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45|回复: 32

学中医的请赐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9-2007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中国有不少自命科学专家者指中医学是糟粕、不科学!更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中医教授(張功耀)把畢生所学的中医学加以鞭笞!

到底,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学说五行是什么?阴阳二气是什么?又是什么?五行、五色的关系又是怎样发现的?难道就是沿用《黄帝内经》与历代名医经典,学医者本身不做任何实验吗?(据知西医是理论与实验的)

经络学说又是怎样产生或发现的?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3-9-2007 12: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9-2007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爭议的文章

“中医存废之争”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200611/1102_25_27196.shtml

中医存废之争评析
http://blog.66wz.com/user1/3997/archives/2006/49249.html

中医废存之争成为又一次文化思想论争
http://www.yn.xinhuanet.com/focus/2006-11/16/content_8537227.htm

部分中医医师开西药方 中医可能走上西医化迷途
http://news.sohu.com/20061115/n246402935.shtml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4-9-2007 02: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07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中醫而废中医

先看看·楼上连接里的一段话 :現在中國大陸那些穿白袍、掛聽診器、看X光片……;不會開方、不會把脈、分不清陰陽、弄不懂表裡、寒熱混淆、虛實模糊……的不中不西的專家、大夫本來就不是真正的中醫

这个情形就和当年的马来亚,石叻坡华巫连婚的后裔峇峇一样,非华非巫。马六甲还有娘惹蓾猪脚,肉骨茶,这是特有的情况。今日中国的医生,(说是中医就也对一半),中西医学都是必修科,毕业后就是中医,也是西医,也能开中草药方,也能开西药,这是他们特有的国情,就是说纯中医可以说少之又少,随着演变,可能也等于“名存实亡”,实在是留了一条尾巴。

我的老师到新加坡时说 :“你们这边还是很中医,很纯。在新加坡,大马整百年来中医事业历久不衰,实在难得。你们中医师实在功不可沫”

在今天这种生活方式,讲求效益第一,很现实的,纯中医治疗方式,纯粹用中医方式,熬汤药治病,每天一剂,要捱下去也不易,能够撑下去,就已经是了不得了。

话说回来,这就和你应该称“峇峇”为华籍还是巫籍?是一样道理的。 大马,新加坡的中医是和中国处在不同国情下发展,真正的纯中医,说不好听,在中国已快进入“(濒临)”阶段了,不配合应用西医理论,方法,模式治病,就是那些可能已下岗的老专家,张锡存(中西结合)就不算了。那么,留一个“中医”之名堂,有何作用。如果不按实际情况来分析,人云亦云,不仅会误人误几,也显得自己的无知。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21-9-2007 09: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07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最少足够让你读上28年

话说当年(1995)我在上课的日子,老师说“中医学有28科,每一科都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如果每一科要读上一年时间,就够你读上28年”。你说,这条路长吗!这条路上的支路又有多少?

气功的理论依据也是以中医学理论核心为依据。气功是实验室内研究出来的吗?还是在“实际”生活中“经验累积”下来的?

中医有“取象”之说。取象于自然,是自然科学。如 :

“五禽戏”是人们分别以,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鸟、猿”的生势(生态习性,生存本能),以达到扩展人自我独自生存本能的有素者。这其中有远古时代,羡门子的虎势、土成子的绮鹿势、庚桑子的熊势、亢仓子的鸟势,还有贵长房的猿势。
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黄帝歧伯·按摩十卷》里,完整的寻觅到。在“十卷·养兵剿匪篇”里,它有如下的介绍:

     弟子问师曰:“动行是乎,动展内敛当何?”
     师曰:“取‘虎、鹿、熊、鸟、猿,’仿其生技,展技为能。善取戏耍,从长利。”
      学生问:“在活动中的情况是怎样?而在运动伸展的同时,又让内气聚敛该如何去做哪?”
     老师说:“采用虎、鹿、熊、鸟、猿这五种禽兽,以人为的去模仿它们的本能,再去展示出这种技能。从日常的玩耍游戏里,去获得长久效益。”
      注:这里说明了五禽神伎(与五禽戏不同)。

