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33|回复: 40
|
《无量寿经》会集本之172处谬误及瑕疵。(谢绝原始上部座/南传佛教徒)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海精灵 于 28-4-2011 10:52 AM 编辑
各位师兄好,之前我读《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时,觉得这部经真的很想伪经,虽说有佛陀的大慈悲音,不过终觉得很想伪经。因为没了佛陀说法时的中心点。佛陀说了那么多部经,部部都以方便般若体现实相般若。让众生悟入诸佛知见。不过我觉得这部经没了这个点。知道我在一个部落格读到了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是汇集时的错误。汇集的作者剪贴问题,变成断了佛陀的语言。这个部落格的主人把它复原了。如今,我也是个净土法门的修学者。如今,小弟贴出来大家共勉之,共同参考,讨论讨论。以下开始就是该师兄的话,不是我的话了。
法會聖眾第1
1.
會集本擅改佛陀大弟子的名號,如阿若憍陳如改為憍陳如、大迦葉改為迦葉,
無量壽經中,姓迦葉的尊者至少有四位,夏蓮居有「厚此薄彼」之嫌哦 !
另外,鳩摩羅什譯佛垂涅槃略說教誡比丘經中,還特別提到「阿若憍陳如」呢 !
(如果絕大部份佛經,都是翻成「阿若憍陳如」,似乎應該少數服從多數吧 ! )
2.
會集本把 31 位鼎鼎大名的與會尊者,擅自刪到只剩 5 位 !(有任何深意嗎 ? )
3.
經文:「此賢劫中一切菩薩」,會集本卻改成「及賢劫中一切菩薩」。
關於這點,依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載,彌勒菩薩為賢劫中一切菩薩之上首,
但若照會集本的文意,卻是將彌勒菩薩排除在賢劫中一切菩薩之外了!
德尊普賢第2
4.
賢護等16 正士,依思益梵天所問經所載,乃指:
賢護、寶積、星德、帝天、水天、善力、大意、殊勝意、增意、善發心、不空見、不休息、
不少意、導師、日藏、持地等 16 位大菩薩,
會集本卻自作聰明加上「所謂」這 2 個字,一次把 15 位菩薩全部改名 !
(賢護等 16 正士,是佛經中的專有名詞 ! 除了思益梵天所問經外,
亦可詳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楞嚴經25圓通、
妙臂印幢陀羅尼經...等數本大乘經哦 ! )
5.
無量壽經:「空無菩薩」,會集本自作聰明改成「觀無住菩薩」。
依觀虛空藏菩薩經、竺法護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如幻三昧經,康僧鎧所譯完全正確,
如果你相信有一尊「無所有菩薩」,那麼實在沒有理由反對「空無菩薩」才對吧 ?
6.
會集本:「所謂...」和「而為上首」,夏蓮居中文程度實在...
既然是「所謂」,就表示 16 位菩薩講完就該結束,怎會又來個「而為上首」呢 ?
又既然總數「16」已經釘死了,那麼「上首」,就是指 1 位。
夏蓮居卻寫了 16 位,這...?
7.
無量壽經:「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會集本卻改成「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楞嚴經卷 5 :
跋陀婆羅(賢護)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
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今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
所以,賢護「菩薩」乃是「無學」,確實可以示現成佛,夏蓮居竟擅自貶低菩薩的能力 !
而且,既然已經有能力「遊步十方」、「究竟彼岸」,怎麼還會「願」呢 ? 明顯矛盾 !
再者「願」和接下來「作斯示現,成最正覺」對照,夏蓮居又自我矛盾了 !
8.
無量壽經:「降神母胎,從右脅生」,會集本改成「降王宮」。
三藏十二部中,「降神」和「右脅」至少要出現一個。
(參考:首楞嚴三昧經、如來藏經常放光明王如來段、彌勒下生經)
從來沒有譯經師敢全刪掉,直接改成降王宮的,夏蓮居似乎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9.
無量壽經:「學道、出家、苦行」,會集本卻改成「出家、苦行、學道」,
可見夏蓮居不是個細心的人。
10.
無量壽經:「佛吼、法鼓、法螺、法幢、法雷、法炬、光照、動地」這 8 個部份,
會集本竟然「全數刪除」!
