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蓝袍术士

关于佛陀的慈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08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7# huoshen2 的帖子

這兩者是同等還是不同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08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6# 三法印 的帖子

還以為你看不到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1-11-2008 11:35 AM 发表


SadhuX3~

SadhuX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1-11-2008 11:31 AM 发表


可是有人认为佛陀不在世间就不慈悲了~

我们能烦恼那么多这些吗?
宇宙间慈悲的人被看成不慈悲的例子司空见惯。
那些慈悲的人也不还是一样那么慈悲,继续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1-11-2008 11:31 AM 发表


可是有人认为佛陀不在世间就不慈悲了~

那是他个人认为吧了~
我们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反正个人的想法是很主观的,
有或没有而已,随便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佛陀已把慈悲流传了下来~
因为不忍众生受苦,所以帮助众生离苦。
接过棒子的圣者/解脱者,也因为慈悲所以也有著渡人的使命,让佛法长住世间。

**纯属个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1-2008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1-11-2008 09:55 AM 发表


我敢抓敢放,你敢嗎?

那你认为我会不敢放吗?
请再仔细地参考以上我所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1-11-2008 09:45 AM 发表

请问你如何看得到三师兄没有放下呢?


你不會連他有沒放下你都沒發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1-2008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1-11-2008 11:58 AM 发表


好玩的吗~?

应该好玩吧?
不然怎么酱多人要找佛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经验是,自以为没有抓住,所以没什么好放的。
一些储存在潜意识里几千几万年的东西,大致上都已瓦固我们的思想了。
要把它挖出来,首先必须要打开心门,那它才有出口出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1-11-2008 11:23 AM 发表
其实佛陀已把慈悲流传了下来~
因为不忍众生受苦,所以帮助众生离苦。
接过棒子的圣者/解脱者,也因为慈悲所以也有著渡人的使命,让佛法长住世间。

**纯属个人意见

圣者们一代接一代,
把圣法之火传下去~
他们要的不是人们把他们捧为慈悲, 类上帝,
而是因为他们遵从了佛陀给他们的遗训, 把圣法传给下一代奉为己任~

他们都是艰难困苦, 精进努力的修行后, 自己证道后, 才训诫下一代, 再把圣火传给下一代, 之后也功成离世~

可是, 有很多人就觉得 不是牵牵老人过马路, 不是帮帮别人做点善事, 不搞搞环保活动, 不搞搞万人大法会, 甚至于没活在世上的, 就是不慈悲~
如果是这种思想的话, 那么耶教人讲佛陀没复活就没料的说法, 也听起来很有理了~

在做善事前, 在PLAN做善事前, 都离不开慈悲的框框的人, 不是真慈慈~

佛教徒如果常常把"法布施是最上的布施"粘在嘴边, 可是还觉得圣者们一代代的把佛陀宣说的圣法之火传下来是不慈悲的话,
那么就请把"法布施是最上的布施"这句话给切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1-11-2008 11:37 AM 发表

SadhuX3~


SadhuX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1-11-2008 11:40 AM 发表

赞同。
反正啊~黑的说成白,白的说成黑,见怪不怪了。
还是赶快修行离开这是非地。


peggy打算去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佐竹 的帖子

只是回应你的那是一種會起「不讓自己墮入斷滅見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1-11-2008 07:22 AM 发表
只是回应你的那是一種會起「不讓自己墮入斷滅見的」作用....


老三,該放下了,別停留在過去,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老和尚與小和尚要過河,要過的同時見到一個女人也要過河,
但是水很急,如果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這女人自己過河實在是太危險了!
所以老和尚就快速的背起這個女人安全地護送她一同過河,
但這整個過程,小和尚都看在眼中,
心中很不是滋味的呢喃:『不是男女受受不親嗎?怎麼師父這樣做呢?』
心中越想越不舒服!
過了河,老和尚放下女人就往前趕路,小和尚便氣呼呼的趕過去,

就問老和尚說:
『師父你平常不是教我男女受受不親嗎?你怎麼可以背這個女子,
這樣你不就說話不算話嗎?你教我的都……』
老和尚就笑著回答他說:『我剛在那邊就已經放下了!你怎麼還背著呢?』

http://tw.myblog.yahoo.com/guanyingmah-jjvscafe/article?mid=2838&prev=2842&next=2677&l=f&fid=37&sc=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8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2-11-2008 09:33 AM 发表
你是佛弟子吗? 若你是, 以你的身分你应该以圣弟子作榜样不是, 还是你不想作佛弟子而想作另一个佛与佛陀平起平坐?

