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58|回复: 34
|
TED讲座系列专帖(推荐34楼:一個廣告人的領悟)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6-2011 01:32 PM 编辑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
2002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The Sapling Foundation),并营运TED大会。每年3月,TED大会在美国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TED环球会议是TED大会的子会议。
2005年,第一届TED环球会议在英国召开。2007年,TED非洲大会在坦桑尼亚召开。2008年9月,第二届TED非洲大会于南非召开。
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截至2010年4月,TED官方网站上收录的TED演讲视频已达650个,有逾五千万的网民观看了TED演讲的视频。所有的TED演讲的视频都是以知识共享的方式予以授权的。
这是关于TED系列讲座的视频分享及哲学讨论的专帖,欢迎各位将自己喜欢的TED视频发上来,或发表你的心得报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1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目录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7-5-2011 12:12 PM 编辑
1.聲音影響我們的四種方式(Julian Treasure) 3楼
2.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3楼
3.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Sir Ken Robinson) 3楼
4.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Alain de Botton)3楼
5.從幻覺認識我們的心智(Oliver Sacks) 3楼
6.如何解讀別人的心思(Rebecca Saxe) 4楼
7.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Temple Grandin) 4楼
8.創造新生命(Sir Ken Robinson) 4楼
9.三種大腦創造意義的方法(Tom Wujec) 4楼
10.練習快樂(Matthieu Ricard) 4楼
11.創意的起源是好奇(Michael Shermer) 5楼
12.人類演化自水猿?(Elaine Morgan ) 5楼
13.發現人類視覺的假象(Beau Lotto ) 5楼
14.成年人能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 (Adora Svitak) 5楼
15.藝術家的五個生命(Raghava KK) 5楼
16.學習偉大指揮家的領導方式(Itay Talgam) 6搂
17.應該讓孩子做的五件「危險」的事情(Gever Tulley)6楼
18.透過工匠教導人生的一課(Gever Tulley ) 6楼
19.推動學習革命(Sir Ken Robinson) 6楼
20.科技史詩(Kevin Kelly) 22楼
21.食物如何影響城市的發展(Carolyn Steel)22楼
22.我如何愛上一條魚 (Dan Barber) 22楼
23.遊戲改變世界(Jane McGonigal) 22楼
24.如何生產自己的新鮮空氣 (Kamal Meattle )22楼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1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3-5-2011 01:29 PM 编辑
聲音影響我們的四種方式(Julian Treasure)
「聲音」是建構品牌當中,相當重要、卻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事實上,人的聽覺感受,所能引起的情緒反應,遠比大多數人瞭解的多。一家餐廳裡,播放古典音 樂、熱門音樂,或是不放音樂,是否會影響顧客用餐呢?答案可能令您出乎意料。專門以聲音替顧客經營品牌的Julian Treasure在TED大會中,分享「聲音影響我們的四種方式」,讓您了解,聲音在品牌建構中,不可獲缺的原因。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因為哥哥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日後決定投入研究人類腦部科學。吉兒神為一位腦神經學家居然親身經歷過一次腦中風。1996年吉兒在睡醒的那一刻發現自己的 腦部出現了問題。一根血管在她的左腦破裂,並且在中風後的四個鐘頭內,看著自己的腦功能徹底退化。這段演講吉兒用生動的演講來講述她整個中風過程。
學校教育扼殺創意嗎?(Sir Ken Robinson)
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以生動活潑的案例來談教育制度。他深切希望教育制度能培育而非扼殺學生的創意。
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Alain de Botton)
艾倫‧狄波頓檢視關於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想法—對於傳統上判別兩者本質的固有假設提出疑問︰成功是賺來的?失敗是配得的?本篇短講在詼諧機智的旁徵博引中流暢的帶人走出勢利 議題,發現工作的真正樂趣。
從幻覺認識我們的心智(Oliver Sacks)
神經科學家兼作家奧利佛•薩克斯帶領我們認識邦奈特症候群 (Charles Bonnett Syndrome),也就是視力受損的人所出現的鮮明幻視。他以溫馨口吻詳細描述病患的體驗,也說明了這個鮮為報導的現象背後的生理機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1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3-5-2011 02:34 PM 编辑
如何解讀別人的心思(Rebecca Saxe)
察覺親人或陌生人的動機、信念與感受是人類的天賦。但我們是怎麼做到的?在這場演講中,Rebecca Saxe與我們分享有趣的科學研究,揭露大腦如何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評判他人的行為。
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Temple Grandin)
從小被診斷為自閉症的Temple Grandin,分享她的世界是以圖像思考,
她專門研究動物行為的專家,她並以經驗分享,這個世界需要視覺思考的人,模式思考的人,口語思考的人....等等各種怪異卻聰明的孩子。身為自閉症患者的她讓觀眾了解,這 世界上是有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同的在於思考模式。
創造新生命(Sir Ken Robinson)
藝術家泰奧.陽森(Theo Jansen )向我們展示他創造生命的藝術。會自行移動、甚至生存的藝術作品,竟只由塑膠管與水瓶所堆砌而成。
三種大腦創造意義的方法(Tom Wujec)
資訊設計師 湯姆伍耶克 談到透過大腦的三個領域 幫助我們了解文字 影像 感覺和連結。在TED的簡短演說中,他問到: 如何能確保我們的大腦幫我們充分了大創意?