依法華經、維摩詰所說經所載,這一段連鳩摩羅什都不敢刪除,
難道夏蓮居的功力聲望會在鳩摩羅什之上嗎 ?
11.
無量壽經:「動魔宮、護法城、消信施、現微笑」,夏蓮居依然無故刪除 !
(法城,也是佛經中的專有名詞哦!)
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藥王佛記月蓋王子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
虛空藏菩薩經:「虛空藏菩薩是三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
12.
無量壽經:「消除諸漏,植眾德本」,會集本卻改成「植眾德本」。
眾所皆知,這段是「福慧雙修」之意,夏蓮居為何「只修福、不修慧」?
13.
無量壽經:「明瞭諸國,曉了幻法」這段,夏蓮居無故刪除 !
然而這在華嚴經等多部大乘經典中,卻是「非常重要」、「一提再提」的 !
14.
依無量壽經,「具足無量總持百千三昧」後,才能「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
(亦可參考首楞嚴三昧經)
偏偏會集本就是要和人家順序相反。
15.
此外,會集本還將「佛華嚴三昧」改成「華嚴三昧」,不嫌太無聊了一點嗎 ?
「佛華」是佛法的專有名詞。例如:
佛名經/「佛華」成就功德如來、「佛華」增上王如來。
稱揚諸佛功德經/若聞蓮花尊豐佛名,便已得成「佛花」...此經亦名集諸「佛花」。
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卷18(施護)/稽首歸命「佛華」秀。
華嚴經離世間品/爾時普賢菩薩入「佛華嚴三昧」。
16.
無量壽經:「為眾生類作不請之友」,會集本卻改成「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維摩詰經佛國品:「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康僧鎧大師和鳩摩羅什大師,相距約 150 年,二人翻譯的卻完全一致 !
反觀夏蓮居這種改法,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意義。
17.
無量壽經:「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會集本卻改成「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度」本身就有「負荷」之意, 「皆度彼岸」本身就有「拯濟」之意,
夏蓮居這種刪改佛經法有任何意義嗎 ?
反觀康僧鎧譯的:「眾生不管種什麼善本、或多細微的善本,佛菩薩皆度於彼岸。」
漂亮 !
這和法華經方便品所載:「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必成佛道」 完全一致 !
18.
會集本中賢護等菩薩「一時來集」和前面彌勒等菩薩「皆來集會」明顯重複。
反觀康僧鎧譯的就沒有重複,可見夏蓮居十分粗心。
19.
會集本:「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梵眾」是「諸天」的一部份,所以這是「重覆廢言」。
又,「梵眾天」剛好也是佛學專有名詞,為免造成誤會,歷來譯經師都不會如此翻譯。
大教緣起第3
20.
無量壽經:「光顏巍巍,如明淨鏡。」
康僧鎧不愧是大師,翻譯的和天台智者在大般涅槃經玄義對「般若德」的註解完全一致 !
反觀會集本則是:「又如明鏡,影暢表裡」,似乎無聊了點 !
21.
經文:「諸天告耶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有,但夏蓮居「無故刪除」!
22.
阿彌陀經:「佈施諸天...累劫」,會集本卻改成「佈施累劫諸天...」。
可見夏蓮居連最基本的中文語法都不懂 !
23.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皆是:「今所問者,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
會集本卻改成「...度脫當來諸天人民。」 拜託 ! 這應該是「創作」,不是「會集」吧 !
24.
無量壽經:「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普令群萌獲真法利。」
會集本卻改成「...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康僧鎧譯的「道教」和「法利」,正是前後呼應,漂亮 ! 反觀夏蓮居的就很失敗了。
「法利」,也是佛經中的專有名詞哦 ! 請看...
普賢菩薩行願品: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 ?
求聲聞者,但欲自利;
求緣覺者,喜樂少事;
讀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
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
25.
無量壽經:「無量億劫,難值難見」,會集本卻改成「難值難見」。這種刪法有任何意義嗎 ?
夏蓮居只取「優曇華」這部份,優曇華雖希有,但每 3000 年尚能現一次,
至於如來, 無量億劫也難見一次,夏蓮居的取捨,真是膽大心粗 !
26.
無量壽經:「其智難量,慧見無礙」,會集本卻改成「其智難量,無有障礙」。
眾所皆知,佛法中「智」與「慧」定義不同,夏氏真是膽大心粗 !
