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86|回复: 15

[武侠中篇]《复国梦,英雄冢》全文完。再次修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8-201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zy0803 于 1-9-2011 12:28 PM 编辑

序.一


【鳌拜,你既为臣,却不行臣之道。处处以下犯上,朕也相让,本想让你有个下台阶,自个儿辞官隐乡,让你荣华富贵得过完下辈子,可你却大逆不道,举兵来叛!眼下败在朕的手里,你还有何话好说。】


【康熙,想我鳌拜年壮时,随太祖爷戎马沙场,顺治爷时,入堂理政。如今你小子却要夺我官,罢我权!呵,这是君逼臣反。康熙,今日我落你手上,要杀要剐,随你就是了!】


【鳌拜,念你开国有功。朕不杀你,却叫你永不见天日。来人,将此贼押下地牢!】乾清宫内众臣低下头不敢直视,两名带刀侍卫跪拜接旨,御座上坐着个年仅十六岁的撻子皇帝,康熙。


康熙八年,爱新觉罗.玄烨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贼臣鳌拜,夺回大权。




序.二
      

日刚起,江中一艘帆船,拉起了帆布趁着清晨凉风,顺势地朝大江游去。小船载着三个人,舟艏站个身穿灰色长袍年龄二十有四的书生。书生左手拿把扇子,右手靠在背后。别于其他扇子的是,这扇子的握柄出奇的雪白,冰凌剔透,似是由块上等好玉打造而成。书生身后站个年约十九有余的书童,双手握着把撑开的油伞,为书生隔去阵阵的凉风。船后一名水手,粗壮的双手撑着把桨往江水划去。



这时江边景色正逢日晨微光慢慢的往外拓开,更为迷人。数千尺高的峰山,空中飞舞的群鸟,鸣鸣吱叫的鸟语相伴着淅淅的流水声,景不醉人,人自醉。书生正欲借此美景朗呤小曲,突然传来把粗燥的嗓子。书生往声音来出看去,见不远处有艘渔船,一位打渔人,边撒网边大唱道: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
书生听出了这曲子正是明朝进士韩邦奇之作,当儿竖起双耳想要听个明白,这时却听得身后那水手也啦开了腔,高哼道:【昊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曲子一下,那水手面带着微笑,露出排略黄的牙齿说道:【公子爷,见笑了,方才听见那打渔人唱起这小谣,竟不自觉的随他哼了起来。不过别的不说,咱们这地方,香茶肥鱼不缺,可贪官污吏也不少啊。官官相护,乡亲们都是有苦不能诉,想到伤心处时只得唱唱这小曲,泄一泄闷气。想来公子你衣着光艳,必是家财万贯的少年,这些世间苦涩你是不知吧。】


书生开口道:【船家大哥,晚辈初入贵地少不更事,这苦涩之事,还请大哥多多指教。】水手听了,哈哈笑了许声后道:【指教倒不敢,可也不妨说说.】小船仍随着木桨轻轻得划水并江水流去。


【公子,咱们这富阳县从来都是山灵地杰的,从前出个文物双全的孙权,近的也有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这名人且不说,你瞧瞧这江水横贯全境,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算不算上个宝地?】书生听了后,说道:【古人融云‘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船家大哥,确是块宝地。】


那水手听了书生随口而出的诗句,虽不明其中意思,但瞧书生的神情,也已猜出三分,一听书生也夸自个儿的家乡是块宝地,对他起了好感。微微笑道:【我说公子你别再抛书包了,我是个乡下人,听不知道。我看,你还是爽快的听我说说罢。】随着又道:【只可惜已是物已迁景,康熙皇帝刚剥了鳌拜,老百姓们以为大狼已经被除,可有些好日子过了。可谁知道,太平日子还没过上几年,这娃娃皇帝却说要撤藩。这不,官老爷便借势以征求军费之名,大刳民膏,弄得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娃娃皇帝远在皇宫,不知咱老百姓的苦啊。】


书生听了,不觉抬起了头,望着刚晨不久的蓝天叹了叹。这时小船已从大江游到龙门山脚边,离岸只有数丈,书生转向书童道:【子焕,如今天下未定,四处官员多是满旗子弟,贪官污吏狗仗人势,苦了天下百姓。难得天下还有这景色,你和船家大哥到处遛遛,一个时辰后再回来。】


话说完,书生拿起了摊在一旁的破桨往江面一扔。展开了轻功向破桨一跳,鞋尖端在破桨上一点。这一扔一跃片刻之间,书生已站立在龙门山脚岸上。书生也不歇,脚上功夫不停地往龙门山峰登去,山路岩石间回旋着似是对书童子焕说话的回音。【多留眼,好好看看这世外桃源。此一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再一瞻如此仙境了。】这时,那水手瞪大了眼,朝书生离去的方向不往点头跪拜,带着惊叹的声音道:【那少年!神人啊,神仙下凡!】子焕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船大哥快别跪拜了,我家公子不是神仙下凡,只是凡人一个。不过呢,若比起你我等闲人,公子他却也不太平凡。】听了子焕的话,那水手皱了眉头,像是不明,正想要问个明白,在旁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子焕,抢先说道:【还劳大哥你带小弟沿江游览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8-2011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0803 于 1-9-2011 12:22 PM 编辑

