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3|回复: 10

電腦業界十年之四:成功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7-2004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pple Computer在1990年初次嶄露頭角時,走的並非錯誤方向。在缺乏創意的Apple III 及 Lisa個人電腦之前,基礎工作的進行已經行之多年,但緊接著卻是該公司的創始人Steve Wozniak和 Steve Jobs的出走。在九0年代,Apple和它自己在拼鬥,儘管最終它還是回到自己的根本道路,才找到解決之道。

許多的錯誤,並未引出正確道路
Apple Computer成立於1976年四月1日,在接下來的幾年都朝向年銷售金額達一百萬美元的目標邁進。13年後,也就是麥金塔推出後6年,公司年度營收跨過55億美元門檻。到九0年代,利用郵購購買電腦達到高峰,其中Apple的電腦就佔了相當大的市場。但在直銷市場,IBM相容高的PC卻踩進Apple的銷售市場,此競爭者已經逐漸侵蝕Apple的利潤。1992年發表的Mac平台在其37種不同機型上執行,但到1996年卻告中斷。Apple'的 Newton是第一台設計出來的 「個人數位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電腦,它應該已經引起了市場的注意, 但使用者很在意Newton手寫辨識效果不佳,因而大多對這個產品不太感興趣。

在那段時間中,有關Apple唯一作對的事,就是它在1992年推出一套用在處理靜態影像,名為QuickTime的軟體套件,QuickTime讓 Mac 和 Windows的使用者可以播放聲音及視訊,還能顯示靜態的影像。在此後一年間,QuickTime的銷售量超過了1百萬套,而且有超過500個獨立的開發廠商或個人推出了它的應用程式, 你或許可以說它是現今多媒體的先驅。直到1996年,Apple 依舊大筆揮灑金錢,但只掌控了4個百分點的桌上型電腦市場。

不僅是工作而已
接下來Apple確實做了一些很棒的事。它請回 Steve Jobs,也因此將過去的光榮與現在延續在一起。同一年間,Apple 發表了Power Macintosh G3 系統,並且在51天中賣掉了133,000台。延續此銳不可擋之氣勢,接著又突破工業界的傳統,推出彩色的 iMac。這家在1984年推出另類作業系統的公司,終於在14年後又推出了另類電腦。

iMac造成狂賣,而且從它推出以後,依據PC Data的資料顯示,這部彩色的個人電腦已經持續達到銷售前五名的桌上型電腦。 Apple'的股票隨之攀升,而且在1998年度,出現1995年後的首次獲利。現在Apple的桌上電腦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10個百分點。新款的 iMacs目前已經推出了,同時還推出攜帶型的 iMac ,名為 iBook,而 G4 Macintosh看起來也很勁爆。 它的重生看來仍不十分穩定,但Apple確實又回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antum Computer Services成立於1985年,該公司在1992年以「美國上線」(America Online)名義上市,到1993年底,也就是該公司成立8年後,AOL 已經有超過500,000名會員了。兩年後,這個數字成長到4百50萬。大約在那個時候, AOL也進入德國、英國和加拿大市場。同一年,也就是1995年, PC Magazine、Family PC Magazine、 Online Access Magazine,和 資訊工業協會(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都評選 AOL 為最佳消費性線上服務機構。

成功造成腐敗
就在1995年,AOL也發現要擁有一家在兩年間成長九倍的線上服務,並且管理控制已經成長得這樣快速的一家公司,都相當困難。駭客侵襲了它們的安全系統,擷取會員資料,或是用自己的方法進到工作人員的工作區,開開玩笑或是造成一些大混亂。 AOL最後還是堵住了所有漏洞,但某些糾紛造成的壓力還是足夠讓它焦頭爛額。截至1997年, AOL 的會員已經達到8百萬,但這種服務人數增長速度總會面臨瓶頸。當存取線路相對於會員數的比率,低於可存取的程度, America Online 就變成巨大的忙線通路了。它的股價下跌,媒體也都不存善意。而且由於它所提供的免費試用服務,必需支付一些使用者未預期的費用,以及AOL因為 並未每月適當地提醒消費者有關退租的申請,而違反了電子資金交易行為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Act;EFTA) 規範,因此頻頻遭到政府的注意。

