. He experiences himself,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s something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a kind of optical delusion of his consciousness. This delusion is a kind of prison for us, restricting us to our personal desires and to affection for a few persons nearest to us. Our task must be to free ourselves from this prison by widening our circle of compassion to embrace all living creatures and the whole of nature in its beauty."

当中和佛陀描述的每一个的世间很相似。

心是存在的, 物质也存在。这是世俗的实相。
如果一味执著讨论唯心 或者唯物 都只会让人们掉入死角而看不到实相的全部
佛陀就描述过盲人摸象的比喻。说明了没有智慧知见的人,就像盲人都只摸到实相的一点点。
他们都部分对但是离真正的实相还差很远。
但是我们要去体验宇宙的实相当我们完全体验了实相,那时就真正看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1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从百度百科抄下来的定义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
bashlyner 发表于 3-10-2011 01:55 PM


lz,去wiki吧,不要去神马“百度百科”了。

美好人生,远离“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11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佛陀在世时也有这两种说法的流派。。
一派固执的强调训练身体(物质)强调说今世一 ...
Gap_Gezz 发表于 5-10-2011 11:17 AM



   我只是想搞清楚两者罢了.好了,这下被你说完了,我也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1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9-10-2011 01:27 AM 编辑
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佛陀在世时也有这两种说法的流派。。
一派固执的强调训练身体(物质)强调说今世一 ...
Gap_Gezz 发表于 5-10-2011 11:17 AM


佛教时期的唯物论和唯心论和我们现代的不一样,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差别是在物质和精神先后次序,并没有完全否定另外一个的说法。而且我想探讨的是宇宙的本质,而不是人类应该怎样活,或者应该怎样看待死亡,这是比较信仰层面的东西

而且我对你的说法不敢苟同,第一,空间本身就是物质的体现,在没有物质的情况下,空间也不会出现,就像没有杯,你就不会有空间可以装水,而且空间也会存在能量,所以严格来说并不能说是空无一物。
第二,能量 =/= 空间 =/= 质量,空间/质量小不代表没有能量,能量都是通过不同方式转换,比如说两个核子对碰或者分裂,就会释放能量,但不会是无限的,否则核子弹直接就把地球轰掉了,无限能量不符合爱因斯坦的 质能等价理论,即是 E = MC^2,这方程式已经很完美的解释了物质、能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选择性只看一部分。

我发现你就是在抬举佛法,这无可厚非,但是你在批评唯物论或者唯心论之前至少要拿出符合哲学/科学的说法,而不是拿佛经还是佛陀的威名来说明,能的话最好不要转载那些佛教网站的科学文章,他们很多都是在牵强附会。


如果能的话我会希望你解释佛陀到底是对这个宇宙有什么看法,是一个怎样的学派,而不是同时批评唯物和唯心论,除非你的解释能够更有说服力。我不想看到哲学论坛变成宣扬佛法而不是探讨真理的地方,要劝人修行请移步到佛教法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倆҉個҉頭҉一҉個҉腦҉連҉體҉
唯҉物҉是҉哥҉心҉是҉弟҉
弟҉主҉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10-10-2011 11:24 AM 编辑
佛教时期的唯物论和唯心论和我们现代的不一样,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差别是在物质和精神先后次序,并没有完 ...
bashlyner 发表于 9-10-2011 01:23 AM




我沒有強調你要改變信仰或者非要修行不可。
第一帖你自己說歡迎佛友來討論。
現在又指我的觀點很牽強,你不喜歡看 我就不講算了。
我只是引用了佛陀跟愛因斯坦的看法 就像你引用別人的文章一樣

只是你自己主觀認為有喬達摩牽涉就有信仰的成分在內。

在於這點 心走先 還是物質走先 有必要界定出來嗎?
人類常常以自己的主觀來認識世界。殊不知觀察者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謂的現象也只是人類挑出部分的時間所產生的反應。
觀察現象只是選擇性的結論而已並沒有真正揭示到宇宙的真理。


there is no phenomenon until it is observed
          - 科學家發現有觀察者牽涉結果會不一樣; 沒有觀察者其結果又不一樣。
量子學家已經提出現象是不存在的,它會出現是因為有觀察者的參與。
不妨放開自己看看別人怎麼說這篇 Quantum Theory - THE OBSERVER EFFECT


所謂的開放思想就是願意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先入為主



至於你喜不喜歡佛陀的教導 那不是我的問題

但是人家科學家卻是很開放的願意聽聽佛陀怎麼看這件事



量子學家與達賴喇嘛 討論量子科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11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10-10-2011 11:40 AM 编辑
我沒有強調你要改變信仰或者非要修行不可。
第一帖你自己說歡迎佛友來討論。
現在又指我的觀點很 ...
Gap_Gezz 发表于 10-10-2011 11:05 AM


那我说明白一点,你的文章直接就说佛教怎样怎样好,然后说唯心论和唯物论只是众生作出来的假象,这不是先入为主的观点了吗?

