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lse.8k

舉債來投資 MEGAN 值得嗎 ? (五)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2-2007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什么事做,上来写写我的搞笑分享。

MEGAN高层又卖股,
显然不是好消息,
难怪MEGAN股价不会涨。:@:@
话说回来,
到底MEGAN股价不涨,
是因为太多坏消息呢?
还是因为股价不涨,
所以我们才去找MEGAN的坏消息?
如果能找到坏消息,
那么,MEGAN股价下跌就是属于正常了。

许多投资大师都说投资要有反向思维,
听到坏消息丢票的,
应该不是反向思维吧。。。
当然,
在坏消息出笼时买进,
也不见得会高明到哪里去。。
不过,
MEGAN的坏消息也好像出了很久一下,
又好像没有什么间断过,
真的有酱多坏消息吗?
如果真的酱多坏消息,
为什么还会有人接票?
难道接票的都是反向投资者?
还是全部都想在大牛是投投机,偷偷鸡?
还是大家各自占一半?
我想不通,
但是也不去理,
方正没有真确的答案。
只要有人接票就好了。

有个著名的理论说,
市场的价格有效率的反映了股票的价值。
真的吗?
如果真的话,
那么买卖股票的人又怎么会亏钱?
因为大家都在用合理的价钱来买卖。
话又再说回来,
MEGAN股价合理吗?
如果你问我的话,
我会说:不合理!
原因:我的3万精兵已经参战了。

当然,
牛是不讲道理的,
所以,
静观其变就好,
反正能做的,
都已经做了。
因此,
不敢期望MEGAN会突然来个大好消息,
以抬高股价,
只希望牛哥狂奔时,
不要忘记MEGAN就好了。

祝大家:投资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2-2007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wybomba 于 3-2-2007 11:56 AM 发表
Company Name : MEGAN MEDIA HOLDINGS BERHAD  
Stock Name  : MEGAN
Date Announced : 02/02/2007

Information Compiled By Bursa Malaysia

Particulars of Director


Name : DATO' DR HJ MOH ...


在過去的一年裡,Directors 共售出 :-

Yeo   7,000,000
Harun 9,109,100
Yusof   677,900 (MOHAMMED RASHDAN BIN MOHD YUSOF)
Yusof   155,000 (DATUK DR. NORDIN BIN YUSOF)

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嗎 ? Harun 是要退出了嗎 (賣很多) ? 他已經不是 Member of Audit Committee
會不會 Harun & Yusof 就是我們所講的黑烏鴉 ?

[ 本帖最后由 mjchua 于 3-2-2007 04: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07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0 mjchua 的帖子

我也来一个补充:

从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有8个名字从30大股东的名册里消失了, 它们是:

TA Small Cap Fund (4662500 or 2.28%)
Pacific Pearl Fund (3575700 or 1.75%)
Pacific Dana Fund (3556390 or 1.74%)
Pacific Premier Fund (3332100 or 1.63%)
Pacific Recovery Fund (2004570 or 0.98%)
Boedi Arifianto (1760200 or 0.86%)
Kumpulan Wang Amanah Pencen (1399090 or 0.68%)
TA Comet Fund (1380100 or 0.67%)

这8个名字的股权合计10.59% 或21670650股。

假设它们都已经卖出了,加上Harun所卖出的9109100股(或4.43%),市场共承接了30779750股(或14.97%)的卖压,难怪股价会从2005年8月的1.20跌到目前的0.60。

那么又是谁买进呢?

根据2006年8月的股东名册,有11个新的名字出现在30大股东名册里,它们是:

KAF Fund (2066000 or 1.02%)
Branhmal A/L Vasudevan (1920000 or 0.95%)
Lim su Han (1433480 or 0.71%)
Ng Kim Huat (1155300 or 0.57%)
Lee Sie Jin (983700 or 0.48%)
Teh Swee Heng (935700 or 0.46%)
Mayban Dana Iklas (885000 or 0.44%)
Ng Teng Siang (855000 or 0.42%)
Ho Wei Hua (854700 or 0.42%)
MUI Continental Insurance (800000 or 0.39%)
KAF Fund Management (780000 or 0.38%)

以上这11个名字共持有6.24%的股权(或6.24%)

除了这11个名字以外,有2个名字的股权增加了,它们是:

Mayban Assurance从1800000增加到3200000,共增加了1400000股或0.68%
Yeo Khee Nam从2100000增加到2550000,共增加了450000股或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07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1 klse.8k 的帖子

MOHAMMED RASHDAN BIN MOHD YUSOF 已經不是 Director 了, 但是為什麼他卻賣那麼少呢 ?
難道 Harun 和 Yeo 在大賣特賣的時候, 他不怕嗎 ?

