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895|回复: 100

[分享]气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2008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哈,小弟不是想找气功师来医病,而是想学气功,请别误会哦!
请问谁有学气功还是知道槟城哪里有得学?

[ 本帖最后由 1max1 于 8-3-2008 04: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3-2008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知道气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08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公好像是在宋朝时代的,兄弟你来错时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08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吗?看一看,没有啊,还有人学武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08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上天不负有心人,在因缘相交下,有幸的遇见前辈。
当我告诉前辈后,前辈二话不说,要我闭上眼,立刻帮我带功。
刚开始不久,就感到有一阵气感从印堂开始,传至全头,手。由于气感很强,顶不到一小时,就要求了休息20分钟。过后,前辈又再帮我带功,虽然气感减少了(或许气道开始通了),但背部和心窝的气感加强了,身体还轻微发热和刺痒。
以前,自己一个人打坐一点气感都没有,只是心窝有点而已。但自从前辈带功后,感觉到下丹田有点热,呼气时更为明显。

那位前辈人很好,不搞神秘,不谈钱财,有兴趣者可以看一看。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1133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08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把这样的贴删去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3-2008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句实言,信不信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3-2008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武术论坛不是七公论坛,要找七公去射雕英雄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3-2008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武术也讲究气沉丹田,气功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08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9-3-2008 01:36 PM 发表
中华武术也讲究气沉丹田,气功也一样。。。。。


龟派气功最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8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厉害的人 的帖子

全職獵人的也不容忽視,還可以具現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08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厉害的人 的帖子

全職獵人的也不容忽視,還可以具現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08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武术如太极,不止是外功还讲究内功。

气功有分成几种,其中两种是硬气功和软气功。
硬气功比较常见,如少林寺武僧的铁头功。
软气功就比较少人知。太极拳内功就是软气功之一。在佛家就是弹定之类。

希望各位多了解真实的气功,而不是小说或电影中的气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08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4%E5%8A%9F

气功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靜功是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氣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道士常會練習导引内丹术氣功,佛教裡的禪定靜坐也包含氣功。
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一起練習。練針灸中醫也常透過練習氣功來增進療效。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功法流传后世。

定義


氣功的支持者認為:
氣功是建立在整體生命觀理論基礎上,通過主動的内向性運用意識活動的鍛煉(調心、調身、調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能的實踐。氣功與中醫武術一起,被認為是重要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受到世界範圍内許多人的喜愛。
氣功的支持者説,氣功尚不能為科學完全解釋,但在保健方面有獨特的功效得到了醫學的認可。氣功能够發掘出人體不為科學所能解釋的能力。
但是氣功的反對者認為,氣功作為呼吸和心理調節的方法有時可能有效,但是其理論是可疑而不科學
由于文化傳播的原因,國外有些資料認為氣功是深呼吸療法。實際上氣功鍛煉包括調心、調身、調息三類手段,每一類手段又有多種方法,深呼吸只是衆多呼吸鍛煉方法中的一種。

分类
硬氣功
多在中國武術中練習坐馬及站樁時同時進行,主要使全身肌肉緊繃,以意識控制各組隨意肌半隨意肌,氣須要下沈到丹田部位(概念穴位),現代用語即是腹式呼吸,盡量拉下橫隔膜,將腹肌最下部份繃緊,自己覺得身中之氣到了丹田。

軟氣功佛教之坐禪冥想,道家之養生功(及現代之柔軟體操),皆屬此類。不需要緊繃肌肉。將心念注意在深長呼吸上,使之無旁念。慢式太極拳路及中國武術南拳門派詠春,最初入門練習之第一套拳路小念頭,即屬此類。軟氣功不需要大量消耗體力便可以加強肺氣量,亦可運動各處肌肉,包括人體內部之半隨意肌,活動(被動)人體內部之臟腑器官,所以適合各類人士練習。對老人,來經女士,病人等不可以作大運動量之人士特別適合。

