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36|回复: 12

发现环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4-2004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的工作有牵涉到环保的课题上网搜寻后海水发现了新大陆噢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转载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1只烤鸡腿=60支烟毒性
  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 Last edited by 海水的前传 on 21-4-2004 at 12:24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4-2004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介绍 转载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GMP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于食品生产的先进管理系统,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以确保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GMP的产生来源于药品的生产。在1961年经历了本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反应停"事件后,人们深刻认识到以成品抽样分析检验结果为依据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一定缺陷,不能保证生产的药品都做到安全并符合质量要求。因此,美国于1962年修改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将食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概念制定成法定的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修改法的规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的GMP,并于1963年通过美国国会第一次颁布成法令。1967年WHO在出版的《国际药典》(1967年版)的附录中进行了收载。
  196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GMP的观点引用到食品的生产法规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向各成员国首次推荐了GMP;1975年WHO向各成员国公布了实施GMP的指导方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简称CAC)制定的许多国际标准中都有GMP的内容,1985年CAC制定了《食品卫生通用GMP》。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都相继借鉴了GMP的原则和管理模式,制定了某类食品企业的GMP,有的是强制性的法律条文,有的是指导性的卫生规范。我国卫生部于1998年相继颁布的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首批全面体现了GMP的完整内容。
  GMP的内容包括:
  (一)人员。机构的设置,人员的资格,教育培训的开展等。
  (二)设计与设施。工厂的选址,周围的环境,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布局等;厂房及车间配置,厂房建筑,地面与排水,屋顶及天花板,墙壁与门窗,采光、照明设施,通风设施,供水设施,污水排放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三)原料与成品贮存、运输。原料的采购、运输、购进、贮存等;半成品和成品的贮存和运输等。
  (四)生产过程;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原、辅料处理,生产作业的卫生要求等。
  (五)品质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的制订与执行,原材料的品质管理,专业检验设备管理,加工中的品质管理,包装材料和标志的管理,成品的品质管理,贮存、运输的管理,售后意见处理及成品回收以及记录的处理程序等。
  (六)卫生管理;包括卫生制度,环境卫生,厂房卫生,生产设备卫生,辅助设施卫生,人员卫生及健康管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04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内容转载
Contents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一、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tergrown and Associatiated Minerals

  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Intergrown and Associatiated Minerals in Coal Mines

  黑色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Intergrown and Associatiated Minerals in Ferrous Metal Industry.

  有色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ntergrown and Associatiated Minerals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二、工业“三废”综合利用 Industrial “Three Wastes”

  煤矸石综合利用 Gangue

  粉煤灰综合利用 Coal Ash

  冶炼废渣综合利用 Smetery Slag

  化工废渣综合利用 Waste Slag of Chemical Industry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Desulfurized Gypsum

  酒糟综合利用 Distiller Dregs

  制糖废渣综合利用 Resdue of Sugar Industry

  冶炼废水回收利用 Smeltery Industrial Waste Water

  造纸废水(液)回收利用 Waste Water in Papermaking Industry

  食品发酵废水(液)回收利用 Waste Ferment Water of Foodstuff Industry

  啤酒废水(液)回收利用 Waste Water of Beer Industry

  落地原油、污油和泥浆回收利用 Dropped Crude Oil , Muddy Oil and Drilling Mud

  冶炼废气回收利用 Smeltery Waste Gas

  油气田轻烃回收利用 Light Carbon

  化工废气回收利用 Waste Gas in Chemical Industry

  石油化工废气回收利用 Waste Ga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三、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废钢铁回收利用 Waste Iron and Steel

  废纸回收利用 Waste Paper

  废塑料回收利用 Waste Plastics

  废橡胶回收利用 Waste rubber

  废玻璃回收利用 Waste Glass

  林业废弃物回收利用 Forestry Waste Materials

[ Last edited by 海水的前传 on 21-4-2004 at 12:28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04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转载

  提起红树林,可能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因受关注程度低而减弱。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能吸引大量鱼、虾、蟹、贝等生物来此觅食栖息,繁衍后代。此外,红树林区还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生产繁殖的场所。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强。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美丽的红树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更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变种的藻类。