[ 本帖最后由 mjchua 于 3-2-2007 05:2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07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有好东西,公司高层会大量抛售吗?事情只有那么简单。
纯粹交流,没有灌水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7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3 阿来 的帖子

感觉上你的人很直,只从一个角度来思考。你自己做个生意吗?这个是世界上有那一家公司不做假账的?

你只是以自己投资者的立场来想一个问题,你没有在一个老板的立场来想

如果megan不值钱的话,我也要制造一个海市蜃楼来出货才符合经济效益,如果在低位丢的话,才真的血本无归。

如果你是megan老板的话,你会这么算计散户和其他股东?
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去算计人,所以别知道别人是这么算计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2-2007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5 kok1984 的帖子

“如果megan不值钱的话,我也要制造一个海市蜃楼来出货才符合经济效益,如果在低位丢的话,才真的血本无归。"


非常认同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7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投资者, 投资在Megan怎样的工业股需要往多个角度看待。因为从帐面上会有许多盲点。譬如说,公司属于高科技以及昂贵的机器突然间因为工艺的革新而变成无用武之地,假设公司的策略是每年折旧10%,而有关机器假设是4千万零吉,而目前只是折旧20%,还有80%的帐面价值,照理公司应该因此一次过注销还剩下3千200万的帐面价值,并导致公司的盈利相对的拉低这个数目。公司会否怎样作????
另外,公司是否有许多存货,而存货由于工艺的改变而滞销,但是公司的管理层依然把存货列入帐目,成为公司的流动资产资产???如果是,有关存货的比例占了公司流动资产的多少巴仙?
这里纯粹要求投资者往多个角度思考,并获取多一些资料,这样的课题最适合在股东大会中提出。本人手上没有MEGAN的资料,任何拥有资料的人士也许可以检查其存货和全年销售额的比例,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线索。愿大家分享,好股大家一起买,一起致富,坏股大家一起避免,免得血汗钱付诸东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JayEar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2-2007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egan从去年9月到现在的交易量逐月增加;

06年9月  -  60,525
06年10月 -  68,182
06年11月 - 102,438
06年12月 - 160,406
07年1月  - 217,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则唱好大马股市的新闻,看来大牛市要到来了:

油價大幅回落  大馬經濟成長料向好 -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吉隆坡2日訊)原油價格從高峰大幅回調,有望加快全球經濟在今年下半年的復甦腳步,經濟學家預期,這有助於刺激大馬的出口與經濟成長表現,從而改善大馬的經濟前景展望,增加了經濟學家調高今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的可能。

隨著原油價格在去年7月份飆升至每桶77美元的高峰後,至今已經大幅回調34%,在今年1月18日回軟至50.5美元的低點,雖然在稍後回彈至54美元的水平。

拉昔胡申證券經濟學家白文春指出,原油價格已大幅回落,如果這個水平可以持續下去,料將有助於加快全球經濟的復甦腳步,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這主要是因為,低能源價格將有助於加強消費者與商業的信心。

油價高企對消費者而言,有如向消費開銷徵稅一樣。能源價格的回軟,促使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可以將省下的錢,轉移到其他消費品的開銷上。這預期將對全球經濟活動帶來刺激效應。

實際上,美國早在去年底,已經開始顯示經濟成長復甦的跡象,從而消除了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其中,消費者信心連續3個月揚升,製造業也出現成長復甦的情況。

此外,就業概況走強也改善了零售銷售的表現,在去年12月份取得5.4%的強勁成長。

美國經濟重新振作,料將帶動日本與歐盟的出口表現,連帶其他國家的經濟成長也將順勢走強,從而惠及全球經濟。

為此,他預期全球經濟在今年上半年度過了疲弱的走勢後,將在08年進入經濟擴張週期。

至於大馬方面,油價回調加快全球經濟復甦腳步,料將刺激大馬的出口與經濟成長表現,尤其是在下半年。與此同時,這也將減少政府在汽油津貼上的負擔。

儘管原油價格回落,不過,他相信大馬政府將不會在近期內調低國內油價,因為政府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補貼。以零售油價成本下滑32仙來計算,他估計政府將省下約40億令吉的津貼。

這意味著,政府在今年的實際津貼,將可能下降至79億令吉,低於07財政年下的119億令吉津貼撥款。

他預期,政府很大可能將這次省下的津貼,轉而補貼在公務員提出的10至40%薪金調整要求上。如果公務員的調薪建議成真,這料將在下半年加強消費開銷,從而帶動國內經濟活動。

整體而言,他預期油價從平均每桶66美元回落55美元,將有助於]改善政府的財政狀況,並將促使財政預算赤字收窄0.2至0.3%,從而改善大馬經濟前景。這提高了他上修今年實質經濟成長預測的可能。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_item.asp?NewsID=2880

單日成交值達37億令吉 -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吉隆坡2日訊)綜合指數除了創下自1997年3月份以來的10年新高點外,單日成交值亦達到37億令吉。相較於2006年的每日平均11億令吉的成交值而言,每股平均交易值高達每股2.512令吉。

