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937|回复: 24

【故事】遠較愛迪生卓越的科学家-1 - Nikola Tesl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2008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在乱乱祈的日志里找到的好文章, 原作者应该是香港人。

http://cblog.cari.com.my/html/15/184415-89086.html

遠較愛迪生卓越的科学家-1 - Nikola Tesla
為你介紹天才科學家——Nikola Tesla

當人類踏進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裏,本以為天下之大,每事皆能看得通透。可悲的是人類的懶惰,不求甚解,再加上大眾傳媒的資訊封鎖,人們卻因此走進「無知」的境況裏。其實,在過去的日子,我們親眼見過不少公民在對宗教、信仰、醫學常識、自然療法、債務處理和理財等都缺乏應有的認知,甚至將會在此欄開始與大家分享的「科學知識」,大眾對此所擁有的也只是泛泛之見。

原來在日常生活中,實在有太多對人類有益的應有知識,竟被一群自私自利,漠視人類幸福的幕後掌權者刻意封鎖了。為何他們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當這些資訊一旦公諸於世,他們的企業,他們的利益和他們的地位將受到極大的威脅,所以他們便刻意將一些資訊掩藏或是對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冠以「惡名」。這樣「應知的資訊」在這資訊發達的世界裏卻變成「未知或是不可知的資訊」了。這可算是對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視為一種諷刺,亦是一個可悲的事實。

由今天起,我們將一連數篇為大家介紹一位鮮為人知的科學家,他在科學上的成就被稱為「異端」,甚至著名科學家「愛迪生」更多次抨擊他。但他的發明卻使「人類的科學」加速進步了1000年以上!在他一生的發明共取得了近1000項專利,而當中九成的專利卻一直被壓抑和封閉。就連他的名字至今亦很少人聽聞。但他的另一成已公開應用的發明,卻把人類帶進「幸福」裏。 他的名字就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1943)。

1856710日,他誕生於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的斯米良,他父親是一所教堂裏的牧師,自小就在基督教的家庭裏長大。1880年畢業於布拉格大學後,於1884年移民美國成為美國公民,並獲取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他一生的發明多不勝數,就如: 1882年,他繼「愛迪生」發明直流電(DC)後不久,即發明了交流電(AC),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電發電機,並始創多相傳電技術。 1895年,他替美國尼加拉瓜發電站製造發電機組,致使該發電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電站之一。 1897年,他使馬可尼的「無線傳訊」理論成為現實。 1898年,他又發明無線電搖控技術並取得專利(美國專利號碼#613.809)。 1899年,他發明了X光(X-Ray)攝影技術。其他發明包括:收音機、雷達、傳真機、真空管、霓虹光管……等甚至以他名字而命名的磁力線密度單位(1 Tesla = 10,000 Gause)更表明他在磁力學上的貢獻。

為何這麼非凡的科學家倣似從未有歷史記載呢?從未有人傳頌?答案就是因為他那些另類「未知的發明」雖然對人類有着重大的貢獻,但與此同時卻促使很多「賺錢」的企業瞬間結業。所以他的名字將永遠被抹去了。

下回我們將會分享為何科學家「愛迪生」多次抨擊他,甚至稱他為「科學異端」,是危害世界的。內裏真相卻令你意想不到。

時代的異端:交流電的發明

讀者們試想大家回到1888年裏,當時眾多報章皆大肆報導:著名直流電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科學界一大「異端」,他所發明的交流電(AC)直接影響人類的性命安全,並屢次展示狗隻和貓隻如何通過交流電後瞬間死亡(“電椅”死刑亦因此被啟發出來)

當大家以為「專家」就等如權威,「專家」就唔會為著一己私利而將事實隱瞞。甚至你將會命定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確是科學界的「異端」,千夫所指。

但事實上,今天大家卻知道,世界是何等需要「交流電」的存在。「交流電」的發明卻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增進了工業的發展並加促「科學的進步」。但為甚麼愛迪生三番四次攻擊「交流電」和它的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呢?答案就是「交流電」的出現卻直接威脅了愛迪生所經營「直流電」的生意。因為使用「直流電」實在太多的缺點和限制。就如:「直流電」不利長途傳輸,每隔 1公里則要增設發電站,但「交流電」卻可變壓器變壓作為長途輸電。相對使用「直流電」價錢亦較為昂貴,並且效能與幼臚W亦遠遠不及「交流電」。基於利益上的衝突,便促使愛迪生展開與特斯拉的鬥爭。

結果,他為偉大科學家「愛迪生」共發明了24項新設計,直流電發電機的設計,並由「愛迪生」取得專利,加以大量生產。可是他努力的報酬卻換來,只是一場無情的騙局和嘲諷。結果,特斯拉心感忿怒並自始脫離「愛迪生」和他的公司。這亦是歷史上電流之戰的序幕。