無盡意菩薩經卷4:「菩薩有四無厭足行,具足智慧...行慧無厭足、行智無厭足。」
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下:「持諷誦念諸佛名者,疾得見諸如來,智慧轉增,得無礙慧。」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可見,大部份佛經都習慣用「無礙」來形容佛慧哦 !
27.
無量壽經:「食頃」,會集本卻改成「念頃」。
佛法中,食頃約 40 分鐘,念頃卻不到 1 秒鐘,天差地別,夏蓮居怎麼這麼無聊啊 !
可見夏蓮居明明是創作,不是會集 !
28.
無量壽經:「其智難量,慧見無礙」依文意,慧見無礙之後是句號。會集本卻改成逗號。
法藏因地第4
29.
無量壽經,世自在王佛之前有 53 佛名,會集本卻「全數刪除」。
除康僧鎧譯外,阿彌陀經也有 34 尊,
真令人想不透,夏蓮居怎會如此大膽 ? 難道過去的佛就不值得我們持誦、種值善根嗎 ?
各位若不健忘,佛門流行的 88 佛洪名懺法,其中 53 佛正是「過去」佛哦 !
再者,鳩摩羅什譯阿彌陀經也有說明:
「若聞是經受持者,及聞(六方三十八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得不退轉。」
足證讀誦會集本,即使有極細微的功德,也無法「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得不退轉。」
反觀,讀誦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皆能得到「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得不退轉。」之功德。
是故,夏蓮居的會集與淨空的多事,真是「誤盡天下蒼生」!
30.
會集本:「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作沙門,號曰法藏。」
夏蓮居在前面不只更改尊者、菩薩名號,這次還改了佛的名號(把佛貶低成國王)。
(這一段,夏蓮居擇取有問題的漢譯,捨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勉強算是情有可原。)
備註:
http://jinglu.cbeta.org/cgi-bin/jl_detail.pl?lang=&sid=zovr
這本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藏乃是取「高麗藏」的經名,
但是依:
「開寶藏、崇寧藏、毘盧藏、趙城金藏、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至元錄、洪武南藏、
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嘉興藏、乾隆藏」等 13 種大藏經所載,皆是「阿彌陀經」。
茲依「少數服從多數」的普世價值,本系列「會集本之 172 處謬誤與瑕疵」各集,
正名為「阿彌陀經」。
31.
無量壽經: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如來容顏,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有。
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無明欲怒,世尊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會集本則取唐、宋二譯(這二本是有問題的),拼湊成:
如來微妙色端嚴,一切世間無有等。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
兩相對照,高下立現。
以翻譯的文學美感而言,不管魏晉駢體或唐朝絕律,都是屬於「精鍊」的文體,
字字斟酌,絕不浪費、也不重複,
請各位看看會集本,出現了幾個「一」字 ? 幾個「隨類」? 幾個「妙色」?
以文學的角度來看,失敗至極。
再者,好的文學作品,「譬喻」絕不可少。我們就來看看康僧鎧譯本:
猶如聚墨、響流十方、法海窮深盡奧、人雄師子、威相震動大千。
短短一小段,出現五次譬喻,漂亮 ! 反觀會集本,一次也沒有。
以佛經慣例而言,諸位賢聖以偈讚佛的字數,都是多多益善,惟恐佛一閃神漏聽了一字。
我們從來沒有看過像夏蓮居這樣「盡力刪除」的。
這點可從無量義經、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等得證。
32.
雖說會集本的法藏讚佛偈,
是將菩提流志和法賢二譯(這二本是有問題的)剪貼拼湊而成,
但其中仍不乏夏蓮居「個人的創作」喔 !
如:「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這句在二譯中,是找不到的 !
再如,「惑盡過亡三昧力」,只要是懂中文的都看得出來,這根本未構成完整句意。
再次證明,夏蓮居的中文能力不佳 !
33.
無量壽經:
「如是精進,威神難量,令我作佛,國土第一,
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會集本卻改成:
「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
無量壽經說,因為精進,所以威神難量、國土第一。
而會集本中,「精進、威神」這二個重要的概念,不見了。
34.
會集本:「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這段,在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中,都沒有。
夏蓮居乃是擇取法賢譯本,不過,「拔有情」這三個字,是白癡句。
至心精進第5
35.