交易所資料顯示,2006年的每日平均交易量和每日平均交易值,分別為8億7600萬股和11億2900萬令吉,平均每股交易值即為1.289令吉。

然而,進入2007年1月份至今,交易所的資料顯示,每日平均交易量和每日平均交易值大增至12億2900萬股和21億令吉,平均每股交易值也提高至1.709令吉。

儘管如此,由於週五的成交量和成交值達到14億7300萬股和37億令吉,使得平均每股交易值大幅度高攀至每股2.51令吉的高水平。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_item.asp?NewsID=2878

隨美國股市起舞 馬股破1200創10年新高 -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吉隆坡2日訊)大馬股市衝破1200點大關,再創10年新高,分析員表示,馬股是追隨區域和美國股市起舞,對今日的漲勢不感意外,但綜指很大可能會在短期內出現調整,過後才再攀高峰。

在外資看好亞股前景而大舉進場之下,馬股今日掀起「新年漲潮」,綜指一開市便直奔1201點水平,過後一直穩站1200以上,在最後1分鐘再飆高,以全天最高的1209.48點結束本週交易,全天上揚點20.46點或1.69%,成交量達14億7432萬4100股。

帶動大市的股項有雲頂(GENTING,3182,主板貿易服務股)、大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股)以及吉隆甲洞(KLK,2445,主板種植股)等。雲頂再稱霸漲幅股項榜首,上揚1.25令吉。

區域股市今日也全線走高,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上揚49.58點,以3217.68點掛收,而東京日經指數創下10個月新高,上揚27.61點,以17547.11點掛收。

香港恆生指數上揚133.52點,以20563.68點掛收、台北加權指數上揚75.49點,以7777.03點掛收、首爾綜合指數上揚30.24點,以1413.14點掛收、雅加達綜合指數上揚9.05點,以1780.38點掛收、曼谷股票指數上揚13.25點,以670.25點掛收。

基金經理張子敏對《東方財經》指出,他之前給予股市的短期目標是1200至1210點,馬股今天受到外資流入的激勵,藍籌股是帶動今天的大市的最大因素,同時也是符合區域的走勢。

他說,農曆新年前或農曆新年後的1個星期,應該會出現套利活動,藉時會出現調整。

「現在的長期目標是1300點,而且藍籌股仍然是外資的喜好,之前被看好的二三線股仍然沒有衝上去。」

他認為如今是套利的好時機,待股市調整回跌至1180點以下才可以再進場。

奧斯克證券高級分析員陳建堯指出,1120點的到來雖然比預期的快一點,但是並不太過意外,因為對比區域股市,馬股的步伐算是比較緩慢,許多區域股市早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也因此,對比區域股市,馬股的低面風險還是比較小。

他說,今年美國股市和區域創新高都是推動馬股的因素,但是短期內會出現填補缺口的情況,預測來週就會出現調整。

「藍籌股最近的走勢非常凌厲,因此這些股項暫時都不宜投資,除了套利,若投資者要進場,可以選擇一些價值被低估的二三線股。」

他說,股市內也還有一些未達到合理價格的股項,如馬電訊,仍然有上漲的空間。」

他指出,馬股長期走勢還是看好的,只是要經過一次調整而已,該證券行已調整今年的長期目標為1332點。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_item.asp?NewsID=28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点想发达 于 4-2-2007 07:00 PM 发表


我也觉得是这样。。。他们至少会吃了最后一餐才“上路”。:@

最后一餐, 听講要發附加股股價一定要在 rm 1.00 以上是嗎,如果是的話,rm 0.600 去到 rm 1.00 以上不覺得難吧 那如果成功發附加股,那最后一餐會有可能會發生嗎?而且現在正值牛市開始的時候,那megan的大股東會怎樣想法呢?當然希望打救,而發附加股打救,還債物,一年之內,就可以變成明亮的megan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yEarn 于 5-2-2007 12:19 PM 发表
megan从去年9月到现在的交易量逐月增加;

06年9月  -  60,525
06年10月 -  68,182
06年11月 - 102,438
06年12月 - 160,406
07年1月  - 217,686


217686lot?
1 lot=100Shar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点想发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2-2007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5-2-2007 01:20 PM 发表

最后一餐, 听講要發附加股股價一定要在 rm 1.00 以上是嗎,如果是的話,rm 0.600 去到 rm 1.00 以上不覺得難吧 那如果成功發附加股,那最后一餐會有可能會發生嗎?而且現在正值牛市開始的時候,那me ...


如果要发放附加股,本人觉得会在价钱1。20以上的时候才公布。

为什么?

因为:万一他在1。05 至1。10的时候公布,然而股价突然掉下头,0。95。那么请问还有谁要买附加股哦(RM1.00)?市场上的还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se.8k 于 3-2-2007 05:03 PM 发表
那么又是谁买进呢?

