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25|回复: 36
|
理性与感性的切换机制-搞艺术能提高个人潜能?#24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5-11-2008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本帖最后由 自闭乐 于 11-3-2010 08:49 PM 编辑
-理性与感性的切换机制
刚刚我在站着时,(为何站着就不讲了,总之很久)(脚酸)
感到脚底的后跟很酸痛.
但又不能走开或坐下!(平时坐太多,当减肥吧~)
然后想到,脚底后跟痛,就用脚底指分担一下吧!
咦?
用脚底指站立是这种感觉的啊?(只是分担力度吧了;可想象高跟鞋会感受深刻的多)
为何是分担力度而不是分担重量?
我是用力站的.(声明先,因有人是不用力的)(用力不用力的差别就在感觉上)
用力会精神得多!(废,没精神 HOW TO用力?)
讲远了..(此有一个惰性的命题)
这些我以后再谈~
回来!
~~
从以前起,我就发觉这个问题.(但没深入思考过)
我站立或走时,[慣性]是把力都放在脚底的.
鞋子约5~6个月换一双,鞋后跟都是[穿洞]收场的.
讲酱多,是为了分别!
我与人们平时的【脚感】不相同.(我知我是病啦)
因此我认为我的[感觉]可拿来研究一下~
我拿[平时你们站或走,是用脚的那里的?脚指?后跟?脚心?掺着用?平均?]来问人。(家人都不会回答我)
这..
不是每个人日常感受吗?
还是人们平时都不去感受?
这又谈到惰性了..
我们分析别的.
【人们平时都不去感受】
我刚想到~
这可能是惮讲的
觉悟
当下
这类命题要讨论的方向。(马生一直谈的真心也应与此有关)
人多数不是活在现在的.
为何酱说?
酱讲吧~
你(看起来)在走路,其实并不是【在】走路.(人不在<佛家言)
走路牵涉到很多,至少可知有细胞在活动;
但如你没去感受『细胞在活动』这个存在,这个存在还算存在吗?
你没去感受,还是在走着路.
但,
这只算是客观的走路,不是【主观意义】上的走路。(旁人看到而已)
旁人看到的那个(不是这个)你其实人并不【在】,算『行屍走肉』吗?
主观就是感性的范围,即【感觉,感受】『资讯的吸收』
感受是此时此刻的.
即现在。
感受着此时此刻的现在也叫【活在当下】!
我跟人说过.(在谈讨【现在】的命题时)
但人们对此有不同理解。(我有兴趣的是这里)
他们把【现在】分为几个阶段。(不就是感受性/度的差异吧了吗?)
【为何人们会专注于感受性/度的差异?】
还为此搞出些『觉悟、当下、现在』等分类词呢?
我试图找出这个因由。
道家的一个教诲是
【赤子之心】<应该很多人懂它吧!
赤子就是有血的孩子,即【刚出生的婴儿】。
没【过去】;就没【未来】.<用脑去深思后才来吵我~
婴儿所感受到的,都是活生生的。
这代表什么?
去找资料!
婴儿从0至3岁,能学到人一生所学到的多少个巴仙?<去查
1岁多会走路,让一个瘫了脚的成年人去学回走路要多少个一年?
『觉悟、当下、现在』等全与【集中力】、【注意力】有关.(有找我吵的人吗?没就看下去~)
假如人能保持婴儿的【集中力】、【注意力】,脑袋里的潜能应高几个巴仙吧!
但
小孩子约?(我忘了)岁起就能使用理性了。
【理性】
就是它.
那个【人不在】的因由.
那些好心的【得道高人】,为了帮人得道。
就想出些【公案、让头脑停止】等针对理性的手段.(奥修讲理性即头脑,有心者可看看他书)
马生一直讲我并不能理解他要讲的真心是否真的那个真心,还分析出一大堆的【理性用语】出来摔我。。
希望有人看得明白我讲什么...
我为此命题起名为【理性与感性的切换机制】
重点当然在【切换机制】那里.(力,惰性,精神等别论)
人们[好象]不能(或没想过)随意切换理性与感性.
很多【专人】都说由感性〔婴儿时代〕升华为理性〔成人时代〕才是人类的进步愿因.<西学派
【得道高人】则要求人由理性〔成人时代〕回归感性〔婴儿时代〕以得道.<东玄派?
不就是理性与感性的问题嘛!(搞酱多花样...)