如果你要支持你的说法,那么就拿出正确的理论,你和我都会转载文章,但是你的文章都没经过分析,只是几句话带过去就直接跳到结论。比如说你新的理论量子學家已經提出現象是不存在的,它會出現是因為有觀察者的參與。这句:

很明显你根本就没仔细了解过何为量子力学,量子力学 ( Quantum Physics ) 强调的是微观世界中的物质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不确定性造成每一次的观察结果都会不一样,根本就没说过现象不存在这种话,更没有推翻过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现阶段的量子力学还停留在研究原子等 particle 的阶段,还没强到可以推翻牛顿理论等应用在现世的经典物理理论。

Oberserver effect 只是量子力学其中一个分歧,并不能代表整个量子力学,而且单从字面上理解 Observer Effect 是唯心理论,但不是每一个 Observer Effect 的解释都是唯心主义,有些时候是观察者本身的行为影响了观察结果,造成观察结果的不确定性。

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观察现象,不代表现象就不存在。
按照你佛教的说法,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计算因果,就代表因果不存在了吗?

如果你觉得唯物论和唯心论是个没有意义的争论,那么你可以用哲学/科学方式来提出更好的理论,或者移步到佛教法音,我希望这个主题注重的是哲学/科学的分享,我希望佛教的唯识派可以自己提出像样的理论,而不是通过贬低其他理论或者找几个没根据的文章证明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10-10-2011 12:37 PM 编辑
那我说明白一点,你的文章直接就说佛教怎样怎样好,然后说唯心论和唯物论只是众生作出来的假象,这不是 ...
bashlyner 发表于 10-10-2011 11:33 AM




恩, 对不起。

那你的结论是?

你开章就说了
无法证明谁对谁错,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讨论的空间


既然这点是没有对错, 那讨论的意义就没有必要了。况且你也不想看到别人说他自己的观点。

我只是说 两者都是片面的实相 我没有贬低任何一边。


我到觉得你想证明什么似的。

那只猫同时存在死和活这两种状态,直到观察者介入

你自己引用的观点不正是我上面说的观点嘛?

心和物是共存的。互相影响的,那么你为啥说我贬低了什么呢?


况且它们两者都存在 这个没有人否认过。我只是说偏向任何一方都只会让人迷失。

分他们谁先 谁后也没有意义。以为当你执著一点时,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时间只是人们用来分辨的东西,之后他们就把先后分出来了。然后强调先后的重要。所以爱因斯坦才说时间只是人们划分出来尝试解释现象的一切。
就像这个问题 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那先有心呢?还是先有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11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11-10-2011 12:25 AM 编辑
恩, 对不起。

那你的结论是?

你开章就说了

既然这点是没有对错, 那讨论的意义就没有必 ...
Gap_Gezz 发表于 10-10-2011 11:38 AM


我是想要探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的分别和合理性,当然我也欢迎其他理论,只要是怀着学术交流而不是宣扬宗教的心态。

我也说明了我个人倾向唯物论,所以我自然会捍卫我的观点。


你的言论已经说了唯物论和唯心论没有意义,而且那是以佛教角度来批评这两个理论,我要求的是拿出哲学/科学上的理论来辩证你的说法,如果你只是拿佛经来讲那就是老王卖瓜没什么意义。


我只是说偏向任何一方都只会让人迷失。
分他们谁先 谁后也没有意义。以为当你执著一点时,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我希望你能拿出根据来支持你这个论点,寻找真相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佛陀当年不“执着”于解脱他会去批评当时婆罗门的不公制度吗?佛陀拿出了追求真理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难题,而不是消极的否认两者,我希望佛教徒也能做到这一点。
   
先有鸡和先有鸡蛋不是没有意义的课题,对凡人来说是,但是对生物学、考古学来说就不是。那牛顿当例子,如果当年牛顿认为研究苹果怎样掉下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科学发展能够有今天这样吗?我想对多数人来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根本就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不用去探讨的事,但是就是有一个人跑去追求这种在当时代认为是“没意义”的现象

先有心或者先有物质也不是没意义的争论,这是让我们了解宇宙的真理很重要的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11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想要探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的分别和合理性,当然我也欢迎其他理论,只要是怀着学术交流而不是宣扬 ...
bashlyner 发表于 11-10-2011 12:23 AM



我已经讲了我的看法。至于有得罪到的地方我道歉。

至于你的观点我也尊重你的观点。如果你强硬的说我在信仰层面上面下功夫那你可以忽略掉我上面提供的东西。

谢谢 我已经表达完我的想法 至于证明什么的 我没有这个本事 让你们学者们去忙吧。

所以不要继续围绕着我来说了
至于你同意不同意我的看法那不是我的事。也让别人说他们的看法吧。

至于你那种非要分先后的说法 大家都只是说而已。
至于宇宙是如何。大家都是说而已。所以你引用再多的论文也是别人说 你怎么引。。。

证据永远是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0-2011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一劍KO他爸
召兵買馬。。。圍繳。。。。個條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11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way6163


    他家在哲學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1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观察现象,不代表现象就不存在。


佛教的道理违背Quantum physics,
佛教认为一切虚妄,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简单说,就是象做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11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当年牛顿认为研究苹果怎样掉下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科学发展能够有今天这样吗?

这是传说,其实牛顿并不是从苹果想到地心引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06:04 PM , Processed in 0.14419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