序.三


一路登峰而上,书生脚下轻功也不急。龙门山势峻,沿边无数蜂窝似的窟隆,林木葱茏,鸟鸣悦耳,碧泉飞溅,滚珠落玉。奇峰间景1色无其不令人陶醉,这一路奔上,书生倒也不寂寞。不消片刻,书生听见前处泻水声如雷哄,再走许里,眼前出现一处飞流直下的瀑布,瀑布水塘边一矮小木桌,桌边也站个身穿绿色长袍的公子。空气间传来缕缕酒香,此时书生已被沿路景色醉了七分,闻到这酒香时却醒过神来,也不理那公子,眼睛直逼小木桌四周。


【碧水玉石环山绕,甘露浆酒鬼馋。夏楚轩,你醉了吗?】那绿袍公子背对着书生说道。书生也不答话,飞身跳上那公子身处的一棵树,取下一坛酒。把酒壶的堵口一开,往鼻边晃了晃笑道:【兰陵美酒,郁金香芬芳。伍兄这酒是好,可这诗不好,酒鬼酒鬼,伍兄骂人。】【夏兄弟,这酒鬼的称号用在别人身上或许是有些不尊,可放在你身上呢恰恰对称啊。瞧你一身文士打扮,哪有故友见面,不先敬人,先敬酒的。】那衣着绿色长袍的公子边转身边说道。【你说你那鼻子,怎么比狗儿还灵,藏在树上的酒壶被你这一闻,便藏无可藏了。你这鼻子的功夫,兄弟是佩服的,哈哈。】绿袍公子再道。书生姓夏名楚轩,字昶月。夏楚轩听了绿袍人的讥笑,笑答:【伍兄又骂人了。】这时,那绿袍公子已盘坐在木桌近水塘一处,与夏楚轩对望。


此人全名伍次友,清朝康熙元年人士,性情洒脱,腹中才华冠天地,是个忧国忧民却不愿屈腰于五斗的铮铮傲骨。早年赴考科举时,一篇《圈地乱国论》与少年康熙结下亦师亦友的不解之缘。【伍兄,眼下贪官比比皆是,百姓苦不聊生,我等还能在这青天幽境下把酒会友。不失为一件美事啊,哈。】夏楚轩说道。【是啊,想我二人多年不见,你小子风采更胜从前。如今摇身一变倒成了个俊朗儿。】伍次友答。


听了伍次友的赞美,夏楚轩以一微笑带过,手里的酒壶往酒杯盛去,再将溢满的酒杯一口尽之,说道:【伍兄,这酒是美,可天下却是苦得要紧。大丈夫如不能干出些大事立天地,再俊朗也只不过是个浑浑度日的市乡之徒。】接道:【适才,乘小帆游江时,船家大哥向我道出了地方百姓的乡情,听得我是极伤心啊。如今鞑子占我大汉河山,那满人皇帝康熙欺我民,毁我家。大明江山一日不复,我等枉称其子民,枉称男儿!】说道明朝灭亡,夏楚轩瞪大了血红的双眼,情绪出奇激动。


伍次友拿起酒壶,把故友的酒杯添满后再安抚说:【夏兄弟,如今天下虽乱,百姓活得苦难,康熙皇帝年幼,可我曾与他有过数面之缘。从他的言行举止间,看得出他心存雄略,是个有为之君。过不了多久,我料康熙必撤三藩,治污吏,那时天下必然安定,百姓定能安居乐业。天下万物皆如此,不渡一番苦难,不享万世安宁啊!】听了伍次友的话,夏楚轩也不急,带笑地望着伍次友良久,缓缓的道:【伍兄,难道我华夏子民受的苦难还不够吗?还要忍受鞑子的欺凌?不瞒伍兄,早前我收到密报,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三人表面虽是平静,暗里却都准备造反。兄弟我只等这三位奸贼起兵,朝廷无邂分心它事时,便只身闯宫宰了那鞑子皇帝,还我大明,为崇祯帝雪耻,为家父报仇!】伍次友惊道:【兄弟,这事你不可乱来。要知道京城之大,巡察严厉,凭你武功再好,也只不过是单打独斗,宫内御驾侍卫何止万人!只怕你闯宫后,还没见到皇上,已遇宫内高手。独一人力搏万人,你这是鲁莽行事,有命去无命回。更何况,前明腐败,气数已尽。满人入关主朝,是天命,不可违之!】


【伍兄,何为天命?鞑子欺我民是天命?满寇奸我妇女是天命?我汉族被掠是天命?若这一切诚兄所言是天命,那我将与天为敌,反其道,逆其行!】夏楚轩听了伍次友论明朝应亡,大怒道。不等伍次友回答,夏楚轩严厉地望着伍次友再说:【伍兄,我知你曾和康熙有会面之缘。可我仍如实道出,只因你我体内都是流着汉人的血。你才华谋略皆在小弟之上,本应该为天下亿兆苦难中的百姓出力,今日大胆请伍兄你出山,同兄弟一并光复大明江山!】