  红树林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生态效益。由于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故能有效抵御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堤围的危害。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该地区的堤岸则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千米长的海堤被海浪冲垮294千米,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垮,经济损失就小。

 
  据专家们保守估计,中国红树林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每年23.7亿元。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没被计算在内,如景观生态价值、湿地系统营造价值、风险及污水去除价值、降低赤潮发生频率、自身药用价值、经济用材价值等等。如果这些项目均被科学地计算在内,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将大大提高。因此,红树林是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岸守护神,仍然没有摆脱被人类破坏的命运。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原有红树林250万公顷,1969年后的短短10年就有70万公顷变成了稻田和养虾塘,到2000年又有50万公顷红树林被农田取代;在马来西亚57万公顷的红树林海岸线中,已消失2万公顷,预计今后几年将有10万公顷被砍伐;菲律宾已有29万公顷的红树林消失,还有10万公顷岌岌可危;泰国也有1/4的红树林荡然无存。另外,加勒比海地区的红树林同样命运不佳。据报道,1920年前这里的红树林覆盖率达50%,如今仅剩15%;波多黎各已有3/4的红树林不复存在;墨西哥塔瓦斯科州为了开采石油,不惜大片毁坏红树林……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近40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不少地区的红树林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据统计,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总面积的1‰。即使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仍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依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使得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广西的红树林最多,损失也最大。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被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成为荒芜的水泥塘。1998年,南澳、深圳、珠海、惠东、阳江等地海域先后暴发了大面积的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赤潮发生后,广东省生态专家一致认为,赤潮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红树林的大面积减少。

  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醒悟。2001年我国目前保护红树林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中荷合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已正式开工。相信不久的将来,红树林将会重现于碧水蓝天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04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污染鱼转载

这里说的污染鱼,主要指化学性污染。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
药和化肥的广泛应用、众多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一些有毒物质,如汞、
酚、氰化物、有机氯、有机磷、硫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砷化物和对硝基苯等,混杂
在土壤里、空气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鱼塘、河流或湖泊,甚至直接进入水系,造成大面
积的水质污染,致使鱼类受到危害。被污染的鱼,轻则带有臭味,发育畸形;重则死
亡。人们误食受到污染的鱼,有毒物质便会转移至人体,在人体中逐渐积累,引起疾
病。如有机农药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智能低下,易患侏儒症;重金属盐类可致关节疼
痛和癌症。有些物质毒性较强,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
  一、畸形
  鱼体受到污染后的重要特征是畸形,因钓鱼者对各种鱼的体形十分熟悉,只要细心
观察,不难识别。污染鱼往往躯体变短变高,背鳍基部后部隆起,臀鳍起点基部突出,
从臀鳍起点到背鳍基部的垂直距离增大;背鳍偏短,鳍条严密,腹鳍细长;胸鳍一般超
过腹鳍基部;臀鳍基部上方的鳞片排列紧密,有不规则的错乱;鱼体侧线在体后部呈不
规则的弯曲,严重畸形者,鱼体后部表现凸凹不平,臀鳍起点后方的侧线消失。另一重
要特征是,污染鱼大多鳍条松脆,一碰即断,最易识别。
  二、含酚的鱼
  鱼眼突出,体色蜡黄,鳞片无光泽,掰开鳃盖,可嗅到明显的煤油气味。烹调时,
即使用很重的调味品盖压,仍然刺鼻难闻,尝之麻口,使人作呕。被酚所污染的鱼品,
不可食用。
  三、含苯的鱼
  鱼体无光泽,鱼眼突出,掀开鳃盖,有一股浓烈的“六六六”粉气味。煮熟后仍然
刺鼻,尝之涩口。含苯的鱼,其毒性较含酚的更大,严禁食用。
  四、含汞的鱼
  鱼眼一般不突出。鱼体灰白,毫无光泽。肌肉紧缩,按之发硬。掀开鳃盖,嗅不到
异味。经过高温加热,可使汞挥发一部分或大部,但鱼体内残留的汞毒素仍然不少,不
宜食用。
  五、含磷、氯的鱼
  鱼眼突出,鳞片松开,可见鱼体肿胀,掀开鳃盖,能嗅到一股辛辣气味,鳃丝满布
粘液性血水,以手按之,有带血的脓液喷出,入口有麻木感觉。被磷、氯所污染的鱼
品,应该忌食。
  吃了被污染的鱼,人体可能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甚至诱发多种疾病,可致畸、致
癌。如果发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04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理论知识:转载

