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51 | 回复: 69
[4月10日] Escape From Huang Shi 黄石的孩子
[复制链接]
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 Roger Spottiswoode
主演:
周润发 Yun-Fat Chow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拉达·米契尔 Radha Mitchell ...
国家/地区: 中国/德国/澳大利亚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Blue Sky Media ...
更多中文片名:
黄石任务......台湾译名
战火逃城......香港译名
更多外文片名:Escape From Huang Shi
类型:战争/剧情/历史
片长:117分钟
《黄石的孩子》是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以年轻的英国记者乔治·霍格的角度切入,讲述他帮助一名澳大利亚护士丽带领60名孤儿从战火纷争的区域逃离出来,沿着丝绸之路向后方的安全地带转移的故事。周润发在片中扮演一名中国游击队长,在片中属于男二号的戏份。
影片讲述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来自英国的记者乔治·霍格正值赶上日寇正在南京地区进行残忍的大屠杀,他为了告诉世界战争的真相,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后被新四军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孤儿,语言不通的乔治肩负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战争更加逼近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再次受到残害,乔治和杰克等人义无反顾带领这60多名中国孤儿沿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跋涉千余公里,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又不得不面临新的人生故事……
官网: http://www.huangshidehaizi.com/
VIDEO
[ 本帖最后由 KyleMichelleGo 于 11-4-2008 03:57 PM 编辑 ]
发表于 11-4-2008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scape From Huang Shi
pls...
发表于 11-4-2008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看了再告訴你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1-4-2008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scape from Huang Shi 才對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s_cho 于 11-4-2008 02:17 PM 发表
Escape from Huang Shi 才對
黄石的XX。。。是码
发表于 11-4-2008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1-4-2008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fonda 的帖子
床戏他要剪就剪,我比较喜欢看血腥、暴力和动作场面
表剪那些就好
要贴youtube的预告的话,在按那个youtube的icon后,paste " P_7WdpeIevo" 下去就可以了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的贴会自己换的哦,神奇虾,
KyleMichelleGo 谢谢你
发表于 11-4-2008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fonda 的帖子
版主大大已经帮你换好了
因为看到你之前贴youtube 的影片方式错了,想提醒你下而已咯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1-4-2008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1-4-2008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戏外国叫《The Children From Huang Shi》
发表于 11-4-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看了
蛮喜欢
中间没有什么大制作
赚的应该是温馨写实
我爱
发表于 11-4-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回来了....................看到哭!!
戏是真人真事, 最后面还请来了那群孩子的生还者本人说几句话.
很温馨但又非常伤感的一部戏.
发表于 12-4-2008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黃石》:一名外國雷鋒和60個中國孤兒的故事
北京新浪網 (2008-03-30 15:40)
