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14|回复: 12

当导盲线不再“导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7-2008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盲线是为了方便盲人日常生活行走而铺设的,一些设立在人行道上不起眼的浅黄色方砖,就是我们所指的“导盲线”。但是在现实生活里,一些不法占道,阻碍导盲线的行为是否应该引起关注?在国家对残疾人提供各种补贴帮助的情况下,是否更应该关心一下不起眼的导盲线?


人行道上导盲线被占用作为停车点,不知盲人到此有何感想

  
人行道两边都停放着摩托车,原本宽广的人行道变成了窄道


  记者发现,位于赤坎南桥附近一带的人行道上,由于设置了临时摩托车停放点。摩托车都停放在人行道两边上,刚好占去半条人行道,路上还摆放着杂物,甚至连导盲线也被压住,导盲线不再起“导盲”的作用,不知盲人到此作何感想。这同时也给路过市民带来诸多不便,当人流过多时,市民路过时要么被迫走出马路与车争道,要么就要侧身从这里穿过。

  这些黄色不起眼的方砖是用来给盲人指引方向的,我们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就占用了这块光明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关爱盲人,保护导盲线呢?       

原文:
http://www.xinxuyao.com/access%2Fenvironment/200708291118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7-2008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導盲磚

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注意過?不知道有多少人試著閉眼去走過?

手震啦!= =b


 1/11(三)那天晚上,陪老哥去高美館晃一晃。
 晃到高美館外,走著走著才發現到自己正走在導盲磚上。



 導盲磚,不是第一次看到也不是第一次走在這上面。

 我曾經自己閉眼走過,但,只走了小小一段就馬上睜開眼。

 因為,我會走到外面去,而且超級沒有安全感的...

 想再走一遍,但又很怕...就這樣突發奇想把老哥拉過來。

 抓著他的衣服,閉上眼睛再走一次導盲磚。

 (老哥說:不對啊!這樣我就變成導盲犬了耶! 噗...XD)

 說實話,有人讓我抓著真的比較安心。

 如果說,自己一個人可以依賴的,就只剩下腳下這個導盲磚...

 突然之間可以體會失明的人,對環境的不安全感有多大。

 當他們相信腳下的這個無障礙設施時,這個設施真的值得相信嗎?

 真的能夠帶他們到正確的地方嗎?

 突然間,我又在思考著...思考著這些設施的可信度?方便度?普遍度?

 無障礙空間,我想在這個方面...任何地方都需要多加油!


原文:http://www.wretch.cc/blog/bwings/3097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08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明眼人看盲人的誤差

文:楊聖弘

   幾年前,一個朋友告訴我一段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在國內剛開始推動導盲磚鋪設政策的時候,有一次,他經過某個知名的地攤街,正打算瘋狂的展開血拼任務時,眼前一幕奇特的景象卻令他深感好奇,原來,應該是七零八落、紊亂無章的攤販,這天卻格外的井然有序,似乎才經歷過有心人的規劃一般,顯得異常的整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決定找個攤販老闆問個究竟,未料這位熱心的老闆指著地上剛鋪好的導盲磚,笑嘻嘻的說:「你看,政府為了讓我們有個依循,特別鋪了這條線,大家擺攤子;雖然這條線高高低低、感覺不太穩,但整條街看起來,就整齊多了,照顧了我們,也兼顧了市容,真是一舉兩得!」

   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在政府幾年的無障礙政策推動下,應該已經不會再出現了。然而,觀察國內有關輔助視障者的無障礙設施,卻仍有相當的改進空間,原因不僅在於公共建築是否「依法」執行相關的無障礙規劃,我們社會對於視障者「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進而造成相關設計不符視障者真正的需求,可能才是現階段更大的問題。

   記得有一次,筆者在計程車上與司機聊天,他突然興奮的拿出一張紙鈔,要我摸摸看究竟是五百元還是一千元;當我正暗自盤算,應該如何讓他了解視障者「辨識」紙鈔的困難之際,他不耐的從我手上拿走了這張紙鈔,並且似乎盯著鈔票上的某個位置,喃喃的說:「這上頭的『盲人點』看起來這麼清楚,你怎麼摸不出來呢?」

