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13|回复: 41

請問馬來西亞儒家思想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2-2011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話說我在台灣上儒家學術思想的課老師是中研院來的,課程主要介紹中日韓臺,即東亞國家的儒家
此外,還加了東南亞的儒家思想....一開始還以為會是馬來西亞,原來老師的東南亞國家是越南。
過後班上馬來西亞人多,才勉強講少少新馬的東西。
老師也提到馬來西亞,太過於注重文化形式的東西,而不會文化背後的內涵和深意。話說的也是,除了少數研究者之外,一般華人真的很少會去看四書,談儒釋道思想。就我朋友圈子來說,只有我自己對牛彈琴,他們都不知我在說什麼==

所以,真心希望華教可以把儒學搞起來,而不是只注重華語文教育,應該從小就培養閱讀古籍書本的興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2011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实告诉你,你的老师乱乱说话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的理念,怎么会友儒家思想的形式?

只是,儒家到了新马可能会变成一种宗教,缺乏反思的精神,但不意味着,新马人不会变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1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25-2-2011 05:49 PM 编辑
話說我在台灣上儒家學術思想的課老師是中研院來的,課程主要介紹中日韓臺,即東亞國家的儒家
此外,還加了 ...
小哈達 发表于 25-2-2011 12:49 AM


抱歉,恕句子直言,

真要搞华教,应该百家并重,不该独尊儒家。
我们已在历史上错了两千年,不该再继续犯错下去。
所谓“国学”,不该只是儒道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1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5-2-2011 10:52 PM 编辑
老師也提到馬來西亞,太過於注重文化形式的東西,而不會文化背後的內涵和深意。
小哈達 发表于 25-2-2011 12:49 AM


好像台湾一贯道那样理解『儒家』,只会沦为笑话。这个老师未免自视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1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台湾一贯道那样理解『儒家』,只会沦为笑话。这个老师未免自视太高。
素还真 发表于 25-2-2011 10:51 PM



难得你我有共同想法,哈哈。敬你一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03: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儒家,早已感染了道家和阴阳家,不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vinsion


   请问有什么证据?还是有什么现象让你有这种想法?其实我想说的对象一般华人普遍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vinsion


   请问有什么证据?还是有什么现象让你有这种想法?其实我想说的对象一般华人普遍现象 ...
小哈達 发表于 24-3-2011 08:10 AM



太多时候,这里的华人都把儒学当作一种宗教或迷信来看待了!
而不是发挥在生活上或思维上...

像很可能平时不见得会待人多有礼,可是过节过日,又会为了好看
很可能就搞了一堆祭品,还有送人家礼又很讲究得体,有如越大越好
这些都太表面了!也太刻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3-2011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小哈達


Quote 過後班上馬來西亞人多,才勉強講少少新馬的東西。Quote

狗眼看人低 .

你的老師對我國儒家的認識 ,等於零 ,

你去問他肯不肯承認所知有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vinsion


   我很奇怪一件事我身邊的朋友都沒有讀過儒家經典,甚至不知道什麽是論語,但在他們口中卻很自信的說我有儒家思想,請問這種思維模式是怎樣延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guilimen


   我看你誤會了,我的課只有18周,當然要把焦點放在較為重要的國家去探討。因班上只有我一個馬來西亞人(其他人退選了),老師還把馬來西亞加進來討論,你還想怎樣?還想要求什麽?我們能那麼霸道,非要別人瞭解我們國家?別人不瞭解卻說人狗眼,類似這樣的反擊我已經很久沒有看見了,感謝您讓我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vinsion


   我很奇怪一件事我身邊的朋友都沒有讀過儒家經典,甚至不知道什麽是論語,但在他們口 ...
小哈達 发表于 24-3-2011 05:39 PM



说自己有儒家思想,也不完全错啊!
儒学本来就会运用在人生中的

就算没真正去读过或了解过
可能受教育的过程中,或成长的背景中,不知不觉被感染

例如华人经常会有辈分之分的观念,这也是儒学啊!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结婚后必须添子才是孝,也算是儒学

读过的人,可能会懂得更多,只是有没有融会贯通
或者是认同,甚至借由发挥在生活上的大小事,也是因人而异的

只是更多时候,到底是不是儒学,很多人连自己都不清楚,甚至误解
然后就这样盲目地一直传下去

当今社会,已不会再有纯儒学了的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文化会随着时代有所变化
本还在,但质已有所出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小哈達


寶貝 ,我是針對這一句 .

Quote 老師也提到馬來西亞,太過於注重文化形式的東西,而不會文化背後的內涵和深意。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vinsion


   我很奇怪一件事我身邊的朋友都沒有讀過儒家經典,甚至不知道什麽是論語,但在他們口 ...
小哈達 发表于 24-3-2011 05:39 PM



目前儒教在大马多数是靠口传和身教,这些非正式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guilimen


  好的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东方朔

是這樣子噢?儒教和儒學有什麽分別?身傳和口傳的效果會好嗎?
本國的華文教育,在哪方面扮演這種口傳身傳的角色?
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3-2011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vinsion


   對,沒有純儒學,從古至今可見儒學一直在演變。簡單說,儒學到了韓國,就會被細部研究;到了日本被用在管理上。哪到了馬來西亞儒學有被進一步演變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11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东方朔

是這樣子噢?儒教和儒學有什麽分別?身傳和口傳的效果會好嗎?
本國的華文教育,在哪方面 ...
小哈達 发表于 24-3-2011 10:09 PM


长幼有序,尊师敬老,礼仪廉耻....
身教和口传当然比不上正统教育,更何况上一代很多都是没什么机会读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3-2011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东方朔
我們這一代讀書機會也不少,那就是說情況應該可以有所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11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东方朔
我們這一代讀書機會也不少,那就是說情況應該可以有所改善
小哈達 发表于 25-3-2011 12:02 AM


有读书是比较容易去了解儒学,
但是现在的学生除了拼成绩,有几个会去看古文经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12:17 PM , Processed in 0.15712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