     弟子问师曰:“虎鹿熊鸟猿何?”
     师曰:“从羡门子、土成子、庚桑子、亢仓子、有德圣君,循戏而为。示演众徒,之修炼之。为师今授尔等也……

      学生问:“虎、鹿、熊、鸟、猿、这五种仿生的动作是什么?”
      老师说:“从羡门子、土成子、贵长房、庚桑子、亢仓子,这几位有道德学识的长辈中,以他们平常作为游戏的锻炼中,而给徒弟们修炼所备用的健身操呀。我作为你们的老师,今天就把它传给你们吧……”

       从羡门之:半蹲低头敛纳,拳战如虎发威。双手如提千斤铁。轻轻起,莫懈气。立身吞气入腹,神思令气从上,顿觉腹内雷鸣。起立,五、七次毕。随从此行,展扩外纵气脉,无妄乃调精神,神爽杜却百病。此‘羡门虎势’众戏。

        引荐了‘羡门子’前辈的虎势戏是:身体半蹲,稍低头去运气而内敛,双手握拳,如老虎发威一般的去抖动。运气到拳时,就象抓提了千斤重物一样,内含气而起手,提肛(收敛肛门,及会阴部。)。这时千万不要排气(既不呼也不吐)。逐渐直立起身,以深吸气到小腹部之后,让意念指挥气从小腹上行,这时便会觉到腹内肠鸣作响。下蹲与起立,连续重复五至七次结束。随着这样的动作,用以扩展从内到体表的经脉(增加肌体细胞的通透度),不要执意的去调某一个经脉(术语叫:战气宣体。),而使体表感到有热感,并且浑身又感到清爽为标准。这样就能起到通宣肌体的表里作用,而去清除内在病变的留存。这就是‘羡门子’前辈的‘虎戏势’。

        从土成君之:闭气低头,捻拳如鹿,转顾尾闾,平身缩肾丸,收敛纳海底。立足弓,循跳跃,足指连天柱,奔颈振动。续之三、五。此乃‘土成子绮鹿势’取势戏。

        采取‘土成子’长辈的绮鹿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并低下头去,捏住五指并把它们并拢在一起后,抬头垂手吸气。转身回顾背后,回过身来在呼气,正身时与呼气同时进行,并收拢外阴,用意念指挥气沉到会阴部。一腿直立,另腿弯曲成弓型,并做跳跃动作。以脚掌脚趾与颈椎,成为一直线。前伸、后缩脖颈,连续重复三至五次。这就是土成子长辈的‘鹿戏势’。
     ‘庚桑子熊势’戏之:闭气敛纳,燃拳如熊。侧身左右摆脚,安前立定,令气达两肋旁,随摇骨响。此安腰力,除腹胀。随之徐吐令神爽,从戏三、五。

    ‘庚桑子’的熊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去低头,弯指攥拳五指并拢,就象熊掌一样。将身一字排开。然后侧身进行左右摆动双脚,最后用一脚在前,另脚在后,让内气到达左右肋旁。摇动腰胯、肩背,当出现骨擦音为标准。这是为了壮腰力,清除腹胀。随着缓慢的吐气,以达到精神爽快为止。这样的动作可以连续做三至五次。

    ‘贵长房猿势’戏之:闭气纳敛,如猿手抱定树枝,另手取树枝果,随一脚虚空,提另支脚,转身复顾,更换神气。连续入腹,觉之汗出方已。

    ‘贵长房’的猿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进行内含纳敛。像猿猴一般,双手向怀内楼定如抱树枝。然后在用另外一只手做孤形的抓挠,象摘枝间果一样。同时用同侧的一条腿,虚空的抬起脚跟。放下来再进行另一只手脚,重复以上的动作。转过身去回顾,并配合呼吸,随着呼吸在放松肌肤麦松一下神志。并可以重复的作下去,直到体内外,觉有汗微出就可以了。

   ‘亢仓子鸟势’戏之:闭纳敛气,如鸟飞欲起尾闾。气朝顶,双手躬前,头腰仰起,从速舞顶,久练身轻如燕之。”

  ‘亢仓子’的鸟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进行内含纳敛后,在进行提肛挺闾,象飞鸟一样从尾闾处用意,然后驱气贯顶。在把双手握在一起,如行拱手礼(也可双手合掌)抬头、挺胸、伸腰,振摆展双臂,如鹏鸟飞翔起舞一样,纳气、提气、贯顶。坚持长久的练习,身体举浮力就会增加,象燕子一样了。

