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533|回复: 97

何为正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2-2010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答得妙!

佛的正法是让人迷而知返,亲证不染污的哪个,喻衣内明珠,自家宝藏,若得则受用无穷。任何教如果能做到这个,都是正法,与佛同。若不是,则还迷于自己的见闻觉知,流浪生死。

http://bbs.foyuan.net/thread-87646-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10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4-12-2010 07:45 PM 编辑

但大乘经也说,要成佛,要成功的去转法轮化他人,要去坡地狱道之门,也要知 正因 正果 正国土 正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清池


读经无数,若不悟得“无生”,又有何用?
请看百丈禅师---知解属贪


----
知解属贪 - 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云:

       “夫读经看教,
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
只明如今鉴觉自,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

  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只成憎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

  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

  但是三乘教,皆治贪嗔等病,只如今念念若有贪嗔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

  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秖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

  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  伏惟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0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法多人爱听...正法少人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自在心

学习汉字:恁么

http://www.babihu.com/zt/%E6%81%81%E9%BA%BC
恁麼
汉语拼音:nín mó
简体汉字:恁么
简体笔划:恁(10划) 么(3划) 
繁體漢字:恁麼
繁體筆劃:恁(10劃) 麼(14劃) 
(恁麼,恁么)
1.這樣,如此。
《景德傳燈錄·道林禪師》:“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柳永《定風波》詞:“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
《水滸傳》第二九回:“恁麼卻才中我意,去打蔣門神,教我也有些膽量。”
《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亦不知付柬帖兒來的是何人,打死也只是恁麼招供。”
2.怎麼樣;什麼。
《壇經·機緣品》:“﹝懷讓禪師﹞禮拜……師曰:‘什麼物,恁麼來?’”
《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趙家莊》:“哭恁麼?沒有銀子便哭,有了銀子又會撒漫起來。”
《快心編初集》第一回:“雖有了這幾兩屋價,濟得恁麼事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0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4-12-2010 11:13 PM 编辑

回复 3# 自在心


    读经无数,若不悟得“无生”,又有何用?


但人家读经也当然方知“无生”之义
无生就无灭- 那是指真谛(空谛)
有生就有灭- 那是指假谛(俗谛)
法性常净的如来藏实相就是空假不二的中谛

但若只是悟真谛,没有/不会去用假谛的价值去度万人
那不是成了小乘缘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12-2010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來人啊 ,

快捉"清池"出去就地正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0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4-12-2010 11:41 PM 编辑
---知解属贪  


没有弘法者不能为大乘法师

法师(梵dharma-bhanaka)
五种法师,指五种弘通经法的法师。
乃依《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云(大正9·30c)︰“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而来的。即:
(1)受持法师︰信受忆持如来言教而不忘者。
(2)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眼观经文,口宣句读者。
(3)诵经法师︰习读已熟,不须对文自然而诵者。
(4)解说法师︰能分明解释圣教之义而训授人者。
(5)书写法师︰能书写广传经文而流通大法者。
《法华文句》卷八(上)云(大正34·108b)︰“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举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为师。师于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师。又五种人能以妙法训匠于他。”
法师不分出家在家,凡依照经典宣扬正见者即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10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清池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悟道

不要把"知道"当成"悟道",

"知道" 是数他人之宝,  "悟道"才是自己的宝....
"无生"是什末, 书不能告诉你, 去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12-2010 12:30 AM 编辑
---知解属贪  


佛学大词典——【诽谤正法】 是在指什么?

【诽谤正法】梵语saddharma-pratiksepa。略称谤法、破法、断法。谓破坏佛说之正法,主要系指诽谤大乘经典非为佛所说。谓不信般若、法华、无量寿等大乘经典,且加以毁呰诽谤者,断尽一切善根,堕入大地狱。
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发愿救度念佛众生,唯除犯五逆罪与诽谤正法者。
又菩萨善戒经以诽谤正法为菩萨八波罗夷(八重戒)之一;梵网经卷下以诽谤三宝为菩萨十波罗夷之一。

盖诽谤正法,泛论之有两种:
(一)不信大、小二乘之法,遂疑惑诽谤。
(二)不信大乘经典为佛所说而诽谤之;或见人读诵、书写、受持大乘经典而怀轻贱、憎嫉之心。

据智顗之菩萨戒经义疏卷下载,诽谤三宝系由四种邪见所致,即:
(一)上邪见,对于一切均拨无因果。
(二)中邪见,不说一切无因果,仅说三宝不及外道。
(三)下邪见,不说三宝不及外道,仅心中计执二乘之法殊胜,即舍弃大乘而取小乘。
(四)杂邪见,于诸种邪见中,有偏执、杂信、暂念小乘、思义僻谬等四种

