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onely_wolf

【螳螂拳※※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0-200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罗光玉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0-2006 03: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nz 于 7-10-2006 10:01 PM 发表
咖啡兄,您讲的老任,是那位曾回校练拳的那为同学吗?

就是您啦
"老任"只是个匿称,没特别意义
你要的话,我叫回"任"咯

原帖由 就这样 于 8-10-2006 03:55 PM 发表
哈咯,你好。以后常来哦。。。
不知我们见过吗?

任 是我师兄,我们最近和您在USM见过面

原帖由 潇遥仙 于 8-10-2006 03:03 PM 发表
多谢分享。
原来你们是林伯炎系的!!
我也是学螳螂拳的,但比较少练。。。

哦。。。是酱吗?

任 师兄,原来我们是林伯炎那一系的?
在套路上和风格上和其他系有差别吗?

另外,大家对"交流会"的地点和场地有什么好介绍?

[ 本帖最后由 coffee-ping 于 13-10-2006 03:2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6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schek 于 12-10-2006 02:17 PM 发表
我是罗光玉系的。。。。

基本上这里都是罗光玉系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0-2006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nz 于 6-10-2006 10:48 PM 发表
回复阁下的问题,任的确是从咖啡兄那儿得知此网站的。幸会幸会.

任看过了多数的发表后,很想请问潇遥兄是从马大学螳螂拳的吗?
因为据任所观察,潇遥兄在发表意见时所透露的套路与见解似乎与咖啡兄很接近。你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吗?

虽在此初次交流,但不知能否透露阁下的姓名?

吓?这么是我误解咯!
弄的我一头雾水。。。@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6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马来西亚就只有罗光玉那一系的七星螳螂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6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各位螳螂友在练螳螂拳时,对于哪个招式比较熟悉?也在于散打对拆方面比较常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10-2006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潇遥仙 兄

前天下KL,给你打了电话两次,本想见见面的,但是没人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6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3-10-2006 02:25 PM 发表
前天下KL,给你打了电话两次,本想见见面的,但是没人接。。。

不是吧!!!!!!!!!!
你有没打错?我电话没显示你的号码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0-2006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3-10-2006 02:23 PM 发表
不知各位螳螂友在练螳螂拳时,对于哪个招式比较熟悉?也在于散打对拆方面比较常运用?

抢攻用,采手
防攻用,挑补捶
探视用,反掌(随机应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遥仙 于 23-10-2006 09:22 PM 发表

不是吧!!!!!!!!!!
你有没打错?我电话没显示你的号码叻!!!


是不是有两个Johor的miss call?那天我电话没电了,就叫他们帮我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梅花螳螂拳概述[摘香港“新武侠”杂志 作者:孙德龙]

太极梅花螳螂拳是经三代人、百多年的研究实践、创新、完善而成。在古代“螳螂拳谱”的六字纲要中这样写道:“刚柔、虚实、阴阳”。这六个字意可变化万千,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虚则实之,虚虚实实,阴攻阳打,阴阳转换……等。某种意义与太极不谋而合,故称“太极”。手法精密,线路弧形旋转,手无单行而连发,招法一环扣一环,环环相绕,恰似梅花朵朵瓣相连,故称“梅花”。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以螳螂扑蝉、螳螂与蟒蛇搏斗而求生存的意义,故称“太极梅花螳螂拳”。
    太极梅花螳螂拳虽属象形拳,但不以螳螂的形状而落俗套,是一种重意而不重形的地踏功夫,配以刚柔互移的螳螂双臂,虚实长短全具备,阴阳结合,攻防意识强烈,无花拳绣腿,具有深奥的短打技击的拳术。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套路严谨,手、眼、身、法、步动似闪电,稳如泰山,勾、砍、推、贴、压五种劲路同时俱发。手到、步到、身到而击倒取胜,一气呵成,干脆利落,手法细密,粘、黏、邦、贴、来、叫、顺、送、提、拿、封、闭等千变万化。有招有打,招打结合,主动打被动也打,站着打,躺着打,肩、肘、膝、胯、头、拳、脚、腿皆打,扑而再起,起而再打,讲求连环取胜。因此,太极梅花螳螂拳中有“三连环”、“五连环”之手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漏、采、刁、推、崩、隔、劈,出手点睛,快利轻捷。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步法,以小登山(脚步)为主配以其他各种不同的步法,中心在两腿,这样前后左右移动灵活,适应了太极梅花螳螂拳千变万化的需要。
太极梅花螳螂拳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拳术到器械(刀、枪、剑、棍)的风格是一样的。在拳术和器械中的每一个完整的动作都具备攻防结合的内容。太极梅花螳螂拳能够适应散打技击的主要原因是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性,从拳术至器械套路,自始至终运用了符合力学中的“动力学”、“静力学”和“重心位移力”的应用等原理,同时也符合人的自然习惯性理论。
    太极梅花螳螂拳,拳有“拳谱”,棍有“棍谱”,剑有“剑谱”,枪有“枪谱”,刀有“刀谱”,理论资料较为齐全,并有着很深的武术文化内涵。如拳术中的“螳螂双封下”,棍术中的“拔草寻蛇”,剑术中的“蜻蜓点水”,枪术中的“逆门解带”等,均有广泛的人物、动物在大自然生活斗争中的形象。
    太极梅花螳螂拳具有符合人体发育生长的要求,能达到健五脏,理六腑,强骨,发肌,舒筋活血,调节人体中枢神经,开发智力,提高人体素质及人体形态美等效应。凡是经常学习演练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人,均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及延年益寿。