1888年,特斯拉得到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的企業家喬治‧威斯汀豪斯(Geovge Westing House)支持研發埋藏腦海6年的交流電發明。半年後,即替他研製的「交流電發電機」取得專利,並應美國電機工程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邀請講解和示範「交流電」發電的研究成果。因為「交流電」的效能這比「直流電」優勝,因此「交流電」亦開始廣泛採用,並慢慢取替傳統「直流電」的位置。在嚴重的生意利益威脅下,特斯拉即大受愛迪生抨擊,並冠以「科學異端」之名,一場無人道的「科學迫害」則應運而起。雖然今天「交流電」成為工業和社會供電的主流,甚至「交流電」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帶來無比的方便和幸福。但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卻一直被人遺忘,甚至一直未受到應有的平反。這就是「正統」科學的傑作。

百年標記的尼加拉瓜水電站

如果大家曾到過美國尼加拉瓜大瀑布(Niagara Falls),相信大家都會為這幅壯麗的奇觀而發出由衷的讚嘆。

數以萬噸的河水從四方八面匯流,以山崩地裂之勢傾瀉下來,河水猛然衝擊的隆隆聲響,確實令人生畏。在這條川流不息的河流裏,卻蘊藏著意想不到的豐富資源。

1897年,舉世知名的「尼加拉瓜」水電站,第一座必v10萬匹馬力的發電站於此建成,兩年後更成為遠及35公里外的美國紐約州水牛城(The City of Buffalo)的主要供電來源。其後十多座大大小小的發電站相繼建成,致使水電站每日所生產的電力,足以供應美國紐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總需求的四分之一,其電力輸出量實是驚人。而這項足足超過100年以上的電力建設至今仍然運作如常,從未間斷地生產出無窮無盡的天然能源,這實是人類近百年科學上的一大標記。

但大家可曾思想過,究竟是誰發明和設計了這項偉大的供電設施呢?

原來這項科學上的百年標記,正是天才科學家特斯拉(Tesla)在三十多歲時的一項建設,當中共運用了他9項專利發明。藉著特斯拉所發明的「交流電發電機」和「交流電輸電技術」,不但提供了更大量的電力輸出,以改善人類在生活上的需要,並且更將「電力科學」帶進另一個境界。

其實在當時的工商業、街燈和民居,皆使用著費用高昂的「直流電」。因為在電路上的損耗,使用「直流電」時必需每隔一公里便建設一套發電機組。所以在建造「尼加拉瓜」水電站時,如將電力以「直流電」方式傳送,輸電至35公里以外的紐約州水牛城,幾近是一件沒可能的事情。但是天才科學家特斯拉(Tesla) 在建設「尼加拉瓜」水電站時,乃採用了他所發明的「交流電」供電及輸電技術,使電力藉著變壓方法傳達得更遠更廣。結果他這項劃時代的發明,實現了人們藉著「尼加拉瓜」水電站作遠距離供電的夢想,並且帶給人們一個既方便又便宜的用電生活。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特斯拉(Tesla)的貢獻,便在「尼加拉瓜瀑布」旁的公園中,矗立了特斯拉(Tesla)的銅像,以表揚他在「尼加拉瓜」水電站上的貢獻。

下回我們將會為大家講述一件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究竟這位「交流電之父」曾經為著人類付上了甚麼?最終又是什麼使這位天才科學家竟過著一貧如洗的晚年呢?

無私的奉獻:免徵收交流電的專利版稅

當讀者們瀏覽此貼的時候,我們真希望這些資料能夠帶給你們不單是「知識」,而是一點點「祝福」。在過去這些年間,我發現了種種被壓抑了之「應知而未知的資料」背後,卻蘊藏著「想像不到的祝福」。

就像一直被抹煞了的偉大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他一生的發明卻見證著他對社會「無私的貢獻」。雖然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並取得約 1000 個專利發明。可惜,他晚年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据。原因他一生刻苦的研究不是為著一己之「私利」,乃是為著人類而創造出一個更美滿和安舒的生活。雖然,過去有不少企業家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而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可是,晚年的他依然為著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發明。

在特斯拉眾多的發明裏,人類最受惠的莫過於交流電 (AC) 及交流電發電機了。在世界每一角落,經貿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生活的享受都有賴交流電的幫助。就像 2003 年年尾的美國大停電和歐洲大停電,導致社會和經濟陷於大癱瘓;甚至國內經濟發展蓬勃,可是供電不足更延誤不少企業和工廠的發展。可見「交流電」在我們的生活裏卻是息息相關,對近百年的人類確是有著莫大的貢獻。

原來早於 1882 年,特斯拉已經發明了世界第一台「交流電」發電機,更於 1885 年發明多相電流,和以多相傳電的技術。事實上,現今全世界每一個地方均以 50/60Hz( 赫茲 ) 傳送電力的,並經實驗為最有效之傳送電力的方法,而這項發明亦是特斯拉所研究出來的。

所以正如 1990 7 10 日一次美國國會會議中, 10 多名美國參議員藉此記念特斯拉 134 週年生辰之外,更表揚他在電力學上的貢獻和他如何改變了人類對發電概念的認識。甚至在這次國會會議中,特斯拉更被稱譽為比愛迪生 ( 直流電的發明者 ) 一生的貢獻更偉大。