氣的概念
氣是一種中醫的概念,本義是指空氣,延伸人的呼吸。氣雖然是通用的概念,但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氣可以用來指涉生理現象,如營氣、衛氣、中氣、濁氣等等。氣的概念除了生理現象外,也被用來描述情緒現象和意識現象,如正氣、邪氣等等。雖然氣的概念對於中醫和武術家具有應用價值,關於氣的本質,還沒有定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08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氣感
氣感是指練氣功或意念集中在身體某部分時會產生的熱、麻或癢等感覺。雖然氣感是大部分練氣功的人都會有的經驗,但氣感的成因尚未被研究出來。
有理論認為氣功是幻覺,但幻覺並非無意義,它是在以模擬的感覺訊號取代真實訊號,驅動自律神經進行心身作用(夢的〝心身作用說〞)。氣功的脹麻幻覺能驅動自律神經中的修補神經而達健身的目的。
此外,有些時候,下述的生理反應往往也會被氣功修習者指為「氣感」的:
  • 當深度放鬆時,微血管的微循環旺盛起來時的各種感覺,多數是暖,如果還有麻癢的話,中醫還說這是有「風」。初學者常說這是「氣到指尖」。
  • 呼吸深長,血氣旺盛,肢體大腦得到充足供血供時的精神爽利感覺。常被描述為「感到一股氣湧上來」,甚至是大小周天運行,內力增進等。
  • 進入類似默劇或自我催眠的狀態,嘗試用意識去影響不容易控制的部位時的感覺內臟之類的不隨意肌)。有時肢體還會處於一種平時很少會做的姿勢下(不同的樁功),重心、負重位置都跟慣常的有所不同,再配合設想和呼吸,因而刺激到一些平時很少運動的位置以至內臟器官,使之都得到運動,為習練者帶來一種不常見,但又很愜意的個人境界經歷。這往往會被稱為以意導氣,以氣導體,以至打通手少陰心經、手太陰肺經……等等。
  • 神經的生物電反應,例如肉跳、眼眉跳、以至抽筋等。如果這些反應是氣功修習著希望它發生的,或者在控制和預期下發生的,可能會說這是「神功大成」了;如果是不想它發生的,或者失控地發生的,就叫「出偏差」,以至「走火入魔
本來,用上上述的現代術語陳述,氣感就變成科學可解釋的東西而不是幻覺了,可以跟西方科學進行對話、交流了,可是由於這種陳述方法沒有了「陰、陽、虛、實」那類辭彙,或者沒有跟五行八卦類比一下,經常會讓某些氣功從習者感到大煞風景,覺得不對胃口,覺得好像貶低了氣功似的,甚至可能會被譏為挾洋自重,因此這種陳述往往不受氣功修習者歡迎。

气功的體驗
在練氣功的過程中,人們常有一些奇特的體驗。較常見的有氣感、感覺敏銳、定靜等等。


气功流派
气功在历史上处于民间流传的状态,并形成了医家、儒家道家佛家、武家等众多的流派。医家气功强调保健、延年,道家气功讲求性命双修,佛家气功讲求明心见性,武术气功重视技击的应用。气功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氣功的研究
1955年劉貴珍的重要著作翻譯成印尼等語種,他的氣功概念也傳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引起了第一次全國性氣功高潮,陳毅林伯渠謝覺哉等領導人也進行了練功題詞1966年文革開始後,第一次氣功熱潮突然中止。1976年氣功重新獲得解放。
王任重在第二次氣功浪潮的推動中起了重要作用,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國家安全局等重要部門都對氣功進行了研究,新華社在内的衆多媒體為氣功熱潮起到了重要的宣傳推動作用。
中國中醫研究院1983年成立了氣功研究室,1986年建立了氣功學碩士學位。

