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7|回复: 3

日本前大臣訪華後感慨「日本太落後」:許多日本人還活在30年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5-2024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當地時間5月14日,日本著名政治新聞評論家田原總一郎在日本經濟雜誌《鑽石》網站上的專欄更新了對前厚生勞動大臣,前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的專訪,與這位剛剛結束中國訪問行程的老牌政客,花費了大段篇幅討論他在中國的見聞,以及他親曆的中日差距。

對話中,舛添聊起在中國看到的智能手機、電動汽車普及程度,多次感慨日本已被中國遠遠甩在身後,而許多日本人的時鍾卻「停在了30年前」,不願接受「中國已經富有起來」的事實,仍基於舊的認識看待中國。

現年75歲的舛添要一,早年留學法國和德國,專攻國際政治,並長期活躍在日本媒體和政壇。2007年至2009年期間,他在安倍、福田、麻生三任內閣中擔任厚生勞動大臣。其後脫離日本自民黨,被選為「新黨改革」代表,並於2014年當選為東京都知事。

當選兩個月後,舛添出訪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東京的友好城市——中國北京。

根據這篇專訪,舛添最近又去了一次北京,這是他時隔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而說起這次的經歷,他直言,作為一名長期研究國際政治結構性變化的學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認為「美國的單極統治很有可能終結,下一個接管世界的將是中國」。

舛添還提到,中國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增長,過去四年累計增長了20%,中日之間的差距每年都在拉大,「我覺得日本目前已經完全輸給了中國」。

在被問到具體在哪些方面感受到了日本的落後,舛添著重提到了中國的數字化普及。

他舉例說,在中國,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搞掂任何事情。「在餐廳吃飯,你可以用手機預訂、下單和付款。中國智能手機的使用普及速度非常快,甚至在偏僻的農村,二維碼支付都得到了普及,很少能夠看到中國人在使用現金。我認為日本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倒是聽說過中國遊客發現日本還沒有實現數字化,到處都需要現金,感到不方便,帶著這種印象回國的情況。」

他還說到,中國大街上到處是電動汽車,人們駕駛的汽車和使用的系統,如汽車導航系統,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遠遠領先於日本。

「30年前,當日本人駕駛豪華汽車時,中國人還在騎單車。3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駕駛著最先進的電動汽車,而日本人還在開著過時的燃油車。」

他直言不諱道一些日本人的時鍾停在了30年前,這些人仍然基於舊的認識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這種刻板想法令人尷尬,「日本已經被中國甩開了很大距離,但是我發現日本許多人還不願接受中國已經變得富裕起來的事實。」

在舛添看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是由於美國的《廣場協議》導致的,但它無法「東山再起」則是因為日本對於戰後「意外」獲得的快速經濟增長太過理所當然,在關鍵行業沒有「革新動力」,沉迷於「啃老本」。

他說,日本曾經在汽車行業站在頂峰,但他們不願意放棄成功經驗,遲遲不轉向汽車電動化,充電技術也慢人一拍;在手機3C產業也是類似的情況,日本從業者執著於翻蓋手機,缺乏轉向智能手機的革新動力,錯過了時代巨變,等回過神來,蘋果和Google已經主導了市場。

對此,田原也深有感觸。他說起自己曾與索尼公司已故創始人盛田昭夫多次交談,對方常常念叨必須要挑戰自我,做沒人做過的事,創造高附加值的產品,哪怕為此失敗三四次。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紛紛失去後勁,轉而追求「不失敗的經營」,不允許失敗也就不會接受挑戰,自然也無法創造新生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5-202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50  汪汪:

中華膠!!!!!,對中國的認識其實非常貧匱卻瘋狂力挺中國中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24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说了一些恭维的话,中共胶就可以嗨翻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24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18-5-2024 04:34 PM 编辑

🐸:  倭呆油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2:01 AM , Processed in 0.06475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