我想不通为什么搞这么复杂。。
回去上面【站】那边先~(终于兜回去了..)
用脚底指站立,我精神了很多!(感受也深得多)(脑细胞灵活起来了?)
想说试看此时用脑想事情会否【通】点~
..
想不了东西。。(该说深度的思考做不来)
切换就能!(总之不能同时一起)(以秒计的切换也是切换)
差别象在水面水底酱分明。(理性与感性)
在水面象感性,但不懂水底.(理性)
在水底象理性,但不懂水面.(感性)
有这一面;就没那面.
在讲我啦!(平常人该不会酱吧)
这是我从小时就开始的.
我没【现在】.
我有懒惰眼。
现在我试到整个左边身都反应出能力差右边身很多!
右视、右擅子、右鼻孔呼吸、右脚支撑、右耳听....
代表我右脑出问题了吧..(也证明我常在用着左脑控制右边身)
当被明明躲得开的球打中几次,写字都写得歪歪后
人人皆能【用】的资讯,竟不适于我...
这些事让我整个人倾向于理性思维.
平常感受到的资讯,我首先得分析.
再【修正】过才敢做出反应。
结果是我成为一个【反应迟顿的笨蛋】。
接受资讯-分析-反应<这是我的性格.
所以看到有人讲『接受资讯后,要先分析才反应』的话.
我会[咦?]
人们不是自动自觉地酱做的吗?
我们拿婴儿来设想.
若我们象婴儿般有感受力.
1秒就不只1秒了.
时间会感觉上变慢<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
若平时1秒解剖一个方程式,时间变慢后的1秒就有可能可解剖多几个方程式。
造成的差别就是【质量】.
1秒解剖一个方程式=1的话;1秒解剖7个方程式就=7了.
1和7,同样的1秒.
你活多了7倍的【质量】!
酱学婴儿好了~
【切换】一下就行了.
怎样?
【切换】到吗?
【感性】在思维里能占到多少巴仙率?
能保持几久?
若我没猜错,占到的巴仙率不高,保持也不久。
人的感性是不能持久的.<酱【自我】将不存在
【自我】建基于过去,而且『必需』展望未来.
So感受的那刻,自我是不存在的.<感受到自我存在的话,证明你还有理性,感性不够彻底!
想下,每一秒都去感受!(但不【用】,<重点)
『庞大的资讯量』只会让人的脑疲憊不堪.
人会长大,
会进步的!
『庞大的资讯量』会让人的脑疲憊不堪的话,减少【感受度】就行了!
看!
人从A点走到B点.
A.....................................B(这里表示象;不是抽象)
得到的资讯量,人的脑只会输入A到B.
不会输入
A.....................................B(A到B)
中间的.....就是内容.
内容随着长大会被不断【简】化.
人从A点走到B点是15岁的记忆片段的话,
到60岁只剩A-B吧了。(连到也没了)
有些还会认为没用而丢掉.(不记)
这样的A-B人生,算【存在】吗?
没了.....(内容)的人生,算【存在】吗?
处理就是理性在工作.
【简】化~
符号化~
结钩化~
分类化~
资讯【处理】得很完美!
但不【用】,电脑般的人生就是人的最高进步境界?
用眼看,用脑想.
有多少人看到『理性与感性』是用心去想它的意思的.
都是用脑想吧了!
只处理,不【用】!
A.....................................B里少了
.....................................
AB两个位和37个位,那个是重点.
所以禅师常讲,
[你错过了重点!]
【小孩子约?(我忘了)岁起就能使用理性了。】
这是懒惰的开始,也证明小孩子的生活开始没意义了.
有意义的人生,谁不抢着感受;要丢给理性【处理】?
惰性对人的【质量】影响很大,心力(意志?)的使用会开始退化.
人的惰性化使人日益依賴【理性】.
依賴【理性】日久后,还想回归感性〔婴儿时代〕.
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吧!
因为惰性化久了就会成【惯性】。
你叫他用心感受A.....................................B,
他用脑处理成A-B.
还硬说这才是【用心感受】.
Haiz..
理性.感性,傻傻分不清楚~
婴儿-100%感性
人越大-理性比例越大;感性比例越少
当然感性不会真的消失,但Rojak化是必然的了..
另外,
【惯性】让心理学家收集人格的资料方便多了.(针对的手段也发展了。。)
提醒:【得道高人】会选切换那刻出手.
