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8|回复: 22
|
大家喜欢哪些外国文学?
[复制链接]
|
|
大家好,小弟突然想到,论坛上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究竟最喜欢的外国文学是哪个?
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国文学咯,比方说鲁迅,虽然他小说中描写的国度对我们很陌生,但读起来却觉得他内心里的“呐喊”和“彷徨”(恕我无法具体言明,太久没看了,不怎么记得详细内容)。后来我迷上了中国明朝的归有光,他的作品好像不容易找,我在钱伯城编著的《古文观止》(新编)看到他几篇文章,<沧浪亭记>、<项脊轩志>、<寒花葬志>,觉得他写得真好,非常感人,和一般上中国古代文人那些动辄千古之情、文人失意那些宏观的、伟大胸怀的文章大不同,他书写的反而是小人小事,和现今的散文非常相似。<项脊轩志>写他婆婆、妈妈、太太;<寒花葬志>写死去的太太的丫鬟,看了满动人的说。(顺带一问,不知哪里可以找到归有光的作品?)
来,请大家分享你们最喜爱的外国文学。 |
|
|
|
|
|
|
|
发表于 4-1-2010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1-2010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中國文學是外國文學,只不過它比其他文學來得親切些罷了
“紅樓夢”我也蠻喜歡的,不過看到五十多回(還是三十多回)就擱置不看了,不是不好看,而是自己懶惰。。。
李漁的作品我好像沒看過哦
對了,除了東方的中國文學,歐洲的你喜歡誰?
我沒有特定的啦,早陣子看過奈波爾,個人蠻喜歡的。 |
|
|
|
|
|
|
|
发表于 4-1-2010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中國文學是外國文學,只不過它比其他文學來得親切些罷了
“紅樓夢”我也蠻喜歡的,不過 ...
我的脚很酸 发表于 4-1-2010 01:34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说来也挺悲哀的,众多外国文学中,我较用心阅读的还是全球最畅销的书籍《圣经》,英文与翻译文的,并对其稍作了研究,单单一本圣经,内容已包含了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神话等等,若此生无缘份接触到圣经,实在是枉来此行。。。。。。
你看欧美文学,都是看原文的吗?还是中文翻译文?
我通常看中文翻译文,因为觉得如此收获不大,所以翻阅了零碎的篇章,基本上就可以尘封了,与其去读完那些中文翻译文本,倒不如看看别人的评论,看看故事概要,比一字一句去读更有效率。。。。。。![](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学习最有心得的还是东方中国的《易经》了,你若能够研究其中的六十四卦,并时时把玩这些卦象,拆散又组合,让你沉迷不能自拔的魅力,比读小说的幻觉更加让人陶醉。。。。。。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1-2010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1-2010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201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圣经》英文版也是翻译来的
我的脚很酸 发表于 4-1-2010 09:51 P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
很多人没读原文希伯来文,都会误读误解。。。。。。![](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weat.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1-2010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大家都很少看外國文學?
都看本地的作品啊?沒想到馬華、馬馬、馬英、馬淡……的市場還不錯下 |
|
|
|
|
|
|
|
发表于 5-1-2010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大家都很少看外國文學?
都看本地的作品啊?沒想到馬華、馬馬、馬英、馬淡……的市場還不錯下
我的脚很酸 发表于 5-1-2010 09:51 AM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读外国文学有哈密用?![](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weat.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1-2010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2010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讀外國文學可以刺激消費市場
我的脚很酸 发表于 5-1-2010 01:24 PM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刺激过度是不是会休眠很久?![](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weat.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1-2010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激有兩個可能,一個正面一個負面
我相信閱讀外國文學是正面的成長,無論在經濟上(刺激消費)或是文學養分上。 |
|
|
|
|
|
|
|
发表于 6-1-2010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激有兩個可能,一個正面一個負面
我相信閱讀外國文學是正面的成長,無論在經濟上(刺激消費)或是文學養 ...
