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27|回复: 7

盘点那些你无意识中吃下的“毒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3-2011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从口入”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东西不可以乱吃,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主动去吃那些不卫生、不健康的食品,而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吞下了有害的物质。下面告诉你哪些突然的情况可能会让你“吃错”。


  一、 茶垢


  有人认为,茶垢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对身体无害,平时很少去洗,其实这是错误的。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和某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二、 水果中烂掉的部分


  水果腐烂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真菌的繁殖加快。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扩散。所以,尽管去除了腐烂部分,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三、 用报纸包的食品
  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做多氯联苯的有毒物质,它的化学结构跟农药差不多。如果用报纸包食品,它就会渗到食品上,然后随食物进入人体。人体内多氯联苯的储存量达到0.5—2克时会引发中毒。轻者眼皮红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咳嗽不止,甚至导致死亡。
     四、 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玉米
  其中含有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有人以为,多洗几次或高温消毒就能去除有毒物质,其实黄曲霉素一旦污染食物,是很难彻底清除的。
  五、 碱性食品中的味精
  味精遇碱性食品会变成谷氨酸二钠,使其失去鲜味;当它被加热到120℃时,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因此,在有苏打、碱的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做汤、菜时,应在起锅前放味精,避免长时间煎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3-2011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烧焦的鱼和肉

  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这是一种强度超过了黄曲霉素的致癌物。因此,烹调鱼肉时应注意火候,一旦烧焦,千万别再吃。


  七、 腐烂的白菜


  腐烂和没腌透的白菜中,都含有致癌性亚硝酸盐。


    八、 烧烤食品


  所有的烧烤食品中,都容易出现一种致癌能力相当强的物质——苯并芘,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复使用,所产生的是同一物质。
  九、 用卫生纸或毛巾擦过的水果
  许多卫生纸的消毒不彻底,携带大肠杆菌、致病性化脓菌、真菌、乙肝病毒等;其中的填料和粉屑残留在餐具、水果上,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11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涂在筷子上的油漆

  油漆筷子的使用现在仍然很普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油漆中含有铅、苯等化学物质,常常随着油漆的剥落被我们吃进体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十一、桌布上的有毒物质


  很多饭店在桌子上铺的薄薄的塑料桌布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含有毒的游离基,能通过餐具借食物进入体内,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薄膜的桌面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1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也死不吃还是要死,我情愿做饱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1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但是这些有害的食物真的很美味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1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不觉也吃了拿了多年,百毒缠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3-2011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吃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1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BQ的烧烤不焦我都不吃~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4:00 AM , Processed in 0.10697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