自從,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後,人們皆要付出高昂的電費來換取生活上的方便,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可算為當時最賺錢的生意。及至 1884 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後,他才有機會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 (George Westinghouse) ,並於 1888 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代的社會。並且在 1893 1 月位於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如何同時點亮了 90,000 盞燈泡,震懾全場。因為這是「直流電」根本不能達到。事後,特斯拉更因而取得了「尼加拉瓜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

正因「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更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所以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時,他即可賺取一美元的版稅,瞬間他變得富甲一方。可是,當時一股財團勢力正掀起要脅特斯拉放棄此項「交流電的專利權」,並意圖獨佔取利。結果,經過多番交涉後,他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但條件就是「交流電」將永久公開此項專利,好讓它成為特斯拉免費給予這世界的禮物。因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並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亦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一位對世界無私奉獻的發明者,雖然一生經歷不少斯騙、冤屈、逼迫、惡意中傷和抵毁,甚至他一生無私的奉獻卻得不到後人的記念和讚揚。可是世界卻因為他的發明、他的交流電,而改變了。
當你能夠在炎熱的夏天,享受到清涼冷氣時;當你在欣賞著繁華都市的夜景時;當你使用著家居每一樣家庭電器時;又或者當你正在使用電腦瀏覽此篇文章時,希望你能夠知道有一位電力的改革家,卻曾為這世界無條件地付出了他的一生。

下回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特斯拉一生中可算是最偉大的發明,但亦因著這項發明的出現致使他一生將要被壓抑,一生將要被人完全忘記。在你們的思想裏也未想像過在人類歷史中曾出現過這樣的發明。

Tesla 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無線傳電()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自小成長於一個基督教家庭裏,他父親是一位牧師。在特斯拉(Tesla)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父親曾致力栽培他成為一位傳道人。可是特斯拉(Tesla)自小對科學抱著一股莫大的興趣。在五歲時,他已經開始自己的發明生涯了,當年他自製了一台嶄新的無葉片小水車,但這種小水車不但能順利地在河流中轉動,並且比一般水車轉動得更快。

因為特斯拉(Tesla)對科學的熱衷和堅持,他的父親亦同意了他在自然科學領域內的發展,並沒有勉強他成為一位傳道人。可是一顆善良與仁愛的心未曾在他心裏抹滅。他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加上他那份無私助人的愛心,切實地改寫了近一百年的科學歷史。就好像他發明的交流發電機、無線電通訊、雷達、真空管、電視機等,都與我們息息相關的。

但事實上現今在我們能夠認知和採用的發明,皆只是他四十歲以前的發明。而他在四十歲以後的發明均一律被壓抑和封鎖。甚至在1943年,他離世以後,所有關乎他的資料,不論是在報紙、雜誌和書籍上的,皆被人有組織地刪除和修改。致使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彷彿從未存在於世上一般,無人傳頌他在科學上的貢獻,甚至人們更從不會追問過『交流電』究竟是誰發明的。

原來這一切不公的壓抑,乃源自特斯拉(Tesla)在1889年所發明的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這可算是他一生中最受爭議的發明,但亦是他對人類最大貢獻的發明,因為Tesla Coil是一項能夠無限量供電的免費能源科技。

可能大家從未想像過,早在一百多年前,人類原來已經可享有免費電力的優惠。很可惜,就像過往特斯拉所遇到「愛迪生」無理攻擊一般,他的發明再一次侵犯了一些自私自利的商人之利益。於是這項偉大的發明即遭到財團之抵制,他因此亦幾近走到破產的邊緣。

原來,特斯拉繼發明了「交流電發電機」、「多相交流供電技術」及「三線輸電方法」後,他便發現了「兩線及單線輸電方法」,甚至1889年他更發明了「無線傳電方法」。於是在美國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建設實驗室開發及研究此項「無線傳電」技術,即是將現時的低頻(50/60Hz)高壓電流轉化為「高頻電流」,然後再經由空氣作為傳送媒介來輸電。此項「無線傳電」技術不單省卻了輸電電纜的成本,更可以免去輸電時因電阻所致的損耗。經過八個月的研究後,特斯拉便決定在長島(Long Island)試建首座名為「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的電力發射塔。

其實,在特斯拉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只要藉著一座「電力發射塔」,方圓周圍的「電力接收器」(特製的電容)就可以接收到這種「無線電力」,甚至絕不會因為過量的「接收器」而減低其「輸電必v」,假若「發射塔」發射出600W電力,30英里內所有「接收器」皆可接收到600W電力。

事實上,這技術正等同我們日常使用的「無線電收音機」(原來首位「無線電收音機」發明家就是特斯拉,而不是馬可尼)。你會發覺「收音機」的電波是不會因為同時有過多人使用而減弱的,每一輛汽車或是每一個家庭只要藉著一部「收音機」,便可以收到同樣清晰的無線電波。

同樣,特斯拉發現了「高壓電流」原來轉化為「高頻的高壓電流」後,則可以無限地將電力輸送。「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正是運用了這種「無線傳電」技術的發明,甚至它就是一種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免費能源」了。

下回我們將會更詳細研究「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這項「免費能源」的原理。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免費能源

