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821|回复: 34

<分享>海洋保育文章和影片 - <更新:全球珊瑚礁 恐活不過205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2009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fen85 于 25-2-2011 10:53 AM 编辑

<分享>藍海保育鯊魚& 鯨魚 &#8231;1年獵鯊1億&#8231;拒吃魚翅救鯊魚



1年殺害1億條鯊魚,這是消除威脅,還是另一場海洋生態浩劫即將來臨的預告?或許是經典恐怖電影《大白鯊》成功塑造的鯊魚形象太駭人,人們普遍上對鯊魚心存恐懼,認為它是海洋中的邪惡魚類,總悄悄逼近弄潮兒,企圖攻擊或殺害人類。

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在現實生活裡的鯊魚背負“兇殘暴戾”的罪名,卻早淪落成被人類爭相獵殺的苦主。常年持續的商業捕鯊行為,不僅為鯊群帶來近乎滅族的禍害,也嚴重影響了海洋的生態平衡。


本地海洋保育專家賽琳娜拉曼(Serena Rahman)受邀在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水族館(Aquaria KLCC),為探索頻道一年一度的《鯊魚週》(Shark Week)活動,向現場媒體解說各種與鯊魚相關的事項,包括釐清長期以來大眾對鯊魚的誤解。

“魚翅,是人類屠殺鯊魚的最主要原因。”
賽琳娜解說,全世界的鯊魚種類有354種。根據目前的觀察,馬來西亞海域發現逾60種鯊魚的蹤跡。在本地,主要的捕鯊海域是砂拉越、沙巴、霹靂、雪蘭莪及納閩。捕捉方法包括拖網、漂網、鉤線三項。最常見的鯊魚種類有黑鰭礁鯊、黑點鯊、圓齒雙髻錘頭鯊、大型雙髻錘頭鯊和平雙髻鯊等。

大馬人愛魚趐
“捕捉鯊魚雖不是大馬漁業主要的活動,但由於鯊魚的經濟效應,加上漁業科技日益進步,被捕上岸的鯊魚數量也相當驚人。從1990年的4140噸演化到2003年的8695噸,這數字的上升確實讓人吃驚。”
賽琳娜表示,在大馬境內海域捕到的鯊魚,大部份由本地市場吸納,部份魚翅則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大馬也是魚翅進口國之一。

“大馬出口魚翅到15個國家,但卻從25個國家進口魚翅來應付本地市場,進口量比出口量多一倍以上,可見們的魚翅市場是何等的活躍。”

在亞洲,吃魚翅是財的象徵。尤其在華人居多的地區,這些魚翅被視為珍稀食材,價格高昂,幾乎是逢隆重宴席必上的食品。

近年來亞洲的富庶人口不斷增加,對於魚翅的需求量也屢創新高。尤其在中國地區,奢侈品市場擴張了幾倍。魚翅交易自1985年的3011公噸到1997年增加兩倍達7048公噸。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翅並不含高營養成份,一杯牛奶的營養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整碗魚翅羹,加上魚翅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魚翅羹的美好滋味全來自雞湯和其他配料,因此大可以用粉絲或是人造魚翅取而代之。”
鯊魚種類繁多,魚翅也有等級之分,最好的魚翅1公斤可以賣到500美元(約馬幣1695令吉);最普通的大約1公斤要50美元(約馬幣170令吉)。

活割魚鰭
鯊魚痛苦而死

很多人吃過魚翅,卻不一定知道魚翅怎麼來。所謂的魚翅,就是鯊魚的背鰭、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鯊魚“翅膀”。而吃入口中的魚翅,往往都是經過一番殘忍的捕獵過程。

漁民在外海獵捕鯊魚,都是抓了鯊魚後就現場將魚鰭全部割下,接著將這些仍在掙扎的活鯊魚丟回海中。因為那四片魚翅,就能獲得比販賣一整隻鯊魚魚身更高的價值,因此對那些船艙冷凍庫有限的漁船來說,把漁船的空間拿來裝魚翅,比裝入整隻鯊魚來得更有經濟效益——裝一隻鯊魚魚身的空間,可以用來裝上10、20隻鯊魚的魚翅。