伍次友听了这话,看着故友,摇了摇头说:【夏兄弟,你我相交多年,是我的知心好友。康熙皇帝虽是满人,可他是我君,也是我友。我夹于你二人之间,叹。如今我只能答应你,此事我绝不会对外泄漏一句,但我也不会随你造反。这天命不可拒,康熙帝的盛世就你和那三个反贼是阻不了得。若你还不放心,那就毙了我罢,我绝无一句怨言!】夏楚轩站起了身,向水塘看去,见数具巨石相互连接在水塘中央,使足了脚力往巨石跳去,落身在连环石上,举起手中的玉扇点在石壁。手掌出力,将指头的力度传到玉扇尖发出,在巨石上刻下十个大字“如不复大明,葬身岩水间”。夏楚轩写完后,跳回伍次友身旁,将玉扇放在桌上,把余下的酒喝完了道:【伍兄,你我相识多年。今日你认贼为君,已不是我识的伍次友,咱不再是兄弟!你赠我美酒,我没什么好送的,这玉扇送你了。保重。】话一说完,头也不回的奔下山去。伍次友目送着远去的故友,然后看了看巨石上的十字,心里不禁佩服起夏楚轩。拿起了玉扇放进怀里,跟着下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11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0803 于 1-9-2011 12:24 PM 编辑

这时天色已经全亮,正入午时。书童子焕在山脚处等候夏楚轩多时,看着山峰入午时分的另一番风景,子焕心想着:【公子说的对,这地方的景色确实能比仙界,此刻的风景与晨时相比是风格迥异,多了一层体验。】【船家大哥还请你再稍侯片刻,这地山明水秀,公子他不急下山,咱们也不急,在这候着便是了。】子焕向水手说完后便朝山路走去,突然山间传来脚步声,放眼一看,正是夏楚轩。

夏楚轩看见子焕也不多话,举起手向他挥了挥,两人偕同上船。夏楚轩向水手说道:【劳烦船大哥久等,还请大哥送我们回小镇。】说完后,只身走到船艏处,闭目静思。子焕站在一旁,瞧出夏楚轩似是心事重重,连平时不离手的玉扇也不翼而飞,开口问道:【公子是否有何事扰神?】夏楚轩叹了叹气说:【人心难测。子焕啊,你我年龄相若,儿时相伴至今。我早已把你当成自家兄弟,以后就叫我大哥,别再公子前公子后的。】子焕道:【老夫人的养育之恩,子焕是没齿难忘,又岂敢对公子以同辈兄弟相称。】接道:【公子有何难事,子焕虽无才无能,却愿为公子分担。】夏楚轩看着子焕想:【今日和伍兄决裂,足见世间人情薄弱。从小到大也只有子焕不离不弃,属真兄弟。子焕说不敢与我兄弟相称,可真真不敢高攀的人却是我啊。】

顷刻之间小帆已靠岸,子焕捞出几枚铜钱给了水手。夏楚轩转身牵起子焕的手,说道:【兄弟,我们上岸用些膳再赶路。】两人到饭店里吃了些粗食馒头,向马贩买了两匹俊马,一路向云南奔去。


序.四


      一路上,两人日间赶路,日落便沿路驿站或民屋借宿。半个月后,已达云南边陲,只是云南各处入境关卡兵官查得甚严。夏楚轩等人好不容易进了城镇,找了间客栈落脚。此时已近黄昏落霞,夏楚轩与子焕两人到厢房卸下细软后便到客栈大厅准备进食。大厅内坐满了用膳的百姓,有的饮酒作乐,有的高谈阔论。夏楚轩选了一座靠墙角边的位子坐下,子焕唤来店小二,点了两碗肉面和一壶烧酒。子焕孰知夏楚轩好酒,拿起烧酒向夏楚轩杯里倒去,夏楚轩也不客气一杯接一杯的灌饮。吃饱喝足后,两人也不急回房,仍坐在墙角边说起了云南沿路的情况。夏楚轩嘴上和子焕聊着,眼角却不时往客栈大厅四处瞅去,更是耳听四方打听着云南的境况。夏楚轩师承武林高人,加上天资聪明,拳脚硬家子功夫了得,内功上的造诣也是江湖少数人能匹敌。凭着深厚的内功修为,客栈内虽喧哗得紧,夏楚轩却听得一清二楚。

【老哥,最近官府四处买粮铸造兵器,你说怎着,云南有什么大事?】【我也觉得奇怪。前几日,我那在兵营服役的堂兄对我说着,他们兵部近日操练比起以往加重许多,将军们也把老年军马全给换上了俊驹,堂兄他还不忘吩咐我得存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这搞得我摸不着头,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却又不知是什事。】【这可怪,算了算了,咱不说这。来来来,喝酒喝酒。】夏楚轩从喧哗间听出这对话,循声望去,见大门边三名庄家打扮的汉子在嬉闹喝酒。拿起手上的酒杯,夏楚轩向那三名农家走去,正想投其所好攀交情套内幕。



