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40|回复: 81

印顺导师的成佛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8-2011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顺导师的思想在他老人家去世六年后,竟然开始有外教徒断章取意来说他是反菩萨道的。

印顺导师写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著作,公正地分析了Mahayana 作为一个教派,从佛世一直发展到后期的种种可能因素(如忆佛等就是)。但是《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书的最后结论是:大乘的教法是佛说。

印顺导师还把大乘教理探源到阿含经,写了:《性空学探源》、《唯识学探源》等书。

印顺导师如果真的发现大乘佛法不如法。他本人还可能留在大乘菩萨道上吗?他不但留下,还写了流芳百世的《成佛之道》。让我们来一起温习一下《成佛之道颂》成佛的部分。

菩萨所修道 三祇历十地 顿入与渐入 随机有差别
三僧祇劫满 登于妙觉地
佛身最寂灭 平等无分别 如彼摩尼珠 妙用利群生

法性所流身 念念现一切 佛事菩萨事 二乘众生事
三世尽十方 依正悉无碍 于一现一切 一切入于一
十力四无畏 十八不共法 大悲三不护 妙智佛功德
佛住于净土 十八事圆满 与诸菩萨众 受用于法乐
诸法真实义 及证真实慧 无变异差别 是故无别乘
佛得不动身 悲愿化三有 示净或示秽 咸令入涅盘
为除众疲乏 化作可爱城 终示真实相 故唯一佛乘
一切诸善法 同归于佛道 所有众生类 究竟得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8-2011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12-8-2011 05:47 PM 编辑

妙雲集:
般若經講記
中觀今論
淨土與禪
寶積經講記
唯識學探源
青年之佛教
勝鬘經講記
性空學探源
我之宗教觀
藥師經講記
成佛之道(增註本)
無諍之辯
中觀論頌講記
太虛大師年譜
教制教典與教學
攝大乘論講記
佛在人間
佛教史地考論
大乘起信論講記
學佛三要
華雨香雲
佛法概論
以佛法研究佛法
平凡的一生(增訂本)
佛法是救世之光
華雨集:
華雨集(一)
華雨集(二)
華雨集(三)
華雨集(四)
華雨集(五)
其他專門研究:
印度之佛教
印度佛教思想史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空之探究
如來藏之研究
中國禪宗史
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1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太博大精深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多多研读导师整理出的资料~
赞叹顶礼功德~

大乘绝对是佛说...这是毫无置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1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傻瓜VIP

讀學術論著還是要不分宗派作者廣讀,然後公正地做判斷。不要只讀一家就下結論。蕭公權的一句話很有道理:
   以學心讀,以公心述,以平心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1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也对...只要是合乎于佛法的,就不妨一读。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11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傻瓜VIP

如您真想彻底了解佛学。本人建议您用7-8年世间把阿含、尼柯耶、阿毗达磨、律法、俱舍论等看明白。当中读佛史和异部宗轮了解部派佛教。

过后可以读般若和中观。把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搞清楚。当中可以读读般若经、成实论和其它空宗论典。佛教逻辑和因明也可在这个阶段学。

再来可看唯识。唯识三十和二十论颂、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大乘成业论、解深密经等。

再过后您就会有很好的基础去了解各宗各派。

当中实修应注意戒行和禅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8-2011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一实相印
律法是指四分律?十分律?
中观和唯识哪个比较难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1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傻瓜VIP 于 13-8-2011 11:28 PM 编辑
回复  傻瓜VIP

如您真想彻底了解佛学。本人建议您用7-8年世间把阿含、尼柯耶、阿毗达磨、律法、俱舍论等看明白。当中读佛史和异部宗轮了解部派佛教。

过后可以读般若和中观。把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搞清楚。当中可以读读般若经、成实论和其它空宗论典。佛教逻辑和因明也可在这个阶段学。

再来可看唯识。唯识三十和二十论颂、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大乘成业论、解深密经等。

再过后您就会有很好的基础去了解各宗各派。

当中实修应注意戒行和禅修。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3-8-2011 10:39 PM


是的,佛学要是真能够渐渐研读下去...
应该能逐渐清楚佛法的真实义...
彻底了解佛学目前非末学想踏上的路~
于知见行为,能契入真实义才是末学想着重的...感恩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8-2011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ISA

我觉得所有的律法都应该看看。随能力吧。

我个人觉得唯识比较难。花了比较多时间。但明白以后,很多东西都通了。如果阿毗达磨和俱舍读得好,唯识不会有问题。读了以后您会彻底了解唯识学就是阿毗达磨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8-2011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一实相印
我不是特地钻研的,我只是要了解各学派的主要思想。
以唯识学入门来看,瑜伽师地论适合吗?合十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11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ISA

