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今有很多友人都在卖水机. . 生命水, RO水..等等.都有提到飯後喝冷水致癌, 其实飯後喝冷水致癌并不属實.
最近網上有傳言,勸人飯後別喝冷水,否則,冷水會導致剛剛吃下肚的油膩食物凝結在一起,使得胃腸的消化作用變慢,凝結物像爛泥般,踫到胃酸就會分解,很快被腸子吸收,附在腸壁上,不多久就會變成脂肪,導致癌症,因此,傳言叫人飯後還是喝溫水比較好。心臟專科顧問醫生徐德祥說,不曾有一份科學報告提出上述理論。這樣的說法並不確實,人體的溫度約為37度,冷飲喝進肚子裡面,也會轉變成這個溫度,不會出現傳言里所說的,把油膩的食物“凝結在一起”。 百匯癌症中心醫藥總監洪炳添醫生受詢時說,他並不曉得醫學界有這樣的說法,指腸壁上附著脂肪會導致癌症。
脂肪難消化導致腹瀉 他指出,人體的消化系統能分解並吸收人們從食物中所吸取的脂肪。 “腸胃癌一般上會發生在有類似病史的病患身上,或是那些飲食習慣偏向高脂肪、低纖維的人身上,但和飲用冷水並沒有關系。” 洪醫生指出,如果病患有消化脂肪的困難,一般上都會產生腹瀉,或有稀疏、會浮在水面上的糞便等症狀。 “這些時不時出現的傳言,多數都沒有甚麼根據,大家不應該被傳言擾亂。”
網上傳言似是而非:
傳言︰心臟病發作時,應注意頸項的劇烈疼痛。 徐醫生︰心臟病發作,最多見的是胸部不舒服,不舒服不一定是疼痛。胸部不適可延伸到左臂,也可延至右臂、頸部和下顎,甚至延伸到肺部和胃部。有些心臟病人甚至以為是牙痛
傳言︰心臟病發作時,不一定會胸口痛。 徐醫生︰70%的心臟病發征兆是胸前不舒服,20%毫無征象,其餘10%包括惡心、盜汗和頭暈,有些甚至暈到昏倒,都屬於非典型征兆。非典型征兆多見於糖尿病病人及年老的心臟病患者。
傳言︰60%的心臟病是在睡夢中發作,患者因此很容易一覺不醒。 徐醫生︰人在睡覺時,心跳和血壓比較平穩,在睡夢中心髒病發作的情況較少見。 一個人在一天裡面,睡眠時間佔30%,大部份時間醒著,這也是心臟病在睡夢中發作幾率較低的原故。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時間是在早晨起床後到上午10時的一段時間。上午6時至10時最常見。 星洲日報/國際‧2010.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