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新加坡今日(週三,4月14日)早上出奇不意地表示,將容許新加坡元溫和而緩步地升值,引發新元兌美元急升1%,為10個月來最大的升值。市場估計,大馬、韓國、印度和台灣的貨幣也會緊接升值。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表聲明,把新元的政策波幅由零升值,改為追求溫和而緩步的升值,同時上調新元波動區間中間點,觸發新元立時飆升,一度高見1美元兌1.3776新元,為2009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 馬幣兌美元在週一(4月12日)一度上抵3.1785關口,創下2008年5月來新高。週二(4月13日)回軟至3.2240水平,不過,週三在新元升值帶動下,一度回升1%至3.1910水平,截至下午5時掛3.1970。 隨馬幣的強勢出乎意外,許多經濟學家已經上修馬幣目標,一些預料馬幣會揚升至3.10左右的水平,之前預測在3.25至3.20左右水平。 新加坡突讓貨幣升值的措施,相信是應對最新的經濟增長,顯示當地復甦力度強勁,故容許升值來控制通膨。
新加坡調高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9% 新加坡政府週三調高了今年的經濟增長及通膨預測,其中預期今年經濟增長達9%,而之前的估計為6.5%。而通膨今年目標則修訂為2.5%至3.5%,而之前為2%至3%。 新加坡公佈國內生產總值(GDP)首季增長按季升32.1%,較市場的18.4%估計為快。 新加坡一向以調控匯率來進行貨幣政策,與一般國家以利率來調控經濟的做法有別,因此是次升值,亦被外界視為收緊貨幣政策遏抑通膨的舉動。 經濟學家也表示,新元率先升值的作法,應該也是防患以未然,因為預估人民幣即使升值,為新元帶來升值壓力。 新元今年初至今只漲1.8% 經濟學家預計新元會升值1.2%至1.4%左右。新加坡金管局去年10月的貨幣政策會議維持貨幣“零波動”的決議。新元今年迄今只漲1.8%,遜色於其他亞洲貨幣表現。
馬幣漲逾7%冠絕亞幣
韓元、盧比、台幣料跟進 ●市場普遍認為,亞洲貨幣應該會跟進新元升勢,而被點名的包括韓元、印度盧比和新台幣,不過,今年漲勢笑傲亞幣的馬幣,也被認為會緊接進一步升值的貨幣之一。 馬幣今年至今漲逾7%,冠絕亞幣,從去年3月至今1年內漲逾14%,除了反映經濟基本面的復甦,主要也是對人民幣漲值的憧憬帶動。 人民幣升值
增加中國採購大馬產品 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升值將增加中國對大馬原產品,包括棕油、橡膠的購買力,這可讓大馬在不傷害出口的情況下讓馬幣升值。中國在今年1月成為大馬最大出口市場,在2月為第二大出口市場,僅遜於新加坡。 雖然國家銀行一再強調,馬
幣強勢走勢是反映基本面,大馬不以匯率加強貿易競爭力,但是,人民幣的升值對馬幣走勢的帶動力無可置疑。 中國在2008年中將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但近期面對國際升值的壓力,分析員預料人民幣一旦恢復升勢,馬幣、新元、印尼盾預料都會跑贏人民幣。 馬幣在20
05年7月宣佈與美元脫鉤(當時定匯為3.80水平),人民幣同時宣佈放寬人民幣匯率,至今馬幣共漲16%,升值速度是人民幣的兩倍。 瑞銀預計人民幣兌美元今年杪可達6.4水平,明年杪抵6水平。目前人民幣在6.8左右波動。 胡錦濤在週一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表示,中國致力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但只會根據自身經濟發展需要而進行,不會屈服於外部壓力。 人民幣料3個月內升值 儘管胡錦濤的強硬措詞,但市場普遍預測人民幣會在3個月內升值,問題在於緩步升,還是一次漲足。 聯昌研究經濟學家李興裕表示,人民幣升值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重點在於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的方式,是透過大幅升值,還是祭出新匯率機制,讓人民幣逐步對一攬子貨幣升值。 “馬幣今年至今已升值7%,相信人民幣一舉一動將持續牽制馬幣走勢。不過,雖然馬幣仍有進一步升值空間基礎,但升值速度過快絕非好事,希望馬幣短期內能維持穩定和有序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