争議
氣功的反對者認為,氣功從實踐上和思維上非常類似于巫術,而不能為主流科學觀念解釋。他們認為氣功作為呼吸調節訓練和心理暗示療法或許有作用,但是認為從中可以獲取超自然能力(如釋放“外氣”)是僞科學
“氣功”的超自然現象的支持者經常舉出一些關于氣功産生特殊現象的報道和案例,并聲稱這些報道説明“氣功”研究者使用了一般科學研究者也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其結果如果與主流科學理論有矛盾,應該承認主流理論需要完善。
而反對者認為這些報導和研究都有嚴重疑點。一些氣功實驗部分,盡管使用了一些和常規學術研究近似的方法和一些科學儀器,但是整個活動的組織却有不符合科學研究常規之處。一些實驗没有中立方的監督,甚至某些涉及的當事人公開聲明否定與之有關聯,因此其可信程度令人懷疑。
另外對研究的技術細節也存在争議,因而被認為是偽科學
氣功因為有一些神秘色彩,且尚不能為現代科學完全解釋,因此有人冒氣功之名進行詐欺。這些活動被稱為“偽氣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08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对不理解的现象不应该随便说有说无,说对说错。应该亲自参与实践和研究,虚心请教“内行人”。因为“隔行如隔山”“外行人”说“内行”话经常会贻笑大方。
     我本一介常人,但因虚心好学,能以众人为师,万物为师,故能成就“炼虚合道”这种境界。
      真正成就“炼虚合道”者,皆明了“我”、“法”本空,哪有是非人我?发表《我所亲证的气功层次》和《修炼是有景有验的》两文,意在供爱好者借鉴,不致误入歧途。
真正的气功功法是能够炼出“内气”并能发放“外气”的。自古到今,“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是因为修炼者未遇明师,未得正法或用心不精。“明白人”皆知:“万法归宗”。“宗”是什么呢?“宗”就是“精”“气”“神”“虚”“道”——
      “精”:是普遍存在宇宙空间和人,事,物内部的一种微粒。
       “气”:“精”聚集在人,事,物内部或外部就成了“内气”和“外气”。“内气”外放成为“外气”;“外气”内修成为“内气”。
      “神”:一般分“识神”和“元神”,这是古人的叫法。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炼气化神”中的“神”就是指炼功者比较深度入静时的那种“下意识”状态。
      “虚”:当炼功者体内“气”满全身,体外也有较强“气场”时,自我感觉身体融化在“气场”中的那种状态。
      “道”:这也是古人的叫法。“道”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宇宙统一场”。它包容了宇宙的一切。
      那么,该如何修炼呢?方法是:“性命双修”。修“性”是指修养品德;修“命”是指修炼“内气”和“外场”。
     “性命双修”应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当然,每天也要有一定的时间专门炼功。具体修炼方法如下:
     1修“性”:练功者时时处处要有“以众人为师”,“以万物为师”的恭敬心;要有“利人济物”的慈悲心;孝敬父母,长辈,爱护晚辈,下属;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总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也叫作“搭功”。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场”,真诚的恭敬一切,炼功者自身的场能够与外界人,事,物的场融合使彼此的场都得到増强。这种作法是自利利他的。
      2修“命”:练功者以站,坐或卧用上述修“性”的心态来“内势”,返听“丹田”或全身,久则自然会气聚“丹田”,“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炼神还虚”。……这种炼法属“渐法”,也叫“自力修持”进展比较慢;另有一种方法叫“顿法”也叫“师力加持”。
      “顿法”的意思是说,这种方法能够使练功者快速成就。修“顿法”有如下要求:练功者要品德好,有诚意;传功者要品德好,功夫高。“顿法”可用于修炼,也可用于治病或辅助治疗。本人一向以众人为师,以万物为师,致诚恭敬,不敢妄为人师但为去伪存真,利益大众,特此与自愿者试取“顿法”::(1)无论男女老少、身体健康与否、无论跌打损伤、无论练功深浅、无论何种门派、无论宗教信仰、无论各行各业……只要没有急病,重病或者危险的病的人都可以参加试验,孕妇一般不要参加。不过,我们的试验对急病,重病,危险的病或孕妇本来是没有不良影响的,只是怕他们自己发生麻烦,赖到我们这边来;心里不正常的人也不要参加。(2)不管在室内室外,楼上楼下,东南西北,何市何省,朝何方向……只要环境安静,没有风直吹就可以了(3)试验时的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平衡)闭目并放松全身,无需意守任何部位,心诚恭敬就好了!(4)目前我与自愿者约定的试验时间为每晚10:00—1:00这3小时。(5)在这3小时内自愿试验者可以随时接受我发功,也可随时停止。注意:想要停止的时候,要先反复默念“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然后搓搓手,擦擦脸,拍拍头,全身关节轻轻活动活动,就算受功完毕了。(6)要注意安全:试验者如果觉得明显头晕,应慢慢蹲下或坐下也可以躺下,以防摔伤;同时心里反复默念我要收功了也可意守双脚底的涌泉穴或十趾尖(低血糖,低血压者)除外;外动不已者可拍打或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和两肩的肩井穴。
          接受试验时有冷,热,轻,重,麻,胀,动,痒或“内气运行”甚至“虚无”等感受,对身体有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阴阳……能防病治病(但不是包治百病)对跌打损伤有最明显,最快的疗效。
让我们一起来试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3-2008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1max1 的帖子

我知道你用心凉苦,担有必要连续发四张同样的文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3-2008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柔道迷666 于 14-3-2008 10:25 AM 发表
我知道你用心凉苦,担有必要连续发四张同样的文章吗?

呵呵,不好意思,可能是卡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3-2008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

基本知识
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故有练精化气一说。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 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
经络,《内经》称为经隧,它是由组织间大小不同的隧道构成。如肌肉、筋骨、神经、血管、腺体等。这些组织之所以能活动,必须依赖经隧中源源不断的真气运行,赋予能量。所谓经络是总称,经是指直行的较大的十二条通道,与脏腑有密切联系。络有十五,横行于阴经阳经之间,为十二经表里配合、联系、传注的纽带。络之细微者叫孙络、浮络,就象网罗那样遍布全身。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考》云:八脉者,冲脉……,督脉……,壬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凡人有此八脉,具属阴神,闭而不开,维神仙家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丹田,丹是药的一种,是从药里提炼出来的精华,丹田既是修道之人希望从身体里提炼出精华的部位。丹田的部位传统说法有三个,头顶百会为上丹田(另说在眉心);心窝为中丹田(另说在脐中);脐下三寸为下丹田(有说在脐内一寸三分,有说脐下二寸,有说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丹田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位于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壬、督、冲三脉所起之处,诸经汇集之所。因此又称丹田为“气海”(并非指气海穴)。丹田真气饱满之后,即经第二腰椎处,沿督脉向上移动,活泼有力,《难经》称其为“肾间动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3-2008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功法

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此种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据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来。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一、姿势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3) 站式:如图。(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附上图表)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5-2025 06:19 PM , Processed in 0.11896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