就在与农家数步之间的距离,客栈大门走进了四名官兵,喊道:【散了,都给爷我散了!平西王刚发布了夜禁令。全都回家不许外出!】奈何客栈内一片吵闹,听见此令的人还不到一半,为首的官兵见况,走到最近的餐桌,一声不响的把整台餐桌给撬反。餐桌旁的食客吓了一跳,迅速地往后移开,客栈内其余的食客听见餐桌翻倒的响声,都往官兵那处看去。这时,为首的那官兵大声嘶吼道:【爷再给尔等说一番,平西王谤了夜禁令!全都散了,给我回家去!】话一下,一名熏醉的中年汉腔道:【呸,我还道是谁。原来又是你们这些兵卒,滚蛋去,别扰了大爷们的酒兴!】话刚说完,另一名官兵向他行去,握紧了拳扎实得朝那中年面门一揍。那中年面门被打,身体失去平衡,反身便跌,脑后部撞上身后的石墙,昏睡在地上。两名官兵过了去,一人一边拉起中年的双手就这样地向客栈外拖。为首的官兵淡淡得笑道:【尔等如不奉令,这便是下场。】食客们见此景,吃了一惊,只得乖乖的各自归去。


夏楚轩向子焕使了个眼色,两人也回到厢房。剩下只得饭厅地上两柄门牙与石墙上延伸到大门边的一行血行。厢房内,子焕泡了壶茶,与夏楚轩并坐着。夏楚轩开口道:【瞧这事态,吴三桂兵变是必定的,这贼人前朝叛明,今日背清,天下第一罪人。不过此事对复明大业有利,恰恰助我一臂之力。】再吩咐道:【子焕,你替我写封拜谏,内容自个拿捏。明日我要登门会会这老贼。】子焕笑答:【依我说,这拜谏就九个字‘觐大明朝辽东吴总兵’。】夏楚轩答:【依你,是该提提这背祖忘宗的吴总兵了。】说完,两人会心一笑。夏楚轩再说:【你写好后,就先入枕。】接着换上了夜行装趁着漆夜从窗口摸黑攀爬了出去。


夏楚轩贴身屋顶上,垂头向街道看去。可望之处,一对对哨兵,夏楚轩小心翼翼爬下,川行在小巷暗道,往平西府寻去。只是一路上哨兵交替巡逻得密,夏楚轩被迫绕远路处处躲避。好不容易到了王府外,夏楚轩臥在大门石虎旁,从怀里捞出了张平西王府图看了看后,纵身跳上王府屋顶,轻步地朝书房走去。到了书房正方位,夏楚轩悄悄移开一块瓦片俯首看去,只见书房内三名谋士打扮,两名武将,一名披着虎皮的大汉围在座大清模型地图边商酌。


图上大清山川河流清楚了然,各地实力以不同颜色的小旗子分别插上。披着虎皮的大汉手握着烛盘,向那五人说道:【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已和寡人订约起兵反清。】一名谋士应声道:【从局面来看,朝廷的兵力布散各方。王爷一旦起兵,需速战速决,在康熙还未聚集兵马前把清朝半壁江山夺来,杀他个措手不及。】另一名武将说道:【兵营也筹备妥当,各路关卡也只许进不许出,消息决不会外泄。】说道这时,那武将抱拳向身披虎皮的大汉鞠躬说道:【时机已熟,只待王爷一声令下,我等大事可举!】一角的四人也跟着鞠躬道:【只待王爷下令,我等拼死追随。】


夏楚轩视得那身披虎皮的正是枭雄吴三桂,只是吴三桂虽年过六十,却还一身傲骨骄气。其余的只认得一位姓刘名玄初的谋士及那先开口说话的武将吴三桂的女婿郭壮图。夏楚轩一心想落个下马威,开口道:【吴贼之计,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完便飞身离去。房内众人一惊,郭壮图抽出把剑护在吴三桂身前,喊道:【来人啊!抓奸细!】不出片刻,王府内官兵四处搜查,却不见半个人影,夏楚轩早已走得老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11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0803 于 1-9-2011 12:25 PM 编辑

    序.五      

第二日清晨,夏楚轩更洗后便和子焕出门。到了王府外,子焕将拜谏交给门外的守卫,说道:【请兵大哥转告,松江夏完淳之子求见,此附上拜谏一封。】那守卫入内奉告,过了不久出来说道:【王爷请公子入内。】夏楚轩对子焕道:【你待在这,我去去就来。】说完大步入内。

进了王府大厅内,两排站了刀斧手,吴三桂坐在殿上,身边两处各站个护将,夏楚轩看出其中一位便是昨晚的郭壮图。见了吴三桂,夏楚轩也不鞠躬,只抱拳敬道:【见过吴总兵。】吴三桂见眼前一名少年,甚是奇怪。拿起了夏楚轩的拜谏,向其一扔,说:【你是何人,要知我是大清朝平西王!你竟敢用亡明封号唤我,可知是死罪!】夏楚轩答:【可惜我只知辽东吴总兵吴三桂,可不知什么平西王平东王的。】郭壮图一怒,喝道:【你这无理的家伙,见王爷不跪拜,敢直称王爷尊名,活得腻了是不!】



