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灵命日粮之每日金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5-2010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5-29  
                    別說不可能  
                    读经:     使徒行傳9章1-22節  
                    

「就在各會堂裏宣傳耶穌,說他是上帝的兒子。」(使徒行傳920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7-9章 約翰福音11章1-29節

       當我跟一個朋友沿著柏林圍牆的原址漫步時,他告訴我:「這是一個我生命裡『別說不可能』的地方之一。」他解釋到,當圍牆將柏林分隔的那些年間,他曾經多次從查理檢查哨造訪東德,試圖要鼓勵那些一直生活在受監管和迫害中的東德教會成員。也因為如此,他不只一次被邊界的守衛扣押、偵詢和騷擾。

      在1988年,他帶著他十多歲的孩子到了西柏林,告訴他們:「好好看著這面牆,因為某天當你們帶著你們的孩子到這裡時,這面牆仍然會佇立在此。」結果一年過後,柏林圍牆就倒了。

      當來自大數的掃羅開始迫害耶穌的跟隨者時,沒有人能夠想像他有一天竟然會成為基督的門徒。「不可能,絕不可能。」但是在使徒行傳9章1-9節,記載著掃羅在前往大馬士革途中,遇見了耶穌而眼瞎的故事。在那個改變生命的轉捩點後幾天,掃羅已經在大馬士革的會堂裡,傳揚著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讓每個聽見的人都震驚不已。(20-21節)

      當上帝的工作臨到我們覺得最難對付的人時,我們絕不能說:「不可能!」DCM

神的大能不會受限,
超乎人的期待預見,
故此論到生命改變,
沒有事情不能實現。Sper

論到上帝的作為,沒有「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5-2010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命日粮         2010-05-30  
                    学会休息  
                    读经:       创世记2章1-7节  
                    

「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出埃及记2312节)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10-12章 约翰福音11章30-57节

      今日的科技,使得某些人可以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工作。我们可以把工作带回家,或者在假期中继续。我们随时都在工作──除了断电的时候。

      去年冬天的一场冰风暴,让美国许多州都像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冰玻璃。树倒枝落、道路堵塞,人们都出不了门。加上电线塌落,屋内更是又冷又黑,所有需要使用电器的工作都无法進行。

      当我的生活被这样的事情扰乱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我是多么重要。没有工作,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既不重要又没贡献,像个废物。但是上帝不希望我们把工作看得这么重要,我们也不该只有在断电的时候才停工。在旧约,上帝对祂的百姓有个计划,让他们可以休息,并且把焦点放在祂身上。这个计划叫做「安息日」。在每周的第七天,他们要停止工作(出埃及记23章12节)。

      虽然新约时代的信徒没有被要求要守这条律令,休息依然是重要的。休息一天,可以不让我们误以为我们的工作比上帝重要。

      要怎样才能使你停下、聚焦于上帝呢?JAL

祂赐工作使我寻安息,
祂加力量助我过考验;
当我走进了供应恩典,
喜乐平安就来到心间。Gustafson

若不抽身休息一下,可能会崩溃。 ──海夫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5-2010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5-31  
                    紀念  
                    读经:      哥林多前書11章23-34節  
                    

「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3-24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 約翰福音12章1-26節

      每逢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我們會追悼那些為國捐驅的戰士。靠近華盛頓特區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就是一個意義深遠、發人深省的紀念處。阿靈頓是個莊嚴肅穆的地方,由於有許多年邁的老兵過世,以及世界上許多繼續不斷的衝突,在那裡,每天都大約有25場的軍事葬禮。

      這對美國第三步兵團的士兵格外難熬,他們隸屬老衛隊,並且在阿靈頓服務。他們的任務是要埋葬這些因戰身亡的人士,並且尊榮他們為國的犧牲。這些老衛隊的士兵們永不會忘記自由的代價,因為他們天天都在被提醒。

      基督徒領聖餐,是為了紀念主耶穌基督怎麼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使我們從罪中得自由。當我們領受了餅和杯,我們就遵守了祂的命令:「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章24節)。我們帶著喜樂的心,莊嚴地紀念基督的犧牲,然而,我們對耶穌的紀念並不只限於聖餐,當我們為拯救者而活的同時,我們已經向世界表明,我們永不會忘記祂為我們做的犧牲。WEC

