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eonglah 于 9-11-2010 11:17 AM 编辑
遊船沉沒16人全獲救
求生意志救了大家
女醫生:一起牽手並肩圍圈
獨家報導:藍金枝
(吉隆坡8日訊)沉船事故得以締造零死亡紀錄,除了兩名女醫生及舵公指導求生技巧有方,乘客的強烈求生意志及互相扶持的精神,也是救回他們自己性命的重要因素。
儘管出事的16人中,有13人是合格的潛水員,不過他們在大海漂浮時也只是穿著救生衣,而且十余小時在海上饑寒交迫地漂浮,殊不容易,而其他的孕婦及小童情況之艱辛更是不在話下。
正當人們認為16人全獲救是奇跡時,女醫生阿妮斯沙迪娜(29歲)認為,更重要的是本身的求生意志,以及彼持間互相扶持及鼓勵,尤其是年紀最小的4歲男童,全程不哭也不鬧。
阿妮斯沙迪娜接受《中國報》記者電訪時指出,當旅遊船開始沉沒時,她就預想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怎樣才可以自救?
堅信拯救隊很快抵達
她說,她與女同伴諾阿茲米馬(29歲,醫生)及舵公莫哈末祖法里先安定其他人,要求每個人手牽手、肩並肩,圍成小圓圈。
“我們要確保看到對方,叮囑大家要時時留意身旁的人,若對方稍有不妥或虛脫,就要叫醒對方或給對方打氣。”
“我們互相鼓勵及交談,我們堅信拯救隊伍很快抵達,我們一定可以回到陸地。”
她指出,晚上的時刻最難熬,所有人都饑寒交迫及疲憊不堪,可是她們不睡覺,以免一覺不醒。“我們最多是閉目約5分鐘,再由同伴把我們叫醒。”
她說,晚上下了一場雨后,海面捲起更大的風浪,他們也無力對抗強風巨浪,唯有順著海浪的波動在海上漂浮,以免消耗更多的體力。
她指出,在海上漂浮期間,所幸有人戴著手錶,至少他們還知道時間,而不是不知時日地度過。
上岸後手腳抽筋
孕婦肚痛以為流產
獨家報導:徐可麗
(甘馬挽8日訊)“遊船沉沒16人全獲救”;孕婦奴萊妮蘇西拉華蒂說,她在海中漂浮16小時期間,雖有下雨,海浪洶湧,但浸泡在海中並不覺冰冷,只有臉部被大風吹得僵硬。
她說,由于長時間在海上漂浮,上岸后,感到肚子疼痛,手腳抽筋,初時以為胎兒已不保。
“獲救上岸后,肚子非常疼痛,一度感到絕望,幸證實胎兒平安,也非常幸運能活下來。”
奴萊妮蘇西拉華蒂今天在甘馬挽醫院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4歲的兒子是她求生的推動力,我一定要兒子而活,不可輕易放棄。
登旅遊局展開調查
報導:黃慧芬
(龍運8日訊)登州旅遊局將針對登莪島沉船事件,展開調查,目前未鑑定有關度假村及遊船公司是否擁有合法旅遊執照。
登州旅遊局局長法迪爾告訴《中國報》,他們將向有關度假村業者及船主,了解沉船事件來龍去脈。
他說,該局將會把相關資料呈報旅遊部,並且查證涉及的公司是否擁有合法執照。
“同時,遊船公司是否有為遊客購買保險,有待進一步查證。”
此外,甘馬挽水警莫哈末哈山警監指出,出事的遊船及舵公經查證,皆擁有合法執照。
他說,舵公駕照及遊船執照有效期皆至明年2月,目前未能確認船底出現破洞肇因。
由九十年代開始崛起,成為東南亞潛水天堂的登莪島上,目前擁有3家度假村,其中一家度假村經確認擁有合法旅遊執照。
載10氧氣筒16人
船身負荷過重
沉沒的遊船出事時,運載超過10個沉重的潛水用氧氣筒,加上眾多乘客重量,造成船身負荷過重。
事后參與搜尋行動的一名行家向《中國報》證實,出事的KATAMARAN型號遊船,每趟僅限載送12名遊客。
他說,每個氧氣筒重達25公斤,由于載有16人,船身負荷過重。
他指出,27尺長的遊船,其中一邊的船底出現破洞之后,海水迅速湧入,由船尾部分開始下沉。