   我向他解釋,這「盲人點」可能太小,我們觸摸會有困難。他顯然很不能接受這樣的答案,開始用嚴厲的口氣指責的說:「政府對你們這麼好,我卻一天到晚聽到你們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你們到底還要政府怎麼做才會滿意呢?」

   「視障者的觸覺一定較一般人靈敏」,這是社會普遍的刻板印象。然而,事實卻因為不同的觸覺訓練背景(例如是否從小接受摸讀點字的訓練)、致殘的時間差異(例如幼年或成年後失明)以及不同的失明原因(例如糖尿病可能導致末梢神經受損)等,都會影響視障者的觸覺靈敏度,即便真的有若干視障者的觸覺較一般人靈敏,也一定有其客觀的生理功能性的限制。

   因此,我們認為,假若有任何「透過觸覺辨識(含手部或腳部)輔助視障者的無障礙設計」,最好都能經由使用者實際的測試,若真有困難,至少可以一般明眼人矇眼後的普遍觸覺條件,作為設計的標準,因為不少中途失明者的觸覺能力,與這樣的狀況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我們社會另一個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是:「視障者的聽覺一定比一般人好」。這樣的印象,也反映在許許多多無障礙的設計上。台北市的公車族,這一年來一定發現公車上增加了「語音自動報站」的服務,這是若干視障單位多年來努力爭取的成績;然而,從不少視障者的反應中,我們卻發現,因為不少公車上的語音音量太小,視障者經常聽不清楚播報的內容,讓這項貼心的設計,無法有效發揮輔助的功能。對此,曾有視障者向相關單位反映,結果獲得的答案卻是:「民眾反映語音太吵,所以他們必須降低音量」,這位回答的人員還疑惑的反問:「視障者的聽覺不是比較好嗎,應該不會聽不清楚吧?」唉!他果真相信「上帝關了一扇門,就一定會開啟另一扇窗」?真不知道,那些因為車禍或疾病而導致失明的朋友,是不是在眼盲的那一剎那,耳神經就突然的發達起來了。

   輔助視障者的無障礙環境設計,經常被提到的,不外乎導盲磚、語音電梯、點字標示等,這也與我們社會普遍認為視障就是「完全不能看」的刻板印象有關。

   視力介於全盲者與明眼人之間,社會普遍對於他們的障礙問題感到陌生,使得相關的無障礙規劃,經常忽略這群人的需求。事實上,有關輔助弱視者的無障礙設計,如能把握資訊(例如公共場所的標示或公告)放大、前景與背景顏色對比這兩項原則,對於他們就有相當大的幫助。

   也許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有人問我:「輔助視障者的無障礙設施,應該包括哪些項目?」而我的回答卻總是:「這可能很難有個標準」,我的意思並不是相關的無障礙法規所立的標準有什麼問題;相反的,我更希望主事者能熟讀這些標準。然而,標準是死的,而標準背後的意義卻是活的,如果能了解每個無障礙設施背後的意義,加上務實的去執行使用測試,假設自己在「不使用視力或僅能部分使用視力」的情況下,也能順利的使用這些設施,那麼,無障礙的規劃設計,是可以有相當多可能性的。就拿導盲磚為例,不少建築師為了設置導盲磚是否會破壞整體建築的美感而傷透腦筋,然而,如果了解導盲磚的設置意義,並且確定替代方式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那麼,誰說導盲磚一定要是一個樣兒呢,只要能發揮「導盲」效果的設計,同樣也是值得我們稱許的。

原文:http://www.twacc.org/jane2/10-1f.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8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今天看了您的贴才知道这种砖是帮助盲人的。以后不要放障碍物在这种砖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8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从来也不知道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08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砖在台湾很普遍,但在马来西亚其实不多。。 就算有,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得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7-2008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在这分享一些文章~希望楼主不介意~