然後在1998年,情況好轉了。AOL與MCI WorldCom簽署協議,得以取得 CompuServe的會員名單,再加上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交換條件是,WorldCom取得ANS Communications,這是AOL在1995得到的一家商用網際網路存取提供者。 此項動作是AOL跨出位居網際網路最終端硬體領域的一大步,並且扮演起服務提供者的角色。MCI 協議再增加280萬個 CompuServe訂戶給 AOL,而AOL也租用 MCI WorldCom 的線路,如此可提昇服務效能。AOL的股票在1998年及1999年共分割了兩次,該公司併購了Netscape、 MovieFone,和 ICQ (也是個成功的故事),同時它也擁有夠多的策略聯盟伙伴,這足以讓它成為居產業先鋒地位的龍頭老大了。

關於AOL的笑話
曾經有人問說:「為什麼要有個AOL?」所得到的回答是:「 如此網際網路上其餘的部份才有玩笑可以開」。真的嗎?AOL主席兼總裁Steve Case可能會是最後一個笑得出來的人。AOL發生了許多事,其中幾件是該公司將網際網路新功能帶給主流使用者、造成阻塞;以及從某個層面來看,它也激發WebTV的誕生以及及微軟進軍網路事業。但是挾著目前有一千八百萬訂戶的優勢,以及1999年第四季有達14億美元營收及一億五千六百萬美元淨利的成績來看,我們不得不說America Online的確是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1990年,Cisco Systems移去它神秘的面紗,並進入大眾化領域。那一年它的年營收是6千9百萬美元。到1999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122億美元了。 過去這九年來的歷史是,一家公司驅使自己成功並朝向目標、且市場趨勢未曾看走眼的故事。

超越路由器的連接
Cisco基本上是建造路由器起家的,這是一種將資料封包從一台電腦傳送到另一台電腦的裝置。如果Cisco的管理團隊未在1993年停下腳步,並評估身邊所發生的事的話,這個故事就會在當時即告結束。網路的需求改變了,也擴大了。網路不再只是將電腦掛上網路,而網路彼此間環環相扣。當時還有一種東西叫做網際網路,它造成許多新聞話題,這一切都需要Cisco的路由器,但除此外還需要其他許多各式額外的硬體方案。

面對這樣可以擴展市場的機會,Cisco的管理團隊規畫出一個計畫:絕對不要嚐試在無法使你成為第一,或最糟情況第二的市場中競爭,而且也絕不進入無法立即得到百分之20的市場,而且最終只能奪得50個百分點的市場。這是個相當簡單的計畫,但實行起來可是複雜多了。

做不到,就把它買下來
Cisco知道它無法及時研發出所有需要的產品,來讓自己面對全方位競爭。 它設立了一個目標,就是自行研發百分之七十所需的東西,然後去購買自己無法或來不及研發的技術。在1993年中,Cisco 花了8千9百萬美元買下了一家叫做Crescendo的公司,它是一家具成本效益、低維護網址轉換及網際網路防火牆軟硬體公司。這是它的第一個併購成果,問題是,根據當時的產業分析,Crescendo只有1千萬美元的營收。然而到了1997年,已經每年為Cisco進帳5億美元。

在1994年,Cisco又買下3家公司,並且取得可以提供使用者從遠端網路站台來控制的軟體路由器的技術、LAN交換器產品、企業ATM交換器、工作群組ATM交換器,以及LAN交換及路由裝置。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它又併購了其他的39家公司。

雖然這看起來好像是另一類型的瘋狂購併,Cisco的策略所囊括的不僅是取得新的產品,該公司著重的是能提供未來所需,並且能製造新一代產品的人,以增強彼此的技術能力。到目前為止,該計畫已經達到所求。當Cisco 說「事實上,所有網際網路上的傳輸,都會經過一家公司的系統,那就是Cisco Systems」這可不只是商場上的行銷說法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ll Computer 的出現,並不是在九0年代。 該公司總裁,Michael Dell,是電腦業界在位最久的總裁,他在1984年創立這個公司,所採用的方法是回到早期那種正正經經的郵購。 Dell 帶進九0年代的,是在群雄環伺下,一大堆要學習的東西。 而其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無論價格有多重要,服務及支援可以成就或毀滅一家公司,而且經驗告訴我們總是如此。Dell 是第一家在1987年就能提供隔天、現場服務的PC公司,而且它驗證了這種構想,並造就了該公司非凡的成功。

在全球各地遍灑種子
當網際網路在九0年代初期正延燒開來之時, Dell可是忙得不可開交。它於1990年在愛爾蘭開設一個據點,將Dell帶進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一年之後,為因應消費者對可攜式產品的需求, Dell推出了它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到1992年, Dell已經名列 財星全球 500 大企業了。到1993年,它已經進入全球前五名PC製造商, 並且在澳洲及日本成立子公司。Dell的股票,在1989年上市時每股8.5美元,到1995年每股價值100美元。