     弟子问师曰:“取从禽兽五戏何至?”
     师曰:“非独仿生比类。从觅天罡、地煞而为乎!故为导动之动导,从引入乎,引出之,巧育造化,乃夺造化。”

      学生问:“采取五种禽兽的仿生练习,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
     老师说:“不仅是在仿生中得到了类似的技能,还可以从中寻觅到生物内在的生理的奥妙。用飞禽的技能去扑捉天罡(它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模仿兽的技能,而去掌握它的本能。这不仅可以了解到,同时又能够从练习中以呼吸的介入,去参与内在生理、生命活动,而又要引发出来能量,去助发人的能力在进行蓄存。在这种人为的仿生中去培育自己的本能,而用本能去夺得造物的更大空间。”

        随之时代的进展,至今日,人们己将古老五禽戏,演化成适合大众养生健身里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普及品了。这种健身术,从高深莫测,的延年神伎到用于防卫护身的拳脚“武术”,而又从武术,到人人可为可行的健身“操练”,这中间也不知一共凝集了多少无数前辈们的心血与汗水。

而“五禽戏”也不是在实验室里想像出来的。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引发。

~~~~~~~~~~~~~~~~~~~~~~~~~~~~~~~~~~~~~~~~~~~~~~~~~~~~~~~                                       

中医学是生命自然科学,来自于生命,生活,生态,运动,自然等结晶。不是实验室科学。
神农尝百草算不算是一种“亲身体验”,有经历1。认识 --〉 2。淘汰--〉3。鉴别--〉4。肯定。这就是中医学药物进入人体的直接认识和总结的过程。

当然你也可以接受来自实验室的药物作用于动物实验的成果。动物学里,(如果没有智慧),人也是动物,没错!

炼气功要靠自个儿身体内部精,气,神,转化升华。不能像后羿,(坐在皇宫内)等人家为你"造丹药" 。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22-9-2007 11:4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07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是有点答非所问,还是要说声谢谢!

那个连接其实是一时之误,是一个被禁组识的喉舌所发,删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07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一点点资料了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

中国一位精於武术与修道的医师的部份文章:

阴阳是什么?它是中国文化描述客观世界机制的一种法则。就象万有引力,能量守恒,是一种概念式或数字式把自然规律表达出来。跟1、2、3、4这些数字一样,是人类硬性建立起来的一些法则,自然界未必是这样的。

  
万物负阴抱阳,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包含阴阳。阴阳论成功地描述了客观世界的本质。现代科学现在研究出的所有物质都有它相反的一面,比如有物质就有反物质,有负电子就有正电子。那么有宇宙是否有反宇宙?现代科学或现代哲学的对立统一论说是有的。中国文化是没有的,因为宇宙生于“无”,宇宙世界才有阴阳,才有正反,宇宙前和宇宙后是“无”。“无”是什么?是否什么也没有?不是,是没有运动,没有规律,混沌一团。有运动才有阴阳,静止世界没有法则,但是物质是存在的。

  
中医建立在阴阳论较好地规范病症把繁复多变的各种病症归类于阴性病阳性病,并对各种药物进行阴阳分类别。所谓阴虚用阳阳虚用阴以阴阳论用于诊断病症手法比现代医学诊断方法论更透彻,更能体现病况。现代医学诊断方法论日新月异,但是它仍是没有中医诊断那么具体、细腻。现代医学一般需要病症很重了才能诊断出来,比如有了炎症、病变才能检测出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腰酸背痛、腹脾冷惫,这些症状现代医学全身检查也没事,但是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命活动。针对这些现象在西方现在兴起一种新医科:亚健康。就是介乎健康和不健康状况之间问题。在中医里,这是严重的病症,因为中医理论深入到生命基本框架经络组织,这些症状是经络组织及生命的基本物质真气出问题了,中医里有完整系统的药方进行医治。


  
为什么西方国家经济那么雄厚、物质条件那么好、医疗体系那么严密,国民平均寿命并不高。西方国家医病是免费的,中国人是有病看不起病,很多人有病因缺钱只能硬挨。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好转,国民平均寿命己直追西方强国,大有超越势头。长时间国民寿命高居世界之首的日本,就是受中医影响深远,日本是现在世界中药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我们中医之国也自愧不如也。现代医学是身体出了大问题才诊断出来去医治,中医是身体稍微有点问题已能诊断出来,药、养、疗、练结合扶正它,把病症制止在萌芽中,这就是中国国穷国民寿命高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6-10-2007 02: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9-200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帖 华侨 楼主是想讨论中医和气功的关系了罢!