會集本:「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
「發無上正覺之心」和「取願作佛」是同義詞,所以這是「同義廢言」。
「悉令如佛」也是白癡句,應該是悉令「成」佛吧 ?!
36.
阿彌陀經:「蜎飛蠕動之類...」,會集本卻改成:「蜎蠕類...」
夏蓮居這種刪法並不高明。
依古籍白虎通禮樂篇、韓詩外傳、越絕書等,都是用「蜎飛蠕動」,
可見這是中國古代的「專有名詞」,
亦令人不禁要讚歎支謙這個「外國人」的中文程度,確實一流 !
那些道地的中國人夏蓮居,反而該向人家多學學呢 ! 竟然還亂刪 !
37.
會集本:「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
「如所修行,汝自當知。」、
「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這三句分別是剪貼自法賢、康僧鎧、菩提流志譯本,會集本把三句連在一起,
但事實上,在三種譯本中,其實都是一句,會集本把一句變三句,廢話連篇 !
38.
經文:「210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
這部份,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有,
會集本則刪除「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這句,夏蓮居之取捨標準,真是太詭異 !
甚至阿彌陀經,接著又重複了一次「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
足見釋迦牟尼佛認為:「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這句,非常重要 !
前者是如來廣說,後者是法藏自見。嚴格說並沒有重複哦 !
如來以一劫廣說,法藏以五劫思惟,可見釋迦佛多講了一次,
是在暗示法藏的「起發無上殊勝之願」。
發大誓願第6
39.
彌陀48願,夏蓮居刪為24願,來分析一下。
阿彌陀經為24願,無量壽經為48願,
觀無量壽佛經:「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說法藏比丘48願...」
所以二比一,48願,勝 !
而黃念祖最愛拿「後出阿彌陀偈」中:「誓二十四章」這4字,來替會集本背書。遜 !
「後出阿彌陀偈」本身並不是經,只是偈,而且還「來歷不明」,聖言量稍嫌不足 !
不但譯者(或作者)不詳,而且從語言分析,及「世饒王」三字得知,根本是「抄錄」漢譯本,
所以「後出阿彌陀偈」,根本不算票 !
40.
無量壽經:
(1)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2)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
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
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首先來看看會集本的廢話。
「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廢之1也。
「畜生」改成「禽獸、蜎飛蠕動之類」,廢之2也。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廢之3也。
「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廢之4也。
「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廢之5也。
又,無量壽經(2)其實是暗示:
法藏所見,有某些佛土的人天,會復更三惡道,所以才如此發願,夏蓮居刪除這部份,實在...
41.
無量壽經:
(3)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4)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21)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32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32種大丈夫相;
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我們從無量壽經得知,生極樂者皆成人天。但從會集本中,看不出來。
又可由無量壽經得知,從「金色膚」到「好形色」到「不論人天形色皆同」到「悉成32相」,
這是文學上「層遞法」,反觀夏蓮居合三為一,漸層美感蕩然無存 !
此外,會集本:「所有眾生,令生我剎…」,主詞變換不定 !
還有,「32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廢之1也。
「皆具...」=「悉同一類」,廢之2也。
42.
無量壽經:
(5)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6)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7)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
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我們從無量壽經可看出,有明顯排比的文學美感,但從會集本中,看不出來。
此外,宿命、天眼、天耳皆是佛學「專有名詞」,夏蓮居實在太多事 !
又會集本中「宿命、洞視」<「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廢言也。
43.
會集本:「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
無量壽經:「見他心智」
經藏中,不是翻成「他心智」就是「他心通」,
「他心智通」是極少數的用法,非常罕見,夏蓮居實在太粗心了 !
44.
會集本:「億那由他百千佛剎...」
無量壽經:「百千億那由他佛剎」
「百千億那由他」是「由小到大」的排列法,漂亮 !
反觀「億那由他百千」就顯得零亂不堪了。
這點亦可參考不空譯「一切如來心秘密寶篋印陀羅尼經」。
45.
無量壽經:
(9)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神足。
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23)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
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
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從「...」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出無量壽經48願的「漸層」之美,
但在夏蓮居的多事,二願合一之後,彌陀願文之美,全蕩然無存了 !