根据2006年8月的股东名册,有11个新的名字出现在30大股东名册里,它们是:

KAF Fund (2066000 or 1.02%)
Branhmal A/L Vasudevan (1920000 or 0.95%)


我在网上找到两份关于的Brahmal A/L Vasudevan资料:
1. 他在1-11-2006时是EcoFirst Consolidated Berhad第四大股东 (10Million shares/1.54%)

Annual Report 2006, page 91:
announcements.bursamalaysia.com/.../$FILE/ECOFIRS-Annual%20Report2006%20

2. 他在14-Apr-05买了一间价值1.28M,位于Prima Damansara的公寓。

page 11, Item 118
http://www.jpph.gov.my/pdf/juta2006jld13.pdf


总结:
Brahmal A/L Vasudevan是个有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2-200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LSE有史以来第27高的成交量

2/2/2007的成交量高达37亿令吉,这是KLSE有史以来第27高的成交量。

30 的排行如下:

0105/01/1994 指数1314,成交量54亿令吉。
0204/01/1994 指数1313,成交量52亿令吉。
0326/02/1997 指数1265,成交量49亿令吉。
0403/01/1994 指数1289,成交量48亿令吉。
0522/12/1993 指数1121,成交量47亿令吉。
0615/12/1993 指数1116,成交量46亿令吉。
0724/02/1997 指数1265,成交量44亿令吉。
0813/12/1993 指数1090,成交量44亿令吉。
0924/12/1993 指数1178,成交量43亿令吉。
1017/12/1993 指数1110,成交量43亿令吉。
1127/12/1993 指数1205,成交量43亿令吉。
1203/02/2000 指数1009,成交量42亿令吉。
1308/02/1997 指数1271,成交量42亿令吉。
1429/12/1993 指数1232,成交量41亿令吉。
1507/12/1993 指数1063,成交量41亿令吉。
1625/02/1997 指数1272,成交量41亿令吉。
1723/12/1993 指数1152,成交量40亿令吉。
1828/10/1993 指数0947,成交量40亿令吉。
1918/02/2000 指数1013,成交量40亿令吉。
2006/12/1993 指数1041,成交量40亿令吉。
2110/01/1994 指数1207,成交量40亿令吉。
2220/12/1993 指数1098,成交量39亿令吉。
2325/02/2000 指数1003,成交量38亿令吉。
2421/02/1997 指数1263,成交量38亿令吉。
2516/12/1993 指数1113,成交量38亿令吉。
2620/02/1997 指数1266,成交量38亿令吉。
2702/02/2007 指数1209,成交量37亿令吉。
2809/12/1993 指数1067,成交量37亿令吉。
2921/09/1994 指数1191,成交量37亿令吉。

[ 本帖最后由 klse.8k 于 5-2-2007 02: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alysts See a Speedy End to High-Definition DVD Format Wars

A new study from ABI Research forecasts that universal Hign Definition players will become the norm, not the exception, benefiting confused consumers unwilling to commit to one DVD camp or the other.

When LG Electronics launched its Super Multi Blue Player at the recent CES exhibition, it signaled an exit strategy from the "war of the high-definition DVD formats." By creating a player that will accommodate both HD-DVD and Blu-ray discs, the Korean manufacturer may have created a precedent that the rest of the industry will have to follow.

"We believe that universal players will come to dominate the high-definition DVD player market," says Steve Wilson, the firm's principal analyst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Samsung is expected to release its own universal player soon, and others, including large CE vendors, may follow suit before long. ABI Research forecasts sales of 2.4 million players in 2007, rising to 55 million in 2011.

Many observers expect that the demands of supporting both formats w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ice of universal players. While there is some additional cost in the optical pickup and the LG player's initial price is quite steep at $1200, Wilson expects these prices to drop dramatically as new manufacturers come to market with universal players. "That $1200 price would seem to be more about matching Blu-ray player prices than about reflecting the cost of producing a universal player. There's no reason universal players should cost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HD or Blu-ray players."

However, he cautions, market growth will remain slow until prices fall. "The universal player market is still in its nascent stages, and developers are trying to maximize their revenues. The BOM price will start to fall once fully integrated chipsets reach the market. There will be downward pressure on prices for players of all types: ABI Research believes that prices will have to drop below $200 before true mass adoption takes off. That should happen by 2009."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News/Details.aspx?NewsId=195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2-2007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的论坛:中国光盘论坛

很有趣的论坛:中国光盘论坛

http://www.compactdisc.cn/

我想可从这个论坛得到很多有用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ayEar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2-2007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JayEarn 于 30-5-2007 02: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篇有趣的文章:

1. 2006光盘片格局论
卖光盘片是一个很有趣的领域,它被经销商们逗趣地称为“电子方便面”。卖光盘片的商家是特别舒服和特别危险的。

  说到舒服,是因为他没有卖其他电子配件那样的痛苦和烦恼---返修,它是电子配件中的快速消费品,是“电子方便面”。每卖出一张盘片就可获得不做恶梦的利润,按现在流行的东北话说叫“相当的舒服!”