當大家聽到「免費能源」、「用之不竭的電力」、「能量輸出(Power Output)的必v竟然大過其本身之消耗必v」或是「每月所消耗的電費皆是免費」等名詞,或以為是妙想天開或是天方夜譚。但可能大家有所不知在過去的 100年裏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免費能源」發明已經研製出來了,如Ronald V. Hansch發明的Hansch發電機,Francisco Pacheco發明的電解氫發電機(Bi-polar Auto Electrolytic Hydrogen Generator)Jasper L. James 的溫差發電機(Thermionic-Thermoelectric Generator)Yull Brown以水為燃料之氫氧引擎,Joseph NewmanGray馬達等發電裝置。其實在神所創造的地球裏本是蘊藏著無窮無盡的電力資源,除了現時的石油和煤外,就如眾所皆知的地心磁場、太陽能、風力發電、水、氫與氧和溫差等。這些既免費又用之不竭的資源,其實曾被不少科學家所善用了,而發明出很多「免費能源」的發明。可是這些科學上之瑰寶,一直被人刻意的壓抑和剔除。甚至,過去這些科學家有不少皆遭到無理的阻撓、壓抑、毀謗、捸捕、恐嚇和謀殺。今日在這資訊氾濫的年代,有很多的事實的真相皆被某些財團或媒體所封鎖著。

就如在1889年科學家特斯拉(Nikola Tesla)研究的「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當時他對磁場的認識可算是亘古未有,後人更以磁力線密度單位:1 Tesla(特斯拉)=10000 Gause(高斯)以表揚他在磁力學的貢獻。在不斷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共震現象」,原來在特定的環境下,一個機械系統震動的震幅,不論是聲學的或是電學的都有相當高的震幅。而特斯拉則利用了此原理所出現的「磁力共震現象」,而製造出一個變壓器,名為「特斯拉線圈」,它能夠產生極高的「高壓電流」。他其中一個命名為「沃登克里弗計劃」(Wardendyffe Project)的構思就是在美國長島(Long Island)建設一座足可輸出100萬匹「交流電流」的「特斯拉線圈」。

「特斯拉線圈」結構基本上,由一個感應圈、兩個特大電容器和一個線圈互感器所組成。

該「線圈」其一特性,是能夠生產出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交流電」。這種「高頻電流」可經由空氣作遠距離的「無線傳電」達至另一個「接收器」處,並且對人體絕無不良影響。可能大家未曾聽聞過現時50/60赫茲(Hz)的「交流電」轉化為「高頻的電流」後,即使流經人體也不會導致出現電阻的情況,因而引致損害。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特斯拉更展示經由「特斯拉線圈」輸出的「高頻電流」流經自己的身體,而使一顆「無線燈泡」發亮。

過去或酗j家曾觀看過一些特技人如何表演觸摸一些可見到的「高壓電流」,讓「電流」流經身體上所有的光管或燈泡使其發亮。事實上,他們就是複製了「特斯拉線圈」,而藉此產生了「高頻電流」來表演的。

嚴重注意:現時家居的「低頻高壓交流電」是極度危險及可以致命的,切勿嚐試觸摸或模仿此項實驗。

「特斯拉線圈」本是一百年前,特斯拉給予這世界的一項「免費能源」。為何它遭到壓抑呢?為何位於美國長島建設中的「特斯拉線圈」突然胎死腹中呢?下回將會為大家講解箇中一段悲傷的歷史事實。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 () 不公平的壓抑

「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乃是一項已經被發明100年多的「免費能源」科技,一項能夠「供電」給全世界的發明。一項運用了磁場所出現的「磁力共震現象」原理來發電,多翻證實為高效能、大必v、安全和無污染的「免費能源」發明。

為何至今人們還未聽聞過呢?為何大眾傳媒從未正面報導過呢?是否此項發只是一摏大話、一場科學家的夢呢?
是否這項發明對人類存著極大的危險和威脅,故此必須遭到壓抑呢?
是否在今天的世界裏,我們根本用不著「免費能源」,人類在這能源危機中單是靠著高昂的石油、煤和電力即可嗎?
是否這個世界被注定必須走進能源恐慌之中嗎?
是否人類無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個污染的世界裏,煤、石油或其他核子的污染真是避不開嗎?

當人類仍處於這個無奈和絶望的光景時,我們必須知道這不是造物主的無能,而只是人類的自私和無知所帶來的結局而矣。在今天的世界裏,無論在醫學上、科學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等,確實有很多對人類有福的信息一直被壓抑著,它們的存在並不是一個禍害,只不過它們一但被公諸於世,則會侵犯了不少有權勢之人的利益,所以它們必須繼續遭到壓抑,甚至冠以「惡名」。

就像基督徒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一位劃時代的科學家,雖然他在電力學的成就遠較愛迪生卓越,但他的名字卻出奇地鮮為人知;甚至諾貝爾獎的名單中亦刻意剔除了他的名字。箇中的原因皆源自特斯拉所研製的「特斯拉線圈」。