至於那些被割去魚鰭、受了重傷的可憐鯊魚,在深海中能生存下來的幾率近乎零。
它們大都因為喪失活動能力,不是被其他肉食性魚類活活掠食分屍,就是沉在海床上慢慢痛苦而死,非常殘忍。

歷史比恐龍久遠
早在4億2000萬年前,地球已有鯊魚的存在,比起恐龍的2億年歷史來得更久遠。不過這古生物再頑強,面對人類無的獵殺也難逃步向滅亡的命運。
鯊魚與藍鯨遭遇同樣乖舛——過去100年內,因為商業捕魚業毫無管制地獵殺,其族群的數量已大幅度減少。

藍鯨自1986年已被國際法律明文禁止進行捕殺,鯊魚則沒有這麼幸運獲得國際赦免,繼續成為人們的碗中羹、盤中餐。

“現在,海洋裡已經很難看到大型鯊魚的蹤跡了,且部份種類也已瀕臨絕種,這是個全球性的大問題。如果獵殺鯊魚的行動仍舊持續,那在未來幾十年內,某些品種的鯊魚也極有可能遭到滅絕的危險。”

賽琳娜的憂慮已是一項不爭的事實。最新一項大規模保育研究的資料顯示,全球約三分之一棲息於開放水域的鯊魚品種正面臨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研究人員調查了開放水域的64個鯊魚品種,這也是歷來最全面的相關研究。研究報告稱巨雙髻鯊與雙髻鯊為“全球瀕危物種”,為頭等危急的鯊種;平雙髻鯊、大白鯊、姥鯊、遠洋白鰭鯊與兩種馬加鯊則被列入“全球易滅絕物種”的鯊種。

多數鯊魚生長緩慢,要達到性成熟需要很長時間。一些鯊魚生長到可育年齡需要14年,然後它們每年可以產下2至300隻幼鯊,具體數目取決於鯊魚的種類。年產300隻幼鯊已經是鯊魚家族繁殖的極限,和一次產卵30萬枚的石斑魚以及笛鯛相比,其繁殖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俗稱豆腐鯊的鯨鯊(Whale Shark),是全球最大的鯊魚,體長可以到20公尺,體重可達34公噸,壽命可以達到60到100歲之間。這種鯊魚十分溫馴,而且生長緩慢,通常要到30歲才能達到成熟,成熟之後,其巨大與優雅的外形非常吸引人。因其數量不多,目前已被許多國家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在菲律賓、印尼與多個國家,鯨鯊是不被允許捕撈的魚類,在大馬卻是例外。

鯊魚數量下降
生態系統失衡


鯊魚處在海中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鯊魚數量一旦下降,生態系統便會失衡。

鯊魚以吃魚為生,這能避免其他較小的魚類過度繁殖,使海洋的植物及微生物急遽減少。

一旦鯊魚絕跡,魚類暴增,環環相扣之下,最嚴重的後果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人類再也沒有魚類可吃。

以澳洲的塔斯馬尼亞(Tasmania)為例,當地的鯊魚遭過度捕撈,導致鯊魚主要獵物八爪魚失去天敵,數目激增,結果令更多龍蝦被八爪魚捕獵,龍蝦捕撈業因此大受影響。

另外,鯊魚不但獵食魚類,亦捕獵海洋哺乳動物。例如,南非海狗便是大白鯊的捕獵對象。鯊魚亦為食腐肉動物,它們會吃掉垂死及已死去的生物,減少病毒大肆傳播的機會。
賽琳娜表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對鯊魚保育貢獻力量,例如拒絕食用魚翅、不購買鯊魚副產品、向身邊親朋好友傳達相關訊息,這些就可以幫助更多的鯊魚免遭毒手。

鯊魚也會患癌
由於對鯊魚缺乏研究,坊間一般存在“鯊魚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動物”的看法,因此鯊魚軟骨中含有的魚翅也被當成抗癌食品,殊不知這是另一項誤的觀念。