                                                    青岛郝斌太极梅花螳螂拳推广中心
                                                                                 孙德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家门螳螂拳第四代传人孙德龙

孙德龙老师,生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五日,大专学历,现任青岛郝斌太极梅花螳螂拳推广中心主任,烟台国际螳螂拳联谊会理事,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国术总会高级教练,香港七星螳螂派李锦荣国术总会荣誉会长,大韩民国螳螂协会顾问,马来西亚太极梅花螳螂拳会永久名誉会长,马来西亚槟城飞洪馆武术顾问荣誉会长,美国大成道武馆高级顾问。





      孙德龙老师,生于武术世家,自幼跟随舅父郝斌先生学习家传太极梅花螳螂拳至今。少年时期就多次参加青岛市武术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被吸收为青岛第一届市北武术队成员。1991年、1992年两次荣获烟台国际武术联谊会比赛螳螂拳、剑一等奖。1998年参加济南国际演武观光大会,摘得螳螂剑术金牌。1998年、1999年两次代表青岛武术队,参加“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并摘取螳螂拳、剑金牌。2002年参加“第5界世界传统功夫邀请赛”,取得了拳术、剑术、棍术三块金牌。2004年参加美国“中国传统武术国际比赛”,取得拳术、剑术、棍术三块金牌。由于其成就突出,被中国武术院授於中国武术“六段”段位,被四部国家大全录编。
孙德龙老师秉承舅父郝斌先生嫡传,深得郝斌先生武艺真谛,并乐施善教,培养了众多武术人才。其弟子已多次摘取了各种大赛的金、银、铜牌。
      孙德龙老师习武重教,更注意对传统武术理论的挖掘,研究。多次参加省、市螳螂拳研讨会,其对螳螂拳的研究论述,博得了众多与会者的肯定。他还在“中华武术”杂志、 “中国体育报”和“香港新武侠”发表了:《太极梅花螳螂拳》、《话说螳螂拳》等文章。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孙德龙老师多次出访美国、德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被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国际武术大赛聘为裁判,并在许多国家授徒传艺,为弘扬祖国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期,多个国家地区邀请其为“螳螂拳理论研讨会”进行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发展简介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武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武术发展史中,“螳螂拳”占有其重要的地位;而在“螳螂拳”中,郝家门的“太极梅花螳螂拳”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郝家门的太极梅花螳螂拳发展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由于郝家门“螳螂拳”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传人打破“艺”不传外的戒律,现在不仅在国内,就连国外都有着广大的爱好者,并受到他们的推崇。
关于“螳螂拳”的意义,在很多的武术专著中都有过论述,这里不多赘述。
郝家门的太极梅花螳螂拳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翻看“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谱”可以知道,早在十九世纪初期,郝家门的螳螂拳就已经完整地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只是受到当时的艺不外传的“家规”制约,没有被世人所认识。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师祖为郝莲茹,又名郝宏,生于同治三年(1864),祖籍山东省烟台牟平县庙后村人,系“螳螂拳”第四代传人,是近代山东省东南沿海一代著名拳师之一。其武学成就在山东省体育志“武术栏”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郝莲茹自幼习罗汉拳,后拜梁学香为师习梅花螳螂拳。当年郝莲茹在烟台做生意时,将梁学香老师请到家中学艺,后与梁学香之子梁景川、姜合龙等结为义兄,深得梅花螳螂拳法真谛。并在烟台创办“郝家拳房”,是为烟台地区具有盛名的三大拳房之一。