中医一般都把气功当作是中医的疗法之一。但其实许多中医虽然知道一些气功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大部分都没练气功的。中医也认为气功是古老的中华医学发展出来的疗法。

但近代也有不少气功家认为中医是古代气功家们通过气功锻炼开发出的超常智能来帮助下体认了人体经络路线而整理出中医基础理论的。中药也是具超常智能的练功者以功能帮助下辨别中药特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07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神气兄弟的帖子,中医和气功是有关系的,这个讨论却不设限,可次以钝中医的角度讨论,也可以从气功的角度解疑,或者兩者混合。

我的问题很简单: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学说与五行是什么?阴阳二气是什么?气又是什么?五行、五色的关系。

古人沒有仪器,不像现代科学可以以灯泡证明电流虽看不到、却是存在的物质。那么人体的气呢,古人怎样开发出来?为什么五行有五色?又怎知属水的是黑色?属土为黄色?

对某些指阴阳五行是抽象、不科学、唯心论、迷信....。学中医的不知有何感想?也不知是否有方法证明这基本核心理论是客观的存在?

反观西医就不同,学医的就看到细茵才深信它的存在!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9-9-2007 11: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9-2007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络学说

人体十二经络揭密
作者:武当山紫霄宫 通愚道人 祝华英

第一节 生命之源

    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的功能,是人体内唯一的生命活力。如果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的运动机能停止,人就会死亡。人体“阴阳十二经脉”在人体中有能量无形相,即使利用现代的高科技仪器亦难察出“它”的全貌。经络学说是我国前圣先哲们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疗学的核心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础知识,是祖国医学精华中的精华。虽然从古至今许多医家不断利用“阴阳十二经脉”理论,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如不明“阴阳十二经脉”之内在机能,就不能发挥“阴阳十二经脉”的应有的调治作用,并且容易产生误差。
  特别是用针灸治疗疾病,因为它是以“阴阳十二经脉”的路线及经脉所涉及的穴位为理论基础,所以必须了解人体“阴阳十二经脉”之内在运动机理,才能调整疾病。由此可见,十二经脉理论对针灸、按摩及穴位治疗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是在练功功态中体验到了“阴阳十二经脉”运动规律,由此,笔者认为人体科学的经脉穴络,完全是古代先圣们在修炼中,通过自己的内视返观而领悟的。比如《奇经八脉考》的作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即是指人体经脉循行的动态线)惟返观者(是指修炼者应用返观内照之法)能照察之。”即是说惟有通过静功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到经脉运行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十二经脉”理论的发现不是由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而是炼功者内视返观而得。
  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理论出自于《灵枢》、《素问》,而人体的每一脏、每一腑都有两道经脉路线,一道在左,一道在右。笔者认为:《灵枢经》中有关“阴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仅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的正运机理,却隐藏了另一个侧面的负运机理,所以古书中的“阴阳十二经脉”学说是不完整、不周全的。按《灵枢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果手足“阴阳十二经脉”一直是按以上所说的线路循行,即形成“自我矛盾”,简述如下:
  井荥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 ,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如肺经全是从胸走手,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线路的,但入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的道中所“入”呢?“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若手阳明大肠经全是从手走头,则入走“曲池穴”是合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互相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为了简笔可以类推。足三阴经的“出”呈矛盾现象;足三阳经的“入”也呈矛盾现象。以上乃出入矛盾。
