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75|回复: 15

何韵诗 -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4-2009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曲目:
                  
1. 青山黛玛                 
2. 安妮宝贝                 
3. 杨子经书                 
4. 丹赖斯队                 
5. 查理淑仪                 
6. 堂吉诃德                 
7. 少年维特                 
8. 爱德蒙多                 
9. 风见志郎                 
10. 美空云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背景】

纵观广东当代流行歌曲的四十年,一路上讲述社会问题的艺人并不少。他们大多没有何韵诗这么主流,因此何韵诗此次这张专辑的发行,多少成为一个话题。回顾她开始发片的七年,倒能看出她从一开始在主题上的率性而为,到越来越融入港乐流水线的折中,这种如鱼得水加速了她的走红,也让她的观点和想法被更多人听见,也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加入东亚唱片的这几年,何韵诗反倒成了眼下香港少有的,继承了港乐制作优良传统的女歌手。所谓优良传统,即一张唱片的前期制作通过精心的策划同定位,像写论文一样列明提纲和要点,再依据这些重点分别找到合适的人选去制作。一旦前期制作尽善尽美之后,泾渭分明的分工就保证了一张专辑的基础分数。这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港乐中的佼佼者带给乐迷的超然享受。没错,眼下,何韵诗是仅存的还在以这样的方式取胜的少数当红歌手之一,另外两三个人不消多说大家也心知肚明。

【音乐特色】

新唱片《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不消多说,自然是这样一张有整体、有概念、有筋骨的统一专辑。歌曲名字一词多义,既是著名人物,又分拆来做结构短语解作他意,是香港音乐人烂熟于心的游戏,何韵诗此前也有几首歌曲用过这样类似的手段。就效果来说,精致多于震撼,整齐多过精彩。

重点当然是前期作业之后。或许是告别青山大乐队,找来陈奂仁(为什么又是他?)的缘故。之所以要说“又”,是因为陈先生这两年陆陆续续出现在几个本地大小天后或者下一站天后的制作创作名单之中,大有成为新一代扛鼎创作人之势——单单就何韵诗这一张专辑而论,陈奂仁的加入让唱片的编排和制作有了些神经质的味道,相当贴合主题,也在之前何韵诗唱片过于精准的起点上多了一些随行和不规则的东西,这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部分。不过追究起来,陈奂仁类似freestyle的创作手法和他写的曲式更适合声音弹性较大,且演绎歌曲运用更多技巧的人物,仿若何韵诗这般声音内敛低沉,以情感演绎取胜的歌手,陈奂仁尚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也就造成了这张专辑演唱上还可以更流畅的遗憾。在演唱上还可以进步的同时,陈奂仁将之前何韵诗唱片中有条不紊的编排削弱了,在形式上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仿佛没有填入足够亮眼的素材,因此除了慢歌感染力依旧,快歌的编曲在层次感上稍显不足。细听《what really matters》,甚至更早的《梁祝下世传奇》、《艳光四射》、《free {love}》等同样在流行和个性夹缝中求全的专辑,相比之下不难发现陈奂仁确实没有旧班底青山大乐队的层次感和丰富感。

全碟歌词保持了港乐一线创作水准,十首以人名入歌的歌词都写的异常精美,并且兼具态度——不过久听港乐之人也会见怪不怪,自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精美的填词贯穿唱片已经成为优秀唱片的必备素质,几乎不作为加分点。惊喜的是,周耀辉在与英皇娱乐合作之余,也开始与更多时令歌手合作,大有重拾达明时期辉煌的势头。黄伟文的词作水准仍在,就连林若宁也有小小的进步之意。这些优美的词作,让整张唱片仅仅阅读也很美。

可是唱片最终还是要大声播出来的。这一张在前期作业完美的唱片,于中后期不幸走火,成为整张唱片的不小遗憾。担起社会责任,这是艺人作为公众人物的一大进步,是否要归于音乐人进步这个范畴还值得斟酌。曾经许多人不止一次强调过,音乐不仅要好听,还要有态度,因为一张唱片是与听众沟通的桥梁。假若有了完美的态度,当然要有技术层面上的契合才能配合到全垒打。也许多数人要从出发点来给一张专辑打满分,谢谢何韵诗让我们看到港乐引以为傲的部分仍然传承下来。但对不起的是,流行音乐也绝对不是一件只评判动机就可以给出满分的事。(文/sean)


来源:http://ent.163.com/08/1215/11/4T6TP3DH000300C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得更前 何韵诗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
   
当代的香港女歌手之中,最投入音乐制作的,大概就是何韵诗了。何韵诗常常说自己是另类歌手,是以本地乐坛的角度来定义的,放於海外,怎也不能说是另类,是香港的乐迷走得不够前吗?但当我们听到《Ten Days in the Madhouse》后,就深深明白,也许香港乐迷真的走得未够前,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何韵诗不断在超越自己,乐迷无法追得上了。

《Ten Days in the Madhouse》进一步证明了何韵诗对艺术理念的执覑,她锐意打造一张概念完整、风格统一的专辑出来,已不理甚麼商业元素了。

专辑的创作班底是统一的,由陈奂仁、何秉舜包办作曲及编曲部分,只有个别歌曲加上林雅慧参与,音乐风格自然非常统一,有极其完整的声音。歌词方面,都是当今最具创意的填词人操刀,计有黄伟文、周耀辉、林若宁和陈浩峰等,尽是精英。最明显的是歌名的构思,也有明显的方向,全都是四字歌名,而且都与人名有关。