首先,
得明白What is 理性,What is 感性.(连分别都不能How to Work?)
别理性当感性,感性当理性!
以我为例,
从20岁开始就尽量用心去感受。(之前是用脑去处理)
有了点好像在活着的感觉(错觉?).
5年的经历是否让我脱胎换骨,还不敢说~
而『纯?』理性生活的我也不尽是一片惨状.
如被上司当众骂.
这种【深刻】的感受在心感到前,会先遇到我的理性.
我通常会先分析要感受,还是假感受?
判断出不做出感受着的样子,会更糟时.
我会假装感受到了.
旁人事后都[受伤],但我却没事~
所以有事做错了,人们都会推我去[顶]。(欺侮我?)
明知心会不好受;作么让心去感受呢?(疑)
当然连爱这回事,
我也只能假装感受到吧了..
慢了一点点的感受(要处理先),也已经不是【现在】的感受了。
所以我讲我没【现在】,【我】并不存在.(或不算存在〕
我只能【假装】话着!
只能被人【串】我只能看道;不能入道。。
平时不易感性的我,(当然不能【切换】)
在感性时自然深刻得多了,(看站立好了~)
再经理性处理自然会了解得更深。
我是用整个理性头脑去处理少少的感受资讯量.
就象把【物质分解到夸克】酱.<比喻
人们的处理多只【物质=物质】.(根本没用脑嘛!)
有高人讲过要停掉我的头脑,
但我没[心].
头脑掉了就不【在】了~
和常人外壳(理性)破了,能直见心底(感性)不同的喔!
就酱先吧~
[ 本帖最后由 自闭乐 于 29-11-2009 10:00 A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6-11-2008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得清閒來讀這帖, 前幾天不清閒根本讀不到.
【人们平时都不去感受】
哦. 很好. 真的是個當頭喝棒. 人已經懶惰到不去感受當下了.
你其实人并不【在】
有一個疑問, 為什麼人大都數時候都不【在】? 是不是【在】只是【在】, 無法處理事情? 只有離開【在】才得以處理事情?
是我們本來就被要求不【在】以便可以處理事情? 還是我們自己多事去諸般處理而弄到不【在】?
【理性】就是它. 那个【人不在】的因由.
就是就是. 可是呀普遍上理性就是真理. 無怪乎有覺知的少數人說世界文明已經走錯了方向.
很少人可以理解為什麼感性會是好的? 他們會認為世間的愚蠢事都是感性造成的, 如果很有理性的話, 就不會有愚蠢事發生了.
感性可以被人誤解至斯, 理性可以被人崇尚至斯, 真是文明走錯了方向.
重点当然在【切换机制】那里.(力,惰性,精神等别论) 人们[好象]不能(或没想过)随意切换理性与感性.
這應該就是最重點. 可惜聽不明白.
切換是怎樣可以做到的? 是不是以理性的行為鍛鍊久而成習慣? 不過, 那不是隨意切換的, 而是一番苦工的. 隨時自由切換呢? 怎樣做到?
只处理,不【用】!
??? 再把 【用】 解說一下. 【用】是取, 拿, 著? 還是別的?
.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幻藏 的帖子
此话怎么说?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幻藏 的帖子
我觉得楼主的表达有些混乱
楼主是控制自己的感性和理性了吗?
在适当的时候释放?
文字脱离,既是用''感觉''?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雨柔 的帖子
如果亂的話,可能樓主懶惰去整理吧...
不能説是控制,控制很多時候是反效果的。個人能用上的另一個字眼也只是練習吧。可能有人喜歡用修行之類的。
怎麽說[覺知]。嘗試想想看,一個有小動作的人,很多時候是不是都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小動作的?
樓主說的斜眼和腳跟問題就是。樓主對這個坏習慣的察覺就是覺知在起作用了。
不過,如果知道了,結果還是任其依舊。這是爲何,就是樓主說的懶惰。
之中,樓主也提到鞋子的鞋跟的磨損。這是樓主的觀察。這個觀察,了解到行走時,腳步的不協調。或許説是平衡。因爲腳跟吃力過多,而不是把力道平均施放在整個腳步的各個部位。
文字脫離嘛...
