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75|回复: 63
|
素还真闲谈菩萨道
[复制链接]
|
|
问:为什么本文主题是闲谈菩萨道而不是详细的谈菩萨道?
素:本文内容只涉及个人对大乘菩萨道笼统的理解,仅仅说明部分概念与纲要,不涉及细节,所以以闲谈菩萨道命名比较合乎内容。
问:为什么不详细的谈论菩萨道呢?
素:个人不详细谈论菩萨道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没有戒行。第二,没有证量。第三,身份不符。未免误人子弟只说个大概。有志的读者可以依此文自己深入探索。
问:假如某一天你戒行具足,内证具足,身份符合,你会说怎样的大乘菩萨道的内容呢?
素:这可是巨量的内容。假如有朝那么一日,我会说明大乘佛教的法义,菩萨净化的方法,菩萨修行的阶位,佛菩萨的殊胜境界。
问:上述的说法与经典所说没什么两样嘛。
素:正是!到头来还是解释经典。
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特地的解说菩萨道呢?
素:因为现今鲜少人理解经义,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依据前人的看法,社会的价值观去发明新兴佛教思想,隐没原汁原味的大乘佛法,偏离了正学。
问:这只是你的个人看法,很多人不是这样认为。
素:是的。在没戒行与证量为证,我也不敢说自己正确。个人只是研习经典,以及自己对法的观察与领悟,从大乘经中寻找蛛丝马迹,如同拼图那样拼凑出完备的大乘佛法的内容。
问:你的说法很奇怪。现今大乘佛教分为显教与密教,大乘经藏完善,诸位佛教大德也常讲经说法。你怎么说『拼凑出完备的大乘佛法内容』?使用完备这个词汇不对!现今大乘佛教教理已经被公认,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不完备的问题。
素:假如深入研习经典,会发现大乘经尤其是显教与密教有所矛盾。除此之外人们对大乘菩萨道也缺乏完整的认识,深受神道学说所影响。
问:你是不是想借本文挑战密教?
素:挑战?会很累的说。再说假如某日我整理出巨量内容的菩萨道,重现古印度大乘菩萨道,这其中就自动把密教排除在外。
问:假如你始终都理解错误呢?
素:哪我就活该吧。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好出来闲谈了啦~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12:39 PM 编辑
大乘显教中的 :“ 唯心念佛 ,自性彌陀,心为净土,一切心从转、一切法唯心造、心 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別,一念三千,十不二法门,心造諸如來 ,不立文字,以心作佛,明心见性,心印, 以心传心, 等“ – 其实这全都是密法,密是指各自的领会不同,不能共享的法门哲理。(不是显法,因为是无法以物质来恒量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2-2010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清池
马马迪,你玩够未?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11:10 AM 编辑
不,我是要提醒你在理解大乘佛法和菩萨道时,要懂得如何去分别 何谓密法, 何谓密教,何谓密宗?
密法-是指大乘的唯心法
秘教-是指在一小众人間用非公开的秘密方式相传的知识/或非能供享的知识,及其组织和传授方式。
密宗-是指后期的秘密大乘佛教,是佛教中一個与修行和传授方式为划分的支派。对应的是显教/显宗。
唯心 佛教词典中的 解释:
梵語 citta-mātra。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變現,心外無任何實法存在。亦即心為萬有之本體,唯一之真實,華嚴一乘十玄門之(大四五‧五一八中)「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即此義。蓋有情生存之迷界(三界),悉是一心所變現,謂心外有實在之某物,乃純屬妄想所致,故言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亦即三界唯心)。一心,法相宗解為阿賴耶識,有萬法唯識之意;華嚴宗則解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有真如隨緣作諸法之意。依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載,就三界唯心而言,二乘之人認為心外之境為實有,係以由心轉變之意來解之;大乘亦將心分為賴耶(阿賴耶識)與如來藏二類,且廣立十門加以詳說,如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以唯心、由心之語來區別大乘與小乘之緣起說。六十華嚴經卷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如來林菩薩之偈(大九‧四六五下):「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即是說明心、佛、眾生乃三無差別(亦即三法無差)。於此,華嚴宗稱心為能造(造者),佛與眾生為所造(被造者),悟如來藏者為佛,迷者為眾生。緣起有染淨之別,但心之自體皆同,故說三法無差。對此,天台宗山家派稱佛、心、眾生三法為同一之三千法,故非僅心是能造、能具(具有者),佛、眾生亦是能造、能具;非唯佛、眾生是所造、所具(被具有者),心亦是所造、所具。而天台宗山外派則主張心為能造,佛與眾生為所造之異說。至於法相宗,則解此唯識無境,真言宗(密宗)則謂佛與眾生三密平等。
〔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十地經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華嚴經探玄記〕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清池
回教中也有类似的秘密教法---苏菲亚,你应该也清楚吧?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12:01 PM 编辑
回复 6# 菩提达多
回教中也有类似的秘密教法---苏菲亚,你应该也清楚吧?