早在2000年,科學家就發現鯊魚也會得癌症。美國學者發現,軟骨魚類所患的40種癌症中,有23種是來自於各種鯊魚,從前關於“鯊魚不生癌”的說法早已被推翻。

鯊魚不僅會長癌,而且有些癌細胞還直接長在軟骨和魚鰭中,因此學者對鯊魚的治癌功效感到懷疑,因它不僅會對腸胃產生副作用,也非常昂貴,加上近年來海洋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堪虞,食用在深海活動的鯊魚極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健康,尤其是孕婦,應該避免食用。

本地漁民獵殺鯊魚,主要取其鰭作為魚翅,另外鯊魚肉、顎骨、牙齒、軟骨、魚肝等,則分別作為食用、紀念品及藥物多項用途,但仍屬少數。

轉帖自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62445?tid=9

[ 本帖最后由 yifen85 于 2-12-2009 12: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2009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鯊魚知多點

◆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而不是由骨頭構成。軟骨比骨頭更輕,更有彈性。

◆最小的鯊魚是侏儒額斑烏鯊,身長只有15公分。

◆最大的鯊魚是鯨鯊,身長可達15公尺。

◆多數鯊魚的體積並不大,而且對人類無害。半數的鯊魚最多只有1公尺長,80%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

◆少數鯊魚是卵生,餘者有胎生或卵胎生。

◆鯊魚有7種不同的感官,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可達數哩遠)、味覺、電磁感(接收微弱的電波)及側線與壺狀器官(用來感應弱小的振動)。

◆鯊魚可潛入2000公尺或更深的海底。

◆鯊魚擁有學習能力及複雜的社會行為,但人類尚未完全瞭解。它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介於鳥類與哺乳動物之間。

◆鯊魚甚麼都吃的說法只適用於少數鯊類,譬如掠食性的虎鯊,絕大部份的鯊魚都是靠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生。

◆會攻擊人類的鯊魚其實佔極少數,全球354種鯊魚類別中,約80%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威脅,甚至不曾與人類有接觸機會。

◆鯊魚只有在錯把人類當獵物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一般在咬了人類一口後,發現咬錯對象了,就會立刻離去。

◆鯊魚怕人,一般在人們還沒有看清楚鯊魚全貌時,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游走了。

[ 本帖最后由 yifen85 于 2-12-2009 12: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09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藍海保育鯨魚(下篇)‧世界最大動物‧奪命追魂因渾身是寶

藍海保育鯨魚(下篇)&#8231;世界最大動物&#8231;奪命追魂因渾身是寶

牠的心臟有如小型汽車Mini Cooper那麼大,牠的嘴巴可以一次過容納100人,它的長度比籃球場還要長。
牠是居住在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但,們對牠的認識卻是少之又少。

牠,就是瀕臨絕種的藍鯨。在藍鯨分佈最多的地區南極海域,藍鯨數量在捕鯨活動開始之前估計有23萬9000頭,但在今天,研究發現南極海域的藍鯨數量少過2000頭。如果人類再不醒覺,一味只為了私利獵殺藍鯨,最終的最終將導致藍鯨絕種於我們這一代的手中!


就像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一樣,藍鯨的數量已經受到保育組織的關注,但只是關注並不足夠,如果有關當局不進一步採取行動,恐怕在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就沒有藍鯨這個物種了。

藍鯨的生命受到極大的威脅,當中被人類捕殺是最最最令人痛心和悲憤的因素,雖然國際社會在1966年開始實施保育藍鯨計劃,但捕殺藍鯨的活動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目前分佈在東北太平洋、南極海域與印度洋的藍鯨數量,比以前要減少非常多。研究顯示,由於藍鯨在水中游移的速度、力量和體型,並不容易被捕捉和宰殺,而藍鯨從來就不是捕鯨人的目標,捕鯨人反而對抹香鯨和露脊鯨更感興趣。

直到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使用魚叉搭配輪船的設計來捕捉大型鯨魚,雖然使用起來很麻煩,成功的機率也低,不過福因進一步改善了魚叉,很快的挪威北部芬馬克郡的幾個捕鯨站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來捕鯨,促使捕鯨活動盛行起來。