假如他想在未来作佛也没有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佛陀与阿罗汉之间,有个问题。

先设下前提。前提是,佛陀的解脱与阿罗汉的解脱是一样的。

问题如下:证得了涅槃的圣者,死后就不会在轮回,不会再有色身了。所以阿罗汉弟子不可能在重回世间累计波罗密,以便成就佛道。

那么佛陀呢,佛陀的誓愿是帮助一切众生证悟涅槃,但是佛陀在入灭之后,也和阿罗汉弟子一样,同样也没有色身了,那如何再履行救度众生的愿望呢?

如果佛陀没有色身再出现在世间利益众生,那么不是跟他的慈悲,跟他的菩提心相违背了吗?(大乘说阿罗汉弟子是自了汉就是基于这点。如果佛陀入灭的这点与阿罗汉入灭是一样的话,那么佛陀入灭后,不也是自了汉吗?)

* 在此声明,我并不认为阿罗汉圣者是“自了汉”,因为一个证得“无我”的人怎么可能还会为了自己呢。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18-11-2008 1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8 07: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蓝袍术士 的帖子

阿蓝最近好活跃,问了不少问题呢

其实诸佛都能修阿罗汉续命禅,保住色身,然后继续度众生。然而,诸佛却偏偏在人类寿命80%的时候入灭,为什么呢?

如果佛陀永生/长生的话,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 喜欢、贪爱生命的人,为了长生而修行。
2. 在佛陀身上没有死,身教不明显。
3.人们对三宝信弱而不得益,


佛陀因此而偏偏在人类寿命80%的时候入灭,为了证明,伟大的佛陀也会死,所以人们才相信,一切有为法终归坏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8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蓝袍术士 的帖子

佛陀在入灭之后,也和阿罗汉弟子一样,同样也没有色身, 因为佛陀没有色身再出现在世间利益众生,那么不是跟他的慈悲,跟他的菩提心相违背了吗?
----
这点正是大X人很难接受的, 所以有他们一般没有把佛陀放在心上, 也制造很多的活住他方佛, 然后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同样也制造很多大慈大悲的菩萨.

人从出世就有依赖性, 身心都脆弱, 一般小时后心灵比较依赖父母. 在遇到困难时, 人们会想到父母, 大的时后我们明白父母亲的能力有限, 心灵的依赖对像开始转向一种能力比较强"神","菩萨"和"佛". 人们依赖这些信仰无非
1)想得到心灵的支撑.
2)想从被信仰的对像获得利益, 如财福, 健康, 地位, 妻儿等等的利益, 特别是遇到危难不如意的时后.
在五道轮回, 天人鬼神一般的能力比人类强, 人类在祭拜的时后或许有些时后能得到利益和护祐, 这些天人鬼神无形中无型中就被提升成菩萨(慈悲的缘故).

佛陀的慈悲是他通过身教和法留给他的僧团把佛法留下一代又一代, 给眼有少法尘的人们去亲近.

话说回来慈悲和菩提心本来就是一种名相, 一种内心的情感, 就如母亲对儿女的情感一样, 其实这种情感它本身就是苦的一种, 但因为它的精神伟大所以很多人都执着, 我们也看到基督教也是教人博爱---"爱", "纯净的爱"这是我们人类善良的本性中最强的一个优点. 也最容易感动的一个, 但这个爱也是生死的根本. 他就是那莫难舍. 因为他存在最好的理由和情感. 梵天就是修"慈悲博爱"而生梵天, 还在五道当中.

佛陀所教导的出离, 涅般是超越受蕴, 想蕴, 行蕴和识蕴的五蕴. 就是连最后这个慈心等都放下, 超越法执而成就的.

死死捉住有个真贵的慈悲和菩提心本来就是一种法执, 不过在没解脱前这种执着是好的, 因为它带来好处, 对一个解脱者, 根本没有人我众生, 一却只是一种现像.

三心不可得--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心根本上没有一种心可得, 就是说慈悲心和菩提心也不可得因为他也是无常的.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9-11-2008 08: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08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4820 于 19-11-2008 07:24 AM 发表
阿蓝最近好活跃,问了不少问题呢

其实诸佛都能修阿罗汉续命禅,保住色身,然后继续度众生。然而,诸佛却偏偏在人类寿命80%的时候入灭,为什么呢?

如果佛陀永生/长生的话,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  ...


没什么啦,只是这些问题很久了,还是找不到答案,才过来找人讨论讨论。

我知道佛陀也会入灭,因为这是缘起法的必然。
但是这就跟佛陀渡众生的理想很矛盾了。

而且我相信,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才能真正的升起真实的慈悲心,所以我相信阿罗汉弟子,佛陀的慈悲心是圆满的,但是如果入灭后就不可能再利益众生的话,那就很矛盾了。
但是如果佛陀不入灭,又有违缘起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5-2024 01:26 AM , Processed in 0.07236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