謝謝主為我而死,
懸掛髑髏地十架;
助我永遠記得祢,
為我付自由代價。Sper

紀念祂為我死,激勵我為祂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0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1  
                     大衛的質疑  
                     读经:      詩篇8篇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詩篇84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 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非洲諺語說:「勇於提問的人不會迷失方向。」當我們思考詩篇中大衛的問題時,這個概念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很顯然,大衛當時是在尋求上帝的引導,指示他該走的道路。

      我們一起看看他問的一些問題:

      「耶和華啊,你要到幾時?」(6篇3節)一個渴望見到上帝計畫成就的問題。

      「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8篇4節)一個敬畏上帝甚至關心罪人的問題。

      「在患難的時候,為甚麼隱藏?」(10篇1節)一個顯明嚮往上帝同在的問題。

      「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15篇1節)誰可以與上帝同住的根本問題。

       大衛有一些難解的問題想問上帝,他發現,當他拒絕上帝而遵循自己罪惡的本性時,就會迷路。不過,在寫詩篇的時候,大衛是一個追求敬虔的人,這意味著他探討上帝對這些難解問題的真正心意。

      像大衛一樣,你也會有疑問,那就要不斷詢問。然後,透過信靠上帝的話語和聖靈的工作,去傾聽祂帶領你的方式。JDB

我心發提問,
飽含渴慕情:
聖靈教導我;
天父請聆聽。 Verway

能提問雖好,尋求上帝的答案更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010 07: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2  
                   時時禱告  
                    读经:      列王紀下19章9-19節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使天下萬國都知道惟獨你耶和華是上帝!」(列王紀下1919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 約翰福音13章1-20節

      對於大多數講英語的人,ASAP是「盡快」或「立即」的縮寫;但對基督徒而言,ASAP也可以說是「時時禱告」的簡稱。

      希西家王是猶大當中最好的國王之一,在他的父親亞哈斯邪惡的統治之後,他恢復了全國對上帝的崇拜(列王紀下18章3-4節)。然而,當亞述國王攻擊猶大時,希西家投降該王,並刮下耶路撒冷聖殿的金子以求和解(13-16節)。

      然而,這並不能滿足亞述國王,所以他又再威脅他們。就在那個時刻,希西家轉向上帝。他禱告說:「你是天下萬國的上帝⋯⋯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使天下萬國都知道惟獨你耶和華是上帝!」(19章15-19節)當希西家禱告時,上帝以一種超乎尋常的方式回應了他的禱告,並從敵人的手中把他拯救出來(35-37節)。

     也許,你正面臨困境而束手無策。這些可能是失業、家庭難題、工作情況,或健康問題。但我們有一位大能的上帝,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難處交給祂。所以,在你做任何事之前,記住要「時時禱告」。CPH

禱告之時我會發現:
罪的權勢會被打倒;
獲得力量恐懼飛跑;
所以我應時刻禱告。 Anon.

禱告應是第一反應,而不是最後對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6-2010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3  
                    冠軍射手  
                    读经:      腓立比書3章7-14節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4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 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馬特.埃蒙斯(Matt Emmons)在拿到奧運會步槍射擊金牌後,準備再接再勵,在另一個項目奪冠。他當時的比分遙遙領先,希望能在最後一輪射擊時直中靶心。但出乎意料的事發生了,最後他雖命中靶心,但卻射錯了靶子!瞄準錯誤的焦點使他痛失金牌,跌落至第8名。

      使徒保羅在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表示,我們基督徒生活的焦點落在正確標竿上的重要性:「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

     保羅用「標竿」來說明一個運動員賽跑,有趣的是,「標竿」這個名詞也可以用在射箭上。在這兩種情況下,獲勝的前提取決於專注焦點。身為基督徒,我們一生的焦點,就是尋求越來越像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羅馬書8章28-29節;加拉太書5章22-23節)。

     今日你的焦點是什麼呢?你是在忙碌地工作以求得更舒適的生活嗎?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你的正確目標應該是更像上帝的兒子(哥林多後書3章18節)。今日就確認你瞄準在正確的「標竿」上!HDF