  许多人建议在卖光盘片的档口里再摆一组冷饮柜,销售量绝对会互相促进。

  说到特别危险,一张盘片赚的是分票和毛票,一单不对,赔的脱裤子,都还不够。它的危险在于上游厂商的脸色,遇到本国的制造商还能理解渠道,而日本和韩国的制造商就麻烦很多,尤其遇到日本厂商供货那就别想脱裤子了,那绝对是脱皮的级别了。

  光盘片的世界,在有的人眼里是个芬芳的水果,随时等待狂嚼的惬意;在有的人眼里它又是撒上砒霜的蛋糕,每吃一口就中毒愈深。  

话说一:

  2005年以前,国内大部分以销售国产品牌为主,集中较多的出产地是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当时有几个牌子的量是市场上占有较多的,如数码多、香蕉、苹果、日胜、紫光等等,2005年以后,由于光盘几个大品牌,如SONY、TDK、三菱、威宝、万盛、明基等相续大幅度降价,使之价格与国产的一些光盘价格非常接近,一方面经销商利润狂减,另一方面用户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升级,后来逐步转做品牌的商家开始多了,反应较明显的是在像广州、北京、上海等这些一级城市,逐步发展到现在二级城市也开始了转化!

  所以,2006年各品牌都开始疯狂冲刺性撕杀,抢占中国最有大的最有升值空间的内耗市场!

话说二:

  品牌有三六九等,差异造就罪恶。

  1、SONY:价格是所有光盘中最高的,吃的是单位、政府部门的单子,其行业订单也多,有些型号甚至处于笼断地位,例如索尼单片的CD-R!!目前品牌较强势,但下面代理商利润较低!

  2、三菱:这一两年起的较快,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但现在也在面临着品牌恶劣不被接受的考验。三菱盘片背后的销售公司是“威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它持有两个光盘品牌,一个恶少叫“三菱”,一个恶少叫“威宝”。威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了大日本国利润最大化,疯狂地把“三菱”和“威宝”盘片为追求暴利的工具,找国内三流产家代工DVD,盘片质量甚至到了刻不上数据的地步,名声在逐步衰减!另外,使用一些欺骗性手段,放假消息,逼迫代理提前把利润赔光,帮其出货,再反向压代理进高额盘片的操作方式令许多人反感!三菱在广州有三家代理商,目前已有两家在此产品上已负债经营,彻底退出广州光盘市场,另一家也在不断的加产品,寻求其它代替品牌!

  3、威宝:是日本公司的另一个恶少,2005年上半年的产品还不错,但到了2005年底,它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日本“太阳诱电工厂”进了一批次品DVD盘片,取名“变色龙”,在消费者不知情,威宝又没有产品说明的情况下就国内放肆销售!很多人都在“赞赏”威宝的此学举够“大胆”,因为在日本国内,次品是不允许销售的,相反工厂还要出一笔费用把它处理掉,在这方面国内威宝公司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帮日本人省钱又解决了出路!由于当时“变色龙”价格较低,威宝公司又没有产品说明,“变色龙”在市场上热了一段时间,而后威宝利用品牌做伪装,开始用国内精碟工厂,同样是用次品,又代工了一批变色龙,包装,型号上跟以前“太诱”生产的变色龙几乎一样,但质量上却有了很大的差距,很多购买了此盘的客户都大打投诉电话,后因威宝在此产品上名声已坏,又以"丽纹龙"命名同样在国内,同样用次品,代工了一批产品质量更差的产品! 其名声也在随着这些产品不断流到市场上而不断的变坏!对威宝公司屡屡用“龙”来做次品,遭到了许多国人的愤怒与遣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变色龙”是次品,“丽纹龙”也是次品,是巧合还是畜谋已久,凭着日本人在中国留下的种种足迹,国人只要仔细想想就再清楚不过了!据闻当时许多代理商因为次品问题以及威宝问题,拒绝提货,威宝公司却不断加压,摩擦就这样开始了。卖威宝光盘片的商家都说:卖威宝就像吃砒霜蛋糕,名声坏了不说,还把自己毒死了。

  4、万盛:万盛在日本市场占有率极高,但在中国国内的话,CD卖的一般,DVD就较少在市场上,因其之前用铼德的盘代工了一批DVD,质量上有很大的问题,后来在DVD市场几乎停了,影响较大,另万盛公司对光盘领域不重视,广告量虽大,所有的广告只针对它的品牌,而没有一个是针对它的光盘产品,也造成了其在市场上给人感觉“没有安全感”!

  5、TDK:在DVD上口啤较好,其单片产品之前在市占率较高,但后因改厂生产质量出现问题,销量急剧下渐,目前来说该品牌产品在DVD上还是较强的,TDK产品线较广,后盾技术支持较大,目前DVD-RAM、DL、蓝光产品冲劲较大!!