  “根、结”矛盾
  《灵枢•根结》篇曰:“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经又云“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结合此理推断,其足三阴的根在足,结在胸腹是合理的;如将足三阳的“根、结”居点与足三阴的“根、结”居点相对照定位,其足三阳的“根”当在头,“结”应在足。何以足三阳的根反在足,结反在头呢?此乃根结矛盾。
  “根、溜、注、入”矛盾
  《灵枢•根结》篇云:“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入阳溪,入于扶突……”。据手、足三阳经脉的根、溜、注、入循行走向,其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头而根、溜、注、入的即十分合理。但是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就不合理了,不但不能从头走足,为何反从足走头,而“根、溜、注、入”呢?此乃根、溜、注、入矛盾。

第二节 十二经络揭密

    贫道经修炼打通任、督二脉并行大、小周天功法。有一天中午练功,当在咽津服气之时,明显感觉像是吞下一个清凉的圆团,降入脐部(下丹田)随之即停止了后天的鼻息,同时在“下丹田”出现了先天呼吸(胎息),即觉得身心非常清爽明净,而周身的气、血似停若滞,清晰地感觉脐部(下丹田)有约3cm的透明圆球在微微地缓慢地正反往来旋转。约十分钟后,即明显感觉到四肢之内、外侧各显出三条经脉并一致的运动着。但左侧与右侧之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运行不同,而是相对立的往返运动。当左侧的手三阴经机能正运行出指端时,而左侧之手三阳经即正运行至头;左侧之足三阳经即正运行至足;左侧之足三阴经即正运行至腹;同时其右侧之足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足趾;右侧之足三阳经即反运行至头;右侧之手三阳经即反运行至手;右侧之手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胸中。再接着右侧正运而左侧就反运,左侧正运而右侧就反运。
  示意图如下:

胎息功态十二经脉正反运行图

胎息功态十二经脉正反运行方向示意图

左侧正运右侧反运
右侧正运左侧反运 

左侧手三阴  从胸-手 右侧手三阴 从胸-手
左侧手三阳 从手-头 右侧手三阳 从手-头
左侧足三阳 从头-足 右侧足三阳  从头-足
左侧足三阴 从足-腹 右侧足三阴 从足-腹
右侧足三阴 从腹-足 左侧足三阴 从腹-足
右侧足三阳 从足-头 左侧足三阳 从足-头
右侧手三阳 从头-手 左侧手三阳 从头-手
右侧手三阴 从手-胸 左侧手三阴 从手-胸

    以上阴阳运动反复不停,没有休止,并发现左、右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双向伸、缩运动不过肘;足三阴与足三阳经的双向伸、缩运动不过膝。而胸腔和腹腔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但位置分散,路线复杂而难辨别,据四肢之三阴三阳的明确运动可以推理而出。十二经脉路线及穴位,是固定不移的,其内在之阴阳经气却是有规律的伸、缩、出、入往返运动的。《灵枢•官能》篇云:“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故当注重四肢、头、身“屈伸出入”的阴阳机能。又发现身体中线的任、督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在一起的,也有各自的升、降运动。因“奇经八脉图”画任督二脉却只有一条经脉。后考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督脉起于少腹的“骨中央”,其循环之后皆终止于“两目之下”。从两目之下的两线分支,这便充分证明任、督二脉确实是两条经脉合并的(请详见上卷《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密及应用》一书)。贫道处于这种“先天胎息状态”达四小时之后,由一点思维念头掠心,陡然间恢复了后天呼吸,周身由凉转温,手、足阴阳经脉的正负运动机能随即消失。
    根据这次练功体验,使我在多年的经络学说研究中所遇到的矛盾,即上文所提出的“三个”不可理解的矛盾,获得了解决。详述如下:
    其一,解释出井入合矛盾。
    当手太阴经正运行时,其经气外出运行到少商井穴;手太阴经反运行时,其经气内入运至尺泽合穴。当手阳明经正运上行时,其经气运行至曲池合穴;手阳明经反运下行时,其经气运行至商阳井穴。所以手三阴经出井穴时,手三阳经即入合穴;手三阳经出井穴时,手三阴经即入合穴。这种三阴三阳经气相对立的运行机理,便是“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
    其二,解释根结矛盾。
    当足三阴经正运上升之时,其经气运行到“结穴”;足三阴经反运行之时,其经气运行至“根穴”;当足三阳经正运下降之时,其经气运行至“根穴”;足三阳经反运上升之时,其经气运行到“结穴”。所以阳经在“根”而阴经就在“结”;阴经在“根”而阳经就在“结”;故足三阳和足三阴都是与相表里的阴阳经而不断的根结着。
    其三,解释根、溜、注、入矛盾。