我最深切的渴望,
就是要像主耶穌。
為此熱切地渴求,
我會像我主耶穌。 Chisholm

想要精彩人生?向著上帝的標竿飛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6-2010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4  
                    合理的推諉  
                    读经:      詩篇51篇1-10節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 約翰福音14章

      在回答媒體指控的醜聞和不當行為時,一名自覺有罪的政客做出回應說:「我不記得這些事件。」這往往是社會名人企圖逃避的策略,也被稱為是「合理的推諉」。這些人試圖為自己編織一張安全網,想讓別人相信他們對那些被問及的問題一無所知。把矛頭指向別人,並讓他人成為代罪羔羊。

      有時基督徒也有他們自己「合理的推諉」。我們聲稱不知自己的錯誤行為,為自己辯解並把錯處推給別人,但上帝知道真相。聖經告訴我們:「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這是真的,無論你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還是在充滿污垢的心,裹上一層謊稱無罪的外衣,我們或許能欺騙一些只看外表的人,但上帝能看到我們的內心──無論是好或壞。

      因此向主謙卑承認我們的缺點是明智的,祂喜歡的是我們內裏誠實(詩篇51篇6節)。唯有知罪、認罪,才能擺脫罪的纏繞,並修復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詩篇51篇3-4節)。WEC

親愛的主請憐憫我;
我的罪孽使祢難過;
求祢堅固我的信心,
讓我飛奔遠離邪惡。D. De Haan

我們或許能矇騙人,但上帝看透我們內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10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5  
                    堅定的決心  
                    读经:      哥林多後書5章16-21節  
                    
「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 (哥林多後書518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 約翰福音15章

     在慕迪神學院服事時,其中最棒的殊榮之一,就是能聽到畢業生們為基督而影響世界的經歷。他們為傳福音所做出的犧牲、忍耐,以及火一般的熱情,都讓我深受啟迪。

      在19世紀後期,瑪麗.麥克勞德.白裘恩(Mary McLeod Bethune)在芝加哥就讀慕迪神學院,她接受了2年的訓練,打算去非洲宣教。但她畢業後,卻因為身為非裔美國婦女,而沒有任何的差會給她這個機會。她雖然無法實現去非洲的夢想,但並沒有放棄服事主耶穌的呼召。反倒勇敢地在佛羅里達州,為非裔美國女孩開辦了一間小學校,這所學校最後發展成為白裘恩─庫克曼學院,她為改變婦女地位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瑪麗在面對夢想破滅的時刻,仍決心服事主耶穌,才能為後人作出如此貢獻。她知道上帝賦予她「和好的職分」(哥林多後書5章18節),而她也絕不會放棄。

      這不僅是一項給瑪麗.麥克勞德.白裘恩的任務,這件事也告訴了人們:透過主基督與上帝和好是我們每個人的呼召,現在就去尋找一種為主耶穌贏得世人的方式,就從你身邊做起吧!JS

無論主把我放在哪裡,
身邊有眾迷失的罪人,
求主賞我勇氣來宣告:
在主裏我是新造之人。Sper

上帝在祂的子民中尋找甘心服侍的特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6-2010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6  
                    小醫兵大英雄  
                    读经:       彼得前書3章8-17節  
                    
「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彼得前書314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 約翰福音16章

      士官杜斯(Desmond Doss)獲得了美國國家榮譽勳章──美國最高軍事榮銜。在拒絕拿槍對抗敵人的士兵中,他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杜斯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他相信殺人是不對的行為。但是為了效忠國家的緣故,他自願當了一名醫務兵。在訓練營地,同袍們見他拒絕開槍就嘲笑他,甚至揶揄諷刺他讀經,以及跪在自己的床舖旁做睡前禱告的舉動。然而,在戰場上,事情卻完全不一樣。

      1945年5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沖繩島戰役中,杜斯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了許多受傷的士兵。因這種無私的行動,他得到了以前批評他的那些人的敬重和感激,那些被他救出的人也對他懷著同樣的感激之情。