轉載文:如何與盲朋友相處
分類:認識視障盲人
2006/09/23 01:30
轉載於清華大學盲友會之文章,本文所屬文清大盲友會轉入。

()引導方法

當您在十字路口橫過街道遇見盲友時,請先詢問後再幫助他。您可將您的手臂自然垂直放下或微曲,讓盲友牽住您的手肘部份,兩人保持半至一距離,不要拉或推著盲友走路。女性的皮包背在另一側,請注意安全。

路況有變更時,應提早告知盲友,避免突然停止,此舉會引起盲友緊張與恐懼。

指引方向、方位時,應以盲友所在之位置與方向,作為明的標準。例如:當您要告知方向時,應以他所在的方向為標準而告訴他左邊或右邊。在距離方面以公尺或伐為單位。

在無危險顧慮下,多引導盲友以手觸碰物體,增進其瞭解。

特殊用途之物品,應協助其使用方便,並引導其自行操作一遍。

引導盲友就坐時,應引導盲友的手觸碰椅背、靠手及桌沿,以使其瞭解座位之環境。

突發或不尋常聲響,應主動明聲源,以免盲友緊張恐懼。

遇具攻擊性動物接近,應告知盲友,並小心帶離。

避免從後方帶引盲友。

()食的方面:
當您和盲友用餐時,請小聲向他明筷子、湯匙、碗等餐具的位置及菜的位置。
為盲友倒水盛湯時,只需倒七分滿,而且需注意度不應過高。若是熱水、熱湯(茶/咖啡),應提醒盲友注意。
將茶水交給盲友時,可將水杯先就定位,再引導盲友的手去碰觸杯。不便放置定位時,應引導盲友的手接下水杯。
與盲友共餐時,應主動告知桌上或餐盤中有哪些菜餚,再詢問盲友需要什麼菜。有尖刺骨之食物,應提醒盲友注意。
為盲友盛飯時,只需盛滿六、七分即可,以便於盲友進餐。
軟性、流質、顆粒的菜餚應放入碗中。有骨頭、需去皮等菜餚放置碟中。



()住的方面:

外出活動,應於初至旅館check in時,協助盲友至其房間瞭解室擺設。尤其需瞭解浴室的況與熱水龍頭的位置。此外,須為盲友解飯店各樓層所設之服務,如:洗衣、咖啡廳、理容院等。而日活動結束各自回房間前,應與盲友溝通其自由活動時間之行程

如果您與盲友同住或工作時,應把門全開或緊閉,且不要把東西擱在走道上。

當您遇到盲友或進入房間看有盲人在室或離開時,請告訴盲人一聲。

當您陪伴盲友到陌生的場合時,請將當場室的環境及在場的人物小聲地明。

千萬不要隨便整理或移動盲人的日常用品或行李。


()行的方面:

應主動為盲友介紹路況、景象,使盲友瞭解周圍情況。

可於上下樓梯的第一階與最後一階告知盲友。轉角狹窄處應放慢行走速度。落差特別高或階梯寬度特別深者,應提醒盲友,並以盲友幅作為引導標準。

上下車時,您可先上車,再照顧盲友上車,並安排盲友就定位。而某些地區的電扶梯、地鐵、纜車等的開關門速度較快,故應特別小心上下。

外出活動時,盡量勿讓盲友獨處。若您真需單獨行動,請照會領隊或其他人代為照顧。

路上有障礙物時,請以盲友的幅作為衡量標準,告知盲友如何通過。而低於盲友身高之障礙物,應向盲友描述高度,並以手護住盲友頭部,協助其低頭通過。

過馬路時,應注意車速、車向及交通號誌。如遇狹窄路段,需以手臂向後擺,示意盲友跟隨引導者身後行走。

當您看到盲人獨自行動、乘車、運動時,請不要在他的旁邊喊叫。

[ 本帖最后由 夏天 于 18-7-2008 12:2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7-2008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其他:

當您要給盲人錢的時候,請向他說明每一張紙幣的價值,不要只將總數告訴他而已。

當您與盲友談話時,請依正常聲量即可,並給盲友一種自然的感覺,不需迴避談及盲的問題。

當您遇見盲人有人陪伴他時,請直接和盲人交談,不必經過陪伴人轉達。

請不要在盲人面前過度表示您對他的同情和憐憫的態度。

當您在呼喚盲人時,請不要喊瞎子或按摩的,應稱盲人、失明者或視覺障礙者。

千萬不可認為欣賞電影、電視、話劇和盲人一點也沒有關係。

請記住您一點點的親切,就可以減少盲人的麻煩,請隨時將您的手及眼睛借給盲人。

盲人不需要明眼人的同情和憐憫,需要的是您的鼓勵和關懷,請您隨時關照您周圍的盲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7-2008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触即知是香波还是护发素。这个小小的设计,不仅消除了盲人使用的障碍,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也是一种令人感激的亲切设计———洗发的时候不用睁眼就能辨别。类似的设计还有立体声耳机,用凸起和凹陷的珠点区分左右,既是外观造型上精巧的装饰,又是实现“共用”设计的“触知觉信息”。

    由此可见,在产品使用界面设计中对于知觉方式的选择,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实现“共用”的关键。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而残疾人所欠缺的仅只是其中的某个“通道”而已。因此,具有“多通道”知觉方式的产品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

问:什么是无障碍设施?
    答: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安全通行和使用便利,在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问: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环境有什么区别?
    答:无障碍设施主要是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道路(包括道路、桥梁、人行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站点、公共绿地)的相应设施。而无障碍环境概念,范围就更大更广。除建筑物、道路无障碍,还包括交通工具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电视手语和字幕、盲人有声读物、音响信号、手机短信息、信息电话等等),以及人们对无障碍的思想认识和意识等。从建设部门来看,多指无障碍设施,从整个社会来说,多指无障碍环境。   

    问: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什么意义?
    答: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人员生活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与国际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建设无障碍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它社会成员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文明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

    问:无障碍设施是怎样提出来的?
    答:20世纪初期,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 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法规。我国最早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1985年3月,当时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究会",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生活环境"的倡仪,同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为残疾人需求的特殊设置建设"的提案和建议。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1989年颁布实施。

问:美、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情况怎样?
    答:美国最初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在50年代末期,当时是为了方便残疾军人就业不受限制而提出。后来,无障碍设施不仅服务于全美3700万残疾人,而且使全民受益。美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现有多层次的立法保障,并进入科研和教育领域:各种无障碍设施既有全方位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堪称世界一流。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建筑系已专门设立了无障碍设计专业。
    欧洲在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的同时,强调了住宅建设也要实施"无障碍化",即专供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1930年末,瑞典和丹麦就开始提供老人公寓。
    亚太地区残疾人约有2亿,近年来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比较好。日本目前的无障碍设施比较普及,国家制定的统一建设法规中包括无障碍设计。每一幢建筑物竣工时,有专门部门验收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否附合规定。在一些公共设施中,尤其是商店,按建筑面积大小实现不同等级的无障碍设计。如,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大中型商业建筑,规定要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专用停车场、厕所、电梯等设施。
    香港的《残疾人通道守则》自1976年至1984年作了多次修订。香港的建筑物、道路、公共交通车、巴士、地铁等处的无障碍设施十分完善。所有道路都有缘石坡道和提示盲道,路口都有过街信号音响。乘轮椅者可以实现通行无阻。