練習快樂(Matthieu Ricard)
快樂是什麼?怎樣才能大家都快樂?由生化學家轉做佛教修行僧的馬修‧理查談訓練心靈、培養「幸福」的習慣,從而體驗真正的平靜與圓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1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3-5-2011 03:10 PM 编辑
創意的起源是好奇(Michael Shermer)
演講者麥可‧薛莫(Michael Shermer)是懷疑論者協會理事長,這個協會是在調查聲稱超自然偽科學的現象。因為懷疑,而去推翻很多無稽之談,就像是警察局的詐騙小組進行掃除的工作一樣。在這段演 講裡麥可舉了很多例子來跟大家說明好奇的心是很需要的。
人類演化自水猿?(Elaine Morgan )
Elain Morgan是一位80多歲的科學家,她從證據中研判,人類的祖先其實演化自水猿,這和主流思想相當不同,演講中,她娓娓談起理論主流科學不正視這項結果,她英勇的堅持與 捍衛,獲得在場人士起立鼓掌,熱烈喝采。
發現人類視覺的假象(Beau Lotto )
眼見真的可以為憑嗎?感官和實際的物品其實是有差距的,人類的大腦因為過往累積的經驗,而產生視覺的錯覺。
成年人能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 (Adora Svitak)
喜欢欺负小孩、低估年轻人智慧的老成人最该观此视频。
藝術家的五個生命(Raghava KK)
擁有惹人喜愛的真誠及弱點,Raghava KK 講述一個富有色彩的故事 — 藝術如何帶領他的生命到達新的地方,生活的經歷如何反過來去領導作為藝術家的數個輪迴 — 從卡通插畫師到畫家,從媒體寵兒到社會遺棄者及從兒子到父親。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1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3-5-2011 05:15 PM 编辑
學習偉大指揮家的領導方式(Itay Talgam)
管絃樂指揮家面對的是領袖的極致挑戰:無須言語,就創造完美的和諧。在這場演說中,義泰•塔更展示六位20世紀偉大指揮家的獨特風格,為所有的領袖描繪出重要的學習課程。在这个讲座上他点出了一个类似老子思想境界,就是doing without doing。
應該讓孩子做的五件「危險」的事情(Gever Tulley)
吉佛‧圖立,東敲西打學校(探索訓練營)的創始人,向我們闡述了應該讓孩子去做的五件「危險」的事情。
透過工匠教導人生的一課(Gever Tulley )
Gever Tulley 利用動人的相片和鏡頭展示孩子在萬能小工匠學校所學到的寶貴課程。當你提供孩子工具、材料和指導,他們就會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有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讓他們建造獨一無 二的船、橋,甚至是雲霄飛車!
推動學習革命(Sir Ken Robinson)
肯‧羅賓森爵士於2006年曾發表「學校扼殺創意」這場著名演講,他如今再度以尖銳又有趣的口吻,主張教育應徹底轉型,從學校的標準化教育轉變為個人化學習,並營造良好的 學習環境,讓孩子發揮自己的長才。
|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谷成
請問,
一個新人 ,在缺乏師友的陪伴下,
要如何去分辨,去選擇,去淘汰那些有動機性的商業垃圾訊息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11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4-5-2011 01:08 PM 编辑
回复 谷成
請問,
一個新人 ,在缺乏師友的陪伴下,
要如何去分辨,去選擇,去淘汰那些有動機性的商 ...
guilimen 发表于 24-5-2011 12:15 PM
年轻人崇尚自由学习精神,他们又没要你管,“大师”你何必自寻烦恼呢?