其實,空氣中存著很帶電負荷的電子,就如日常我們所感受到的『溫度』,原來只是這些電子在空氣中不規則的流動。所以只要掌握一些技術把這些電子誘導為規則的流動,這便能成為電流。再從而收集這些電子即成為有效的電能。

1889年特斯拉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就是藉著地球本身用之不竭的「磁場」,從而運用「磁力共震」的方法將空氣中的電子震動出來,由於採用了共震的原理,電子便有效地誘導為一股規則性的電流。經過收集和轉壓,電子便可成為高壓電流。

再配合過去曾提及的『無線傳電』技術,將高壓電流轉變為特定頻率的超高頻電波,傳送至遠處。此電波亦即是一股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電流。但其中之特性是該種電波態夠作為一種『導引』,使別處空間中的所有電子產生共震而形成有規則的能量(電流)。而「特斯拉線圈」所發射出的高頻電波,只要藉著特定的接受電容器作為『檢頻』,便能在遙遠的地方也能將該處空間中所存著的能量(電子)收集為電力。亦因此緣故,就算同時使用大量的電容器作為接收器,也不會降低「特斯拉線圈」所發射出電力。因為它只是一種『導引』性電波使接收電容器能抽取其空間本身的能量,亦即是那因為『高頻高壓電波』在共震效應下而變成有規則電流。而收集為一項『免費能源』。換句話說,「特斯拉線圈」只要發出600(Watt)電力,所有電容器皆可以接收到其空間裏的600瓦免費電力。

事實上,今天的收音機和無線電傳真機就是完全採用了此種原理,藉著電容按著特定頻率『檢頻』而接收出該種電波,只不過它們所發射的波頻只是聲音訊號和圖像訊號,而不是能量矣。

可惜,此項造福人類的發明竟遭到不公平的壓抑了。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四﹞不公平的壓抑 ﹝二﹞

特斯拉繼發明「交流電發電機」後,他便著手研究「免費能源」的可行性。

1889年,他在美國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建設實驗室,專心研究『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和反應。在1895年,當他的發明生涯正處於巔峰之際,一場離奇的火災將整座實驗室燒毀了,他半生所研究的心血、所有珍貴的研究設備和科學實驗的資料,皆付之一炬,特斯拉的經濟遭到嚴重損失。在這殘酷的打擊下,他茫然若失。經過很久的沉寂和恢復,於1901年,他再從痛苦中倦土重來,四出尋求合作伙伴,結果他得到世界富豪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的投資15萬美元及另外100萬美元貸款,便在美國長島(Long Island)始建首座大型「特斯拉線圈」,以供給大西洋兩岸「無線通訊」和「無線輸電」之用。事實上,「特斯拉線圈」乃是一項科技發明,不單能夠遠距離傳送資訊電波,還能將能量(電力)轉化為高頻電波,使人類能進入一個無污染的「免費能源」生活裡。可是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只應用了「無線通訊」這方面的技術而已。此項世界廣播系統則被命名為「沃登克里弗計劃」(Wardendyffe Project)

事實上在特斯拉腦海裡,「免費能源」的生活只是整幅構想的部份而已。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發明,將會賜給這世界。

可惜1903年,正當特斯拉的工程進展到關鍵的時刻,他的無線電發明專利卻被人竊用,結果投資者J.P.摩根收回一切資金上的協助和投資。特斯拉放下手上研究,四出尋求借貸,甚至他向「威斯汀豪斯公司」(Westinghouse Company)求助 (1896年,「威斯汀豪斯公司」陷入經濟困境之際,特斯拉曾慷慨協助該公司渡過難關) 。可是,當時「威」公司眼見該項計劃無利可圖,不但沒加以援手,反之更落井下石,追討特斯拉有關設備上的貸款,因而加速特斯拉事業的崩潰。在電力公司、供水公司和欠薪工人多方的追逼下,特斯拉便拆毀了該輸電塔及買掉這些材料償還債務,特斯拉經濟陷於破產的邊緣。

一項本是對人類有著莫大貢獻的發明,就在自私自利商人的手下胎死腹中。1916年,特斯拉更因拖欠個人所得稅被法院傳訊,無情的新聞媒體更大肆張揚,致使這位天才發明家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晚年的特斯拉更顯得意志低沉、孤僻落漠。194317日,可憐的特斯拉孤獨地死於一間殘舊的旅館中。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有很多資訊,就像一直努力為人類研究和付出之科學家特斯拉的發明和他的一生,會遭到不公平的壓抑。

Tesla一生中最偉大的發明:Tesla Coil﹝五﹞不公平的壓抑 ﹝三﹞

當香港踏入炎炎的七月份時,我相信最被看為賞心樂事的,莫過於在這酷熱得要命的天氣下,安坐在家中享受著冷氣機徐徐送下的清涼冷氣;享受著電冰箱內取出的冰淇淋;隔著玻璃望著戶外那蔚藍色的天空和幾朵悠閒的白雲。可是當暑假完畢後,當接到電力公司寄來的電費通知書時,則令人想到為這種清涼寫意的生活所付的代價真不少呀!究竟這個世界是否真的沒有「免費電力」呢?若然有的話,我相信每年夏天,香港將會免去不少因為天氣酷熱而悶死人的意外了。