    关于手、足三阳经之根、溜、注、入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其运动的机理不同。手三阳经是正运之时产生根、溜、注、入的;足三阳经是反运之时产生根、溜、注、入的 。仅举手、足阳明经为例,当足阳明经反运时,其经气即从“厉兑穴”退缩而上行溜于“冲阳穴”,并继续上注于“下陵穴”,同时,在颈部的足阳明经气即上升运行至“颡大穴”,同时并分出一道别行经气进入“人迎穴”,这进入人迎穴的“别行经气”入于何所呢?因此时足太阴脾经的经气反运至足,而脾经的“散舌下之脉”经气空虚,所以足阳明经气是由人迎穴“入贯舌中”而与足太阴脾经“散舌下之脉”相吻合,便形成了“如环之无端”的阴阳交合机能。当足阳明经正运下行时,处于颡大穴的足阳明经气即下降于颈部,同时,在下肢的足阳明经气即由下陵穴、冲阳穴而下运行至“厉兑穴”,并同时分支一道别行经气进入“丰隆穴”而与足太阴脾经相吻合。因此时足太阴脾经的经气在正运上升,便形成“如环之无端”的阴阳交合机能。手阳明经经根、溜、注、入的阴阳交合机能与足阳明经同理,所不同的是足阳明经是在反运之时产生根、溜、注、入的,而手阳明经是正运之时产生根、溜、注、入的。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肘、膝以下的穴位是阴阳经气交换最灵活奥妙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所以医者当注意调治肘、膝以下的阴阳经气。人体十二经的路线及穴位是不移动的,但要特别注意这个出、入、升、降灵活往返的阴阳经气。其人体的某一道阴阳经脉路线好比火车道(铁轨),其腧穴犹如火车站,人体的阴阳经气好比“火车”,其“火车”既能运行到终点站,又能返回到起点站。若没有“火车”运行往来,其火车道与火车站也没有作用。故人死了,虽然其经络,腧穴仍在,但却失去了阴阳经气的往来灵机,如此便是没有生命了。经云:“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故古圣最重视这灵活的阴阳经气。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按以上所述,仅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的“正运机理”,故在机理上却隐藏了3/4。所以研究十二经脉机理,必须举一而反三,才能把握住十二经脉的整体。
    综上所述,说明人体“十二经脉”的阴阳运动,是左右、正负、阴阳对立统一的生理机能,确是人体唯一的“统全息”生命活力。目前由“十二经脉”之“统全息”所分化出来的“局部小全息”已经在医学上有了使用。例如人体的两耳以及手、足等等的“全息”诊疗,据说疗效甚佳。如果研究人体“阴阳十二经脉”之“总全息”生命机理,在医疗实践上定能显出更神奇的疗效。可惜的是:阴阳“十二经脉”的机理还未为世知,今后当待中、外医学界进一步探究落实。
    贫道于60年代开始研究经络学说,但经脉学说中的十二经脉、经别、经筋、经络、奇经八脉等错综复杂的路线和分支常使我茫然不解。幸运的是,机缘巧合,在修道中终于明白了十二经脉的简要机理。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始信古圣的著述,句句真实。贫道先居乡村,后往深山,并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在诊疗中、先察脉口、人迎以确定阴阳十二经脉的盛衰,然后拟定出灵活的治疗方案。无论用针灸、按摩、还是用中药治疗,全凭十二经脉机理作指南。几十年来,诊治数万病人,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还治愈了许多名家束手无策、名院未能治愈的疑难病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十二经脉的机理确实是真实有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07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怀疑阴阳学说与人体生物电有关,通过气功训练提高生物电、也形成阴阳调和,比吃药还要快而有效!

人体生物电维护健康的奥秘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9965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7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提升之路

作者:道天同源


  中医是以立论,气为生命之源。人体中的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受到侵蚀、损害就产生各种病症,中医的诊治就是以气展开的。气在人体中运行是有固定路径的,这就是经络。中医里,经络是生命新陈代谢基本架构,人体的大多病症归类到经络上去。现代一些学者对动物进行测试,动物也有经络,但没有人体那么完整。根据进化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但是人类文明是日新月异的,现在的人类文明以分秒计了。所有的文明是利用宇宙、发现宇宙规律,不是创造规律,所以文明的发现是人体吻合自然规律悟出来的。人体经络是根据天地规律产生的、完善的。有了经络框架,就可最低限度使用气、合理使用、有效使用,使气能最快到达需要到的器官。这就象灌溉系统,既省水源又能合理用水,防涝防旱。正因为人体经络合理、发达,就使气有盈余进行脑力劳动。人类现在休息时间越来越少,寿命却越来越长。动物界每天休息时间都比人类多,有些还需要冬眠、夏眠进行长时间的调整。这就在于动物界的经络系统没有人类完整,所以集结不到盈余的气来进行脑力活动,它们的文明程度就低了。

  在人类有文明来,外形没有什么大变化,头脑的进化却日行千里。用进化论是无法解释这种情况的,用气的分配、运用来解释人类的大脑快速进化就容易了。

