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郭华盈撰述】假使每年都来袭的烟霾的主要源头仍是加里曼丹与苏门答腊烧笆导致,而大量种植油棕仍被视为替代石油的来源,油棕园拥有者又与政治人物有密切关系,民众即使做出再多的抗议与愤怒,也无法在每年9月、10月再拥蓝天白云。 每年一到烟霾季节,吉隆坡就开始指责雅加达苏门答腊与加利曼丹的农民非法烧笆,雅加达反过来指责涉及烧笆的是马来西亚油棕或终种植公司,吉隆坡则要求雅加达采取法律行动对付,但是后者却没有什么具体行动。 大家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年复一年制造困扰马印新泰等几国,几千万人的烟霾,却又每次都逃过被对付。 澳洲记者町约翰斯( Dean Johns)在《当今大马》的 专栏中指出,以今天的卫星科技,印尼政府要鉴定那一家公司或园主涉及非法烧笆,一点也不难。 但是,为什么至今吉隆坡指责雅加达烧笆导致烟霾,雅加达反过来指责马来西亚公司是其中的烧笆者,却又不采取法律行动对付这些不负责任的公司。町约翰斯因此坚信,马印新政府机构应该知道当中的罪魁祸首。 显然,烟霾问题牵连的不只是环境问题,还有跨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以及执法不严、贪污等问题。 ![](http://www.merdekareview.com/image_files/news/n061014_1.png) 针对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大量种植油棕生产生物柴油的政策,环保运动分子黄孟祚指出:“生物柴油根本不是真正解决石油匮乏之道。大量种植油棕是错误的政策。” “首先,马来西亚没有这样多土地来种植油棕,砍伐森林种植油棕也是不正确的,站在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生物多样性消失对环境来说是很危险的。”马来西亚政府与私人公司目前在外国包括印尼种植油棕。 印尼环保组织一批环保分子昨天在东盟环境部长会议召开前,聚集在各国代表团下榻的酒店,发动 抗议示威,要求政府严惩涉及烧芭的农园公司。 环保组织“哇希尔”廖内省分会,与其他自力救济机构组成联合阵线发动示威。哇尔希廖内省分会副主任门东声称,该联合行动阵线反对这项讨论烟霾问题的区域性会议,烟霾它只会使到印尼蒙羞。他指“前来出席会议的国家也是林火的肇始者,却戴上了在印尼投资的面具”。 示威者举着许多标语,内容包括“印尼已被邻国羞辱”,“马来西亚企业也在廖内省烧芭”,“印尼林业部长卡班下台”及“严惩非法伐木的企业”。 该联合行动阵线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有63家国内外投资公司涉嫌以烧芭方式开辟或清理农地,其中有6家是马来西亚商人投资的农园公司。此外,有两家印尼华商拥有的纸浆公司也被点名造成廖内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涉及经济政治利益关系
![](http://www.merdekareview.com/image_files/news/n061005_17.png) 黄孟祚指出,环保的原则是“污染者付费”,但是现在却是由国家来付费,即受害者付费。这都是执法不严所致,即使是在印尼,抓的也是小园主、小农民,犯法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可能就逍遥法外。 “特别在国际油棕价格一直看涨,以及马来西亚政府提倡生物柴油的政策下,种植油棕的园地就被大量开发,在这大前提下,大家变得放肆起来。” 他指出,马来西亚与印尼的环境法令的确有缺陷,被当局发现涉及烧笆的园主,最多不是罚款了事,罚款的数额再多也没有采取植被方式清理农地来得昂贵。 “这中间关系微妙,在印尼的大规模油棕园拥有者与马印政治人物有密切关系,要真正严正执法,似乎不容易。” “况且,印尼至今都还没有签署,这中间不是涉及技术还是金钱问题,而是缺乏政治意愿去落实。再加上东盟本身只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俱乐部。” 2002年制定的《防止跨国界烟雾污染协议》,东盟10个成员国中,印尼与菲律宾是仅剩的未签署国。 印尼昨天曾表示它将签署防止烟害的东盟协定,但却没有提出时间表。协定一旦签署,东南亚成员国如马来西亚与泰国,就可以迅速调派消防人员,从而提高扑灭林火的效率。 然而,签字后印尼就必须执行完全不烧芭的政策。此外,雅加达也可以动用协定下的烟雾基金,支付灭火和人工降雨的费用。根据印尼法律烧芭是非法的,但由于执行不严厉,一般都不理会这些禁令。 生物柴油不是石油能源匮乏的救星 另一方面,黄孟祚指出:“此外,生产生物柴油还是需要机械来操作,机械也需要使用石油,这根本是不经济的做法,生物柴油还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中间涉及很大的环境成本,成本是转嫁给消费人。” “一天消费人认为还有石油的替代品,就会继续浪费能源。我们应该把精力与金钱花费在开发风力与太阳能能源,减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开发生物柴油只是一种推延依赖的做法。” 黄孟祚以他的观察指出,我国还是有许多人即使车子没有开动,还是继续启动引擎,浪费能源,显然油价即使高涨,还是在他们负担范围内,也没有因此培养节省能源、环保的观念。 他强调,整个社会对能源使用的态度必须改变,不应该继续保留在局部的观念上。 针对烟霾一再重临,本区域国家一副一筹莫展的模样,是不是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不关注环境问题,黄孟祚倒有不同的看法。 他指出:“也不能说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印尼还是马来西亚不关心这个问题,烟霾的确有一定的影响,只是他们都没有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据我们所知,烟霾的源头是印尼油棕园采取‘刀耕火种’的方式清理农地,而林火一旦烧起来,是不容易扑灭的,其中不少位于偏僻的确的油棕园,扑灭林火的设备也不足。” 刀耕火种方式最廉宜 ![](http://www.merdekareview.com/image_files/news/n061014_2.png) 无论如何,他指出:“发展中国家有经济的考量,即用最廉宜的方式处理(农忙后放火烧笆),而印尼的油棕产量目前也超越马来西亚,印尼更大量开发土地,包括泥炭地种植油棕,泥炭地的问题加剧烟霾问题,因为,泥炭地一旦烧起来就会转成地下焚烧,难于扑灭。” 他指出,“刀耕火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不过在只是小农民或小园丘采用的话,还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人人都这样做,而且连大规模的油棕园也如此做时,就会演变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特别是大型油棕公司要开发却又不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清理农地,所以采取最高的手段(烧笆),而不是对环境保护、土壤有好处的植被方式,即用推土机把泥土推成梯田的方式,让植物自然腐烂,然后在上面耕种。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获取自然肥料,也可以避免土地暴露。” “不过当几乎人人都在做时,也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涉及烧笆,人人都会指责隔邻的笆园的林火蔓延过来。” 期望风向改变老天下雨 雅加达传来一则印尼千名回教徒跪地求雨的新闻,乍读之下,在这个科技发达,马来西亚都准备送太空人上太空的时代,这或许有点荒谬。但是,回头看看在经济政治利益纠缠不清,烟霾仍笼罩我国天空时,求雨的动作也未必愚昧。 我们不是也在心里暗暗祈求风改变方向,或者来一场大雨,把烟雾驱散吗?那不也是一种在抗议无效,政府缺乏政治意愿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民众“听天由命”,祈求于天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