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2|回复: 1
|
東方國際人:大賀典雄-「CD之父」掀音樂數碼革命。。。
[复制链接]
|
|
東方國際人:大賀典雄-「CD之父」掀音樂數碼革命
被譽為「CD之父」的新力(Sony)前社長大賀典雄,上週六因多重器官衰竭,在東京去世,享年81歲。從音樂界投身大企業,再為全球音樂產業帶來數碼革命,大賀是世界少有的音樂家兼經營者,一生充滿傳奇。
新力公司於1946年由盛田昭夫和井深大成立,以電子研發為主要業務。大賀在任社長13年間,年收入增長達4倍,每年營業收入從1兆日圓(356億令吉)成長至4兆日圓(1460億令吉)。
大賀29歲加入新力,迅速躍升為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之一,34歲就當上公司董事,52歲坐上社長之位,在日本屬異數。
他年輕時曾去信新力投訴錄音帶音質太差,讓新力創辦人盛田對他留下深刻印象,加上其音響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後獲聘加入新力,1982至1995年間擔任社長。
大賀出任社長期間,致力發展新力的音樂、電影及遊戲事業,將公司從影音器材生產商,轉型為娛樂與科技產業,鐳射唱片(CD)和迷你光碟(MD)等數碼音樂革命產品的問世,也都是由他主導。
大賀並非商科出生,而是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音樂部,他對音樂的愛好,促使他不斷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品。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CD這種數碼儲存媒介。
在CD發明前,音響系統都屬於模擬制式,音樂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黑膠唱片、收音機及錄音機等,根本就沒有數碼音響,因此CD可說是繼電晶體以來,音樂產品發展史上的最重大發明。
定CD長74分鐘
早在1970年代,大賀就預言光碟將取代錄音帶。當時許多人抱著懷疑,甚至嘲笑的態度。1982年,新力推出全球第一張CD;5年後,CD在日本的銷售量已超越黑膠唱片。
當年和新力合作的飛利浦(Philips)堅決要一張CD長度為60分鐘,但大賀認為「不能讓歌劇播放中途中斷,播放長度需足以納入貝多芬第9交響曲,若非使用者能接受的媒體,那就沒意義了」,因此把CD長度定為今天的74分鐘。
CD至今仍是市場出售音樂的主要儲存媒介之一,之後的DVD都是依據此規格發展。
新力在大賀典雄的領導下開發多元化產品和業務,成功由電子製造商轉型為跨國娛樂企業,業績蒸蒸日上。但由於愈來愈多廠商已掌擁新技術,很快跟上新力推出的新產品,令它獨領市場的時間愈來愈短。

大賀典雄于1991年展示MD機
音樂才子保護貝多芬
除了是出色的企業家,大賀典雄也是東京愛樂樂團理事長,及一名男中音歌唱家,曾與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合作演出。
大賀自幼學長笛與鋼琴,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又赴德國進修,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柏林國立藝術大學,還娶了鋼琴家嬌妻回國。
加入新力前,大賀希望走西洋歌劇歌手路線,但1959年盛田昭夫強力遊說他進新力工作。當時盛田問他:「若來經營新力,是否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年輕的大賀回答﹕「這輩子最想當樂團的指揮,希望能一償心願。」
圓指揮夢入新力
盛田後來為他辦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讓大賀在台上指揮,之後他便全心全力投入經營新力。
1997年,67歲的大賀,聽說已故音樂家貝多芬在德國的老家需募款保護,他自願再度執起指揮棒,為保護貝多芬住宅的基金會作籌款表演。
大賀1995年退下社長一職,在他的欽點下,同年由寂寂無聞的出井伸之繼任。他2003年退休,並以指揮家身份重返樂壇。
退休時,新力贈上16億日圓(5840萬令吉元)退休金,但大賀決定全數捐給輕井澤地區建築音樂廳。
他原打算5月4日舉辦慈善演奏會並親自指揮,為日本大地震籌款,可惜未能如願。
熱愛飛行成就遊戲機
大賀典雄一項令人津津樂道的嗜好,就是他熱中於飛行。1962年,新力買了一架單引擎螺旋槳飛機,供公司主管來回東京及大阪,結果引發了大賀的飛行夢。幾經努力,他考取8種飛機的飛行執照,在世界各地出差時自己駕飛機四處去。
2001年11月,他還自駕飛機到北京,指揮東京愛樂樂團參加第4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兩場音樂會。也因為這點,他和同樣著迷於速度與飛行的指揮大師卡拉揚,有了他人難以插嘴的話題。
他對飛機的熱愛,也在風靡全球的PlayStation(PS)遊戲機手掣上體現。當年新力面對其他遊戲機廠商的挑戰,在設計思維上也希望倣傚當時的其他遊戲機。但大賀力排眾議,喜歡有操控桿的「立體感」,支持負責開發PS的後籐禎祐將兩枝小搖桿加到手掣上,令PS手掣有今天的樣子。 |
|
|
|
|
|
|
|
发表于 26-4-2011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