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38|回复: 33

投资和储蓄的一点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010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zhizhen 于 20-11-2010 02:04 PM 编辑

想问一下,其实要到多少的IRR才算是精明的储蓄?
而又要多少的IRR,才算精明的投资?

储蓄是不是只要能够和通货膨胀持平就算ok了?
因为存多少,只要不贬值,就不算损失

而投资又怎样看呢?风险和回酬的损益比在大概多少会比较好呢?

这是我在这里看了基金和储蓄保险之后所产生的疑惑,希望大家帮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010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膨算是 4-7%, 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kteng7739


  我不知道。。。
我的感觉是储蓄是应该要和通膨差不多。。。
而投资因为有风险,所以应该高一点。。。
可以知道你的意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我是zhizhen


    起码要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kteng7739


    6%是有赚钱的还是持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我是zhizhen

勉强赚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kteng7739


   那么如果储蓄保险大概做到4.5-5%的话,有办法持平吗?
保守型的基金大约也是5%,也是属于不赚钱的,对吗?
想要了解一下,不想卖出去给人的产品是害人亏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我是zhizhen
一个方法就是把赚到的钱再拿去投资。。。一个例子

我买了sukuk bond 100k, 每年有 5k, 然后再拿这个5k 去投资一下股息基金还是股票来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kteng7739


    再投资的话,这些股票有没有creditor proof和tax free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kteng7739


    所以是不是说储蓄保险和保守型基金适合用来保本,让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而他的利息则应该再投资,让我们有赚钱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我是zhizhen
要看个人如何处理了, 在给股息前卖了,还是持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20-11-2010 02:31 PM 编辑

回复 10# 我是zhizhen


    这个我就没办法答你了, 因为市场每天在变, 现在已经没有保证这会事了。。。。


虽然我是有100k买了sukuk bond, 假如彪叔叔。。。。。。。 ,还是遇到大股灾, pbbank 股票掉到很厉害,我会卖掉sukuk bond 买pbba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kteng7739


    原来是将的。。。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20-11-2010 02:36 PM 编辑

回复 13# pendan

个人建议。只供参考。。 ,其实也可以买股供, 有些股票的利息也有一年 6.5%。所以投资的方法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kteng7739


    努力学习中。。。搞不懂那些股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回答方法
投资:希望以钱赚更多的钱
储蓄:把手上的现金储存起来顺带赚点“外快”

如果楼主明白了以上的两点不同的地方,就能得到你问题的答案了。
我个人看法,储蓄很难和膨胀率达成同点但你不能没有储蓄。
通常的人都是通过储蓄储蓄再储蓄然后把该储蓄转换成投资以达到钱滚钱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010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过10%的就不叫投资,投资就要看通膨。

没有保障的就不叫储蓄,储蓄应该不须要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指教,所以以后我在做储蓄保险的时候,会告诉他们这是保本的,不是赚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其实要到多少的IRR才算是精明的储蓄?
而又要多少的IRR,才算精明的投资?

储蓄是不是只要能 ...
我是zhizhen 发表于 20-11-2010 02:02 PM



   对一个储蓄了很多很多的人来讲,通膨率对他来讲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10 0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其实要到多少的IRR才算是精明的储蓄?
而又要多少的IRR,才算精明的投资?

储蓄是不是只要能 ...
我是zhizhen 发表于 20-11-2010 02:02 PM


zhizhen,你也开始“思想”复杂了啊,这是好事~呵呵~加油哦~


个人觉得,很多人,正确的说应该是保险代理员、基金代理员、金融业的代理员,
常把储蓄及投资混为一谈。

个人觉得的定义,
储蓄 - 即将收入的百分比存于某个“地方”,这可能是存于milo罐、床底下、银行户口等等。
         即当要用到此比存款时,可随时拿出的钱不会少于我们所存的总数。

很明显的,保险的所谓的储蓄保单,并不能如此“随时”提钱而出。

那么基金呢?
个人觉得,亦是如此。
因它牵涉投资风险,即使比较稳当的债券基金bond fund,也是会有可能在短期内亏损的。
所以,以债券基金多以1年~2年来看,会比较降低亏损可能性。
同理,股票型基金 较建议中长期,书上写是用5年以上,但我个人觉得10年会较理想。
1)10年,差不多经济周期走一圈了,经历起伏,定期定额加码,可发挥其效用。
2)投资基金还是要看大势所趋,当然也要依据自己的财务目标年限、能力而定。

一些保险代理员常会说,买这保单好,可以当作储蓄。
基金代理员会说,买这基金好,每月定时加码,可以当作储蓄。
有没有发现,我加深“当作”字眼。呵呵~ 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呵呵~ “当作”,亦即只是假设性地把它“看成是”,而并不是可以确定为“储蓄”。

要得到多少IRR才足够?
我刚开始接触投资时,是希望越多越好~  我很贪心哦~
但却是很不正确的观念~ Zzz....

后来在数月的自修学习中,觉得若以累积财富为目标的话, 8~10%就很足够了。
但以投资致富的角度的话, 至少要20%。呵呵~ 我会不会太天真?

保本投资?
要看投资对象是谁了。
以50,60岁的对象来说,如果他每月收入都很高,现金流及资产等各方面都很充足,加上他的投资风格及性格比较激进型,那么要他投资保本类,那不是不合他的胃口?呵呵~ 所以,还是要因人而异。

以20,30岁来说,干嘛要保本投资?这就是部署与策略问题了。
前些时候才和朋友讨论过, 他打算待我考试后向我买基金,每月投资1000。
以他的年龄、收入、储备金、所能受的风险程度、现金流、资产、财务目标年限等等来作粗略判断,
他的财务目标年限为10年,1000 都投资于激进型股票基金也不为过。
我是觉得他可以分散投资在2~3个股票型基金,
PISSF +PSESF + PCSF ,即本地基金+东南亚区域基金+中国基金。
中国如果是个趋势的话,那么或许现在是个好时机,投资有时需要用到反向思考,
但现在说这么多也是废话,还是要等以后才知道结果如何。
东南亚区域基金,主要投资于马、印、新等中国家,基本面还是不错,尤其本国与印尼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况且新加坡正转型攻旅游业,一向来新加坡政府的办事效率都让人比较有信心的。
但保佑这些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么就万事如意了~
本地基金,马来西亚,令我又爱又恨的国家,以它的地理位置加上天然资源,希望有天它觉醒了,就能超越新加坡了。希望真的Malaysia boleh。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5-2025 05:34 PM , Processed in 0.13317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