  生态学是一门联结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也是一门认识天人关系的系统哲学,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学和欣尝自然的系统美学。生态学包括自然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态学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基础。

生态控制论原理:

开拓适应原理:任一企业,地区或部门的发展都的其特定的资源生态位。成功的发展必须善于拓展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以改造和适应环境。只开拓不适应缺乏发展的稳度和柔度;只适应不开拓缺乏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初期需要开拓与发展环境,速度较慢;继而最适应环境,呈指数式上升;最后受环境容量或瓶颈的限制,速度放慢,越接近某个阈值水平,其速度越慢,系统呈S型增长。但人能改造环境,扩展瓶颈,系统又会出现新的S型增长,并出现新的限制因子或瓶颈。复合生态系统正是在这种不断逼近和扩展瓶颈的过程中波浪式前进,实现持续发展的;

竞争共生原理: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恒定的,但其分布是不均匀的。差异导致竞争,竞争促进发展。优胜劣汰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一系统都有某种利导因子主导其发展,都有某种限制因子抑制其发展;资源的稀缺性导至系统内的竞争和共生机制。这种相生相克作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系统自生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系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

连锁反馈原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所控制,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促进,相互放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彼此抑制,相互抵消的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在稳态附近。正反馈导致发展或衰退,负反馈维持稳定。系统发展的初期或崩溃期一般正反馈占优势,晚期负反馈占优势。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相互平衡;

乘补协同原理:当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某些组分(如人体内的癌细胞)会乘机膨胀成为主导组分,使系统歧变;而有些组分则能自动补偿或代替系统的原有功能,使整体功能趋于稳定。系统调控中要特别注意这种相乘相补的协同作用。要稳定一个系统时,使补胜于乘要改变一个系统时,使乘强于补;

循环再生原理:世间一切产品最终都要变成其功能意义上的废物,世间任一“废物”必然是对生物圈中某一生态组分或生态过程有用的“原料”或缓冲剂;人类一切行为最终都要反馈到作用者本身。物资的循环再生和信息的反馈调节是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系统必须有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有发展的实力;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生态发育原理:发展是一种渐近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结构或组分的增长;系统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服务功效,而非产品的数量或质量。

最小风险原理:系统发展的风险和机会是均衡的,大的机会往往伴随高的风险。强的生命系统要善于抓住一切适宜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对抗性、危害性的力量为系统服务,变害为利;善于利用中庸思想和半好对策避开风险、减缓危机、化险为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蓝天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5-5-2004 03: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04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王 于 15-5-2004 03:53 AM  说 :
thank for sharing

呵呵呵呵
不用可气啦
这是应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005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07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支持
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一点点的环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3-2007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水的前传 于 21-4-2004 00:33 发表
墨西哥塔瓦斯科州为了开采石油,不惜大片毁坏红树林……  


尼日利亚的niger delta是非洲最大片的红树林。。
不过也是因为石油而牺牲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07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生态严重受到破坏...更本和国家的发展成正比!!!
虽然我来晚了2年兼10个月..不过还是顶~!

我国人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好像不够强..
单是垃圾就到处可见..
河流污染也日益严重..
工厂的排烟..也惨...

要怎么样才能挽回局势..现在不只是环保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生态污染严重过度,温室效益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7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海水的前传 的帖子

简单来说GMP是确保食物在卫生/安全的环境下生产的系统。却没有办法完全确保生产出来的食物到底安不安全。所以除了GMP外,还需要HACCP来确定食品制造的每一步骤/过程到底有没有受到污染的危机。HACCP的衍生来自太空食品的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07:38 PM , Processed in 0.12726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