事實上,原來在100年前,科學家特斯拉所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就已經能提供完全「免費」的電力。原來,只要在香港太平山頂上建立一座「大型特斯拉線圈」,在整個香港島任何一個地方,便可以藉著一個「接收電容」接收該座「線圈」所釋放出來的電能。縱使「接收電容」的數量不斷增加,也絶對不會影響該「線圈」所供應電力的輸出量。換句話說,只要該座「線圈」是輸出10萬匹馬力之電力,方圓35英里內,所有「接收電容」即可接收10萬匹電力,就算再增加多1 萬個或100萬個「接收電容」,這1萬個或100萬「接收電容」亦可以接收空氣中的10萬匹的電力。因為它所釋放的「高壓高頻」電流,能夠誘導其他空氣中的中子釋放出一樣的電子。這就是「特斯拉線圈」與一般「免費能源」發明之分別。

再實際一點說,只要香港在數個方位位置上建設了「特斯拉線圈」,整個香港地區每一處地方即可享受到「免費電力」的生活。我們的交通工具、汽車、火車、輪船、飛機、手提電話、白光燈、電腦、升降機、電冰箱和空調機皆能使用「免費電力」。可惜!這項已於100年前被確認的「免費能源」至今仍遭到不公平的壓抑!在各個國家中,只允小撮人以實驗性質來製造,並不能被推上成為主要供電方法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2008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scovery有介绍过,没错的话片名是“电力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08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pic 的帖子

首先, 我不知道这个文章的真伪, 但如是真的, 让我们向Nikola Tesla 无私的贡献致万万分的敬意。

确实, 我们有听过Tesla Coil, 那个用以产生高电压的装置, 但从来不知道发明者的伟大故事。。。。也从来没有想过AC交流电是谁发明的。。。。

文章很长, 但想看的人自然会看完, 希望大家发表看后感言, 我看后是很感动 (不要笑我),就马上把它转来这里和大家分享。。。

还有要讨论那个“无线能源”的技术。。。
我认为是可行的, 但效率不可能如文中说的100%。
高频无线电波, 可以经由天线地线, 检波后取得微弱的电压。
但强电波, 会不会引起火灾, 点燃煤气, 点燃汽油之类的,强力的电磁波, 对人体是否有害, 这有待探讨。。。

在我小学的时候, 那时还是AM 广播时, 我在制作“矿石”(diode)收音机时,在夜晚可以拿到1.5V的电, 足以推动晶体耳机, 收听电台, 而那个“收音机”是不用电池的~~~ 真的很怀念~~~唉~~今晚我不知怎么了, 好像有很多的感慨。。。

[ 本帖最后由 pic 于 3-1-2008 10:0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8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c 于 3-1-2008 09:39 PM 发表
首先, 我不知道这个文章的真伪, 但如是真的, 让我们向Nikola Tesla 无私的贡献致万万分的敬意。

确实, 我们有听过Tesla Coil, 那个用以产生高电压的装置, 但从来不知道发明者的伟大故事。。。。 ...


的确是位伟大的人物。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kola_Tesl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个天才发明家...
除了交流电以外,他还发明了induction motor,如果没有它,什么工厂都不用操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esla Coil 构造图
UNITED STATES PATENT OFFICE.

NIKOLA TESLA, OF NEW YORK, N. Y.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ENERGY

1,119,732.                             Specification of Letters Patent.           Patented Dec. 1, 1914.
http://www.tfcbooks.com/patents/tower.htm

原来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机构在实现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http://peswiki.com/index.php/Dir ... sion_of_Electricity

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将近九十年前的概念,现在还没办法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1-2008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c 于 3-1-2008 09:39 PM 发表
首先, 我不知道这个文章的真伪, 但如是真的, 让我们向Nikola Tesla 无私的贡献致万万分的敬意。

确实, 我们有听过Tesla Coil, 那个用以产生高电压的装置, 但从来不知道发明者的伟大故事。。。。 ...


故事是真的。
但是编辑有点。。。
但是他的名气没有爱迪生那么大。
通常人知道爱迪生, 但是却不知道他。
其实科学界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和技术。

爱迪生和他不一样, 一个是科学家, 一个是发明家。
爱迪生有很多版权, 但是不是出自于自手 。

对于文章编辑的看法, 别去相信十足。
至于无线电源, 以目前来看,可行度很低。
无线中, 我们要用高频,频越高, energy 越高。
先关注于健康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 wireless router?
当我买第一个 SMC wireless router 时, 回家一开电, 可以马上感觉到不适。
那种感觉很难形容。 现在换了 dlink , 也没什么感觉了。
之前我在学校拿东西乱量, 在一个 2A(240) 电流的电线, wire 周围 (<1cm) 拿到1xxmT.
电话方面, 大家都知道电话一来时喇叭都会响吧(maxis and celcom) ?那个也高达 1xxmT. 之后就跌 <10mT.
在告诉大家, 人脑也有magnetic field. 2x10^-13 T。 会不会有影响呢?