郭壮图伸手往夏楚轩抓去,夏楚轩见况,向后金鸡独立一跳。郭壮图这一抓扑了空,第二招跟着使出,趁夏楚轩还未站稳,一招扫堂腿朝夏楚轩下盘扫去。眼看郭壮图的飞脚将至,夏楚轩借往上鹏跳之势还没泄,再朝郭壮图身后跳去,右脚顺势在郭壮图背上一踢。郭壮图跌了个慌吃了夏楚轩一记,迅速爬起,心想在众人面前出丑,怒上加怒,拨出腰间的剑,向夏楚轩刺去。夏楚轩看准了来势,摇身一闪再搭步向前,一下闯到郭壮图的胸前,举手一掌,郭壮图向后飞跌。郭壮图再站起了身,摸摸胸前却豪丝不痛,心知定是夏楚轩手下留情,嘴上却喊道:【刀斧手捉住他!】片刻间,刀斧手已把夏楚轩给包围了。夏楚轩不慌不忙,朝吴三桂方向抢出一路,吴三桂另一名护将提剑来挡,夏楚轩反手就是一掌,那护将不敌,被击退,手中的长剑更被夏楚轩夺去。殿上只剩吴三桂一人。


夏楚轩提剑架在吴三桂脖子,问道:【还打不打?】刘玄初知道境况不妙,喝令众人,问道:【敢问公子何人?此举又是何为?】夏楚轩答:【在下夏楚轩,家父抗清将领夏完淳是也。】吴三桂惊道:【你当真是夏将军之子?】夏楚轩答:【不错,家父宁死不降鞑子,可不像吴总兵您如此了安身之道。】再道:【今日拜访,是想与您商讨大事,给您个赎罪机会。】刘玄初道:【王爷世守云南,何来大事?】夏楚轩大笑了数声,答:【还记得昨夜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此话一出,厅内吴三桂,郭壮图及刘玄初大惊。


序.六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吴三桂自云南发兵北伐,向清廷展开了战略进攻。此时,夏楚轩已隐身于京城云来客栈天字号厢房一月,只等吴三桂起兵。

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从云南逃回的党务礼将吴三桂兵变的消息向康熙禀报,顿时朝野一片大乱。夏楚轩得知消息后,向客栈小二捎来程上等女儿红,在厢房内与子焕把酒。夏楚轩道:【吴三桂那厢兵变,康熙这儿定无心它事,皇城内的布防必然松懈。恰好明日便是太监们出外购物之日,到时我化成小太监混进宫取康熙小命,康熙一死,那大事可定!】子焕心知此举非同小可,恐怕夏楚轩一去不回,说道:【公子此言差矣,不是您化身太监,而是我们两人化身太监闯宫去。】夏楚轩道:【胡闹,这不是闹着玩,出了差错可是会死人的,你乖乖待这那也不能去。】子焕反驳:【就因此事危险,我才要与公子随同。我虽无才,可多年与公子行走江湖,花拳绣脚还是会一些,到时我可以替公子把风或对付些小兵。总之,公子去哪我便去哪!】夏楚轩叹道:【好兄弟,早点睡。明日咱两人闯宫去。】夏楚轩说完,倒头就睡。



第二日傍晚时分,两人埋伏在回宫必经之路,掳了两名小太监,换上太监衣衫随大队混进宫内。皇城之大,两人虽身穿太监服却也不敢瞎闯,好在宫廷内空房也多,两人躲进间材房至到深夜。这时,夏楚轩待在材房里已等得有些不耐烦,正想外出探一探,突然门一开,走进个太监。见此良机,夏楚轩一个弓步,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点了那太监的哑穴,右手按着太监肩膀不让乱动。夏楚轩右手出力,太监一时觉得如被千斤大石所压,想喊又不能出声,疼痛尽显在脸上。夏楚轩问道:【知道康熙在何处吗?】那太监听了,拼命的点头。子焕道:【公子,让他带路。】夏楚轩右手仍按在太监肩上,道:【请带路罢。】

出了材房,夏楚轩紧贴太监身后说道:【别给我耍赖,担心小命不保。】这时,那太监的哑穴还没解,只是点头回应。在宫廷内弯了几个墙角,太监停下,手指向间大屋一指。夏楚轩定眼一看,门匾上写着尚书房,门外一个侍卫也无。夏楚轩喜道:【谢了。】然后一掌把那太监打昏。夏楚轩走近门窗,在窗纸上点破个小洞,往内一看,见个少年身着黄袍,黄袍边纹了条龙状图案正向个带刀少年郎官训话。夏楚轩知黄袍少年定是康熙,眼看康熙身边只有一位郎官,机不可失,小声对子焕说道:【你守着大门,小心!】话才说完,大力推开了门,举起手一个飞步向康熙砍去。



康熙见突然闯进个人,呆了会儿,也忘了躲避。眼见正要收这出其不意之效时,旁边一个墨锭飞来,夏楚轩随手一挡,接着一柄大刀朝夏楚轩身上直劈,夏楚轩一个小移步闪开。这时康熙已回过神来,奔到离夏楚轩较远处喊道:【来人,抓刺客!】夏楚轩正想伸手追上康熙,旁边的那郎官已抢先一步,握着把刀,挡在夏楚轩前,两人随之便交上手。房外也是一片打斗声,夏楚轩心知定是宫廷侍卫和子焕打起了,挂念着子焕的安危,夏楚轩招招杀着,徒手斗那郎官,五十回合已过,那郎官渐渐不敌。夏楚轩一个飞跃,拳变爪,抓向对手的面门。那郎官见夏楚轩身在空中,见势举起大刀,由上往下砍,眼见避无可避,大刀正向夏楚轩身上招呼。只是夏楚轩武技高出几倍,一个空中抽身,头向后双脚向前,夹着大刀一拉,便把那郎官拖向前,接松脚踢去。落地后,夏楚轩一把拉起那郎官,扣着他的喉咙,正要出力,这时门外打斗声已止,一侍卫提刀押着子焕随数十名侍卫进了来,侍卫们把康熙挡在身后,围着夏楚轩。


