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ylelau 于 17-11-2010 11:51 PM 编辑
. 今天又是我和她約會的日子,是我最期待的一天,沒想到這麼快來臨了.
想起前幾次和她婆娑起舞的心情,當時愉快的氣氛還瀰漫在我的四周.她那美妙的聲音還不時在我耳邊盪漾著,令我無法抵擋她的魅力,這時我已陶醉在那動人的舞姿中.
還記得我與她第一次見面時,她那羞澀的模樣是多麼地美麗動人.我們第一次跳舞時是多麼糟糕,也許大家都缺乏了默契.經過幾次的約會後,默契也在我們之間漸漸地培養起來了.我想沒有人能夠配合得比我們更好了.
每當我攬腰抱著她開始跳舞時,她便會在我耳邊輕輕地哼著歌.有時因為我的疏忽而使她摔倒在地上,我總是感到萬分的愧疚,紳士般的伸出手把她拉起來,繼續我們未停的舞.她沒有任何抱怨,繼續發出她那美妙的聲音.但是有時候我會不小心地把她抱得太緊,這突來的動作會把她嚇一跳,她的舞步也跟著凌亂了,我也得安分守己輕輕地抱著她繼續剛才的舞.
手錶滴答滴答地響起,把我從遙遠的思緒拉回來了.我看了看手錶,和扯鈴的約會快到了,我得趕快去與她會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0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來猜猜"她"猜猜她是什麼東西啦!
難道你們都不好奇?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10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11-2010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的起承轉合裡,目前只有[起],所以還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然後雖然想把文章寫的浪漫,但用辭貧乏,比較接近口語,激不起腦海中的畫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1-2010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的起承轉合裡,目前只有[起],所以還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然後雖然想把文章寫的浪漫,但用辭貧乏,比 ...
sfujiki 发表于 17-11-2010 10:25 PM
忘了這樣的文章叫什麼,好像是短文.
一開始講的故事要到最後才知道答案.
如果是你,會怎麼寫?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10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kylelau
我只是個讀者,怎麼會反問我會怎樣寫呢?無論是長篇短篇,作者應該是要有想訴說的中心理念,然後讀者在閱讀完畢後會有所收穫,可能是一些感觸,可能是一些領悟,也有可能是一些歡笑等等,而不是去猜作者在說什麼,不然不就跟看「腦經急轉彎」一樣了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1-2010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sfujiki
看你講的那麼專業,什麼起承轉合的,也許之前我用XX代替了扯鈴,所以看不到起承轉合.
不過要是放了扯鈴,是不是有了起承轉合?我是這麼認為的.
還有你說我用辭貧乏,這我可不認同,所以想看看到底那裡用辭貧乏?請指教
至於口語,我就不大知道了,因為不是很會分,可以告訴我那裡口語化了?
這是中二的一個小作品,故事一開始就開始描述,到了最後180度轉變,但和故事確是很符合,讀第二次時有另一番意思.
也就是一個作品當中隱藏2個故事.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10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這是中二寫的,那我也就不多加批評.
至於起承轉合,作者可以先去了解其中的意義,然後詞彙方面,就是屬平舖直述,但這樣是符合考試規格的.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10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因爲文很短,不花很多時間,所以我有很認真地看了兩、三遍。不過老實說,這文真的完全引不起我想去猜測“她”是什麽的興趣。
一丁點也沒有。
原本我是連回復都懶惰,但你之後的説法,卻引起了我想回復的興致。
短文的精髓在於寥寥數句中,讓人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
老實說,這一點我還真的在你的文中看不到。
看不到你想表達的重點,看不到一個故事的起伏,……什麽都沒有,就只是一個“我”(主角)對於另一個“她”的感想而已。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東西)的感想,真的不能被稱爲一個“故事”。
這一點,不管你放的是“XX”還是“扯鈴”,我覺得都沒什麽關係誒。
因爲不管是哪一個,都不過是一個詞彙,並沒有起到改變整體的效果……至少對我這個讀者來説,不管放哪一個詞彙,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東西。
頂多知道這是‘扯鈴’之後,也只會‘哦’,但用針對人類的第三人稱,來稱呼非人類的東西,你不是第一個使用這手法(更何況你沒有用得特別出色),所以讀者基本都可以猜到“不是人類”,但不知道是什麽而已。
而且老實說,我知道這是“扯鈴”之後,我只會更覺得——形容得完全不貼切。
另外,說到“用詞貧乏”,這一點我也是認同的。
要知道,你的文才短短的那幾行字,可是有多少詞彙被重復使用了,你自己有去注意或細數嗎?