  中医的气论被现代业界认为是抽象的理论,这是因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己认识到中微子了。根据基本粒子的特性:速度快、变化多、波动场,越向微观粒子存在时间越短。接照粒子的特性,越往小的可能性越不象气的性质。中医里的气是稳定性的,运动缓慢的。经脉子午流注24小时走十二正经一周。气是存在于人体,按粒子性质,生长在人体会带来危害。且越往小的粒子,需要越强的能量才能分离出来,人体中不可能制造出粒子。在现代物理学体系里找不到相近的物质特性,业界认为中医的气是抽象的,就象“道”“阴阳五行”“卦爻”这些中国传统理论,它们是一种概念,为了便于描述自然界的一种概念。但是,中医里的气是是实实在在物质,元气、真气、营卫气是这些物质的的名字,不是概念的。


  从战国时《内经》的编撰完整,中医理论就没有什么发展了。往后是方剂发展时期,明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虽然是中医理论,但也是编撰前人理论,没有创新。气论在《内经》后中国学术界、哲学界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把气论引向抽象。比如在贵族、皇室流行的堪舆学就以藏风纳气为原则,虚拟气的作用。对气的体悟在我国东汉兴起的内丹术有较多的研究,并有根据功力层次描写,但是象西方科学那样把气当成物质元素进行研究就没有。正因为这样,才有现在与现代科学无法兼容的局面


  根据量子物理学,气的粒子性是不可能的。现代宇宙大爆炸论,认为宇宙爆炸前是一团气,这跟中国古代哲学和宇宙生成论相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子·二十五章》)。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宇宙生成前是“无”,无不是无物质,是无规律,无运动,无力场,绝对的静止。中医把宇宙生成前的混沌气誉为元气,元气为生命之源。混沌气是宇宙万物的原始物,宇宙间仍遗留有混沌气,所以现代天文学说天体空间有大量的暗物质,因为现代科学所限,无法测试出来。

  混沌气是物质最小元素,基本粒子就是由一定数量混沌气组成的了,它们的能量就是挣脱元子粘合力产生的。量子学中的粒子越往小分能量越大就有尽头,到了元子就没有分了,也就没有能量了。这样,元气是惰性的,静止的。真气是元气组成的最小粒子,真气是双向的,一边能组成粒子,一边能散开分解成元子。

  研究中医,发展中医,首先确认气的存在,气的物质性。然后证明气,象现代科学那样验证气的特性。

  为什么要确认气的存在和物质性?

  在现代科学的影响下我们的观念都把气当成抽象的概念,中医理论是玄论。由于气功界被邪教利用,打假除伪的过程同时把气也给否认了,气被打成是玄虚的。本来是气的物质现象,被说成是意识活动、心理暗示,比如气产生人体的热、胀、麻、凉等触动。科学界一直没有承认物质的,把气当成是虚拟的现象。确认了气的物质性,就会激活科研课题。就象十八世纪对微波、粒子的认识,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一些现象推测,也没有适合的仪器测量它们,但是承认它的存在。随着科学的提升,逐渐就会研究出测量它们的仪器。如果当时否认这些物质存在,象我们现在对待气那样否认它们,就没有现代资讯系统了。

  现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制造出有各种经穴测量仪,根据这些测量仪能测量出中医中的经脉路线、穴位的位置。但是这些制造机构没有承认经脉里运行的是气,他们认为是生物电的作用。虽然经穴测量仪是利用生物电原理进行制作,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物电路线?它们形成这样的作用是什么?这不是现代生物电力学能解释的,只有气论才较好地对经穴现象解释。

  如何证明气的存在?

  气存在于人体,是生命之源。中医里把气分为元气、真气,真气又分为营气、卫气、宗气。我们松静下形体、心神,就能感觉到气。一般人只要几日的松静形神训练就能感觉到身体热、胀、麻、凉等等触动,接着二三个月的专业系统的松静训练就能体觉到经脉框架,中医里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大致就能感觉到,也就是能体验到它们的存在。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走向、精确位置、经穴交叉等等就需要训练到较深境界才能体察到了。所以,中医里的人体细微部分是经训练体悟出来,不是凭空想象的。


  人体的气的活动在东汉兴起的内丹术有较详细的描述,只是内丹术没有把气往物理、化学性研究。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17-11-2007 07: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7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气、五行(五色脏腑气).... 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抽象、也不是哲学!

通过气功修练就可体验到!

证据在此( #223楼) :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727975&extra=page%3D1&page=9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5-11-2007 10:1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07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锻炼可见五脏光 的例子:

http://www.qgren.com/bbs/viewthread.php?tid=205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7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侨 于 25-11-2007 08:06 AM 发表