康熙道:【都别动,当心魏东亭!】接着说道:【你是何人,受谁指示前来刺杀朕!】夏楚轩答:【在下明朝子民,替亡灵杀你,又何须他人指示。】康熙说:【放了魏东亭,朕放你生路。】夏楚轩回道:【放了子焕,饒你不死。】康熙听了笑道:【狂妄,你已被我包围,凭什么叫我放人。】夏楚轩答:【不放也行,那这姓魏的郎官陪我上路便是了。】扣着魏东亭的指头待要出力,康熙连忙阻道:【慢着,放人不难,可你不可伤魏东亭丝毫!】再命那侍卫放了子焕。


子焕靠到夏楚轩身边哭道:【子焕没用,险公子于危难,实在该死!】夏楚轩对其笑了笑以示无紧,接道:【都给我退开。】再向魏东亭说:【请魏大人陪同在下离宫。】魏东亭道:【逆贼!你休想得逞。】魏东亭心想起手反击,无奈喉咙被锁,全身无力,只得随夏楚轩一步步走出尚书房。房外站满的士兵见康熙的手势,也让出了道。


夏楚轩及子焕好不容易走到宫门,见宫门打开,宫外街道无人,夏楚轩心知定是康熙早已下令驱民。推开了魏东亭,拉起子焕的手快步跑出。康熙见魏东亭脱险,除了身边的卫士,急令其余士兵追去。城楼上埋伏已久的弓箭手也向夏楚轩二人发箭。

夏楚轩突觉身后有一凉,回头一看,见无数箭枝。夏楚轩随手拿起路边小贩的板担搁开弓箭,边转身推开心焕说道:【你先走,我来殿后!】突觉疼痛,夏楚轩背后中箭。忍着伤痛,两人好不容易逃出京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11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呃……我覺得先從分段著手?
那個分段方法讓我看得頭很暈,就不知道是論壇系統問題,還是原本你就是這樣編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8-2011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0803 于 1-9-2011 12:26 PM 编辑

序.七         
           微风细雨路遥遥,往松江的路上一辆马车,一位少年坐在前端赶马,车内躺个负伤俊朗。马车一路向小昆山下汤湾村夏完淳墓驰去。

到了夏完淳墓前,那少年和负伤俊朗跪下磕头,俊朗哭道:【孩儿没用,杀不了康熙,不能光复大明,不能为父报仇,有辱夏家!】接着扶起了那少年,再向少年跪拜。那少年被俊朗的举动愣呆,忙说道:【公子,你这是干嘛!】
那俊朗正是夏楚轩。那日,夏楚轩背中数箭,虽然脱难,可箭上有毒,至今不得康复。夏楚轩道:【臣参见大明皇子!】子焕一听,惊道:【公子您在说什么?】夏楚轩道:【皇子正是永历爷当年逃亡时,与一名民女所生。永历爷被杀后,家母得知此消息,差人四处寻找皇子,好不容易在一个偏荒乡村寻得。多年来不告诉皇子,把皇子当作书童也是为了保护皇子的身份。】再道:【臣死罪,家母为臣提字为昶月,分开为永明,此意永不忘大明。如今臣不能光复大明江山,死罪也!】接着说:【臣知皇子您定一时接受不了这事,可臣体内的毒素已蔓延,寿命将尽,必须告知。楚轩有一物相送,请皇子盘坐。】

子焕听后盘坐地上,心思大乱。夏楚轩走到子焕背后,双手贴上。子焕顷刻感到一股真气流入体内,全身似有千万蚂蚁。半个时辰后,夏楚轩开口:【臣已将全身内力传入皇子体内。皇子要多加保重。】说完便绝气了。子焕看着夏楚轩的尸体,看着多年的公子,想起往事放声大哭。在夏完淳墓侧挖了个圹,安葬了夏楚轩。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改穿明朝皇帝冠袍。同年秋,吴三桂身染重病。夜里,吴三桂正待就眠,帐内出现一名黑衣人,手握匕首,一声不响得把吴三桂放到,再割下其头颅,悄悄离去。吴三桂属下官员对外谎称王爷病死。夏楚轩墓前,一人跪拜,说道:【公子,子焕看你来了。想当年公子与吴三桂商议订约,公子您替那老贼入宫杀康熙换那老贼举事成后复大明江山。那老贼再次背叛誓言,自立为帝,今日我带他头颅来见你。】再道:【公子您安息,从此天下无朱氏后人,只有子焕。】子焕在夏楚轩墓边榻了间木屋。

康熙二十年,清军剿叛成功。三藩大败,吴三桂后裔被灭族。从此满人江山已定。


(全文完9999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不再嗥月 + 30 原创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8-2011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参赛作品,虽然没得奖,但经验可贵
小弟劣作,还请高抬贵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8-2011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layzicfish

重新排版了。。。佳礼的排版方式我不熟悉。有点乱,不好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8-2011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是有部份看起來很亂,另,請別加【原創】標籤,你之前的發帖格式是對了,怎麼改一下又錯了,我先鎖起來,你修正後我會重開。

詳情請參考版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yzicfish 于 1-9-2011 06:08 PM 编辑

小小淺見:
御座上坐着个年仅十六岁的撻子皇帝,


一般來說,這是明朝(漢族)對滿洲人的稱呼,我相信滿洲人是不會這樣稱呼自己的皇帝。
所以這個用法不妥當。
康熙為帝時,他身邊的大臣是否全都是滿洲人我不清楚,但鰲拜也是滿洲人吧?照理說應該不會這樣稱呼皇帝。

将此贼押下地牢!