这我也当知,还有当今宗教学术界也开始公开承认的犹太教派里和基督派里的密法原古派系。
因为它们是以山林修者为中心,没有被后来的各国的政治影响变成了人为的宗教
(印度教里的密教当然不用说了,但在当今学者大师们的重视,因为它能解脱了印度地域色彩,走出国际)
国际学者们认为未来的宗教和解对话和大同在于各宗教内的密法教义,它们不受教典困绑,
以人类共同真理和福祉为标准, 是人类理性和心智进步的进化。
当今能有效的宗教对话,都是来自各宗的密法原古派系
苏菲亚是有佛教影响的波斯派, 在东南亚的回教中也是受承认的三大派系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清池
你说得没有错,很多宗教的高深秘密教法都被所谓的少数秘密团体流传下来,所以我极力鼓励你从传统的回教转去苏菲亚派系,毕竟他的宗教内涵相对于传统回教还是比较高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什么本文主题是闲谈菩萨道而不是详细的谈菩萨道?
素:本文内容只涉及个人对大乘菩萨道笼统的理解 ...
素还真 发表于 27-12-2010 01:16 AM 
素:因为现今鲜少人理解经义,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依据前人的看法,社会的价值观去发明新兴佛教思想,隐没原汁原味的大乘佛法,偏离了正学。
讚
阿彌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因为现今鲜少人理解经义,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依据前人的看法,社会的价值观去发明新兴佛教思想 ...
牛奶桶 发表于 27-12-2010 03:16 PM 
如果依据经文依教奉行就没有所谓大乘了,可惜佛陀说一,一些人爱说二。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清池
你说得没有错,很多宗教的高深秘密教法都被所谓的少数秘密团体流传下来,所以我极力鼓 ...
菩提达多 发表于 27-12-2010 12:03 PM 
"你说得没有错"
这种语气,好像是某人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2-2010 10:21 PM 编辑
回复 12# 真神弥赛亚
如果依据经文依教奉行就没有所谓大乘了,可惜佛陀说一,一些人爱说二。
对于这事,
大众部说你们是选择性的去记录对你们所关心的教义而已(一佛世界论/阿罗汉无漏论), 而那些不被你们关心的教义是有收录在大众部洞外结集的经藏里。
大乘部说当世尊在开讲大乘经时给天人,仙人,王族时,不是世尊所讲的对象 (没有去听/听不进去),所以也没有被你们收录下来。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世体婆达多,说话语气自然像体婆达多
菩提达多 发表于 27-12-2010 10:15 PM 
原来清清是再世体婆达多
哈哈,原始佛法,是最原本的佛法,大部分弟子当中都和佛陀一样远离苦恼清静自然的阿罗汉。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真神弥赛亚
对于这事,
大众部说你们是选择性的去记录对你们所关心的教义而已(一佛世界论 ...
清池 发表于 27-12-2010 09:52 PM 
讲到好像你当时在现场酱。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好像你当时在现场酱。
山野草夫 发表于 27-12-2010 10:23 PM 
他正在念经题。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清池
我调达素来鼓励和不同宗派的人交流,你作为回教徒,研究佛教,我非常赞叹,也为佛教徒的不长进而感叹。。
不过你化身为创价佛教信徒,利用这个身份挑起创价和传统佛教徒的手段,我调达看不过眼。。
作为新兴宗教的创价和传统佛教,本来就不同理念(我觉得他们比较接近新教徒),身为佛教徒,自然要看清楚,。。。但是如果感情用事,被人牵着鼻子走,被人利用还不知道,只能说,法音的高人,还真的“高”。。。
奉劝想要反驳创价理念的法音佛教徒,不应该通过第三者,而是直接的反驳创办者的理念,如通过池田的文献思想等,进行反驳,而不是某人说什么,就一古脑儿的推到创价身上,这样即使给你反驳了,也没有意义,因为你反驳的是某人,而不是创价本身。。。。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0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