据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载,谤三宝戒之制意,略有十义,即:
(一)业道尤重,无过此故。
(二)烧灭善根,悉无余故。
(三)背恩德,恶中极故。
(四)破坏信心,灭法眼故。
(五)于善行中,若小若大悉不成故。
(六)入于外道邪见网故。
(七)为大邪见,断善根故。
(八)作诸众生恶知识故。
(九)断三宝种,由此见故。
(十)令自他成阿鼻业故。
然诽谤正法之说于阿含等经中极为罕见,惟多散见于大乘经典中,主要系因教诫小乘声闻之徒诽谤大乘之故。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道行般若经卷三泥梨品、卷六阿惟越致品、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信毁品、卷十六不退品、般舟三昧经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卷十六、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中、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释净土群疑论卷六、法苑珠林卷五十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湛然大师在『妙法蓮華經文句 』的十四誹謗説:憍慢,懈怠,計我,浅識,著欲,不解,不信,顰蹙,疑惑,誹謗,軽善,憎善,嫉善,恨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12-2010 10:18 AM 编辑

回复 9# 三法印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悟道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道,
但只有去身读法藏才能成道

成道方才是究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清池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悟道

不要把"知道"当成"悟道",

"知道" 是数他人之宝,  "悟道"才是 ...
三法印 发表于 14-12-2010 11:46 PM



    好句啊!好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清池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悟道
不要把"知道"当成"悟道",
"知道" 是数他人之宝,  "悟道"才是自己的宝....
"无生"是什末, 书不能告诉你, 去悟吧...
三法印 发表于 14-12-2010 11:46 PM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行道
读书和修行不全然一定是悟道, 却又无法无为而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12-2010 10:25 AM 编辑

回复 14# 我又又来啦

读书是知道
修行是行道
读书和修行不全然一定是悟道, 却又无法无为而至



顶,  还是有人是理智的

也可说为

没读书就是不知道 - 盲也
没修行就是没行道 - 跛也

悟道是知进金山之门, 成道是有福分能有手拿回富之
但盲者和跛者到不了金山,当然也看不到金子, 也当然没法拿回富之

大乘经说没真正菩萨道修行的人(自行又化他人), 如没有福田之人, 若进金山也只能空手而回

-----------------------------------------------

再说,

若没读书, 就连什么是诽谤正法都不知道。
那不是越修越诽谤正法?
还有在大乘菩萨道,修行是指自修菩提,和 度化他人
是两只脚走路的,若只偏一只脚, 也是跛也,走不到金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因, 知道是果.
修行是因, 悟道是果.

"修行"和"行道"同义, 都是因

还是好好修吧, 修到那一天能"悟道"..
不然那一天无常来了, 那就悔之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2-2010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12-2010 01:03 PM 编辑

回复 16# 三法印


    不是的, 因该是说修學佛法有四個層次,即信、解、行、證

信  - 佛經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進入。」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有信無解,增加愚癡。有解無信,增加邪見。」
        正信。應該相信因緣果報,因即習因,由種而生。

解 - 《阿含經》說︰「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菩薩戒經》說︰「四十里內,有講法處,不去聽法,犯菩薩戒。」
        《大智度論》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

行-《華嚴經》說︰「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
      行解相應,目足並用,如鳥雙翼,如車二輪

證-《心地觀經》說︰「法寶之中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證果,四法收之,鮮無不盡。」
    《占察經》說:四種成佛。
      一、信滿成佛。信於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是為信滿成佛。
      二、解滿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無造無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思,心無所佈,亦無所欣,是為解滿成佛。
      三、行滿成佛。依究竟之菩薩地,能除一切無明法障,菩提之願行,應皆具足,是為行滿成佛。
      四、證滿成佛。依淨心地,得無分別之寂靜法智,以及不可思議勝妙之功德,是為證滿成佛。



佛經說︰「世間有五種寶,甚為難得。
一者、如來出現於世,甚為難得。
二者、如來演說正法,甚為難得。
三者、能信解正法者,甚為難得。
四者、如來演說,能成就者,甚為難得。
五者、臨危救厄,知回頭者,甚為難得。其中隨得一寶,即能了生脫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2010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清池


重申:佛的正法是让人迷而知返,亲证不染污的哪个,喻衣内明珠,自家宝藏,若得则受用无穷。任何教如果能做到这个,都是正法,

若你还没有亲证,如何引导别人亲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清池

你还是好好去修... 路还远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個都正法,都如法。

阿彌托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08:59 PM , Processed in 0.12533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