    问: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是怎样的?创建无障碍示范城活动是怎么回事?
    答:经十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着显著成绩。多数城市的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医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住宅小区的无障碍设施也开始起步。我国的部分城市还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使用管理不善,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为了推进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2002年10月31日,建设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残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提出了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活动,这是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始岛十二个城市列为首批示范创建城市。
    问:上海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状况如何,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答:上海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大的商场、影剧院、车站修建了无障碍设施,这是最初阶段。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结合市政改造,在一些主要街道铺设了盲道和缘石坡道。1992年外滩改造工程中,修建了盲道、两座过街地下无障碍通道及残疾人专用厕所。第三阶段是近几年,一大批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市府办公楼、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东方明珠、地铁二号线等,都修建了较为齐全的无障碍设施。上海市目前已有4800多条主干道建设了无障碍设施。但是存在问题也是有的,一是法规不健全,已有的的法规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力度不大;二是,尚有一些无障碍设施盲点,如大学、银行、法院等大都有没有无障碍设施;三是无障碍设施尚未形成合力,至今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和督促检查机构,影响了建设工作有效、深入地开展;四是无障碍设施管理不完善,已建的设施系统性不强,养护管理力度不够,如地铁二号线"升降梯"上锁、盲道被随意占用等等。
   问:上海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举措有那些?
   答:上海现有残疾人52.17万,占人口总数的4%;老年人口230万,占人口总数的17.8%,其中80岁以上的28.5万,占老年人口的12%。 2007年将在上海举办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将举办世博会。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必须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从去年7月份起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作出了制订法规和建设规划的决定,陈良宇书记、韩正市长多次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表示新建的一律按规范标准建设,已建的分期进行改造。由建委牵头,有民政、残联、老龄委及市府法制办、计委、规划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法规和规划制定班子从去年9月份起开始工作。今年初又将新增盲道40公里、坡道1000公里,改建220个无障碍设施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已于4月1日,由韩正市长以市政府1号令签发。《上海市无障碍设施须建设规划(2003~2006年)》及其配套文件也已编制完毕,正在审批之中,不日即可出台。由于采取以上有力举措,经过四年努力,上海将向"全方位无障碍"目标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水平。

    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是一本怎样的文件?
    答:制定、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规范无障碍建设行为,是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部等部门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试行设计规范",1998年又作了补充规定,至2001年再次修改。《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是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2001年8月1日发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系全国范围实施的强制规范,是目前最新、最有权威的一个规范。现在所有的新建、改建项目都要按此规范设计、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颁布有何意义?
    答:要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实现"全方位无障碍化"目标。必须将无障碍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无障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北京、深圳、福建等地早已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这次《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颁布对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了进一步明确、可操作性的规定,体现市政府对无障碍建设工作的重视。这一政府令是今后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的依据、准则和保证。今后我们要依法建设、依法管理。"办法"的颁布将会大大推进上海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问:无障碍设施建设中残联任务是什么?
    答:现在要扭转一种看法,就是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残疾人的事,是残联的事。实际上,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事,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现在老年人远远要比残疾人多,他们更需要无障碍设施,有了无障碍设施对所有的人都方便。因此,政府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由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负责,计划、规划、财政、房地、民政、公安、交通、旅游、住宅、绿化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办法"明确:市区(县)残联、老龄委以及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权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养护和使用实施监督。因而残联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具体说来,是宣传、调研、检查、监督和协助工作。要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反映残疾人有关有障碍设施的需求和呼声。香港的一些残障人社团,就是专门做无障碍调研、促进推动工作的,搞得十分出色。北京市现在也建立了一支由350多位残疾人组成的监督员队伍。

    问:信息无障碍工作如何开展?
    答:由于目前出台的一些法规,主要是指建筑物和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无障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因而在这方面还要专门的进行宣传、呼吁、促进、推动。今后在适当时期,争取写入法规。当前,信息无障碍工作内容是:1.影视节目普及推广手语和字幕工程;2.推广手机短信息和屏幕可视电话;3.主要公共场所建立明显的信息标志牌;4.推广盲人计算机应用;5.增加盲人有声读物的出版,方便借阅。

    问:为什么要重视无障碍软件建设?
    答:实现行动和信息无障碍,不仅仅要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必须提高全民的无障碍意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宣传、教育过程。国外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上海浦东国际机与香港国际机场相比,硬件设施差不多,但香港的服务到位,做得比内地好。这就是我们要努力之处。这一工作应融入到提高全民素质和塑造"城市精神 "之中去。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无障碍软件建设也会得到加强。因此,今后我们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和"办法",还要反复宣传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展教育工作。由柳洪平创建。