儘早看準機會
Dell在1996年建置了www.dell.com ,並創立銷售新型態。雖然許多郵購公司已經開始利用網際網路當作廣告推銷的工具,Dell則將它視為一個銷售的場所, 在上面不僅可以展示產品,還可以賣產品。 它幫助潛在客戶避免掉令人懼怕到實體商店購買個人電腦的因素:那就是售貨員。

Michael Dell 還建立了一個準則:藉由成本控制來降低售價,而不是犧牲品質或功能。該公司採用 just-in-time 製造技術,這表示說它的販賣系統,基本上採取先接單後生產的方式,這可以降低存貨成本。它的網站現在有 80,000 項支援及服務項目,這也免除需雇用人員來處理支援工作的成本,而且,藉由使用網際網路來直接連結其客戶群,Dell也因此免除了製造商--經銷商--零售商這個行銷網路的成本了。

這些創新性的策略正中要點,就在一年間,Dell的網際網路銷售額已經達到每天1百萬美元。1999中, Dell 開立了自己的線上超級商店,Gigabuys, 而其網際網路銷售也達到每天3千萬美元。這樣說可能還不足以證明一家公司的成功,但若明白指出Dell的商業策略將是有意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的最佳企業範本。其重要性便不言可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初期,就已經有網際網路(Internet)了,它是個充滿大量未經分類整理資訊的巨大空間。Yahoo的想法就是要排除這種混亂的狀態。1994年,兩個畢業生, David Filo 和 Jerry Yang,試著追蹤他們在網際網路上感興趣的東西,其解決方案就是在他們學校中的工作站上建立一個資料庫。事實上,他們最後的發展就是創造了第一個包羅萬象的網際網路入門網站,而且還做了許多其他的事。

不只是搜尋引擎
Yahoo所處的環境並非了無戰端,當時還有其它的搜尋引擎,如 Lycos 和 Excite。而它受好評的部份是因其簡單的介面。雖然競爭對手的搜尋引擎基本上都仰賴布林語法(and、or 和 not )來做進階搜尋,但Yahoo卻在一開始就先列出一些預先做好的分類,只要點選清單中的分類,就會產生一串相互關連的子分類,這可讓搜尋的範圍再縮小。當你到達每個目錄層時,會知道所在位置。而且由於它是個資料庫,所以它會先在 Yahoo本身蒐集的網址中搜尋,然後再連出去到網際網路上尋找你要的結果,因此速度會較快。

在1996年初,入門網站看來大有可為,所以孫正義的軟體銀行(Softbank)對其未來投資了1億美元。當年稍後,Yahoo公開上市了,這使得Yahoo更公開且大眾化。IPO為Yahoo帶來將近3千3百萬美元。過不久, Yahoo Japan 也首次發表上市。如果就此停住,Yahoo也許就很難再受到注意。它的介面普遍受到抄襲,而且現在網路上的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差不多,而其它的搜尋引擎目前也都講求搜尋速度。另外,就像大部份的搜尋引擎一樣, Yahoo並沒有收入,從某個角度來看,股票持股人可是不太贊同的。

吸引最多目光
Yahoo的解決方案是把自己變得更多樣化,於是隨時間累積,它增加了Yahoo 免費電子郵件、Yahoo 購物、Yahoo 拍賣、Yahoo 聊天室、留言板,以及其他服務。它併購了 GeoCities、Online Anywhere、Encompass和 Broadcast.com等網站。接下來當然還會有更多併購活動。在此過程中,Yahoo 變得很巨大,而且已經從單純的入門網站轉變為目的網站了。目前在全球20個國家中都有分支網站。只有AOL超過Yahoo的每月3千萬個到訪者,而且超過不多。在1998年,Yahoo終於以入門網站之姿達到損益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或許懷疑人們在1994年之前是如何存取網際網路資訊的,而Netscape在當年就推出了它的瀏覽器。如果你在那段期間上線,你可能寧願不去想像Netscape前的日子。Mosaic是瀏覽器之首,它是一個具功能性、點按滑鼠即可顯現結果的介面。但是當Silicon Graphics的創立人 ,James Clark,和Mosaic的設計人Marc Andreessen 碰在一起時,就激發出一個史上成長最快速的軟體公司,還有,一個酷斃了的瀏覽器。

免費的奇幻世界
要有最大眾化的軟體,就得有最多的使用者,為確定達到這點, Netscape就免費贈送它的軟體,一開始是在1994年贈送測試版。這似乎是個圈套?除非你花錢買下銷售的版本,否則沒有產品支援。Netscape在當年收到的錢不到1百萬美元,但當軟體變得更受歡迎時,情況就不同了。六個月後進入1995年時,它就已經賺進至少1千6百萬美元了。