由於當地漁夫經常為了捕鯨一事發生爭論,芬馬克郡最後一處捕鯨站終於在1904年關閉。
很快的藍鯨就在冰島(1883年)、法羅群島(1894年)、紐芬蘭(1898年)與斯匹次卑爾根島(1903年)等地

開始被捕殺;在1904年至1905年之間,美國喬治亞州南部捕獲第一頭藍鯨。
到了1925年,工廠船船尾台的出現與蒸汽動力鯨捕船的使用,藍鯨與全部的須鯨被捕的數量在南極與次南極海域開始急遽增加。

從1930年至1931年間,單單在南極海域就有2萬9400頭藍鯨被捕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藍鯨的數量已經減少相當多。

在1946年時,首次引進了國際鯨魚交易配額限制,但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不同物種之間的區別,所以這些配額並沒有奏效。

到196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開始禁止獵捕藍鯨,而蘇聯進行的非法捕鯨活動則在1970年代停止。
此時已經有超過38萬頭藍鯨被殺,其中在南極海域有33萬隻,3萬3000隻在南半球的其他地區,8200隻在北太平洋地區,在北大西洋則有7000隻。原本在南極最大的藍鯨團數量已經下降到只剩捕鯨活動前的0.15%。
以上的數據叫人觸目驚心,如果捕鯨活動再不停止,難保在哪一天,最後一頭藍鯨也會在地球上消失掉。

捕鯨活動死灰復燃
雖然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體,但遺憾的是我們對藍鯨的認識卻不多。

對藍鯨頗有研究的自然科學家約翰卡蘭布基迪斯(John Calambokidis)和布魯斯馬特(Bruce Mate)向《光明日報》指出,美麗和稀有的藍鯨需要大家的及時保護,否則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也看不到活生生的藍鯨了。

“其實除了捕鯨業威脅著藍鯨,還有數項原因亦威脅著藍鯨的存活。這些原因包括船隻之間互相碰撞,海裡越來越多的噪音也會使它們難以溝通,例如LFA聲納,噪音或許會導致它們喪命,此外還有氣溫的轉變等等。”

令他們擔心的是,雖然捕鯨活動在法律條文的約束下已經大大減少,但無可否認有一些國家可能會繼續捕鯨,令捕鯨活動死灰復燃。

卡蘭布基迪斯和馬特表示,人類應該與藍鯨和睦共處,由於它們的繁殖能力低,通常二三年生產1次,妊娠期為10至12個月,人類更不應該為了私利對它們大肆捕殺。

“停止捕殺藍鯨、改換航道與速度、避免船隻之間互相碰撞、設立藍鯨保育區和減少海底噪音等等,都是保育藍鯨的最佳方式,我們大家應該攜手共同努力,為保育藍鯨盡一份力。”

防暖化人人有責
或許你會認為,保育藍鯨是自然科學家或動物學家的事,我不過只是一個平常老百姓,如何為保育藍鯨盡力?
若我們深一層探討,全球暖化也是影響藍鯨生存的一個主要因素;卡蘭布基迪斯和馬特就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氣候的變化,水溫的異常等因素,已經導致藍鯨的分佈區域出現“遷徙”現象,而往往亦有很多藍鯨由於適應不了氣候和水溫的變化,繼而面對死亡。

我們雖然無法盡全力保育藍鯨,但如果從本身做起,也就是在防止地球暖化課題上盡一點綿力,相信也能間接的對藍鯨保育起著一定的績效。

報導指出,全球暖化導致冰川與永久凍土層快速融化,導致大量的淡水注入海中。有人擔心一但流入海中的淡水量超過臨界點,將會導致溫鹽環流瓦解。考量到藍鯨根據海水溫度的遷移模式,環流瓦解將導致溫暖與寒冷的海水環繞全球,這可能會對藍鯨的遷徙造成影響。

