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63|回复: 3

[轉貼]韓國人來自中國古代養豬部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3-2010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22/12/27872_915731.shtml

http://big5.thethirdmedia.com/g2b.aspx/ido.3mt.com.cn/Article/200801/show891359c30p1.html

中國先秦寶典《易經》(西周初期的社會學專著,作者可能即周公)和《山海經》(禹、夏、商、周四個朝代的地理文獻匯編)中有著相關的記述。筆者在《全本繪圖山海經》電子版一書中指出,《山海經》有三處記述朝鮮、韓鴈、韓流的地方,它們表明古代朝鮮人、韓國人均來自中國大陸,其中朝鮮人來自箕子(商紂王的叔叔),韓國人源自韓流(中國古代養豬部落)。


一 、《海內經》記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

  筆者在《全本繪圖山海經》里的解讀為: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海內經》所記東海之內、北海之隅的朝鮮,指的正是位于朝鮮半島的方國。由于朝鮮人又自稱是韓國人,因此《海內東經》所記“韓鴈在海中,都州南”,以及《海內經》所記“韓流”,均表明朝鮮人、韓國人來自中國大陸。

  此外,筆者在《神奇的八卦文化與游戲》一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指出,六十四卦的明夷卦的爻辭,記述的正是箕子到朝鮮的故事。明夷卦六五爻辭“箕子之明夷,利貞”,徐志銳解釋為“箕子為奴”,高亨解釋為“箕子捕獲鳴雉”。筆者則認為,“明夷”即朝鮮,“箕子之明夷”即箕子率族人遷徙到朝鮮。箕子是商紂王的叔叔,武王滅殷之后,箕子不愿意受周朝統治,因此舉族東遷至朝鮮半島“飛于明夷”,帶去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明文化“于明夷南狩”,受到當地土著歡迎“獲明夷之心”,被推舉為王,至今朝鮮仍然盛傳箕子的故事。



二 、《海內東經》記有:“韓鴈在海中,都州南。”

  筆者的解讀為:《水經注》卷30(淮水)云:“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郁洲,《山海經》所謂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蒼梧徙此,云山上猶有南方草木,今郁州治。故崔季  之敘《述初賦》,言郁洲者,故蒼梧之山也。”據此,都州在今江蘇北部連云港沿海一帶。

  經文所說韓鴈位于都州南,可知其地在今連云港以南的沿海地區。郝懿行注:“韓鴈蓋三韓古國名。”《魏志?東夷傳》云:“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這些沿海小國的出現,可能與海水退落、灘涂成陸的變化有關。

  畢沅、郝懿行均認為轅厲即韓鴈,轅、韓聲相近,鴈、厲字相似。據此,始鳩國又在三韓國之南。至于國名韓鴈、始鳩,則可能與候鳥遷徙在此地落腳有關。由于古代朝鮮半島居民自稱“韓”,因此《山海經》所記“韓鴈”、“韓流”均表明朝鮮半島古代居民來自中國。


三 、《海內經》記有: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3-2010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續 1:

筆者的解讀為:朝云國與司彘國相鄰與處,當系兩個長期互通婚姻的部落。司彘國之名,表明該族以豬為圖騰,或者負責管理與豬有關的事項。朝,既指晨陽,又意為朝向、朝拜;因此朝云既可指赤云,亦可指對云(包括雷電)的朝拜。進一步說,朝云疑即縉云,縉意為赤白色,與朝云色彩同;縉亦指赤色絲帛,“縉紳”指系著赤色大腰帶的人(有身份的象征);縉又有插意,縉紳又可指插笏于帶(官員上朝言事)。據此,縉云乃雷電從云中插下之貌,同時又有朝拜雷電之意。

  在古史傳說里,黃帝為有熊氏國君,號曰有熊氏、縉云氏、帝鴻氏、帝軒氏、軒轅氏(實際是上述部落共同組成黃帝部落聯盟)。其中,有熊氏與獵熊、觀測北斗星(大熊星)有關,軒轅氏與車的制造和使用有關,而縉云氏則與雷神崇拜有關(所謂黃帝生而有景云之瑞,亦出自縉云)。袁珂在《中國神話大詞典》中指出:“ 黃帝最初之神職蓋為雷神。”并引《河圖稽命征》:“(黃帝母)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權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黃帝軒轅于青邱。”《河圖帝紀通》:“黃帝以雷精起。”《春秋合誠圖》:“軒轅,主雷雨之神也。”《大象列星圖》:“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凡此種種,均與雷電有關。或許我國古代青銅器裝飾圖案多云雷紋亦源于此。

  雷祖又作累祖、嫘祖等,相傳嫘祖發明養蠶繅絲織帛,《路史?后紀五》:“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又祀先蠶。”先夏時期,彩帛除可為衣,當亦用于巫術,例如象征彩云,與“誰持彩練當空舞”意近。因此,朝云國或即縉云氏與雷祖聯姻之后裔,亦即此處的昌意。昌字形象有日盛之意,意字古與“抑”通,昌意或可指云遮日,與縉云氏一脈相承。

  經文“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郭璞注:“《竹書》云:‘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乾荒即韓流也,生帝顓頊。”所謂“降處”即遷徙,此處若水通常認為即今四川岷江支流若水,韓流乃昌意與若水女子通婚的后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3-2010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續 2:

所謂“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擢字意為抽、拔、聳起,擢首當指拉伸頭顱使其變長,而顓頊之名亦有頭骨變形之意。而遠在美洲的瑪雅人亦有此習俗,即對貴族兒童的頭顱施行人工變形,使其長大后具有特定的相貌。謹耳當指對耳朵的人工裝飾或造型,其狀應如豬耳,此處謹字可能有誤。總之,韓流的扮相是長顱骨、大耳朵、豬嘴巴、動物皮毛、粗壯的大腿、豬樣的蹄腳,而這正是他具有“司彘”(負責管理養豬工作)身份的象征。我們今天不要小看韓流負責養豬這項工作,在當時乃是非常重要的職業;此后人們在豬欄上加蓋頂棚,就是漢字的“家”,而女子出“嫁”則表明最流行的嫁妝就是建造一座有頂棚的豬圈。

  此處經文稱韓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大戴禮?帝系篇》則云:“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謂之昌仆氏,產顓頊。”郝懿行認為此處淖子即蜀山氏女。《初學記》卷九引《帝王世紀》:“顓頊母曰景仆,蜀山氏女,謂之女樞。”樞有旋轉之意,多用于天文觀測,而顓頊后裔多天文巫術世家,或源于此。在古史傳說里,顓頊為北方著名部落或北方之神,此處卻記述他出生在南方的蜀地,此間當有民族的往來遷徙。

  由于朝鮮半島居民自稱“韓”,而“韓”字本意是井的欄桿,源自古人用木頭搭的架子或者圍欄,暗示著韓姓和韓國均出自中國古代負責搭建圍欄(養豬)或者搭建木架(打井)的氏族,亦即其族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韓流”(司彘)部落。與此同時,《海內東經》所記韓鴈,以及戰國時期的韓國、今日陜西省的韓城,均應出自韓流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4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2-2024 02:08 AM , Processed in 0.12496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