    郝莲茹当年受“艺不传外”的影响,精心培养自己的五个儿子。郝家五子(后来有郝家五虎之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人人练就一身绝技。郝家老四,郝恒信专练硬功,其绝招“铁砂掌”的表演让人神经紧张,目瞪口呆,拍手称奇。郝家老五,郝恒坡擅长猿拳,其白猿偷桃、白猿出洞、白猿献果、白猿穿枝等招式在树林中上下翻飞,身法轻灵,无人能比。所以世人送他雅号“郝五猴”。 郝家门的第二代传人,螳螂拳一代宗师郝恒禄在众兄弟中最为出色,他是文武双全的孝子,对父母百依百顺,精通梅花螳螂拳,并将拳术与器械有机地溶为一体,创编出“螳螂剑法”、“太乙枪法”、“太乙刀法”和郝家的棍法与拳法,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性而自成一派——郝家门,至此原始的梅花螳螂拳,经前几代名师的总结和发展,已将太极拳的特长溶进梅花螳螂拳,并由郝恒禄正式定名为“太极梅花螳螂拳”。当年郝老被吴佩孚聘为武术教官时,就有人送他“神枪郝”的美名。
    在上世纪初30年代,郝恒禄先生曾与中央国术院副院长、济南国术馆馆长李景林先生切磋剑艺时受到李馆长的称赞并赠送对联:“未见古来千侠士,得知今世一剑友”的评价,一时传为佳话。
    郝恒禄先生技艺全面,曾在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的华东地区武术比赛中,获得棍术第一名。被武术家王子平先生等武学界挽留在上海授徒至逝世。
    郝恒禄先生在上海授徒期间,对郝家螳螂拳进行了系统地丰富总结。将螳螂拳的特点融入到器械之中,使各种器械的攻防一气合成,产生绵绵不断的攻击效果。
    郝家门螳螂拳利用物理学中的动力、静力学原理,其招数设计动静结合,攻防相宜,使整个套路无懈可击。并由郝恒禄先生将其拳法、拳理进行归纳著述。如其中的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连招带打法等。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三代传人郝斌先生,原名善卿,字积臣,生于光绪32年,郝恒禄之子。郝斌先生天资聪颖,刻苦耐劳,博采众长。他除了完整继承郝家前二代宗师的武学真谛外,又游学大江南北,在东北大连曾拜螳螂拳名宿纪春亭深研螳螂拳、剑,得其精髓,这更丰富了郝家太极梅花螳螂的内涵。郝斌先生不仅精于太极梅花螳螂拳理、打法,更让人称道的是冠绝岛城的达摩剑术。郝斌先生由于功承庭训,家学渊远,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山东省拳术对抗比赛中就夺得桂冠,被任命为蓬莱、牟平两地国术馆长。
    郝斌先生的主要贡献是将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法传播到全国许多地区和海外诸多国家,为弘扬中华武术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其门徒众多,有的已成为武学人才。郝斌先生开门援徒,对提高全民健康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九九八年,为了完成郝斌先生的遗愿,其外甥也是得意弟子孙德龙先生成立了“郝斌螳螂拳武艺馆”经过几年的发展“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之名蜚声海内外,并在历次武术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和推广这一优秀拳种,在郝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青岛的众师兄弟的支持下,经青岛民政局、体育总会批准“郝斌太极梅花螳螂拳推广中心”与今年年初成立,郝斌先生的得意弟子被聘为推广中心顾问并与美国、德国、法国、马来西亚、意大利、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界同仁进行了广泛的传授与交流,力邀世界各国武术名家担任名誉顾问,相信不久的将来“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这一传统武术的奇葩定会开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的花朵。

                                                青岛郝斌太极梅花螳螂拳推广中心
                                                                     研究推广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郝恒禄济南比剑——摘自一九八四年“青岛日报”