資料來源:www.3D3D.cn

在上海高速看到“城市无障碍发展更和谐”。順道上網查看他們的資料,發現到很多很完整的資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残障者无障碍通行

现代化的城市,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具备纷繁复杂的公共功能。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如何准确、便利地享受各种公共服务,从而形成规范的城市秩序,这离不开城市的导向标识系统。导向标识是城市最通俗简单的视觉语言,是城市所有人群获得各种公共服务的信息引导者。
针对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人群的城市导向标识设计,是城市无障碍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科学、系统、标准、人性化的城市导向标识无障碍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彰显城市文明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城市导向标识系统中的无障碍设计是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是多种学科交叉应用的产物。比如,用环境设计来规划公共空间的无障碍分布;用工业设计对无障碍公共设施进行设计;用视觉传达设计完善无障碍导向系统。本文即是以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探讨导向标识如何服务于无障碍设计。
一、以人为本——导向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根本目标
随着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法规的日益完善,在街道和公共建筑中出现了大量服务于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人群的无障碍设施。例如为行动不便人士与老幼者设置的高低差异设备、盲道、坡道、扶手、爱心席、洗手间等。这些特殊的设施除了通过触觉、听觉的感应来引导人们使用,还可利用标识符号这种视觉图形语言来传达使用信息,保障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到达目的地。
1969年,国际保护残疾人和精神者协会(RehabilitationInternational)在会议上通过了“改善残障人士环境,采用国际通用标识”的决议。目的是通过设立国际通用标识,引导残障人士更好地利用有关设施和设备。世界聋人联盟(WFD)在1979年,世界盲人联合会(WBU)在1984年也相继制定了服务于残障人士的通用标识。这些标识的应用,明确了无障碍设备使用方法和设置位置,符合了残障人士、老人、妇幼等人群的特殊需求,体现了人性关怀、社会和谐的文明景象
二、细节决定成败——导向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具体要求
导向标识系统包括“指示标识”、“位置标识”、“图解标识”、“限制标识”。具体而言,借助表示前后左右方向性图形传达信息的标识,称之为“指示标识”。“位置标识”,就是以说明语、图形符号来明确目的地具体位置的标识。在距离目的地较远的情况下,从“这里”到“那里”需要经过的一定的路线,这时通常用地图、图解进行说明,这样的标识称之为“图解标识”。“限制标识”,是指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告知人们行为必须遵守某些规则的标识。这四种标识构成了整个导向标识系统,它们通过不同的“信息内容”、“表现样式”、“空间位置”,使人们快捷、便利地获取所处环境的导向信息。
无论哪一种导向标识,无障碍化设计都较针对普通人的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可以说,细节决定着设计的成败,导向标识的形态、材质、位置、大小、高低、观看角度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人群的特殊性,满足其特有的需求。
比如,日本开发出一种新式盲人导向标识,配合盲人手杖最下端的电磁感应装置,可以发出不同的音响,反馈出不同的内容。在日本的人行横道上,当绿灯亮的时候,会伴有小马的叫声,告诉盲人可以安全通过。自动贩卖机的投币口与取物口都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便于残障人群的实际需要。导向标识牌上都设计了盲文,可以通过触摸获取导向信息。这类专用导向标识,突破了一般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对于导向标识在触觉、听觉等领域中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以导向标识的位置为例,探讨无障碍设计的具体要求。
导向标识位置高度的设定
A、远距离观看导向标识时,标识的最佳高度
在由远及近的行走过程中,人们观看导向标识时会遇到行人、建筑物、垂吊物等不同高度的遮挡物,在遮挡范围内的导向标识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所以,悬挂导向标识设计的高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视觉范围。下图以使用者(使用者分普通人和残疾人两种)五米前有行人遮挡为例,说明悬挂导向标志的最佳高度:
一般情况下,人仰视时当视线与水平线成10°夹角时,人感觉最舒适。这就是最佳视觉角度。(视野是指眼球在固定的时候所能看到的范围。人们在用眼睛接受信息的时候,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动来获取高清晰度的信息内容。这种移动范围称为有效视野,有效视野通常在左右约15°、上约10°、下约12°以内。导向牌的设置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有效视野。)
B、近距离观看导向标识时,标识的最佳高度。
近距离要看清楚导向标识,同样存在着标识设计高度的问题。日本建筑协会相关机构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使用者在正常视野70°范围内,距离导向标识牌1米的前提下,导向标识牌的中心点距离地面1.35米时,普通人群所能看到导向标识牌的范围最大。如果要满足轮椅使用者的最大可视范围,导向标识牌的中心点则要下降近0.4米。
三、导向标识无障碍化设计的应用图解
公共空间环境的复杂性、信息内容的多重性、接受人群的多样性和传达信息的及时性,是导向标识无障碍化设计需要应对的难题。如何将城市错综复杂的环境信息准确迅速地传达到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特定人群,使需求环境信息的人们迅速获得标识指示,顺利的到达目的地。这就需要研究导向标识的形态和设置方法,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流程。使他们在这个城市生活中感到方便和自由。
四、总结
目前,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但如何通过无障碍导向标识指引,有效地利用这些设施,以便安全、顺畅、准确的到达目的地的设计理念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还未达到国际化城市水平的要求。这主要是在设计和建设中真正让残障人生活方便起来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还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细节考虑还不够完善,且缺乏整体设计的系统性观念。例如,北京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展览中心等,很少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导向标识系统。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的临近,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许多先进的无障碍设计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中,为推进城市导向标示识无障碍化设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市导向标示识无障碍化设计今后将成为一个设计热点,同时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相关政府部门、更多的企业重视无障碍导向设计,把中国的无障碍导向标识设计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資料來源:http://www.ccddesign.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8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障碍设施遭遇“障碍”