瑜伽师地论是唯识的起点重论。但以它入门我觉得难。我本人建议唯识三十颂入门。如没有阿毗达磨和因明的基础,会有明白一些概念和逻辑的困难。导读很重要,也别急。要完全明白,自学一般需要一年半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一实相印
原来如此,谢谢指点。
合十感激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很多年前我钻研【铁板神数】,收集了很多相关著作,甚至连带有一丁点铁板知识的书籍文章也照收集不误。一番苦心钻研,绞尽脑汁的计算才知道就算通通把这些书籍内容弄懂,都学不会【铁板神数】!理由无他,因为这门学术参杂很多骗局。有个所谓的香港铁板大师说要学懂铁板神数,得在【皇极】侵淫数年,还得学会声音唱和,看完几部大块头的易学著作才能弄得明白。今天看回这位大师的言论,简直就是bullshit! 人说香港出很多神棍,的确无差。

要弄懂【铁板神数】不是学会那些神棍们的著作,而是要懂得辨伪。懂得从更高的角度看清楚整个格局,这样才能入门。大乘佛教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ISA
我觉得所有的律法都应该看看。随能力吧。

我个人觉得唯识比较难。花了比较多时间。但明白以后,很多东西都通了。如果阿毗达磨和俱舍读得好,唯识不会有问题。读了以后您会彻底了解唯识学就是阿毗达磨学。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3-8-2011 11:35 PM


请问一实相印兄,阿毗达磨学的精义,是把一切法义给予清晰地整列,归纳好的意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很多年前我钻研【铁板神数】,收集了很多相关著作,甚至连带有一丁点铁板知识的书籍文章也照收集不误。一番苦心钻研,绞尽脑汁的计算才知道就算通通把这些书籍内容弄懂,都学不会【铁板神数】!理由无他,因为这门学术参杂很多骗局。有个所谓的香港铁板大师说要学懂铁板神数,得在【皇极】侵淫数年,还得学会声音唱和,看完几部大块头的易学著作才能弄得明白。今天看回这位大师的言论,简直就是bullshit! 人说香港出很多神棍,的确无差。

要弄懂【铁板神数】不是学会那些神棍们的著作,而是要懂得辨伪。懂得从更高的角度看清楚整个格局,这样才能入门。大乘佛教也是如此。
素还真 发表于 14-8-2011 12:29 AM

所以在您懂得辩伪后...如今您的【铁板神数】经已练得出神入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11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傻瓜VIP

主要就是说阿含、尼柯耶的论典、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8-2011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素还真


    素还真仁者说得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很多年前我钻研【铁板神数】,收集了很多相关著作,甚至连带有一丁点铁板知识的书籍文章也照收集不误。一番苦心钻研,绞尽脑汁的计算才知道就算通通把这些书籍内容弄懂,都学不会【铁板神数】!理由无他,因为这门学术参杂很多骗局。有个所谓的香港铁板大师说要学懂铁板神数,得在【皇极】侵淫数年,还得学会声音唱和,看完几部大块头的易学著作才能弄得明白。今天看回这位大师的言论,简直就是bullshit! 人说香港出很多神棍,的确无差。

要弄懂【铁板神数】不是学会那些神棍们的著作,而是要懂得辨伪。懂得从更高的角度看清楚整个格局,这样才能入门。大乘佛教也是如此。

素还真 发表于 14-8-2011 12:29 AM

请问素还真兄,该如何以更高的角度来看清大乘的整个格局呢?
这“更高的角度”,包括了对佛教史的深入吗?
还是有其他的对治方法?辩伪的的工具,该以什么作为衡量?
除三法印,四法印,一实相印这必要的元素之外,能分享一些素兄所依据的方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傻瓜VIP

我的【铁板数】已经练到神的境界!!讲笑的。九十六刻天干数的秘密,质数基数的秘密,1万2000条文排列方式,推演计算到最后发现整个游戏不过是一部令人以为煞有其算的字典。虽然如此,不排除世间有真学,其条文就是民国时期老前辈所记载那样。不过那种条文目前见不到,或许经已失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1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4-8-2011 08:50 AM 编辑
请问素还真兄,该如何以更高的角度来看清大乘的整个格局呢?
这“更高的角度”,包括了对佛教史的深入吗?
...
傻瓜VIP 发表于 14-8-2011 07:48 AM


要学会辩别真伪,首先要懂得比较经典,看看彼此的概念思想是否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假如有,当如何取舍?其中矛盾又是若何?经典记载的是否真的符合当时当地的情景,事实,人文思想?一部经在汉译后是否会失去原真?佛学术语应当如何定义?哪部经有该术语的定义。坊间或大师的定义是否可信,有没有经典依据?经过种种的辩证,比较,推理思维,然后才能作出大乘佛教的宗旨的结论。就以这个宗旨来看整个大乘经典,这就是更高的角度看清楚大乘的整个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1-2025 12:25 AM , Processed in 0.13593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