      在面對不公義的批評時,彼得對同工們說:「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彼得前書3章14節)。彼得提醒鼓勵他們要打從心底敬畏上帝,並且隨時預備,對任何尋求盼望的人都要有謙卑恭敬的回應。(15節)

      願我們在回應這個受傷和敵基督的世界時,能展示出基督之愛。DCM

天父教導我們要去愛,
我們自己面對的敵人;
給予他們不配得的愛,
彰顯上帝恩典的大能。 Bosch

以善還善猶如仁,以善還惡乃為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10 07: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7  
                   好管家  
                    读经:      哥林多前書15章1-11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侍,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10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 約翰福音17章

      上個星期,我有過幾個寬容別人的機會。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我對自己處理某一件事的方式很滿意。當時,我並沒有暴跳如雷,反而說:「我能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因為我也曾經犯過這種錯誤。」然後,我就不再追究了。

      如果根據我自己的積分衡量表,我真的可以得到高級分,雖不是滿分,但是也很接近了。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在我潛意識中,或許因為我能夠對人寬容,所以我可以期待在未來,別人也以同樣的方式待我。

      在這個星期的主日崇拜中,所有會眾齊唱「奇異恩典」,突然間,歌詞裏的話讓我對自己的態度感到汗顏:「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唉,我到底在想些什麼?我們所施予他人的恩典並不是出於我們自己。我們唯一能夠施予恩典的理由是:我們已經從上帝得到恩典。所以我們才能把祂給我們的恩典傳遞出去。

      上帝的管家會不斷尋找機會,將我們從上帝那裡所得到的傳遞給別人。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章10節)。JAL

神成全無與倫比的愛,
由加略山散發出光芒;
祂賜何等的憐憫恩典,
是耶穌掛在十架之上。Anon.

一旦嘗主恩典,必欲傳遞父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6-2010 07: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neteo 于 8-6-2010 07:03 AM 编辑

靈命日糧         2010-06-08  
                    拉我一把  
                    读经:      詩篇139篇7-12節  
                    
「願你用手幫助我。」(詩篇119173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 約翰福音18章1-18節

     最近我有些機會和朋友一起釣魚。對我這個一把年紀、雙腳無力的人來說,涉水越過湍流,有時候稍嫌勉強。我應該明白這眾所皆知的道理:你可以涉足洪流,卻無法從中折返。

      當陷入困境時,相信你會和我一樣驚恐,再往前走一步我就會被水沖走。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向旁邊的朋友呼求,他比我年輕,也比我強壯。我大叫:「嘿!彼特,拉我一把!」我的朋友馬上涉足湍流裡,伸出強壯的手臂,把我拉到平靜的溪水中。

      幾天之後,當我閱讀詩篇119篇,讀到173節:「願你用手幫助我。」使我想起在那天越過湍流的情景,也想起我曾經身處困境,卻高估自己的能力,這會讓我自己或者我所愛的人陷於危難。也許,今天你也發現自己陷入了同樣的光景。

      援助近在咫尺,有一個比你我更強壯的朋友,祂的右手必扶持我們(詩篇139篇10節)。詩人這樣描繪祂:「你有大能的膀臂,你的手有力」(89篇13節)。你可以向上帝呼求:「拉我一把!」祂會急奔到你身旁。DHR

不要懼怕我與你同行;
我是上帝供應援助你;
我賜力量幫助你站立,
以恩惠手全能援引你。 Anon.

切記面臨逆境時,呼求上帝賜剛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0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09  
                    不公平  
                    读经:       詩篇103篇1-10節  
                    
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詩篇10310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 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不公平!」你是否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或是至少曾經這樣想過?我們必須承認:看到應該受處罰的人得以脫身,這是難以接受的事。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事。青少年的父母們都知道,孩子們痛恨自己的兄弟姐妹們闖了禍仍被放過一馬,而自己卻難逃懲罰,這也是他們喜歡互揭秘密的原因。然而,過後我們卻無法改變這個壞習慣。以我們自己的認知,公平就代表著罪人應該得到上帝的懲罰,而我們這些所謂的好人,應該得到祂的歡心。

      但是,如果上帝真的要「公平」,那麼,在祂的審判之下,我們將會全被滅絕。我們要為此感恩,因為「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詩篇103篇10節)。我們應當以歡欣快樂的心取代氣急敗壞的反應。上帝沒有選擇公平,反而選擇以恩典慈愛待我們,甚至將祂的恩典延伸至不配得的人,以及無可救藥的、迷失的人。當我們這麼想時,你還記得上一次以恩典勝過,不計較人的冒犯是什麼時候嗎?