“现有的一些残障设施功能不完善,导致了很多设施由于利用效率低而被闲置或占用,从而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意义。”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眼下城市中一些专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却遭遇了诸多“障碍”,并未发挥应有的功效。

  盲道在广场外“兜圈子”
  ——户外无障碍设施便利性打折扣
  4月2日下午,记者顺着济南泉城路一侧的盲道从东端走到西端,发现共有87辆车占用盲道,其中多数是完全压在盲道上。在连接泉城广场与泉城路的主要街道榜棚街和天地坦街上,盲道被占用现象尤其严重,几乎整条盲道上都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
  盲道被强占只是目前无障碍设施难以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一个方面。“我特别想能独自出门办事,比如去银行取钱、到商店买东西,但现在很难实现。”家住省城棋盘街小区的残疾人田国成说,“虽说就住在市中心,但我还从来没有单独去过公共场所。”
  4月3日,记者随机走访了位于省城市中心的8家银行储蓄所和5家电信营业厅,发现所有营业大厅门口都没有辟出专为方便轮椅进出的坡道,大厅内也没有开设低位窗口和低位电话,而专门面向残障人士的电子和语音提示服务更是难觅踪迹。当记者就此向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时,她解释说:“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设立低位服务窗口,平时也很少见残疾人来办业务。”
  “无障碍设施设立的目的是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对所有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再构成障碍。对残疾人来讲,他们更渴盼能参与到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但我们的无障碍设施状况往往并不能让人满意。”省残联组联维权部主任李永进对记者说,“现有的一些残障设施功能不完善,导致了很多设施由于利用效率低而被闲置或占用,从而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意义。”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由于受设计缺陷等多方因素影响,现有无障碍设施在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时也打了不少折扣。记者沿着泉城广场的外围盲道走了一圈,发现沿着盲道只能在广场外围“兜圈子”,因为没有与之相连接的盲道可进入广场内部,显然盲道设计本身即存在一定“残疾”。记者细心留意了一下,在位于泉城路的两个路口上的8个与信号灯同步过街的音响信号设置中,竟有5个因损坏而无法应用。