同一年, Netscape 與Sun Microsystems達成技術交換的協議,因此將JavaScript引進它的瀏覽器。該公司還發表了 Navigator 2.0,每一套共享版本要28美元,在使用期之前會增加到71美元。它也併購了Collabra Software,這是個資訊共享及群組會議軟體的製造商。

留意偷襲
買下Collabra使得Netscape開始在伺服器生意方面與Microsoft 和 Lotus相競爭。 Bill Gates的備忘錄提出大眾應該開始注意網際網路,因此 Microsoft 發表了 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並且一開始就是採取免費措施,還附有相關文件及支援。 競爭是很健康的,但真的需要個計畫以求生存,而Netscape 就沒有。事實上,在1996、97年間,  Netscape似乎是抓狂了, 研發人員會議、副產品業務、更多的取得物,最後它的網站也變成入門網站了,這一切都讓 Netscape 看起來有些狂熱,但也失去焦點。 然而Navigator 這個軟體做得更好了, Netscape這個公司發現它的財務像在坐雲霄飛車般,最後在1998年秋,擁有1千4百萬訂戶,且打算引進瀏覽器技術的AOL,則買下 Netscape 和它的9百萬個入門網站會員。

雖然這結束了該公司五年獨資的生命,但此軟體仍舊存在,而且更加茁壯。 Navigator、 Communicator、 Compose、 SuiteSpot、JavaScript的包含物,以及RealMedia 技術——這些以及其他更多東西,對於那些優遊於Web上的人,都有很大的幫助。他們也有助於將網際網路商業化,帶到最精妙的層次。而且這是讓網際網路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所以,雖然 Netscape 這家公司或許已經退出幕前了,它已經為網際網路打上了 N  這個標誌,而且短時間內是不會消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列出過去十年前十大成功企業,很難不把Amazon.com也列進去。1994年底,當 Jeff Bezos在西雅圖開設了這家公司時,網際網路還是個冷門的東西,人們也還懼怕在線上購物。 但這並未阻擋Amazon.com 以其實際市場中的Barnes & Nobles為依據,繼續想要走的路, 並且成為電子商務變革關鍵的一環。

為何成為大熱門?
或許是因為不需離開家就能下訂單,或因為是 Amazon.com能提供消費者成千上萬比一般書店更多的書, 而從線上一個安全的站台下訂單的主意當然也無傷。還有, Amazon近40%的折扣也是正中心懷的誘因。不管原因為何,Amazon.com 從1995年開站那一天開始,不管在客戶或到訪人數的量,都是相當大的。

或許在CEO Jeff Bezos的帶動下,Amazon.com持續的成功使得這個公司不僅是個書商,它並陸續與 Drugstore.com 和 Pets.com 結盟、又買下Exchange.com、 Accept.com和 Alexa Internet,增加了 Amazon的產品線,並且也加強它的實力。Bezos最新的供應商zShops也為這個虛擬商店引進虛擬書攤。 它的1千2百萬客戶都可從這些地方採買東西。

讓自己有看頭
zShops的加入,帶給 Amazon 佣金的收入,而且不需負擔存貨的成本。除此, Bezos堅稱他只是不斷試著讓 Amazon 更不一樣,有些人則認為這是試圖讓Amazon 有更大的利基, 是某種打從這它開始經營那天開始,就讓這家成功公司困惑的東西。

這些合作伙伴及其取得物所造成的結果是,Amazon的股票跳升23個百分點,幾天以後又走揚了10個百分點。據傳 Bezos目前的身價大約40億美元。至今,Amazon.com股票 的價值仍比Barnes & Noble和Borders Books高出約四倍。獲利將會是一般投資人注意的焦點,而它的表現一直是如此的。但這不會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 Amazon.com 是第一個成功的電子經銷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1990年時,3Com已經走過第十一個年頭了。這個網路設備製造商事業一直很成功, 但是到九0年代中期,它卻面臨了強大的對手 Cisco Systems 。 在試圖提昇市場佔有率之後,它取得了一些優勢,3Com 在1997年買下數據機製造商U.S. Robotics,媒體形容這是「資料網路工業歷史上最大宗的合併案」。 這個註解可說埋下了伏筆,因為此項交易還包括一家名叫Palm Computing的小公司。