嗯……一般皇帝,會把開國功臣稱為‘賊’嗎?至少也是‘反賊’吧?

内大臣

應該是“內務大臣”之類吧?

××××××××××××××××××××××××××××××××××××××

暫時只看到這裡。
說實話古代歷史武俠類,我並不熟悉,所以如果連我也看得出的問題,我想作者多少要花多一點時間求證才書寫。
如果我還繼續看,我會再給意見。
××××××××××××××××××××××××××××××××××××××

於是繼續給意見:

我覺得用詞遣字方面尚算流暢,但還是會有些較累贅的寫法,例如:
拉起了帆布趁着清晨凉风,顺势地朝大江游去


双手握着把撑开的油伞,为书生隔去阵阵的凉风

我只是隨手抓我覺得有語病的句子,若你是刻意這麼寫,那我就不說明為何這寫法會累贅。


另,在武功打鬥的用詞上,我覺得也應該稍加研究,好像這個:
向后金鸡独立一跳

就我的理解範圍,“金雞獨立”一般都用在靜止的單腳站立,而不會以這個姿勢往後跳……(應該說有難度,或極度挑戰人體極限吧?)


還有就是對話的編排:
康熙道:【都别动,当心魏东亭!】接着说道:【你是何人,受谁指示前来刺杀朕!】

其實一個句子內,重複出現兩個對白,還出自同一人口中,我會建議分開處理,可能改為:
康熙驚心地要侍衛們住手:【都别动,当心魏东亭!】
待侍衛包圍好,再轉頭看向夏楚軒,厲聲發問:【你是何人,受谁指示前来刺杀朕!】

——因為如果同個句子內這樣直白的寫兩個對白,閱讀上就會感覺相當沉悶,而且會有累贅感,會令人疑惑為何不放入同個對白框內處理(但實際上你是想表達康熙的擔心,先喊了侍衛住手,小心人質,才轉頭質問偷襲者)

我會建議不同的對白句之間,穿插一些角色的內心活動、肢體動作、表情手勢之類的,甚至風景的形容都可以,穿插在對白當中,即可豐富畫面和內容。

××××××××××××××××××××××××××××××××××××××

嗯……老實說,我把讀後感寫到這裡,你應該就看得出……我並沒有很仔細的閱完你的這篇故事。
大致上我就是看開頭,看中間,再看結局。

原因則在以上,大概是因為你的敘述故事方法,並不是我偏好範圍內的敘述法,但我認為你可以在細節方面下工夫。
這個細節,並不是要你很累贅地去形容山水風景,而是更仔細地雕琢抓摸古代人用詞遣字的方法、一些古代官職地理名稱、一些較符合古代人的想法……之類的。

另,稍微閱完這故事,我認為武俠成份不高,反而比較偏向反清復明不成功的野史故事。
當然,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定義真正的“武俠故事”,但我想內容方面,應該不是有“會武功的角色出場”就算是武俠故事了吧。

很久沒寫這種讀後感了,若有說得讓你感覺不中聽的部份,請挑自己想看的看就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不再嗥月 + 5 回复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1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yzicfish 于 1-9-2011 11:24 PM 编辑

回复 10# layzicfish

谢谢你的意见。

我写橽子皇帝,是因为我要带出,清朝时代,明朝后人对满人的称呼。
对鳌拜称为“贼“,是可以的,我翻阅了历史书籍。
内大臣和内务大臣的意识其实是相同的。

你的意见,我诚心接受。
谢谢阅读
谢谢你的批评,让我有进步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1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lzy0803

嗯,帶出“明朝人對滿人的稱呼”沒錯啊……問題是,我是有疑問,那個場景,應該整個朝廷都是滿人吧?哪裏來的明朝人在内心稱皇帝為韃子呢?

另,這不是批評吧……只是個人小小的淺見和讀後感。


最後,請善用“編輯”功能把回復集中在同個帖子裏,我在此幫你集中一帖后,刪除其中一個回復。
以後請注意別再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layzicfish

满清康熙朝时,康熙身边有很多重臣都是汉人,魏栋亭就是明朝之后。当然,身外清朝的汉人不会唤康熙为鞑子皇帝,不过在野的汉人,大多心存明朝,绝对会唤之为鞑子皇帝。再说,我前面那段序一的目的是要带出,时代背景,带出故事是发生在康熙灭了鳌拜,吴三桂企图谋反的那段时间。只是做为故事的背景铺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宣晓宇 于 2-9-2011 02:18 PM 编辑

看到[武侠]为题材的故事,不经意就跑进来了。

读着读着,竟然看到伍次友与魏东亭时直接晕掉,这不是二月河写《康熙大帝》的虚构人物吗?不知作者是看连续剧呢还是有读那本书?因为书本和戏剧的内容或多或少有差别,书本描述的东西比较详细,所以可以参考的地方也比较多(例如人物对白方面,和当时的时局)。

就橽子皇帝疑问嘛,我个人是觉得如果作者是站在明朝的立场上来写的话,这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在某些对白方面,作者还是要用心分辨。如对伍次友的对白是直呼鞑子皇帝,在父母坟前却又用康熙了,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写出主角对康熙的矛盾呢?