对于高频对人体, 还没有什么scienctific 的实据,
但是盐水在大约 14MHz 以上, 就能当作燃油燃烧。
人体的水分是有盐分的。 通常病人掉盐水, 你可以看到那里写着 sodium chloride 0.9%.
实验证明盐水在高频能燃烧, 那么人体里面的sodium 对高频会有什么反应?

高频因为 skin depth 能帮忙减低进入身体的 field , 但是能减多少?高频下, 就用 microwave 来做比较。
其实也蛮方便的, 肚子饿了就拿自己的手来吃。 microwave oven 会发明是因为从事 satellite 的研究者发现到口袋的巧克力融化。

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8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文章, 我们看看参考就好。
其实, 现在已有一些无线的手机充电器, 那种手机只要靠近充电器就可以了, 他完全是电磁耦合, 没有电线。

RFID tag, 也是无线电力的例子, 它也是从无线电力取得微弱的电力来操作。
问题是效率。。。
还有能源是不可以被创造和破坏的。

Tesla 鼻祖,先辈的理论, 可能是我们没学过的, 我们不会, 也不代表没有。。。


==================================================
美实现无线传输电能 电脑手机有望告别电线电池

计算机桌旁总是连着一堆盘根错节的电线吗?这似乎是享受高科技时不得不忍受的一件事情。但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4年研究,已经发展出一种被称为“无线电力”的技术,可以隔空为计算机或者手机提供电能。


电线和电池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根据这项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两个相距2米的铜线圈,成功地通过无线电力传输点亮了一个功率为60瓦的电灯泡。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表示,这已经足以供应一台手提电脑所需的电力。

  利用共振原理

  无线输电的想法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但是却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根本无法实现。因为发射器发出的电磁能向四周分散传送,人类无法对电磁能进行集中控制,就更谈不到加以利用。

  但在去年秋天,索尔贾希克却提出一种可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能的新理论。按照索尔贾希克的理论,只要让电磁能发射器同接收设备在相同频率上产生共振,它们之间就可以进行能量互换。

  “这就像剧院的歌星可以将玻璃杯震碎一样,”索尔贾希克说,“条件是歌星和玻璃杯两者的声波要形成共振。”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索尔贾希克领导的6人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利用两个铜丝线圈充当共振器。一个线圈与电源相连,作为发射器;另一个与台灯相连,充当接收器。结果,他们成功地把一盏距发射器2.13米外的60瓦电灯点亮。

  在这个实验中,发射器并不会向周围环境发射电磁波,而是令整个空间都布满“不辐射的”电磁场,只要经过特别设计的接收器与电磁场形成共振,就会接收到能量。

  在目前的实验中,高达45%的能量在传输至灯泡的途中损耗掉了。如果要想对化学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电池的接收率必须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加强无线电力使用的效率。

  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试验还显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人类无害。因为电磁场只对能与之产生共振的物品有影响,而诸如人类、桌子、毛毯等物品对电磁场几乎都没有反应。

  下一步,研究小组要进行的则是设法增大发射器功率,以及接收器的接收效率。到那时,手机、

  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在配置有发射器的屋子里自动充电,甚至不需要电池,也不需要通过插座与电源相连就可以直接使用。

  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在3到5年的时间内将能够研发出一套成熟的系统,可以为手提电脑、手机、MP3

  播放器以及其他电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一旦实现这种无线电力传输,就意味着一些小装置可以永久地摆脱电池的束缚,从而杜绝因废弃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2008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c 于 4-1-2008 11:49 AM 发表
下面的文章, 我们看看参考就好。
其实, 现在已有一些无线的手机充电器, 那种手机只要靠近充电器就可以了, 他完全是电磁耦合, 没有电线。

RFID tag, 也是无线电力的例子, 它也是从无线电力取得微弱的电力来 ...



其实是能做到无线电源, 但是我比较在意健康。 短距离时没问题。 但是如果做到能电量60w 灯泡.又在大范围, 又对人体或其他东西没有影响, 那个就有点难。
我还记得当时新加坡推出一通卡时, 曾经有个老婆婆被哪个 receiver 弄伤。 因为那个老婆婆手上带着手链(像spring 那种)。结果烧到手。 用 field cross metal 变flux 产生current 然后因为short circuit current 很大产生热能就烧到手。
有的人动过手术, 身体有金属在里面。 (我不清楚是什么金属, 所以不能说会不会对field 有反应), 这也是要探讨的问题。

你的文章的那个试验小组好像是 MIT 的。 department of physic , electronic and com science 一起研发的。 世界顶级的学校。。。 里面都是很强的学生, 学生很少, 但是都是超级有料。。。
如果能认识一两个就好咯

我之前有看到由个人自己diy handphone charger , 就是无限那种。 原理就好像 oralB 的电动牙刷charge 电那样。 A4 tech 也是有一个mouse 是那样的。 mouse pad 提供field , 所以mouse 不需要battery.