说这张唱片不理商业元素,并非夸张的说话,大家把唱片从头到尾听一遍的话,会发现很多歌曲没有很抢耳的hook line,不执覑chorus部分的重复,所以初听起来会觉得印象不够深,但慢慢就会发现歌曲是细水长流式,十分耐听。主打作〈青山黛玛〉就最明显,头几趟听你会觉得不怎麼样,但其后多听了就觉得很powerful。

其中歌词更是〈青山黛玛〉的灵魂所在,以疯子的角度去看所谓正常的世界,暗暗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歌词中「在你眼中清醒才悲哀╱繁忙才悲哀」是对现代人生活的嘲讽,因为我们都是曲中所说的「旁人」,「全部也一本通书向前看」,只依据社会的定义去活覑。

〈青山黛玛〉的音域很广阔,高音部分极其突出,而这也是专辑的特色所在,不少歌曲的旋律编写均有很阔的vocal range,像〈安妮宝贝〉、〈杨子经书〉都有很多高音部分,但更明显的是〈堂吉诃德〉,尾声的高音部分如同歌剧演唱,效果很特别,令我想起了陈奂仁当年在陈奕迅的演唱会上表演他凌厉的唱腔,大概这些很高音的歌曲都是出自他的意念吧?

其实整张《Ten Days in the Madhouse》的音乐都很丰富,像〈少年维特〉有很激昂的节奏,极具戏剧性,〈风见志郎〉是清新的acoustic小品,〈杨子经书〉有爽快的节拍,都反映出唱片音乐风格的变化多端,而且在细节上很有心思,譬如〈堂吉诃德〉尾段的电脑声就很特别。专辑的压尾作〈美空云雀〉更令人印象难忘,本来歌曲那充满80年代日本流行曲的旋律已甚出色,但更破格的是,歌曲尾段有长达10分钟的outro,如同在听欧美Post Rock乐队的长篇巨著,而音乐中更布满不少微弱细致声音,制作绝对一丝不苛。

专辑题为「Ten Days in the Madhouse」,据说是想以疯子的角度看世界,但其实除了〈青山黛玛〉之外,其他歌曲的「主角」都不是疯子,只是一些不为社会所接纳的人而已,而为这些边缘人发声,一直是何韵诗的作品常看到的主题,早几年的《梁祝下世传奇》就有相关的作品,不过这次做得更完整,也更有深度,值得慢慢细嚼。

或者《Ten Days in the Madhouse》不会为何韵诗带来甚麼颁奖礼奖项或商业成就,但其创作的诚意已够我们多加表扬了,这张绝对是2008年不可多得的佳作。


转自文汇报 http://tieba.baidu.com/f?kz=5193275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这张专辑满有水准的。。
一贯何韵诗的style,有个性。
一个字 - 型。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贴。。。。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豆瓣的话,http://www.douban.com/review/1760209/引用:


突然觉得香港乐坛很有生气。

  有新晋歌王歌后谢安琪、方大同;乐坛传奇陈奕迅、黄耀明继续发光发热;鸡仔声唱作才女王菀之;at17、my little airport、林一峰搞独立有声有色;型格女何韵诗、有钱仔麦浚龙不时投放概念大碟炸弹;还有“骑离怪”农夫、林海峰;更不乏满坑满谷的偶像歌手、团体走马灯般转,热闹得很。

  不能不提最最重要的幕后功臣们,从曲词创作到编曲到监制。

  香港乐坛有一大批垃圾的脸面偶像,而乐坛有幸能“虽没长盛也至少没衰”,都是靠这班无比天才的音乐人撑着。

  我还是贪心地希望,少一些玉女玉男、露肉热舞、分猪肉奖,香港乐坛会更好看。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4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了好多帖。。
害我编辑到傻。。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偏爱青山黛玛这首歌。。
一贯陈奂仁的style,不规矩的free style。。
编曲的编排很特别,以为他要进入高潮了,没想到又是一片沉静;以为要到巅峰了,他又给你忽然消失。
吊人胃口。
不错。

开始听只是觉得很特别,听了几次就觉得很好听了。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懒惰编辑了..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8: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9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自己一下。。。
之前看到有一些hooc的粉丝在这里,可是后来好像没什么讨论了。。
尤其没真正讨论到这张这么好的专辑。
除了hooc的粉丝也该让其他人听一下香港除了商业专辑之外的音乐。

[ 本帖最后由 bcheng 于 22-4-2009 09: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9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路都很喜欢这张专辑,完全不是商业的大碟。
不过,可能她的音乐真的不是热门,我又太迟才买,
所以到现在还是找不到,幸好有一个唱片公司员工帮我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9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名很整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9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韻詩的貼 我來頂
看看我的頭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9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专辑超好听。
我也是hocc的fans。
从娃鬼回魂开始听的,我喜欢她帅气的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09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这张专辑我没有一首歌听过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影音娱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0-2025 09:43 PM , Processed in 0.14544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