新浪娛樂訊 《黃石的孩子》是由中、澳、德三國聯合拍攝的一部抗戰題材影片,改編自二戰日本侵華期間的一個真實故事。它講述的是戰爭的裹挾、驚險的旅程和亂世的愛情一起交織出的一個真實傳奇:責任讓無力者有力,愛心使悲觀者前行。在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出現什麼危險的景況中,一個異邦大男孩化身成為60多個中國孤兒的守護天神。
在戰爭和愛情之外,影片最動人的其實是主人公喬治‧何克(喬納森‧萊斯‧邁爾斯飾)和孩子們相處的部分。這名來自英國的年輕男人傾盡所能,無私的照顧保護著異國他鄉的孤兒們,讓他們從齟齬、抵觸到理解、依賴,他陪伴他們走過漫長的旅程,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何克個性中最閃光的時刻大都在這時綻放出來。他教他們學英文,打籃球;領他們種糧食蔬果,讓他們懂得自給自足;哄uL們入睡,帶他們千里逃亡,保護每一個人的安全……如果說愛情uO他感性的話,那麼孩子們則是讓他人性的,勇敢又樸實的何克形象由此鮮活。
《黃石的孩子》在片尾以紀錄片形式請出了如今已近耄耋的四位孩子原型老人追憶養父何克,煞是感人。雖然已經事隔60多年,他們的聲音仍因激動而顫抖:『如果沒有他,可能我們兄弟四個都活不到今天……』。 儘管這是一部故事片,有虛構的成分,但歷史上的喬治‧何克也確如影片所描述的,他並非神般完美,卻是個有血有肉的『洋雷鋒』。
【喬治‧何克(George Hogg)生平】
一九一五年生于英國哈本登,幼時曾在瑞士上學。一九三七年畢業於牛津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其後離開英國作環球旅行,于一九三八年初抵上海,決定留華考察中國社會。他以美國合眾社自由撰稿記者身份,經史沫特萊介紹,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的安排下,去延安晉察冀邊區採訪,會見了朱德和聶榮臻,深受中國革命精神鼓舞,著有《我看到一個新中國》一書,熱情報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真實情況。
一九三八年夏在武漢認識『工合』創始人路易‧艾黎。一九三九年赴陝西寶雞,志願參加西北『工合』辦事處工作。一九四一年艾黎推薦他任陝西雙石鋪工藝學校校長,他治校有方,以身作則,艱苦奮鬥,被全校師生和當地百姓視如親人。他還以國際主義的情懷,收養了中共地下黨在寶雞的四個幼子。
一九四五年在主持甘肅山丹培黎學校期間,因患破傷風不幸逝世,時年僅三十歲。何克同情和支援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為培黎學校和『工合』運動的發展作出了寶貴的貢獻。在抗戰八年的艱苦時期中,始終同中國人民患難與共,表現了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发表于 12-4-2008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時報 2008.03.16 keLm}
「黃石的孩子」 東方辛德勒名單qqnfp
江靜玲/倫敦pXV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ni
中、澳、德三國合作的大型影片「黃石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今年五月將在全球正式上映。影片描述中國對日抗戰期間,一名年輕的英國記者喬治賀格(George Aylwin Hogg),帶領60名中國孤兒,翻山越嶺,逃避戰亂,最後病死在戈壁沙漠邊緣山丹鎮的故事。 0VYiw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LaC[
電影中,除了好萊塢廣受歡迎的小生強納生萊斯邁勒斯(Jonathan Rhys Meyers)飾演賀格外,華人演員包括了周潤發和楊紫瓊。007影片「明日帝國」的國際知名導演羅杰斯波蒂伍德(Roger Spottiswoode)則為該片導演。 Dbg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7!F'
抗日戰爭 英記者救中國孤兒 5F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k
「黃石的孩子」雖尚未正式放映,外界已喻為是「東方的辛德勒名單」,有關書籍,更已在台海兩岸相繼出版(台灣譯名「黃石任務」,凱特文化出版)。 NHT{5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V75f!_
但牛津大學畢業的賀格多年來為什麼為自己的國家和社會遺忘了呢?而這個發生在40年代戰亂時期中國內地的事蹟,最初是怎麼被發掘的呢? 5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Z00G
能夠把這些疑問串連起來的,莫過於目前擔任澳洲媒體大亨梅鐸所屬新聞集團國際公司董事,電影「黃石的孩子」劇本原著的老記者詹姆斯.麥克曼紐司(James MacManus)了。 '77O5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r8%x
麥克曼紐司是國際新聞老手。70年代時,是英國「衛報」派駐在非洲金夏沙(即今天的辛巴威)的記者,8年裡,幾乎跑遍非洲各地。1980年到1984年,他轉往「每日電訊報」,擔任該報駐中東特派。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首次聽到「喬治賀格」這個名字。不過,他不是在自己熟悉的非洲或長期派駐的中東發掘這個故事的,而是在中國。 SB(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M
小鄧為洋鬼子立像 引發好奇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wO(fz{
1984年,「每日電訊報」駐中國特派休假,報社調麥克曼紐司前往北京「代班」三周。 A]zshx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6?v2