对于人体有没有危害, 还是在保留中。 还没有实据能证明对错, 不过时间能证明就让他们去试验, 然后我们享受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8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an1314 于 4-1-2008 12:33 PM 发表
其实是能做到无线电源, 但是我比较在意健康。

对于人体最小危害的是2.4Ghz, 它被应用在医疗器材上, Wi-fi, Bluetooth。
危害最强的是GSM的900Mhz, 但他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虽说2.4Ghz危害最小, 但如功率很大时也是不妙。。。
象你Chan1314就能感受到Wireless router 带来的不舒服感觉。

我也有感受过强电波, 那是Walkie Talkie, 把天线拿掉, 用手摸时, 发射时手马上有炽热感觉。。。  (不要学我, walkie talkie 会坏的)


我的Wireless Router modem 的“Tx PowerLevel”,都是放1 (0~255) 而已。(离开桌面只有2尺 ) 我的laptop到客厅里也还能收到60% (20尺)

[ 本帖最后由 pic 于 4-1-2008 02:3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c 于 4-1-2008 02:28 PM 发表

对于人体最小危害的是2.4Ghz, 它被应用在医疗器材上, Wi-fi, Bluetooth。
危害最强的是GSM的900Mhz, 但他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虽说2.4Ghz危害最小, 但如功率很大时也是不妙。。。
象你Chan1314就能 ...

解释是propagation of wave,叫 skin depth.
frequency 越高, 穿透的距离越短。
在dielectric 是不会变, 但是经过conductor 就会越来越小。 如果薄的话, 还有一部分能进入。
maxis celcom 用 900MHz , 然后 DIGI 是 1800MHz, 所以有时候家里没有digi 的 signal , 但是屋外就满。
我的家就是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2008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个故事,我也有点感动。。。
这世界真的有那么伟大的人,他可以为社会贡献一切而不求回报。。。
以前都只读爱迪生的伟大事迹,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话,那么 TESLA 因该比爱迪生更伟大几倍。。。
毕竟爱迪生是那么的有私心。。。
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抹杀了更伟大的创作!

以上一切纯属个人感想,如有得罪请包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200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中,没nikola tesla,我们的科技可能还在落后数十年吧。。
而且他的影响不是一点,而是人类一生发展的基础。。
在此想对他说句谢谢,谢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2008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钱作祟!
万恶之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8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chahkuehtiao 的帖子

沉了近一年的帖被顶了上来, 也是好, 大家重温这个故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08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
人还是自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08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的,让我看到这篇文章。
版主不打算把这篇文章置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8 03: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真的!我看过几本不同出版社的世界名人传,没有一本有记载Nikola Tesla的事迹,有一本详细到连发现各元素的科学家都通通记载下来了,可是这位交流电之父竟然只字不提?

看来历史也是很政治的,就像一些伟大的哲学思想一样,常常都被那些存有私心,野心勃勃的从政者在背后操纵和扭曲,时间久了没人去探讨,事情就这样被遗忘了,后代就这样走在错误的历史里。

[ 本帖最后由 Roy_Tantra5053 于 20-12-2008 03:2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09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的帖了~
刚刚找到另外一些资料 (跟上面不同的),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
  特斯拉除了在电力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发现也相当惊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非线性(即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问题,他曾经说过可以将地球一分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体的振动和地球的谐振频率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是地球物理武器的关键,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发明了特斯拉变压器,交流电摩打,现代电脑基础,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雷达装置,机器人,测谎仪,提出电磁射频武器概念...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就连现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与实验作品全部没收,美国军方对他的论文研究至今也没有停止。这也更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乖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特斯拉的葬礼于1943年1月12日在纽约城曼哈顿的圣约翰座堂举行。他的身体被烧成灰,他的骨灰于1957年被带去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柏尔格雷德,被安葬于柏尔格雷德的Nikola Tesla博物馆,直到今天。
      由于他的研究的潜在重要性,特斯拉的家人和南斯拉夫大使馆一直努力从美国当局取回这些物品。最终,他的侄子Sava Kosanovi&#267;取得了他的一些私人物品的所有权,这些物品现在陈列于Nikola Tesla博物馆。

我坚持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是Nikola Tesla的实验造成的.因为按照NikolaTesla之前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地震、闪电和爆炸都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而小规模的地震NikolaTesla只通过地表下一个小小的井就已成功制造出来,这之后他所做的是完善自己的实验而已...也正是因为包括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NikolaTesla所掌握的技术足以毁灭他所希望毁灭的国家,他拥有掌握一个政权和国家命运的能力,也难怪在他去世以后他身后的更多秘密被美国FBI人为地进行了掩盖,似乎他已经从人间消失了根本没有来过一样,以至于很多人只熟悉爱因斯坦和爱迪生而对NikolaTesla感到陌生。不然我们生活的世纪的科技力量将可能因为Nikola Tesla被广为熟悉而可能还可以提前几个世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pic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的帖了~
刚刚找到另外一些资料 (跟上面不同的),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 ...
mangalman 发表于 13-12-2009 09:28 PM

其实如果地震可以制造出来并不是坏事,只要善用,理论上是可以用来避免大地震的!
而且地震也是能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10-2025 01:02 AM , Processed in 0.16704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