藍鯨在夏季時處在寒冷、高緯度的海域,因為這裡擁有它們喜的豐食物;而冬季時則位於溫暖、低緯度的海域,在這裡它們可以交配與繁衍下一代。

海洋溫度的改變也會影響藍鯨的食物來源,暖化趨勢也會減少鹽分的分佈,這將會對的分佈與密度造成重大的影響。

鯨魚商業價值高
防暖化人人有責19世紀,除了日本使用稍不同的捕鯨方法外,全世界都採取挪威“海岸捕鯨站”的模式。捕鯨站建在海灣裡,或海岸避風的地方。

站內設有斜坡面,鯨魚從斜坡吊上去割除油脂。把鯨魚切開幾個裂口之後,用栓了鋼纜的拖鉤,從骨架上把油脂剝除。鋼纜盤繞在一個絞車上,由大功率的蒸汽機帶動。隨後,用機器將油脂切成薄片,放進敞口的大煉油釜中熔煉。

提取鯨脂後,把鯨魚的內臟放一邊,骨架移到斜坡面右方的小平台上。在平台上把剩下的鯨肉切成碎塊,連同鯨骨放在密封的煉油釜中,以便再煉取一些鯨油。新鮮鯨肉味美勝牛肉,碾成粉末的鯨骨和風干後的鯨肉還有內臟,可以製成農業肥料,燒煮出的濃汁收集起來,正好可配製膠水。

在日本,鯨魚屍體直接在水中割除油脂,切割成塊的油脂條運上岸後,以和挪威相同的方法熔煉油脂。1891年起,俄國和日本相繼投入捕鯨活動,捕鯨業興盛繁榮,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時才陷入困境。

20世紀捕殺鯨魚取油製炸藥

在20世紀中,由於挪威海岸的鯨魚日漸稀少,挪威政府於是鼓勵捕鯨業者至領海以外的海域展開捕鯨活動。於是,挪威捕鯨船的航跡遍佈各大洋。20世紀初,挪威人建造世界第一艘鯨工船,鯨工船是一種大型的加工用船隻,能夠在無法建立捕鯨站的地方作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鯨油正是製造炸藥所需之甘油的重要原料,所以捕鯨業不但未受戰爭影響,反而更加蓬勃。戰爭結束之後,捕鯨行徑更為變本加厲。從北極到南極,人們捕殺各種鯨魚,無論大鯨小鯨,成鯨幼鯨,雌鯨雄鯨,無一倖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百廢待興,物資缺乏,各國的捕鯨業又開始活躍起來。雖然戰爭抑緩了捕鯨活動,但仍不足以讓鯨魚重新繁殖,世界各國漸漸體會到鯨魚正在減少的事實。

藍鯨面臨威脅與保育措施
◆在人類大規模捕獵藍鯨之前,全球藍鯨的數量據估計超過25萬頭。


◆世界各地的藍鯨有多達九成是在1860至1960年代之間慘遭獵殺。

◆屠殺藍鯨的行為在1931年達至頂峰,在此期間,一季內便有近3萬頭藍鯨遭獵殺。

◆據信目前地球上約有1萬至2萬5000頭藍鯨。

◆保育人士希望藉著找出藍鯨重要的棲息地――位於哥斯達黎加圓突區的藍鯨繁殖場與交配地,那裡有為藍鯨媽媽亟需、有助於供養每天增重90公斤鯨寶寶的成群磷蝦,以提供它們更完善的保護。


轉帖自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62500?tid=9

[ 本帖最后由 yifen85 于 2-12-2009 12: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2-2009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elva 于 2-12-2009 12:20 发表
谢谢一分分享!

你结婚就不放鱼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2-2009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去婚宴也不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babyboy8082 的帖子

去婚宴不吃,不是叫做浪费食物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chan6001 于 2-12-2009 03:08 PM 发表

你结婚就不放鱼翅了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魚翅並不含高營養成份,一杯牛奶的營養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整碗魚翅羹,加上魚翅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魚翅羹的美好滋味全來自雞湯和其他配料,因此大可以用粉絲或是人造魚翅取而代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 谢 分 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一分分享!帮你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9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

當然要頂 !

謝謝一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2009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只不過是看報紙時看到的,轉過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2-2009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yifen85 的帖子

什么报纸来的 , 很少 有报纸  写 这么长的 章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9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Star@~ 的帖子

报纸名为 “一份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9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长的分享! 一分,谢谢哦!
我也来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09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酱好的贴子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1-2025 03:56 AM , Processed in 0.1352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