  挪过一道门槛要近20分钟
  ——家庭无障碍建设几成空白
  潘郡,45岁,家住省城泺口服装城附近,因下身瘫痪外出需借助轮椅。4月4日,记者见到了坐在一张大床上的潘郡,这张床长约2米、宽约1.5米。“我每天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床上,房门都很少出。”她无奈地说。
  记者发现,潘郡所坐的轮椅宽约75厘米,而卧室、厨房、卫生间的门很窄,没有外人帮忙,轮椅很难通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潘郡的世界就只是这不足20平方米的一间房。“如果把屋内的几个门都拓宽一点,我的活动空间就大了,甚至可以自己洗衣服、上厕所、做饭炒菜。”可对潘郡来说,这一笔改造费用太过昂贵,只能成了她的一个梦。
  家住济南槐荫广场附近的小舟,因脊髓炎导致行动不便,靠着小板凳最远不过挪过家门口的那道台阶。可即使这样,每次出趟门,都要花去近20分钟的时间:夏天,一身大汗,衣服湿个透;冬天,拿板凳的手冻得生了疮。有时候不小心摔一跤,就怎么也爬不起来。“那时眼泪哗哗地掉,真的是很无助。”小舟说,自己多希望哪一天自家门前的台阶能变成一个坡道。
  记者调查发现,房门狭窄和上下楼梯困难是大多数肢体残疾人家庭普遍存在的情况,对其中一些重度残疾人家庭来说,生活中的不便和烦恼更是健全人难以想象的。
  据了解,家庭无障碍建设内容即包括在肢残家庭门口建坡道,在浴缸、卫生间、床、门天井、门上做扶手,以及上下楼梯通道做双向扶手等。李永进主任说,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许多残疾人在家中还存在各种生活障碍,生活起居常需借助家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残疾人参与家庭生活和走向社会的信心。
  与多数肢残人相比,家住甸柳新村2区3号楼残疾人夫妇王新全和张丽英却要幸运许多。当社区了解到他们出行多有不便时,专门为他们免费整修出一条门口坡道,并自楼门口一直到家中都按上了扶手,还将蹲厕换成了坐便器,夫妇俩的生活一下子方便多了。
  王新全对记者说:“有了这些无障碍设施,我就可以走出家门了,虽只是到小区里卖卖豆浆,但已经很满足了。”

  无障碍设施难以相连成片
  ——期待功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出发点,即是要让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在自立的条件下平等地参加社会活动。
  可无障碍设施自身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在设计环节上,无障碍设施要求不仅成点,还应相连成片,使行动不便者能够通行、到达和使用,所以对无障碍设施功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要求很高。”省残联的李永进主任说,“可现在许多障碍设施通常都体现在‘门面’上,门口有坡道,轮椅上去了,但是里面又有好几步台阶,缺乏配套设施,残疾人只能‘望门兴叹’了。”
  “现在无障碍设施的验收环节,都是由健全人验收,可使用者却是残疾人,势必造成许多无障碍设施不能令残疾人满意。”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专门负责无障碍设施的验收工作,副站长王美林告诉记者,“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种‘两张皮’的传统验收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了。”
  “要有效改变现状,必须明确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的分工,完善相关立法,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那些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王美林说,“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的无障碍意识,让大家来共同管理、维护这些设施。从每个人做起,多献出一份爱心,让无障碍设施‘名副其实’起来。”

來源:http://dzrb.dzwww.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横眉冷对 于 16-7-2008 09:32 PM 发表
导盲线是为了方便盲人日常生活行走而铺设的,一些设立在人行道上不起眼的浅黄色方砖,就是我们所指的“导盲线”。但是在现实生活里,一些不法占道,阻碍导盲线的行为是否应该引起关注?在国家对残疾人提供各种补贴帮 ...
楼主你知道哪里有卖 盲人 棍,盲人靠它来走路的那种。价钱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12-2024 08:14 AM , Processed in 0.13987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