  6、三星:三星用“派乐士”的品牌在全球行销,它的形象是蓝色的卡通人,包装是白地蓝字,非常醒目而且美观。2006年3月开始挺进大陆,产品重点在DVD刻录盘上,产品的品质很稳定,都是50片一盒,好象在做活动“买三星派乐士,送80元彩铃”。

  7、LG:与杭州国内工厂大自然合作生产,开始靠价格拼出一片天地,但产品的品质实在是二流,二次消费几乎不可能。LG光存储这一两年可算是是风风火火,品牌虽响,可LG光盘得不到关注,种树的人不施肥给这棵树,任其自生自灭,生命力再强也会长的很慢!加上其在市场上,时进时退,让人看不到方向,看不到重点,关注它的人已经慢慢从期待中失望的离去。

  8、松下:松下在全球主要推动的是DVD-RAM盘,松下是DVD刻录技术的绝对领导者,所有RAM技术的标准都是有它为核心的集团制订的。DVD-RAM是DVD-R和DVD+R的最大天敌性对手,因为DVD-RAM盘片可以反复擦写10万次,4.7G盘片价格才38元,就和移动硬盘一样方便,DVD-RAM在电脑里的显示,和硬盘一样,存进和拷出都是和硬盘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在日本,专家都称他为“移动光硬盘”Motion Light HD。该DVD-RAM只要在降一点就可以把只能擦写一次的DVD-R和+R,淘汰出局。2006年1月它领导光盘技术结盟成员登陆大陆,目前市场有松下RAM、TDK RAM、铼德也出了RAM等。

  9、啄木鸟:啄木鸟主要以代工为主,多在中环工厂代工,其产品线较短,其主要销量在CD-R上,目前像清华紫光、啄木鸟是国产品牌比较大的,啄木鸟在南方区卖的较多,北方区较少,全国约一百六十万片左右!!但其品质不是很稳定,原因是老是更改生产工厂!

  10、清华紫光:该品牌最大的竟争对手是啄木鸟,产品线也跟啄木鸟差不多,其在北方区卖的较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CD,其也是多找中环工厂代工!!DVD有时找国内工厂代工!DVD上市占率较小!

  11、怡敏信:此品牌产品上市较早,早期以“刻坏包换”,得到了许多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来,曾经的中国市场第一,但后期低价的市场策略、渠道政策让很多人想到的是低品质,逐变成低档品牌的象征!CDR目前在南方城市还有一定市场,但DVDR不被市场认可,几乎很难看到。

  12、铼德:拥有世界最大的工厂,知天命而先推出自己的X品牌,早两年常在市场上掀风起浪,是各品牌的终级杀手!

  13、中环:作为全球最大最著名的光盘代工工厂,其品牌策略一直非常低调,其为TDK、威宝、清华紫光、啄木鸟、怡敏信代工的CDR占据国内品牌CDR市场50%以上的市场,拥有CMC环码的光盘和一流品质相对应。春节前通过收购台湾精碟的股票,中环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盘生产工厂,在铼德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的时候,中环的自有品牌是否在国内上市成为光盘行业坊间的话题,其产品另人期待。。此位光盘老大一直秉承“低调风格”,默默耕耘于OEM,占据了全球大部分OEM市场,自有品牌“数据先生(MR.DATA)”在欧美市场很受追捧,据闻06年会强势进入中国,是铼德的强大对手,两大光盘工厂06年的江湖纷争,大家拭目以待!

  14、惠普:最早进入品牌市场,后来又中途退出,现在又介入,主要由中环代工生产,客户主要集中在行业客户。销售困难重重,遭到各位光盘老大的重重阻击,不得不慷慨“光盘”这块大肥肉还真不是那么好啃!!

话说三:

  其实,除了这些非常有名光盘片大国外,还有很多商家自己贴牌的光盘片,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40多个品牌,但从上面13大品牌来看,他们在光盘世界是惯于登高振臂呼风唤雨的一类,但他们的伟岸并不是真实的,是别人匍匐衬映出来的。13个品牌,其实都是由两大超级大国控制着,一个叫铼德,一个叫中环。13个品牌就是有这两大帝国前台撕杀的替身。10个品牌的强悍并不真实,因为与之对应的并不是真的能把握自己。

  在时光的长河里,只要铼德和中环敢于苏醒过来,哪怕只是对曾经的作为画上半个句号,那些自骄的巨人就会半身不遂,筋骨酥软。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文明内在的缺陷导致大部分光盘片种族的迅速衰亡,光盘世界不出3年,格局将和显示器、主板、光储、键盘、鼠标等一样,将和方便面的格局也一样,和名牌鞋业格局也一样,形成两大阵营8大品牌,占据90%的市场。工厂+品牌的模式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宿命论,那些没有工厂背景的光盘片品牌,就象坐着轿子行走,就算能日行千里,那本领也是虚伪的。

