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10-1-2010 06:09 PM 编辑
1) 气功分类
中国气功功法丰富多彩。
中国气功功法种类繁多。中国气功功法众多,表现了中国气功理论内容和技法的丰富。
以中国气功流派划分,可分为道家功、儒家功、佛家功、医家功和武术五大派别。
以练功的动静划分,可分为静、动功。一般认为太极拳就是一种动功。
以练功的姿势分,有卧功、坐功、站功与活步功。
以练功的手段分:侧重意念锻炼的意守功;侧重呼吸锻炼的呼吸功;侧重姿势锻炼的调身功。
从70年代未到现在,全国各地推行与普及的气功功法是以动功为主,并且不少是群体练功。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2010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中国气功是真的吗?
答案:
绝对是真的,只不过没有电视或者电影里面吹嘘的那么离谱罢了。我现在学的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听说从大二开始专业课会有功法练习,会学习到少林内功和易筋经。效果只是加快体内血气循环,要想开山碎石那是没多大可能的。
个人比较反对“锦舞棍影”的说法,科学理论是用来解释客观现象的,并不代表所有客观现象都符合科学理论。中医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有谁能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完全解释中医呢?但中医药的功效是有目共睹的。医学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在美国已经有好几所州立大学设立了中医药研究所,倒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一直都在犯着从“五四运动”开始的错误,没有好好地重视罢了。
武术中气功的作用也很大,不过这点只有到了后期的修炼才会感觉到。但很多门外汉刚入门的时候都只注重横练,没有理会内功修炼,还自认为练的是“硬气功”。因此现在有个现象不难发现,外家的武者多数到了中年就衰退得很快,很容易得风湿之类的疾病,就是因为练习不当造成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2010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中国气功文化的起源
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从中央出也。”说明气功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由于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气功文物相继发现当时,考虑到气功一词虽不见《词典》、《辞源》、《辞海》里,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是一个口头传用的大众词汇。另一个原因是,能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以锻炼呼吸为主,兼而有调身、调心内容,而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呼吸方法,所以就用气功疗法名称了。至于理论解释是在以后的探索中,依据中医理论而来。后来形成的气功热潮中,人们附会了一些气功理论,或从不同角度推论了一些气功理论,把气功复杂化了。尽管如此,对气功锻炼方法本身不会有何影响。
在唐山实验期间,对四种疾病,如溃疡病、肺结核、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疗效显著。我们习惯称其为“四大疾病”。当时的功法是内养功、强壮功、松静功、保健功(床上十六段锦)、五禽戏等。
刘贵珍认为气功的“气”包含了元气、经气和自然之气,也包含了呼吸之气。气功之“功”不仅包含了练功的功夫,也包含了通过练功所增强的各脏腑功能。1955年12月,经卫生部鉴定承认了气功疗法的疗效并给予了奖励,继而在全国推广。所以,我认为气功疗法的命名是政府行为,是经过专家研究、鉴定、审核后推向全国的。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2010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应该怎样练气功
功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五千年中,气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单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上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准相当低下,人的思想非常简单,欲望也不多。在这种状况下,精神内守(守神)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强生命的功能,“活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及外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的精神活动日趋复杂,人体真气也随着人的各种欲望的膨胀大量内耗和外耗,因此,被动的精神内守已不能控制人的真气散乱。于是,气理功法日趋复杂,练的内容从上古的只练神,发展到形、神兼练,后来又发展到精气神俱练,但这时的功法仍较简单。东汉末期,气功与宗教结合后,不但功法越来越复杂,功理也被道教弄得神神秘秘,气功的本来面目被宗教迷信色彩遮盖了。直到清未民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气功逐渐与宗教分家,功法为适应现代人习练的要求重新归复简单明了,这是气功科学发展的必然。
中华气功功法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它使人认清气功是一门有关提高生命质量和能量的科学、任何故弄玄虚和人为的复杂化都不利于气功的发展。只有恢复气功的本来面目,科学地阐释气功,才能使之成为一种为广大人民乐意接受的锻炼方法。
中华气功功法的种类,就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静功和动功及动静相兼功三大类。
静功行功时,基本没有外在的肢体运动,身体处于静坐、静卧或静立等静止状态。且每种静功都有特定的入静姿势、呼吸、意念方法。动功偏重外在肢体运动或自我按摩,但动功同样要求动作与意念、呼吸相配合。
中华气功功法,根据时代特点可分为古代功法和现代功法
凡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清朝未年的气功功法都属于古代功法。
古代功法散见于古代的哲学、医学、道经佛经、史书、文学作品、武术文献中。迄今为止,古代已明确的功法就有一千多种。这些功法大都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在传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而形成的。因而功法严谨,功效也比较可靠。不过,由于古代功法比较复杂,一般要在老师指点下习练,一旦出偏,也由老师予以及时纠正。
古代功法虽然丰富多彩,但基本可分为导引按桥跷、吐纳练息、存思观想、意守虚静。周天五大类。
导引按跷类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两件令人注目的气功文献,其中之-就是绘制在丝帛上的《导引图》(彩图九)。《导引图》的主人是汉代一位有名望有地位的贵妇人。这位贵妇人不但生前习练导引,死后还要将导引图作为陪葬品带往阴问,可见,她对导引术的喜爱和迷信到了生死相伴的地步。
导引按跷属于动功,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继承性的功法。
从导引和按跷的特点看,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前者重在“摇肢体,动肢节”,后者则是推拿的古称。导引又称:“道引”或“宣导法”,相传为上古时代的气功养生家彭祖所研,是一种强身治病的方法。导引时配合“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很受古代“养形之人”的喜爱,同时,也为医家所应用,道教产生后,吸收导引为修炼长生不死之躯的方法之一。此外,导引也为广大民间人士所喜爱。按跷出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地区,地势平坦多湿,是自然界中物产最为丰富的地方。那里人们食物的种类很多,并不感觉烦劳。所以人们发生的疾患,多是瘘厥寒热等病。在治疗上,应该使用导引按跷。”“按与跷是推拿中的两种手法。唐代的王冰注释“按,谓仰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也有人说,跷系指穴位。如《类经,论治类》说:“按,捏按也;跷,即阳跷,阴跷之义。盖谓推拿溪谷跷穴以除疾病也。”导引、按跷的原则要求动作舒缓,屈伸有节。
导引按跷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功法,其中最著名的有五禽戏、人段锦、易筋经、二十四节气导引法,《养性延命录》导引法、天竺按摩法、五脏导引法,太清导引法,彭祖导引法,老子导引法、赤松子导引法、延年九转法、纯阳子兜肾功,宁先生导引法。十二段锦、十六段锦、逍遥子导引法、,四时颐养导引法、十二段动功、灵剑子导引法、子午导引法等
气功功法篇 —— 吐纳练息类