好比,你走入大自然,感覺到大自然氣息的舒適。那麽,嘗試用言語來説明看看。是不是很難?另一個個人就鸚鵡學語說説好了。
[你知道玫瑰的芬芳嗎?那麽,用言語來説明。]
文字中所傳達的訊息,言語無法完整表達。所以,要抓住訊息而不是文字。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幻藏 的帖子
文字中所傳達的訊息,言語無法完整表達。所以,要抓住訊息而不是文字。----套用马华总会长前天说的话,‘语言只是工具罢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8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19-11-2008 06:36 PM 发表
各位抱歉了..
家有白事.
没心情.
节哀顺便啊,自闭乐,祝你好运.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1-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我觉得有关联性,所以我放这里.
现在来说我的练眼感想
我的手术花了RM310,这应是我签了给HUKM做学习材料那张纸的关系.
阿ROY那时还说我把自己讲到多特殊,现在有人要研究哦,,证明我没乱说吧.
我一个认识我几年的朋友,他劝过我不要做手术;好保持我的独特性,他是唯一的一个.
刚作完手术,右眼还没开罩,就一个人用左手吃饭了..(右手在滴盐水)
这是我手术费便宜的关系??
这是星期二的事,12:00PM进手术室,17:00我醒过来;我星期一进院.
星期三开眼罩CHECK眼.
我的眼球拉回来了,红肿一片.
看图.
但我看东西就有两个一样画面的视觉同时出现.,和照一面镜子却映出两个自己那样的感觉.这和开刀前医生说的一样.
医生在现场开导我用两只眼睛不能后,就教我看事物时,务必要看到事物叠垒在一起才行,不然就会变回原来的情况了.
当天我就出院了.
回到家后,我就常拿东西来练叠垒性.
我发现,眼睛是一定是一只眼球看一边景的.
我必须得做加减乘除的计算工作.
不够的就加,多余的就减;有些层次就叠垒般乘上去,有些层次就除下来.
还有就是做眼球转圆圈运动.
两眼向右转十下, 两眼向左转十下<这是要求眼睛得做到我平时不一定会转到的范围.
开了刀,我的眼是很累和痛的,但要拿回普通人的视觉,我却得抓紧时间来操眼.
应该说…在我的眼球红肿退了和不痒后,我再操也没用了.
到星期六.
我感觉图像的叠垒性较稳定,没开眼时那样的明显两图同现了.
这天,我去KL看眼专科.[周求珍诊所]
她在测量我的眼后,说我的眼球拉得很正了.
看图的叠垒性也稳定,但是!
我还是没3D视觉, 3D视觉是什么我可从来不知道?
由于我没能力常来给她修正,她就给我做了个3D视觉眼镜来自己练眼.
一边青,一边红的.这应该很多人都懂.
我透过这个来看.
同一个光点,我会两个眼睛都看到光,就是有两个光点.<但只应有一点光
眼球的位置正了,视觉的叠垒性也稳定,但去到脑处理视觉的地方,我的视觉以光来说还是分开的.
回家我戴着看不久后,我发觉.
我看久了后.
红色和青色会互相掺透,就是我看青色视觉的部分会看到红色,反之一样.
我问我姐试看感觉如何,她却不会说明,我只好继续自我研究了.
以视觉的叠垒性进度来看,我的3D感可能在这几天内有所进步?
因为我还是不懂两眼同看一字是怎样的,(我打字应还是左右眼分工来打的)
3D感有否进步,可从练这个来看出.
还有,我发觉透过立体眼镜,我能较清楚地知道我有否在同用两只眼.
叠垒性,视觉范围, 3D感后.
我还有动态视力这个难关得闯,能拿回多少普通人的视力,就看这几个星期了.
至于其它的想法,我以后再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1-2009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别人谈时想到的,转~
对太极图,我刚有了个新的想法.
我正在练着我的3D视觉.
有红一边,青一边的特殊眼镜.
我看时,肯定是一边红,一边青.
但医生要求我看成两边分不出红青.
我戴久后,原本叠垒分明的红青竟然掺透过去对面了!!!
感觉就象还不定形的太极图那样.
太极图和3D有关?
太极图不只有概念性,还有现实性???(看时就是在用着太极图的原理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1-2009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视觉和著名概念的关系.
先说太极图.
它应在人类进化完整视觉之后产生,是否外星人设计不论.
拿来和视觉捆绑一起看的话.
太极图描出了视觉的实在性,全脑性.可能这是古人表达视觉的一种古老图像;没动画当然表现得不完整.