      並非因上帝的公平,而是因祂的恩典,使祂來尋找我們。所以,當我們被祂找到的時候,天堂就要為我們歡慶(路加福音15章7節)。我感謝上帝對我「不公平」,你呢?JS

對不配得到的人施恩惠,
在我們悖逆時仍施慈愛;
人蔑視祂的愛時施憐憫,
這就是天父上帝的恩典。 Anon.

因上帝憐憫我們,我們才能憐憫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10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0  
                   忠心禱告  
                    读经:      提摩太前書2章1-7節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提摩太前書22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4-36章 約翰福音19章1-22節

      在2009年6月,95歲高齡的艾瑪·葛雷辭世。她曾為同一棟大宅院做清潔工作,有二十多年之久。每天晚上在工作之時,她忠心地為雇主祈求祝福、智慧與平安。

      雖然艾瑪在同一地點工作二十四年,這官邸的主人卻大約每四年更替一次。在這些年的歲月中,她在沉靜夜晚的禱告中記念六位總統: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尼克森、福特和卡特。

      雖然艾瑪對這些總統有著個人的喜好,但她卻信實地為他們每一位禱告。她遵循著提摩太前書2章的教導:「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2節)。這節經文接著告訴我們說:「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並且成為一個合上帝心意、敬虔的人。「這是好的,在上帝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2-4節)

      因為「耶和華⋯⋯卻聽義人的禱告」(箴言15章29節)。誰能知道祂如何回應艾瑪的禱告呢?箴言21章1節說:「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我們應當效法艾瑪的榜樣,為領袖禱告。上帝今天是否邀請你為某個人禱告?CHK

若是有義人敬虔代求,
主恩典將臨該國領袖;
若是有上帝兒女代禱,
主旨意使在位者明瞭。 D. De Haan

若要為上帝影響領袖,當為領袖向上帝代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0 07: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1  
                    伸出援手  
                    读经:      路加福音10章30-37節  
                    
「你⋯⋯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節)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1-2章 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克茲曼博士是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醫院的外科主任。有一次,他在前往演講的途中目睹一場重大車禍,二十輛車子追撞在一起。克茲曼醫生立即投入搶救,他鑽進變形扭曲的車子中,並大聲呼喊:「誰需要幫忙?」歷經九十分鐘的搶救後,傷者都被送到當地的醫院。克茲曼博士表示:「我既然具備這樣的技能,就不能看著受傷的人而無動於衷,我拒絕過那樣的生活。」

      耶穌曾講述一則撒馬利亞人為路人伸出援手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30-37節)。一名猶太人遭受伏擊、被搶去財物,剝去衣服,被丟在路邊奄奄一息。一名祭司和利未人從路旁經過,他們看到這名傷者,卻視若無睹。唯有一個被藐視的撒馬利亞人行路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並把憐憫之心化成行動──上前醫治他的傷處,把他帶到店裡去照顧他;為他付藥費,還告訴店主:「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我們的周遭還有很多人正飽受苦難折磨,我們對他們要有憐憫之心。讓我們伸出援手,給予協助。MW

奉主之名,伸出雙手;
分享慈愛、獻上關懷;
凡有需求,遭受阻難,
因你付出,感受主愛。Sper

讓我們將憐憫之心付諸行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10 07: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2  
                    謹慎研讀  
                    读经:      提摩太後書2章1-15節  
                    
「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215節)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3-5章 約翰福音20章

      相傳古代有一名書生外出訪友,正好碰上梅雨連綿,他只好住在朋友家裏。幾天過去了,朋友看書生毫無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難以開口,於是就在客廳寫了一張字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書生來到客廳,看見了字條,心中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朋友的用意,但對朋友這種逐客的作法不以為然。於是,他提筆加上標點符號,成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字未變,意思卻完全相反了。