另外,鱼所抓出来的
康熙道:【都别动,当心魏东亭!】接着说道:【你是何人,受谁指示前来刺杀朕!】
,我个人还发现一个小小毛病,那就是第一对白应该是康熙对侍卫说的吧?如果是的话应该用上官名吧?比如魏将军或魏XX什么的,而不是直用名字。接着如鱼所说,对白间如果可以穿插一些肢体动作,可以让故事更生动,如某XX激动地道:“。。。”,又或者某XX紧皱眉头陷入沉思:“。。。”我是有读到一些地方有作这样的描述,但是不多。

嗯。。。其实这故事是可以算是武侠小说的,类似有反清复明的武侠故事其实是有的,就如《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等。不过既然作者刻意以刺杀康熙为故事的话,那么再叙述历史背景时应该更详尽一点,尤其是康熙在裁撤三藩这段历史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加油添将的,这可以让读者更能进入故事里。

嗯,以上是我对鱼的评论再稍加补充。


我个人在抓一点毛虫。

【公子是否有何事扰神?】
这句话我来回读了几次还是觉得有语病,将它白话应该是[公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出神?],个人觉得写了“是否”再加个“有何”略显多余,倒不如[公子是否有事扰神]或[公子为何事扰神?]更来得顺畅。

有的饮酒作乐,有的高谈阔论。不适合当时的气氛
云南境内,以当时的时局应该很难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来大战在即,二来吴三桂当时为作战大量从百姓榨取民脂民膏,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又
客栈内虽喧哗得紧,夏楚轩却听得一清二楚。
这段其实也有点奇怪,一般武侠小说是‘来人与某XX隔得一丈有余,但某XX内功深厚,对方的轻声细语全听得一清二楚’。但是你却将其到了过来写,喧哗得紧的场景,就一个普通人用心聆听也能揣摩一些端儿,这样如何凸现主角内功深厚?

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已和寡人订约起兵反清。
寡人是古代皇帝自封,吴三桂当时用‘本王’比较贴切,因为自诩为帝实在有点不将平南王与靖南王放在眼里,吴三桂还不至于会在那种时候搞这种动作吧?

夏楚轩提剑架在吴三桂脖子
吴三桂怎么说也是打了很多年仗的,作者再怎么想可以渲染主角的武功,如此轻描淡写就夹住吴三桂也未免太过瞬杀了?就算是康熙也有点骑马打猎之术,更何况吴三桂这只老狼?

刺杀康熙篇。
门外一个侍卫也无
皇宫境内一个侍卫也无也未免太奇怪了?又
【来人,抓刺客!】
守卫说来就来,守卫难道都是江湖武林高手?

最后的最后,
皇子正是永历爷当年逃亡时,与一名民女所生
这段有点喷饭了,皇帝正直逃亡也还不忘享受这种欢乐。一般应该是皇帝出巡,然后就突然蹦出一两个A皇子或B格格(环朱格格大家都熟悉吧?)但是逃亡中还能做那种事,实在有点太过了啦,而且是随便拉个民女。

纵观全文,文笔是通顺的,只是有时候一些地方会突然白话(对白方面比较少,多时候是在形容场景时),不过我是可以接受的,不算什么大问题。不经意间写了那么多,得罪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不再嗥月 + 10 回复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11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zy0803

其實,你是作者嘛,你覺得過得了自己那一關就可以了。我只是提出自己內心的疑問而已。





嗯。。。其实这故事是可以算是武侠小说的,类似有反清复明的武侠故事其实是有的,就如《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等。不过既然作者刻意以刺杀康熙为故事的话,那么再叙述历史背景时应该更详尽一点,……
宣晓宇 发表于 2-9-2011 02:17 PM



嗯……其實我並沒有把這個故事看得很仔細。
但我認為你舉的例子不太恰當。
因為《鹿》和《書》都是以武林鬥爭為主線,再加入刺殺皇帝、推翻清朝為副。
不過我在閱讀樓主的故事時,只注意到刺殺康熙為主,並無留意到其他武林背景的故事鋪陳。
當然,這極可能是因為我沒仔細看,所以看漏了也說不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2011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yzicfish 于 2-9-2011 10:54 PM 编辑

回复 15# layzicfish

其实只是大家讨论讨论,互交心得。没有点评,那来的进步。等哪天,得空了再从新修改整篇文章。哈。。。我的作品是为兴趣。
大家喜欢的话,就看看,不喜欢的话,就当看了篇不知所谓的作品咯

回复 14# 宣晓宇

没有得罪之处,反而你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我的确有几处小细节忽列了。
至于伍次友与魏东亭一角,我个人觉得,我写的只是娱乐性的小说,不算野史或正史,出现虚构人物可以接受。
谢谢批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12:54 AM , Processed in 0.09733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