真正寫過文的都會知道,這麽短的一篇文裏,同樣的字出現兩次以上,就已經是犯了“用詞貧乏”這個毛病了。
更別説,有部份的句子裏,同樣的字你使用了三次左右,例如“默契”、“繼續”。
(我還去幫你算哦)
雖然確實是有一些重復使用詞彙的手法,是會出現在詩詞、散文之類,被有技巧性地使用。
但很顯然地你並沒有掌握這種技巧,而你的文也沒有表現出這種寫法,所以很顯然地就只是用詞貧乏而已。
至於“口語化”的問題,就和我一開始說過的,是相似的東西。
通篇文基本上就只是“我”在敍説對“她”的看法和感想,基本上説是“自言自語”也不為過。
於是針對你的問題:“哪裏口語化?”
老實說,這還真的有點難回答呢,因爲通篇就是口語化的自言自語敍述,要我怎麽指出呢?
這就好像你站在森林前面,叫我指出:“哪裏有樹?”
就算我告訴你:“全部都是。”——但因爲你不認識‘樹’,所以你還是很難明白我說的是什麽。
最後,針對你的個人想法:“故事一開始就開始描述,到了最後180度轉變,但和故事確是很符合,讀第二次時有另一番意思.”
我想說:作者當然知道自己在寫什麽,所以你看自己的故事,看得出有兩個意思,並不特別也不怎麽樣。
問題是,讀者看你的故事,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意思,也看不到你想表達的意思,更看不到你所謂的“兩种故事、兩种意思”,還真的是很沒意思……(這是重復使用同一詞彙寫法的不良範例)
就算你揭曉了謎底——“扯鈴”,老實說也沒什麽特別意思。
誠如我早前說的,我只會覺得:形容不貼切,描繪不足。
最後的最後,我的結論是:如果這是你中二的作品,那我可以理解那些不夠好的部分。
但既然你這樣說,代表你現在已經不是中二生了,那拿出你近期的作品,讓大家看看你的進步不是更好嗎?
拿舊作出來發表,會讓留下感想的我也會覺得對你不公平,因爲這又不是你近期的水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1-2010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layzicfish
賜教了,聽你這麼說,我終於看到我的錯誤,而我真的是犯了“用詞貧乏”這個毛病.
我開貼的目的就是想讓人指點我的錯誤.
"因爲你不認識‘樹’,所以你還是很難明白我說的是什麽." 現在開始有點明白了
也許真的描繪不足,不過我真的以扯鈴的特性去寫出我的感覺,又怎麼會不貼切呢?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10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許真的描繪不足,不過我真的以扯鈴的特性去寫出我的感覺,又怎麼會不貼切呢?
kylelau 发表于 18-11-2010 09:34 PM
我這麽說吧,這是“你對扯鈴的感覺”,但這畢竟只是“你的感覺”而已。
你並沒有把這個感覺寫得讓別人一看到,就有:“啊,是扯鈴,真貼切,原來還可以這樣形容!”<——這種效果。
貼切,也只是你自己的主觀看法,可是引不起讀者的共鳴這件事,已經説明了實際上並沒有你以爲的那麽“貼切”。
再説,寫文這件事,比什麽都還需要“客觀”的角度。
不只是寫“自己以爲”的東西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要寫一個故事,你還要寫“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東西。
這個“共鳴”,不是叫你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寫討好讀者的東西(實際上也沒有多少讀者喜歡看刻意討好的作品)。
而是以客觀的角度,寫一些至少讀者看了,會覺得:“啊,能理解!”的東西。
(以你這篇文為例,則是至少在你揭曉謎底之後,能讓讀者覺得:“啊,有相似!”——就可以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1-2010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layzicfish
謝謝,經過你的指點,真讓我獲益良多,我會多去注意注意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