经脉、气、五行(五色脏腑气).... 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抽象、也不是哲学!

通过气功修练就可体验到!

证据在此( #223楼) :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727975&extra=page%3D ...



請教一下

假設經脈存在
動外科手術時會不會被切斷
若被切斷症状為何?
被切斷后能不能自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7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侨 于 24-9-2007 06:22 PM 发表
为什么西方国家经济那么雄厚、物质条件那么好、医疗体系那么严密,国民平均寿命并不高。西方国家医病是免费的,中国人是有病看不起病,很多人有病因缺钱只能硬挨。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好转,国民平均寿命己直追西方强国,大有超越势头长时间国民寿命高居世界之首的日本,就是受中医影响深远,日本是现在世界中药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我们中医之国也自愧不如也。现代医学是身体出了大问题才诊断出来去医治,中医是身体稍微有点问题已能诊断出来,药、养、疗、练结合扶正它,把病症制止在萌芽中,这就是中国国穷国民寿命高的原因。


从35岁到72岁:中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9/28/content_2032154.htm

新中国成立55年来,营养、保健、医疗水平的提高,已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到如今的近72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数字枯燥,却见证变迁;数字无言,却折射中国人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

中國引進西方醫學是晚清民國初年間吧?
且不說用藥,衛生建設的注重應該是那些放洋回來的留學生大力提倡的。衛生設備的發展史人類壽命延長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以從西方即使在疫苗和抗生素開發之前人均壽命已經開始比過去更長得到證明。另一個原因當然是食物的充足和戰爭的減少。
但要說中醫是唯一讓中國人在這個時代壽命延長的唯一原因,有點強詞奪理吧,而且中醫強調的是不變,為什么壽命延長不是自古就有,就算戰爭是死亡禍首,也曾經有天下太平之時,難道貞觀時期中國人的壽命就很長嗎?(老實說這個我不知道)

還有,全球的人均壽命,中國排名第八十二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life_expectancy
超英趕美還未完成,同志還需努力。
馬來西亞第六十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07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

動外科手術時會不會被切斷= 会
若被切斷症状為何?= 要看那条经脉与受堵部位
被切斷后能不能自愈?= 不肯定,正在与一位手臂动过手术的功友在做实验,他的气一直不能通那隻手(血液的流通与神经线却没有问题)。他的内气到手臂就牽动身体:


我暂时接受中医理论,却不想盲目跟从,希望有怀疑与验证。可惜后天不足,也沒吋间深入研研了!

您快拿三年假期去修中医吧!反正是冷门内科.薪水照拿!说不定不必当苦头陀!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30-12-2007 03: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07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侨 于 30-12-2007 03:06 PM 发表
動外科手術時會不會被切斷= 会
若被切斷症状為何?= 要看那条经脉与受堵部位
被切斷后能不能自愈?= 不肯定,正在与一位手臂动过手术的功友在做实验,他的气一直不能通那隻手(血液的流通与神经线却没有问题)。


那應不應該動手術?(如果在西醫學上有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的帖子

为了保命当然要动手术!
先把命留着才是上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7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侨 于 30-12-2007 03:13 PM 发表
为了保命当然要动手术!
先把命留着才是上策!


沒有經脈的命還算是命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07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气 = 人体生物电,因为练功后双掌有电磁感,而
经脉 = 人体生物电的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5-2024 11:56 AM , Processed in 0.07328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