又正应为太极图在表象出视觉的本然能力<这种适应世界,改变进化而来的器具能力.
太极图有着深刻的宇宙表义表现,不就等于说视觉在更进一步地反映着本然宇宙吗?
我觉得太极图除了图象这点外,常人不会联想到视觉去;而视觉的重要性无用置疑.
说下我以前的宇宙论.
我说过世界应是圆的.
这个初始定论不谈,我说抛出着的宇宙.
有人说世界是方圆的,我以前置疑此说.
因为立论者常加以相对概念上去,就是圆和方感觉在他们的话中是分开和统一的.
统一这个概念非有个分开的前提不能成立.
但我一直认为世界是一或零才是本质.
在前几个月我看一套漫画时,我看到一段故事.
里面一个学徒问师父.
为何汉堡得做成椭圆形?
论热度均衡性,圆型不是更好吗?
这问题由主角一个学美术的朋友解开了.
因为那样的比例更美观.
不是圆型,也不是方型,; 椭圆形或长方型才更美.(数学方程我忘了)
这是因我们有两个圆形视觉眼球,一个眼看当然是一个圆形;但两眼齐看呢?
两个圆型会同一化.
世界原理<比例更美观<椭圆形和长方型<视觉.
我从前说宇宙是压扁的圆球,就是椭圆形啦!!!
说了一大堆还说不明了,读得书少就是糟……
#上面提到的著名概念有太极,完美,方圆,比例帖不能达意就放过我吧…(眼很累
[ 本帖最后由 自闭乐 于 29-11-2009 10:4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9-11-2009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观察力~
但对于你的状况....我还是想说....不要过份幻想自己的不幸有“特殊意义”。
多少“神棍”...就是因为有不幸的童年,诸多磨难,才会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认为上天磨练他们是为了要他肩负起拯救世界的使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1-2009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Roy_Tantra5053 的帖子
我天生再加后天,形成废物已是必然<在我有自觉时.
尽我所能拉近和普通人的现实距离才是正务,拯救世界我就交给你了.(我以前说过的啊,虽说我用玩笑的语气)
你没说我那个部分让你称赞,我都没话好回了.
我现在复健中,明符其实地在跟时间赛跑,脑子不断地发烧发热,鼻子也狂流鼻涕...(视觉明显地改善,也可能是意志集中的错觉?)
杂乱的用词其实和我当初开这楼一样是我等着进一步开发的部分,我现在算是先记下吧了.
[但对于你的状况....我还是想说....不要过份幻想自己的不幸有“特殊意义”。]
我应该还是在表达着我的''特殊性'',而不是在讲述“特殊意义”对吗?
真有那个意义,我也不会自动去修改了. |
|
|
|
|
|
|
|
发表于 29-11-2009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29-11-2009 03:26 PM 发表
我天生再加后天,形成废物已是必然
我看到的事情,也许只是我的盲点,我不敢说我对你的了解有多少巴仙正确。
我想说的只是....我“感性”的觉得...你的文章多少透露了....你把所有的不幸或是看似无意义的事情赋予了意义。
我告诉你我是废人,我就是吗?告诉你我是神,我就是吗?
无论如何,祝你早日康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1-2009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天生再加后天,形成废物已是必然<在我有自觉时.]
我这句是说我看到我的惯性所会走的隧道,将会走向废物这边.
我做错或不做,结果不会改变.
除非我不断地做对,累积起可以修正惯性所走的隧道.
我说这句只是在预言后果,没自卑啦.
[我想说的只是....我“感性”的觉得...你的文章多少透露了....你把所有的不幸或是看似无意义的事情赋予了意义。]
这有说中的地方.
我嘛,也没多大不幸,因为我一直在旁人的照顾中.(所谓的针没刺到深没感觉
至于赋予意义这件事,我是惯性妄想的人.
在我没改掉惯性妄想前,赋予意义只不过是我没事找事做的行为.
我这样做除了是无奈外,就一无是处?<这太浪费了.
所以我把一切工作都立足于庄子说过的那个讲有用和无用之寓言里,所立之地和无用之地上.
凡是无意义的事情是指那时那刻而言,我不一定不会用到那些无用之地.
和建立更多的立足之地不同之处在,那些地对我来说不是将用,要用的;是可能会用,可能不会用.
所以我不象一般学有所成后的人那样[蠢蠢欲动]不是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