法,可法,非常法。无法之法,谓之至法。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
吐纳练息类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 称肺呼息。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进而对内 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抱朴。释滞〉〉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0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奇古时代的人为什么可以创造这些[东西]。。。
![](static/image/smiley/grapeman/24.gif) |
|
|
|
|
|
|
|
发表于 11-1-2010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venthough qi gong have many types & name but in fact they all can split into 2 major categories:-
1) 有为功 (use intention to control qi- with many form )
2) 无为功 (No intention to control qi - without form )
Currently can say 90% of qi gong is 有为功 |
|
|
|
|
|
|
|
发表于 11-1-201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奇古时代的人为什么可以创造这些[东西]。。。
weileee 发表于 10-1-2010 07:20 PM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古代没现代这么多东西,例如你每天上internet看av。
所以啊,古人于大自然的接触比现人时间多很多,最后发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
天人合一!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0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没现代这么多东西,例如你每天上internet看av。
所以啊,古人于大自然的接触比现人时间多很多,最后 ...
我是Max 发表于 11-1-2010 04:06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到底啥是天人合一??
天的定义是啥?
合一的定义又是啥??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0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啥是天人合一??
天的定义是啥?
合一的定义又是啥??
Jet_Li 发表于 16-1-2010 04:26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简单点就是神是你鬼也是你。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0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点就是神是你鬼也是你。
我是Max 发表于 16-1-2010 04:55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胡扯!![](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0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
华侨 发表于 16-1-2010 05:02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跟他们讲也未必会懂。![](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2010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他们讲也未必会懂。
我是Max 发表于 16-1-2010 11:33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夏虫不可语冰?![](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eek.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1-2010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啥是天人合一??
天的定义是啥?
合一的定义又是啥??
Jet_Li 发表于 16-1-2010 04:26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气功的天人合一您会难以置信或觉得玄虚。就跟您讲音乐家/画家的天人合一罢!
当他们忘我地投入音乐/画画就像天人合一、不知时间和疲倦,过后精神抖擻、心曠神怡,作品也如鬼斧神功.... 。
动物的天人合一是:
1) 病了会找药草吃(马、狗、猫都有这种灵性)
2) 地震未发生前,老鼠、青蛙都会先逃命/搬迁
3) 海嘯之前鱼会跳上岸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0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虫不可语冰?
华侨 发表于 17-1-2010 12:00 AM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因该说是有备而来。![](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unk.gif)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0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1-2010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的天人合一您会难以置信或觉得玄虚。就跟您讲音乐家/画家的天人合一罢!
当他们忘我地投入音乐/画 ...
华侨 发表于 17-1-2010 12:09 A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天是否指的是天空???
合一是否变成一提???
这就是定义。。 那么, 从你的例子来看, 这里的天绝对不是天空。 那么天又是什么呢??
这里的合一肯定不是物质上的融合。 那么合一又是什么化学作用呢?
这就是科学。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0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华侨
天是否指的是天空???
合一是否变成一提???
这就是定义。。 那么, 从你的例子来看, 这里 ...
Jet_Li 发表于 17-1-2010 10:48 PM ![](http://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好像有了他心通。![](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0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华侨
看来好像有了他心通。
我是Max 发表于 18-1-2010 06:50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神通!![](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0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18-1-2010 10:59 PM 编辑
天是否指的是天空???
合一是否变成一提???
这就是定义。。 那么, 从你的例子来看, 这里的天绝对不是天空。 那么天又是什么呢??
这里的合一肯定不是物质上的融合。 那么合一又是什么化学作用呢?
这就是科学。
Jet_Li 发表于 17-1-2010 10:48 PM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天是否指的是天空?= 不是!有些人很夸张,把天说是宇宙 ,什么宇宙气、宇宙能量、宇宙石....。
从你的例子来看, 这里的天绝对不是天空 = 是指自然界。
这里的合一肯定不是物质上的融合。 那么合一又是什么化学作用呢? = 不一定是化学作用,现代词称为第六感、灵感、心灵感应。
用科学来说,能感应到地震海啸是磁场效应或磁共震。练气功可提高人体生物电磁,这电磁会与自然界的磁场互相感应,比如烏云、日、月的磁场、人与人之间的磁场 ..... 。 |
|
|
|
|
|
|
|
发表于 24-1-2010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华侨
从华侨的解释来看, 气功就是和大自然接触的方法。 也就是如果没有练气功, 就跟大自然是隔开的。
跟大自然的接触, 似乎有点道家道法自然的味道。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