代班期間,有一天,他到英國使館的俱樂部裡小酌,聽到一名英國外交官抱怨得到千里路外的中國西北部的一個小鎮山丹,去參加一個中國官方為一位英國人建立雕像的揭幕式。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uXVMa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喬治賀格的名字。」,麥克曼紐司回憶,他當下就覺得十分好奇,1984年時,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雖已進行改革開放,「但為一個「洋鬼子」(Ocean Devil)立像,在共產社會還是很罕見」。 Uf0_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V
新聞直覺驅動下,麥克曼紐司開始了解並探索「喬治賀格」的背景,以及他從1937年抵達中國後,替英國「衛報」和美國通訊社撰寫報導,收容中國戰地孤兒、成立學校,到1944年夏天死在山丹鎮,並埋葬在當地的事蹟。 %z2b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H"Mxza
「這是一個英國社會從來都不知道的英國人在戰地中國下的真實故事。」麥克曼紐司說,賀格的墳墓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破壞。文革後,獲得平反,鄧小平並讚揚賀格是「中國的戰士」。 EnKmL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9LQ
衛報代班特派 挖掘時代故事 g1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DTD'
麥克曼紐司決定和那個抱怨路途遙遠的英國外交官一起前往山丹,出席賀格立像典禮。可是,「報社突然要我到香港去」,去不成山丹,麥克曼紐司於是把賀格在中國的事蹟寫成通訊報導,傳回倫敦。 PE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n
報導刊出後,好萊烏導演波斯蒂伍德幾乎在同時間內便與麥克曼紐司聯繫上,認為賀格的故事會是一部好的電影素材。 T5t+S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因為劇本寫作,麥克曼紐司在新聞工作外,花費諸多時間,搜索賀格其人其事。與波斯蒂伍德一樣,麥克曼紐司深信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但他未料到,「這個劇本一寫就寫了20年」。 ^mKA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Xt
「20年!大概創好萊塢記錄了。」這段期間,許多接受麥克曼紐司訪談的關鍵人物,均已相繼過世,包括賀格在中國的好朋友、紐西蘭籍的洛伊艾梨(Rewi Alley)和與賀格最親近的姊姊羅絲瑪麗。羅絲瑪麗告訴麥克曼紐斯,喬治(賀格)是個如何喜愛英式橄欖球的英國陽光男孩等等,「可是,從1937年9月他啟程到亞洲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失去家裡幼弟是羅絲瑪麗和賀格一家最深沈的悲痛。 WLB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FBzt2
去年三月,「黃石的孩子」開拍,麥克曼紐司在「泰晤士報」再次撰述賀格的故事。這次,出版公司Happer Perennial主動與麥克曼紐司聯絡,認為他的報導可以發展成為一本書。 qImuwj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ZyX
23年前報導 花20年寫成劇本 w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hJ~K
同個題材,改改寫寫了二十年的劇本,麥克曼紐司坦承,「我從來沒想過把它寫成書。」寫書,使麥克曼紐司有機會在去年重返中國,追尋當年跟著賀格翻山越嶺中國孤兒,「還有6、7個孩子活著,都是近八旬老翁了,講起賀格,還會流淚。」 <u3V7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c[P3
麥克曼紐司並找到了賀格當年深愛的女人。這個中國老太太,大約有90歲了,她告訴麥克曼紐司,賀格與她曾有結婚打算,可是戰亂分散了他們,「那是中國近代最動盪的一段時期,兒女私情永遠放在最後面吧。」 RUq$/G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麥克曼紐司只花了6個月,便完成了「洋鬼子:喬治賀格的生平和傳奇」(Ocean Devil:The Life and Legend of George Hogg)。 i6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3yB}
屈指數算,距離第一次到中國代班,發回倫敦有關賀格的報導,已經是23、24年前的事了。麥克曼紐司也從新聞第一線上退下,擔任國際媒體集團管理階層職務。然而,賀格的故事似乎從未離開過他。 o1U6+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 尖端科技軍武論譠 tj
如今,看著電影即將上映,書也上市了。麥克曼紐司說,他要講的不只是英國人賀格的故事而已。「有關當代中國和中國人的故事與災難,外界知道的太少了,這本書,這部電影,至少讓人多了解一點中國老百姓在日本侵佔時期所受的苦」。麥克曼紐司自己感覺如何呢?「欣慰、滿足、愉快」,他毫不遲疑的回答。w8
发表于 12-4-2008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一部片子。除了一些剧情上的瑕疵外,整部戏还是值得一看。此外,戏中所摄取的风景也非常漂亮,应该是在中国取景的吧。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