我的脚很酸 发表于 6-1-2010 10:46 AM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有一个朋友读尼采读到发神经,还好有马克思哲学的调整,稍微恢复正常。。。。。。
外国文学也是有负面影响的。。。。。。
你太媚洋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ad.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1-201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國文學包羅萬有,好的有壞的也有,如果西方文學負面的話,就去看東方的咯,如莊子不是很好嗎,我喜歡莊子的<秋水>。
尼采人生最后十年就是瘋子,你朋友去讀他也很快變瘋子的。
btw,我有兩本尼采的書。 |
|
|
|
|
|
|
|
发表于 6-1-2010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1-2010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么辦吧,往后我們看外國文學,要擇其好而習之,垃圾的就統統丟掉,不久得了 |
|
|
|
|
|
|
|
发表于 31-1-2010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文學狹隘和區域化,你一旦區域、狹隘了,眼光就如豆。中外文學,僅僅是一個詞,不代表什麼,重要的是,你讀的東西有沒有讓你起到震撼或者反省?就像你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會對人性和宗教以及你所認知的產生懷疑,進而思考。你讀紅樓,你會想,為什麼一群女子的命運如此坎坷?閱讀,在於幫助你去思考,然後瞭解世界,形成你的世界觀和美學觀。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010 07: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文学区域化还是有必要的
毕竟各文坛有不同的传统
比方说,中国当然继承了部分传统中国文学,也受到西方还有日本的影响,它的主体还是中国的。
而台湾,则是海洋文化,除了受到中国大陆影响,也受到西方殖民国如荷兰、日本殖民时期等文化影响,其文学面貌就不同了,传统也有所不同
这不同的背景,造成不同文学的差异,我们了解了这个背景,对于解读文本,才比较有把握(不然就会造成必然的误读——当然,有些误读是美丽的误会,但也有些误读是致命伤)打个比方,你不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背景,马来民族主义对华人的边缘化、华人民族主义的顿挫感,可能无法很好的解读温瑞安的作品(主要是指精神层面,艺术手法还是会看到一些东西的)
仅此 |
|
|
|
|
|
|
|
发表于 31-1-2010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31-1-2010 09:25 AM 编辑
回复 18# 我的脚很酸
我想你有些誤解我的意思。卡爾維諾在《不存在的騎士》的自序中說,他可以淡去自己的故鄉背景,但是逃離不了他的故鄉記憶。身為一個寫作者與身為一個讀者是有很大的不同。我是站在寫作者的角度來告訴你,文學不應狹隘和有區域的分別(正如不應該分傳統與現代)。作者創作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將自己的“背景”與“記憶”的經驗融入作品中,這是作者的宿命;至於讀不讀得懂一部作品中,涵蓋的創控訴,是否背離了“故土背景”,那是學著們的興趣,跟普通讀者無關。寫作人想寫的不是一個小區域,而是想寫一個大世界。像《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那般,乍看像是喃喃自語,其中卻夾雜著古今中外的東西,托爾斯泰晚年不是想學中文嗎?他學中文的用意,我想莫過於想把看世界的姿勢抬高。創作,唯有跳出圈套,作品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才會更全面,這跟我們讀歐美國家的作品一樣,只讀好作品,不讀作家的國家(誰想過葉慈是愛爾蘭人而不是英國人,誰想過艾略特是美國人後來入英國籍,沒有罷!)。或者這樣說吧,何不回到地球板塊還連接在一起,沒有護照、國家、民族意識的從前?一些百年內我們所遇到的困境,即使呈現在作品中,百年後誰還記得那些歷史事件?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010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我误解你的意思吧
至于你说区域的分化是学者的工作(只对学者有意义),而创作者最重要还是写好自己的作品(大意),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但,作为读者,我觉得无论是专业读者或一般读者,我想区域的分块还是有他的意义。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意见。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