      由此可見,標點符號若沒有謹慎使用,不僅讓人讀起來吃力,甚至會產生誤解,因此,對語言謹慎的觀點是重要的。在研讀經文時,我們也應抱持謹慎的態度,保羅描述這個歷程就是「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2章15節),這裡的「按正意分解」一詞,一般用來描述熟練的工匠準確地裁切直線。研讀聖經,指的是在讀經時要花時間、勤奮而詳盡地研讀,並懇求聖靈的帶領。也意味著要直接而準確地教導真理。任何一位有心為主服事的信徒,都應當秉持求精求準的態度,把傳揚上帝的真理當成首要之任務。HDF

明確理解主真道,
全靠用心和勤勞;
務求費時花心力,
熟讀經文傳真理。 Hess

認真讀經,並身體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0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3  
                    全力衝刺  
                    读经:      哥林多前書9章19-27節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924節)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6-8章 約翰福音21章

      獲獎影片「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裏,其中一位主角是富有傳奇色彩的英國短跑健將哈洛,他一心懷抱得獎美夢,卻在進軍1924年奧運會的百米短跑預賽中,徹底輸給對手李岱爾。哈洛陷入絕望,女友希比爾前來勉勵他,他氣憤難平地表示:「我參加賽跑就是為了要贏,如果不能贏,我就不跑了。」希比爾巧妙地回應:「如果你不跑,就連贏的機會都沒有。」

      生命旅程隨處有阻攔,身為基督徒並不代表我們不會遇到失意之事,難免也會有萌生退意的時刻;然而,基督徒的生命好似一場賽跑,保羅要我們持續不斷地跑完全程,他告訴哥林多教會:「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9章24節)。如同保羅所言,我們要竭力奔跑,深知這樣做是為了要榮耀那位掌權的君王,從祂得到永恆的冠冕。

      如果我們捨棄服事上帝,或因遭受苦難而犯罪,就像是在賽程中跌倒。我們可能因此前功盡棄,失去原本應得的賞賜。

      希比爾是對的,「如果你不跑,就連贏的機會都沒有。」 WEC

持之以恆,為主奔跑,
艱辛賽程,體力耗竭;
步伐沉重,靠主得力,
有祂保守,得見終點。 Branon

主的一句誇獎,勝於任何獎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6-2010 07: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4  
                    美好故事  
                    读经:      路加福音23章44節-24章3節  
                    
「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她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路加福音242-3節)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9-10章 使徒行傳1章

      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所進行的一項實驗顯示,人們比較容易對負面的景象產生深刻的印象。人們宣稱不想面對媒體一連串負面新聞的轟炸,如社會悲劇、疾病、經濟不景氣等等,然而,這項研究卻顯示出,人們的注意力常常會被這些壞消息所吸引。

      凱撒琳.韓克(Katherine Hankey,1834–1911年)卻對「好消息」更感興趣。她對福音大有負擔,特別渴見年輕女子歸向基督。在1866年,她患了重病,當臥榻療養之際,她想起那些她曾向他們分享耶穌救贖故事的人。她也期待著他們當中某個人能來探訪她,並用「這古老的福音」來安慰她。那時她寫下了「請講述古老福音」這首詩,後來這成為一首聖詩。

     請慢慢向我講說,使我能全領會,

     神如何安排救法,要將罪人贖回;

     請常常向我講說,因我容易忘記,

     好像清晨的露水,晝間便無蹤跡。

      上帝如何差派祂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約翰福音3章16節),是我們永遠不會厭倦的故事。耶穌活出了完美的生命,並且為我們的罪死在十架上,三日後又從死裏復活(路加福音23章44節-24章3節)。當我們接受祂為我們的救主,我們就得到永生,並且成為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

      人們需要好消息。去告訴人們耶穌那古老福音、向人講述祂的愛吧!。AMC

基督的福音是世上最好的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10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5  
                    動聽的旋律  
                    读经:      彼得前書2章9-12節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9節)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3章 使徒行傳2章1-21節