  所以,铼德工厂的“铼德”盘和中环工厂的“数据先生”盘将会在未来的光盘片车裂现有品牌份额,在争霸战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4337&page=1


2. http://www.plasticsnews.com/china/chinese/consumerproducts/headlines2.html?id=1146769471


3. JRIA:明年(2007)DVD供不應求
新聞評析-JRIA:明年DVD供不應求
經濟日報:
日本儲存媒體工業會(JRIA)日前舉行年會,指出明年一次記錄型DVD光碟片全球需求量70億片,全球供給量63億片,明年DVD光碟片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研究處評析:整體DVD碟片市場,由於小廠陸續退出,整體供需狀況的確較以往有明顯的改善,廠商殺價競爭之壓力已較為趨緩,明年是否出現供不應求之狀況,需視碟片廠轉生產次世代光碟之狀況,惟研究處認為07 年次世代光碟片之主軸應在於預錄市場,但可預期的整體光碟片廠商之經營環境將趨於好轉,4Q06毛利率將有機會較3Q06小幅提昇。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5207&page=1


4. 台廠新年停產 DVD碟片年初價格將漲10% 真? 假 ?

北京新浪網 (2006-12)

  據昨天的《經濟日報》報導,由於臺灣的光碟廠商如中環集團和錸德公司在明年二
月中的中國農歷新年期間將不進行生產,因此屆時業界的DVD碟片產量將會下降三分之一之多。
  而鑒于光碟市場的這一潛在的供貨短缺,中環集團表示在2007年第一季度將提高DVD碟片的價格8%到10%,而錸德公司的DVD碟片價格也會增加5%到10%。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5357&page=1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5-2-2007 04:1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2-2007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21-3-2006: 中科技!!CD-R何价!!
【IT168报道】最近到市场上买碟的朋友想必都注意到了,市面上的低价CD-R价格已经上涨了0.1-0.15元,上涨的绝对值虽然低,但是相对原先的0.8元左右的净价格来讲,比例却相当高,涨幅达到了13%—18%之多!对于大量使用CD-R备份资料的个人或公司来讲,成本的上升是明显的。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降价风潮后,碟友们突然要面对如此大幅的涨价,碟友们有理由也有权利知道,什么原因造成CD-R价格出现如此之大的波动?

  光盘市场的大佬们也在密切关注着市场的最新动态。面对工厂天天提升的报价,下游客户的踊跃订单,大佬们这段时间也没敢闲着,一边加紧打探行情和走势,猜度工厂方面的态度和走势,一边调度资金,囤积货源,等待涨价。从大佬们的口里得到的信息综合起来,比较流行的有三个说法:

1、 国内的CD-R小厂由于受到国际大厂的价格打压,无力继续维持,纷纷清理库存,准备退出市场,CD-R总产量开始缩减;加上旺季即将来临,需求增加,供求关系开始失衡;

2、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石油化工产品的下游产品成本上升,CD-R的基本材料都是化工下游产品,因此成本也被迫上升;

3、 国际市场已经开始由CD-R向更高级的DVDR转移,国际大厂也开始将产能向DVDR倾斜,造成CD-R生产减少;

  第一个说法,经销商的论据是2003年,国内成立了许许多多的CD-R生产厂,造成产能急剧膨胀,CD-R市场价位狂跌,出厂价从1.2元/片左右跌至最低谷的0.6元左右,国际大厂为了清理市场,展开了攻势猛烈的价格战,依靠规模优势,将出厂价压低至小厂的生产成本;同时,利用国际大厂吞吐量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囤积CD-R产业上游的重要原材料,拉高行情,抬升小厂购买的成本,进一步挤压小厂的利润空间。例如,光盘的盘基大约占光盘20%的成本,盘基的生产原料是聚碳酸酯,全球产能的80%被两家公司控制,一家是日本三菱化学,一家是日本帝人化学,CD-R大厂通过包销的形式将两家大厂的聚碳酸酯产能包下来,造成原料紧张;再如记忆染料,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记忆染料是P-CYANINE和AZO,P-CYANINE的产能也被两家国际巨头垄断,一个是日本三菱化学,一个是瑞士CIBA,AZO则只有三菱化学生产,CD-R大厂通过同样的手法,抬升记忆染料的价格,打压中小型的厂家。这个说法被称为“大厂阴谋论”。

  第二个说法是,国际油价确实长期居高不下,造成下游产品涨价。油价上涨的理由么,不外乎什么伊拉克恐怖活动猖獗,俄罗斯石油公司问题、委内瑞拉局势动荡等新闻联播上面天天都有的内容,因此也颇有说服力。这个说法可以被称为“国际形势论”。