“除了救生衣挽救乘客性命,乘客中也有潛水教練和醫生,都是保住人命的關鍵。”
“潛水教練都曾接受嚴格救生培訓,可指導乘客如何在海上延長生存條件。”
他說,在救生衣發揮功能,加上海上情況許可下,一般人可在海上漂浮存活兩三天。
潛水客勿耽誤回程時間
行家告誡潛水遊客,切勿因留戀潛水樂,耽誤回程時間。
他指出,登莪島上只有一家度假村,提供3次潛水機會的一天潛水旅遊配套。
“一般上,同一天往返的潛水行程,早上和中午各有一次機會下海潛水,午餐后便于下午3許,啟程返回瓜拉龍運碼頭。
”
他說,唯一一家度假村下午多安排一次潛水活動,延遲回程至傍晚時分,屆時海上情況已開始不穩定。
他說,除了度假村,遊船公司也有安排每人費用約300令吉一天潛水團,團員只在度假村享用午餐和衛生設備。
“因此,出事沉船上的遊客,當天若取消回程,在度假村住宿,遊船公司須自掏腰包繳付額外住宿費。”
他建議遊客選擇兩天一夜配套,有關配套往返船程皆安排在早上8時至9時之間。
他指出,前往登莪島遊客除了潛水,也進行浮潛活動,其中本地遊客佔70%,外國遊客則以歐洲遊客為主。
進口遊船每艘18萬
由澳洲進口的KATAMARAN遊船,每艘價值18萬令吉。
出事遊船上最近裝上兩台200馬力的強力引擎,每台引擎價值8萬4000令吉。
據悉,KATAMARAN遊船屬與登莪島度假村合作的遊船公司擁有,有關公司提供不同型號遊船、快艇甚至小型渡輪,充作載送遊客往返瓜拉龍運碼頭及登莪島用途。
行家透露,瓜拉龍運碼頭屬私人所有,船主須定期繳付租金及停泊費用。
他指出,雖然遊船公司選用型號不受限制,但是每年更新遊船個別執照之際,必須確保具備完整急救設備和遊船情況良好。
他說,舵公也須擁有合法執照,負責掌舵出事遊船舵公擁有多年經驗。
舵公不聽勸照出海
不願具名的登莪島其中一位度假村東主形容,沉船事發當天,海上的情況不宜出海。
“由于島上碼頭遭海浪衝擊,15名遊客當時是在另一個碼頭登船。”
他說,他曾提醒有關舵公不要出海,加上乘客中有孕婦和小孩,應取消船程,但舵公指是根據老板指示行事。
他回憶當時情況說,船上唯一的華裔遊客盧傑忠,是首個登船的人,而孕婦是最后一個。
“我當時還勸告孕婦,最好選擇船尾比較穩定的座位。”
船主只求遊客無恙
沉船船主只求遊客平安無事,未決定是否要打撈沉船。
不願具名的船主在瓜拉龍運碼頭告訴《中國報》,當務之急是安排所有遊客,安然無恙返回家園。
“由于事發突然,還要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詢問,目前未決定是否要打撈沉船。”
無論如何,在碼頭忙著指示工友搬運一批潛水用氧氣筒上車的船主,拒絕回應其他問題。
據了解,出事遊船仍未全面沉沒,由船尾部分開始下沉的遊船,船頭仍暴露海面,不難鑒定確實位置。
此外,甘馬挽水警指揮官莫哈末哈山警監指出,由于出事遊船屬私人所有,當局將不參與打撈沉船工作。
度假村同業參與搜尋
度假村同業在十余尺高滔滔巨浪下,冒著狂風暴雨參與搜尋行動。
該名度假村東主于傍晚7時15分,接獲船主求救電話,5分鐘后馬上與兩名員工,包括潛水教練,出海搜尋出事遊船。
“當時天色昏暗,加上狂風暴雨和滔天巨浪,我們搜尋至晚上9時50分只好放棄,向水警求救。”
他說,船主當時也派出一艘船只參與搜尋,但最后同樣無功而返。
他指出,心急如焚的乘客家屬,也不斷致電,向他查詢搜尋進展情況。
“所有受害者家屬,周一早上已先后前往瓜拉龍運碼頭,取回他們停放在碼頭的座駕。”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10-11-09&sec=malaysia&art=1109mb58.t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