       在2009年春季,蘇珊.波爾(Susan Boyle)參加了英國才藝選秀節目(Britain’s Got Talent)。和其他參賽者相比,長相平庸的她完全不被看好,然而當她拿起麥克風開口演唱時,那動聽而飽滿有力的歌聲,不只一下子迷住了評審,還讓每個觀眾驚豔,讓他們都忍不住興奮地起立歡呼。每個人都大為吃驚,想不到一個毫不起眼的人,竟然能有這麼美麗動聽的歌聲。

      當基督的美好透過我們流露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會讓人們感到驚訝不已。然而,這也正是上帝的計畫。像你我這樣平凡的人出現在生活的舞臺上,將自己展現在那些對我們心有疑慮的觀眾前面,讓我們的親友和周圍的人,能從我們生命裏看見上帝的愛;聽到基督耶穌的恩典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我很愛彼得的提醒:「惟有你們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你可能覺得自己未必亮眼出色,但當你願意作流通的管道,讓主耶穌透過你流露出來時,世界都將注目,且起立驚嘆!JS

願主的榮美在我彰顯,
表彰主奇妙慈憐,純潔,美善;
懇求聖靈潔淨,使我心意純正,
直到耶穌的榮美在我彰顯。Orsborn

耶穌的美善,可以來自最不起眼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0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6  
                  
                    读经:      馬太福音7章1-6節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路加福音641節)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4-6章 使徒行傳2章22-47節

      那只是根很小的刺。但是在我割草的那一天,起風的時候,這個陌生的小東西隨風飛起,然後就一路飛進了我的左眼。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這根小小的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我試著要把它沖掉,我那當護士的妻子蘇也嘗試了一切她可以做的,但都徒勞無功。我們甚至最後去到了醫療中心,結果連當天值班的醫生也無法把它取出。只有在塗上藥膏,又等了很惱人的幾個小時後,我才擺脫掉那根小刺。

      這個細小但卻相當折騰人的麻煩,讓我重新思考在馬太福音7章,耶穌針對批評人的教導。我第一個念頭是,耶穌用的描述真的是太貼切了,讓人印象深刻!耶穌有效地使用了誇張的文學手法,向祂的聽眾解釋:如果一個人無視自己論斷別人時的錯誤,那是多麼的愚蠢可笑。如果你可以看到別人眼中的小刺,但是卻忽略自己眼中的梁木,那一定有問題。忽略自己的錯誤而指責別人的不是,這是多麼不可理喻啊!

      淺顯易見地,基督徒的生命中,不該存有自以為義的態度。JDB

願主助我不至淪陷,
指出別人罪狀點點;
忽略自己罪多明顯,
感恩悔改後有赦免。阿們。

在批評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0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靈命日糧          2010-06-17  
                     苦難之因  
                     读经:      馬太福音5章1-12節  
                    
「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節)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7-9章 使徒行傳3章

      從耶穌的教導中,我們知道上帝賜恩給弱勢、受壓迫的人。我們可以從耶穌在登山寶訓跟其他話語中,看見這樣的教導:在前的必要居後(馬太福音19章30節;馬可福音10章31節;路加福音13章30節)、自甘卑微的人必被高舉(路加福音14章11節,18章14節)。但為什麼上帝要特別關注受苦的弱者呢?

   1. 苦難幫助我們瞭解我們多麼需要救贖。
   2. 苦難幫助我們經歷對上帝的倚靠,以及與人之間的互相依靠。
   3. 苦難幫助我們可以分辨哪些是生存需要,哪些是奢華多餘。
   4. 苦難幫助我們可以回應福音中的呼召,因為我們可能會陷入絕望而呼求上帝。

      貧窮的、挨餓的、哀慟的、受苦的,都是有福的(馬太福音5章3-6節),因為他們天天都無法自給自足,必須轉向別處尋求力量和援助。對那些富有、成功和俊美的人,他們可能靠著自己的天賦而一生富足。但對於那些窮人、無法獨立生存、也無法在生活中得滿足的人,他們最可能珍惜上帝的愛,歡迎這份白白得到的禮物。

      「虛心的人有福了。」為什麼?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3節)PY

面對那苦難試探,
教導我真能明白,
信靠神恩典之際,
我們就強壯有力。Sper

我們越覺得軟弱,就越當倚靠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6-2024 01:47 AM , Processed in 0.06549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