  第三个理由似乎不太令人信服。国际上DVDR的需求成长迅速,致使大厂纷纷改造自己的CD-R生产线,转产DVDR,造成CD-R供应短缺,价格上扬。但是,这个说法和第一个明显有出入。CD-R供大于求是明显的事实,不可能存在供应短缺。唯一可能的就是,国际上供应短缺,国内供应过剩,大厂依然在国内发动清剿行动,清剿的结果就是小厂出局,大厂又减产,CD-R价格上扬。这个说法不妨被称为“市场重组论”。

  看到这里,想必碟友们对CD-R的涨价缘由有了一些了解,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甚至相互之间也并不排斥,不排除几个因素同时作用的可能。那么,CD-R涨价幕后到底有没有“黑手”,涨价的因素是否就是经销商们的这些猜测,碟友们只有自己去判断了。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3764&page=2


6. 3-4-2006: DVD-R權利金降三成 光廠樂透
DVD6C聯盟上周六宣布,決定調降DVD-R光片權利金,從片6.5美分降到4.5美分,降幅高達三成,光片廠可望受惠。光片廠表示,DVD6C聯盟調降DVD-R權利金的日期,並溯及今年1月1日實施,未來將採用新的授權費用。
光片大環境不佳,迫使光片專利擁有者態度軟化,紛紛調降權利金費用,繼年初飛利浦推行新的CD-R授權制度-Veeza ,日立為首的DVD6C聯盟日前也調降DVD-R權利金。

DVD6C聯盟是由日立、松下、三菱、東芝、三洋、夏普、JVC與華納所組成,擁有DVD-R專利權。

2005年以前,DVD-R權利金片高達7.5美分,後來調降到6.5美分,近期因光片廠紛紛倒閉,DVD6C聯盟為避免殺取卵,上周六宣布調降DVD-R權利金。

DVD6C聯盟指出,未來DVD-R權利金從目前片6.5美分降到4.5美分,降幅高達三成,只要符合規定的業者,新的授權費用甚至可以追溯從2006年1月1日適用。

光片廠表示,業環境不佳導致多家業者關廠,國際大廠陸續表達出善意,希望共體時艱。此次權利金順利調降,有助於DVD光片生成本的降低,讓DVD光片量快速超過CD-R。

業者指出,DVD6C聯盟調降DVD-R權利金較為乾脆,並無附帶條件,飛利浦今年推行的CD-R新授權制度,表面雖調降權利金,實際上相關限制仍不少。

法人表示,光片廠以往為納權利金苦惱,這次DVD6C聯盟一口氣調降三成,幅度可觀,業者提列的權利金費用大幅減少,有助於毛利率的提高。加上光片廠早將生重心轉移至DVD光片,DVD-R權利金降低,光片廠實質獲益更大。

中環與近期股價跌深反彈,上周五中環上漲0.3元,收盤價再度回到10元;上周五上漲0.03元,收盤價9.99元。

法人表示,光片業景氣似乎好轉,首先歐盟暫停CD-R反傾銷調、光片相關原料緩下跌、DVD6C聯盟也調降DVD-R權利金,光片基本面逐漸好轉,第二季景氣有機會自谷底翻揚向上。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3860&page=3


7. TCL停止扩产DVD刻录盘
TCL停止扩产DVD刻录盘
发布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作者: Zxm(整理)

DVD刻录盘竞争激烈,中国大陆家电大厂TCL面对恶劣环境,最后只能锻羽而归,选择停止年初的产能扩充计划,只维持年初购买的六条生产设备。
面对大陆TCL停止DVD刻录盘扩充计划,台湾光盘片厂表示并不意外,未来除了生产规模够大的厂商,否则难在光盘片产业立足。
今年初大陆TCL宣布进军DVD刻录盘市场,初期建立六条生产设备,单月产能300万片,年底将扩充至100条生产线,单月产能达5,000万片。随着光盘片产业环境持续恶化,TCL停止执行扩产计划。
TCL未来将专注本业,逐渐放弃业外转投资项目,具了解,DVD刻录盘也属非核心事业体,100条生产设备的扩充计划已是遥遥无期。
光盘片厂表示,TCL停止DVD刻录盘扩充计划早在预料之中,今年光盘片市况不佳,产能扩充只会造成更大的亏损,加上TCL生产规模不具竞争力,其威胁性微乎其微。
今年只有杜拜厂商新投入DVD刻录盘生产,由于该公司本业在经营饭店,并没有生产光盘片的经验,加上销售客户只锁定通路商与拷贝市场,对于OEM市场冲击有限。
台湾光盘片业者指出,DVD刻录盘已进入16倍速产品,新进的光盘片厂技术上并不容易克服,加上生产规模无法应付市场的杀价竞争,明年光盘片厂商家数只会减少,不可能增加。


http://www.compactdisc.cn/dispbbs.asp?boardID=19&ID=13153&page=3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2-2007 12:1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9:55 PM , Processed in 0.06256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