小心规律门变成规范门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Alain de Botton)-
1.同情间接降低了你对其他人的尊重
2.现代社会人们衡量权威(尊重)的度数是使用职业(地位),财富,外表。因为这些是能够一目了然的东西,第一眼就能知道的。而精神,智慧,是需要时间的。显然在现代匆忙的角度下,人们没有这么对多时间可以理解你,往往都是透过外表性的东西来判断你。所以演变成了【势力社会】。另物质年代,缺乏精神力量的年代也是一个成因。人语言的交流的有限的,而精神交流却需要靠意识的语言,所以很难交流,当你说我感到快乐(静心)的时候,别人可能会主观的认为是(兴奋的)快乐。
3.人人都有出头天的年代?我想是物质上吧,就如读哲学系的人没有出头天一样,而出头天的衡量度却被社会认为是物质上的,精神上成功的人始终被这个物质社会所鄙视。当你每天都被社会上的庸人们所鄙视,即使你认为你自己超脱了物质,也会被潜移默化的认为自己其实是失败者而哭泣。
4.当成功的衡量度物质化的时候,就表明这个世界其实是另外一种贵族主义的年代,强者(能够获得物质者,获得物质即掌握权力)统治上方,而那些知足者,精神修养者,被降级为强者的牧畜,不断的为强者工作,被强者所统治。平等存在吗?为何只是某些人的能力和理想不在物质成功方面,就被社会所贬值。被誉为弱者,穷人。在社会上并不获得平等的地位,当然,是庸人面前。权利与权威的衡量是物质上的。
5.自我否定源于社会,当一个人的自我风向不跟社会风向相符合时,就被社会否定,而社会(人与人)却是一个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当自己被其他人否定时,无疑会让自我感觉到自我价值的降低。除非你超脱了社会的舆论,成为孤独者。
6.而那些由于自我的不同而选择不是与物质相关的人生,被人们称为穷人/失败者。被其他人否定直接造成了自我否定。
7.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法从别人的言语中吸取的,而不是自己的评价。如成功的定义。他们做的决定不是出于自身的评价,而是潜移默化的使用了社会的评价,认为是自身的评价。
8.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对某个人评价很高时时,可是当你在评论区看到人们对他的负面评价,你自身对她的评价也会降低。(YOUTUBE观后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11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11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代的社會,就算你買 BMW,也都沒有人會鳥你,
因為街上大把 Naza 進口跑車.
如果你有頭期Rm3000,就可以去 Naza 扮大爺.
過了三個月後還不起車期,沒關係,可以商量換新車.
沒錢就換車,不必煩惱修理汽車的問題.
就當作是一世人跟 Naza 租車用.
我騎摩哆車,一天的油錢才2塊錢,不懂幾爽.
沒有體積的障礙,走到哪,停到哪,
就算等紅綠燈時, 都很方便認識新朋友,
做 Broker 啦 Salesman 啦 ,最方便的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DEADslayerDARK
在"谷成"反駁你之前 ,我要提醒你.
慈悲的定義你還不很清楚.
趕快去google惡補一番 ,要不然你就會完蛋了. |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11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5-2011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5-2011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的人就是我喜爱的例子,这个人的自我成长超越了天生的障碍:
DEADslayerDARK 发表于 24-5-2011 09:52 PM
这里节录了NICK VUJICIC的一些话:
“我可选择为着没有四肢而愤怒,或是因为我仍有"小鸡腿"而感恩。”
“别人不能告诉你是谁,惟有你自己才能发现。改变环境之前,你必需尊重自己,并学习爱自己。”
“外貌、气味、眼睛的颜色...其实都不重要,你内里是个怎样的人,才最重要。内里的你才是所有人要看见的,倘若他们不能看见,那么找其他人吧。你必需找看见你是谁、认识内在的你和爱你的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