而且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皆載明,極樂「人天」皆有神足。
但供養他方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卻是只有「菩薩」才行,
不知道夏蓮居眼睛長到哪裏去了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11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看我们是相信连一个真名都没有的人写的东西还是人家大大方方光明磊落汇集人的话了。
再说不相信会集的话照原本修不就好了,何必“匿名”来挑别人毛病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11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看自己对自己的法门自己的老师有没有信心了~ 
学佛了就不要再道听途说了~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说是转帖,如果转的东西有错误,转的人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11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说我没责任。不过我也说了。是大家讨论讨论。如果你觉得帖子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讨论讨论。
佛教界已经不再是可以论经典的地方了。论者都是针对人而进行讨论。这是个惨痛的事实。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是讨论,其实讨论也最好在内部讨论,诸如这种公开的地方,恐怕难免有不如法的地方吧~
佛教界是可以讨论经典的,但是在这里讨论你到底是要跟无神论者讨论呢?还是外教徒?附佛外道?
当然lz千万不要误会我没有要冒犯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你把自己的因果责任交给一个名不经传的网络不知名人士那不是太草率了吗?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流通的经文是否有被撰改过,不通晓经典的人是很难察觉的,所以在读任何经典时还是有所保留比较好,若是有配合修行体证就最好不过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11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精灵 于 28-4-2011 01:00 PM 编辑
我知道是讨论,其实讨论也最好在内部讨论,诸如这种公开的地方,恐怕难免有不如法的地方吧~
佛教界是可 ...
棒棒糖学长 发表于 28-4-2011 12:46 PM 
也不能说是把因果交给别人。。因为没人本来就要自己负责因果的,或许是共业吧。
不过若读会集本跟康僧恺的《佛说无量寿经》,真的有几个不应删除的东西都被不小心剪掉了。是很可惜。看不出是世尊的大悲情怀了。
现今流通的经文是否有被撰改过,不通晓经典的人是很难察觉的,所以在读任何经典时还是有所保留比较好,若是 ...
琁凨 发表于 28-4-2011 12:49 PM 
赞同。所以体证还蛮重要的。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11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我不明白这段,所以交流暂停
棒棒糖学长 发表于 28-4-2011 01:06 PM 
哈哈。因果本来就不容易明白的。本人觉得细微因果只有佛陀才能一探究竟。我们都是雾里看花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集本称为讨论话题在佛教界已不是新鲜事了。在台湾的,甚至中国都有法师为此撰文。苏州灵岩山寺、台湾灵岩山寺、庐山东林寺甚至苏州弘化社只是提倡康僧凯版本二卷无量寿经。莲友应该依法不依人态度讨论此经。佛法若经不住讨论就不是佛法了。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人所写的论文,在还未考证准确度前,不好直指为错误.
著名人所写的论文,在还未考证准确度前,不好直指为正确.
依法不依人.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1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4-2011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janicekee82大德善护念,善护持《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佛_/\_
何以修净土,会认为《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是伪经,悲哉!
何以修净土,对邪见外道的谬言谬语,功高我慢,随鸡起舞,哀哉!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1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燈會元》中記載:百丈禪師有一天上堂,下座後,各人都已散去,獨有一老人未離去。百丈問他做什麼。他說:「我不是人,實是野狐精,迦葉佛時曾是這裡的住持,有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因此便墮野狐身五百世,無法脫身,請和尚慈悲開示。」百丈說:「你來問我。」那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答道:「不昧因果。」那老人言下大悟,即禮謝道:「今承和尚代語,令我超脫狐身,乞和尚以亡僧禮送。」
這則公案中,野狐前世為修行人,因為以錯誤的知見回答「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而自誤誤人,墮五百世狐身。百丈禪師則以自性智慧回答「不昧因果」而令野狐得度。 |
|
|
|
|
|
|
|
发表于 1-5-2011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海精灵
师兄。。是我和您结缘楞严经的吗??住登加楼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2011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sancaitongzi
是的。。。当时谢谢你咯。 |
|
|
|
|
|
|
|
发表于 2-5-2011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修净土,会认为《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是伪经,悲哉!
念弥陀 发表于 29-4-2011 01:40 AM 
你引用了印祖的法语,也请看看印祖如何看待“会集本”。净土宗不一定非用这本会集本不可,历代祖师和行者都没有读过这个会集本。不认同会集本不代表不认同无量寿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