掌上的解決方案
Palm Computing 創立之時就是要製造掌上型電腦的作業系統,在這方面它失敗了,但Palm累積了這方面的知識,並且製造了一個名為PalmPilot的設備。掌上型電腦在歷經命運多舛的 Apple Newton ,以及來自其他公司們的奮鬥之後,早有其一套定義。然而要感謝其直覺反應式的簡單介面、好寫易學的手寫辨識軟體,及大量來自協力廠商的應用軟體,PalmPilot 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它每個接下來的版本——目前有七個——也都很輕易地被接受了。

然而PalmPilot的成功是一刀的兩刃, 3Com 是個網路廠商,而Palm Computing的動作,雖然可以很快明確地影響該公司的營收(截至1998年八月是10個百分點),但可是會分散3Com的主要目標。事實上, Palm表現得愈好,業界評析3Com的排名愈差。在PalmPilot 對個人用戶所具有的潛力上, 3Com無法找出將掌上型帶進它網路策略之中的適當著力點。

回歸其根本
到1999年為止,PalmPilot 已經儼然成為掌中電腦的標準,而現在位居網路設備第二名的3Com,也找到面對這個充滿大型合併案及購併企業世界的方法,這些競爭都是為了市場佔有率。 3Com宣佈  Palm Computing會切分出去成為獨立的公司,所以它可以再回來將焦點放在網路上面。

有些人暗示,這樣的動作確實可以促使3Com擁有更佳的合併機會。也有人指出,Palm Computing 將很快面臨頑強的競爭者,尤其是來自其最初的創立者Hawkins 和 Dubinsky的競爭,他們另組了一個自己的公司,名為 Handspring。 但不管 3Com 是靠自己的力量存活下來,或是依附在一個較大型集團的保護傘下,在九0年代中,它都具有相當份量的貢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7-2004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前,網際網路可是像走進墓地一樣的安靜,你唯一能聽到的聲音,大概就是PC中死命運轉的風扇,還有電腦內部喇叭隆隆的聲音。這些雜音現在還都存在著,但要感謝TProgressive Networks,或可叫它在1997年更改後的名字,RealNetworks,我們還可以從網際網路上聽到並看到連續的聲音及影像。當然,重要的技巧是「連續性的」部份:聲音(或影像)不需要先下載到你的電腦中然後再播放,它可以在下載的同時即時播放。

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革
RealNetworks是在這十年的後期才跳出來的:它的串流語音技術首先在1995年發表,但到同一年的八月之前,RealAudio 就包含在Netscape、Microsoft、Spry和 Spyglass的瀏覽器中了,同時也包含在 Apple的 Internet Connection Kit之中。該年末,RealNetworks發表聲明表示,會有一個大規模的網路音樂會在1996年1月播放音樂。在它營運一年後, RealNetworks 已經將PC上封閉式的語音系統,轉換為廣播接收器上了。

1996這一年在市場聲音更大了。除了增加一些功能及特色到此軟體中,RealNetworks的 即時串流協定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SP),一種透過網路傳送即時媒體的開放式標準,有40家主要業者同意遵守這項標準。但是直到1997年才真正成為主流標準。 RealVideo 加入了RealAudio產品陣容。而 Microsoft則買下了  RealNetworks百分之十的股份,這個合作關係只維持了一年,一直到1998年中期,Microsoft 決定自行推出Windows Media Player ,並且拋售其所持有的RealNetworks股票,原本分析師預測,Microsoft接著會摧毀這家公司,事實上,至1999年第四季為止,RealNetworks的營收卻大幅成長97個百分點。

保持真實感
在和 Microsoft斷絕關係後, RealNetworks與其他業者發展出不錯的合作關係,包括Intel、Netscape、AOL、IBM,和其他將產品或設備與其產品結合的公司等。而且這類產品的市場在需求量上已經成長許多。 如果有一個字,代表所作的事是透過網際網路來進行多媒體傳播的話,那最好加上 Real 這個字:像 RealPlayer G2 媒體播放程式、 RealJukebox (接著有 RealJukebox Plus,這是個具CD音質的數位音樂錄音及播放系統)、 RealSlideshow和d RealProducer。

在僅僅五年中, RealNetworks 總算已經可以說大話了,而且它將充滿演奏會、音樂及新聞的網際網路帶到生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4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公司可以说失败也可以说是成功。
因为它们的产品我都没在用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4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其他的奇迹是
以色列的ICQ, Linus Tovald 的 Linux.

不得不提的是, 把 Apple 拖累的, 是 Coke 的前总裁...当时是他逼走 Steve Jobs, 又把他请回来. Steve Jobs 那时候已经买下 Next 电脑和 Pix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1-2024 05:46 AM , Processed in 0.12974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