郝恒禄济南比剑
摘自“岛城见闻记” 作者 陈若萍 马洪祯

    郝恒禄是清末明初牟平螳螂拳名师郝莲茹之子,自幼随父习武,擅长少林长拳与螳螂拳,精于罗汉内功,特别是太乙大枪与达摩剑的造诣尤为精湛,名震岛上武坛,蜚声大连、烟台、济南、上海、北京等地。
    据说郝恒禄年轻时曾在曹锟的部队中任武术教练。某日,曹锟召集武术教练比武试艺,其总教练以长枪著称,许多教练都败在他的枪下,唯独郝恒禄以太乙枪法取胜,赢得了“神枪郝”之誉。
    郝恒禄的剑法尤有独到之处,一九三○年,山东成立了省国术馆,由李景林任馆长。李景林是近代武当剑的主要传人,他的剑法洗练明快,刚柔兼备,技法独到,经常与太极名家孙禄堂、杨澄甫和八卦掌名家贾凤鸣等共同探讨剑术,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耳闻郝恒禄的达摩剑深奥,技击时命中率甚高,便请郝恒禄与其切磋剑艺。郝恒禄一再推辞不过,便接过李景林递给他的一把竹剑比试起来。之间李景林身如波浪起伏,劲透剑峰,崩挑劈刺,神速威猛,气势逼人;郝恒禄剑法娴熟,抽提格洗,压搅截带,柔化刚发,变化莫测。两人交锋几个回合,不分高低。继而双方集中精力,两剑缠搅黏粘,互不敢进退,进则可使对方有隙可入,退则可使对方乘胜而取。在这相持不下的关头,李景林运足周身之力,以多年练就的绝技凌空疾刺之招,向郝恒禄的胸部刺来。郝恒禄飞速闪身抽剑,以崩剑斩腕回敬,结果两人的剑尖同时命中对方手腕,赛成平局。
    郝恒禄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来到青岛,后来应弟子之邀到上海授徒。
                                
                                           1984.2.11星期六  青岛日报.第三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善卿艺不传敌——摘自一九八三年“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岛上武坛见闻记” 作者  陈若萍、马洪祯

    全国解放后,我国的传统武术如枯木逢春,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武林高手们纷纷献技授徒,为增强人民体制贡献力量。在本市的一次武术表演中,螳螂拳名师郝斌表演的剑术,赢得了观众的赞誉。他手持长柄瘦身剑,静似山岳,动若雷霆,倏而苍龙藏尾,瞬间青蛇伏地,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燿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
    郝斌,字善卿,山东牟平人,今年已七十六岁高龄了。他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祖父郝莲如与梅花螳螂拳名家姜化龙是师兄弟,其父郝恒禄弟兄六人,都精湛武术,因而郝家梅花螳螂拳在牟平、莱阳一带非常受人崇仰。
    郝斌童年时期即随其父练功,后又去大连跟螳螂拳名手任春亭深造。特别是他练的达摩剑,得到名家指点,剑法独特,势着精奇,凌厉迅疾,攻守得宜,堪称一绝。解放后他也以拳剑的独特风格参加烟台、青岛等地的武术比赛,均名列前茅。
    郝斌虽然功夫精纯,但谦虚谨慎,注重武德,从不夸耀自己,也很少与人较量。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凡自恃武功打架闹事者一律开除。特别是他不怕威胁,不为利诱,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在岛上武术界传为佳话。
    那是一九四二年,他正流寓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之下的大连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表演了一套螳螂拳术和八仙剑,被日本侵略者的一个头目看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这个日本人带着翻译来客店找郝斌,要他到日本人那里去一趟。当时店里的掌柜和伙计们都吓坏了,因为那时候日本人找上中国人决没有好事,不是坐牢就是灌辣椒水。郝斌全然不惧,跟着日本人进了一间大屋,见屋内的墙上挂着许多日本式和中国式的长短剑。这时,这个日本人不用翻译了,用着半通不通的中国话说:“你剑的练的很好,我的向你学剑的有。”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大连是伪满州国的重要城市,那些无耻之徒想巴结日本人还恐怕巴结不上,可是郝斌考虑武术是祖国的宝贵遗产,决不能传给外国侵略者,反过来欺辱中国人,他估计了一下眼前的阵势,如果当面拒绝,肯定难以脱身,于是说道:“你要学可以,但必须从头学起,学剑又必须先学剑字,否则不能学好剑术,这件事急不得,需要慢慢来。”这日本人听后认为大有道理,连声说:“很好!很好,你的天天的来,我的这里钞票大大的有。”郝斌回到客店以后,立即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趁着日本人满腔高兴毫无防备的空隙,辞别了掌柜和伙计们,当晚乘上开往烟台的轮船,一去不回,那日本人还在痴痴得等候呢。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6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5-10-2006 05:13 PM 发表


是不是有两个Johor的miss call?那天我电话没电了,就叫他们帮我打。。。

对!原来是你!!
但那天我已经回家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0-2006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3-10-2006 07:10 PM 发表

吓?这么是我误解咯!
弄的我一头雾水。。。@________@

你不是以为我们是同门吧????
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6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6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遥仙 于 28-10-2006 08:44 PM 发表
你不是以为我们是同门吧????
哈哈哈哈。。。。

那你是学什么的?
你不是常来这里坐吗?

我以为你也是练螳螂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6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nely_wolf 于 6-7-2004 03:49 PM 发表
有练七星螳螂拳的师兄弟在此吗?

大家来聚一聚

你是马大的师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2:01 PM , Processed in 0.1489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