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1|回复: 3

同款皮膚藥國外僅5至10元 美國扣保險給付還要自費6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5-2024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款皮膚藥國外僅5至10元 美國扣保險給付還要自費60元

美國不僅看病貴,藥價也是驚人的昂貴。一款在其他國家售價僅幾美元(折算後)的普通藥膏,在美國竟賣到200多元,數十倍的價差,令人難以接受。

家住聖蓋博谷的華人李女士近日出現皮膚問題,醫師給她開了一款常見藥膏——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這款藥膏是一種常用的外用學名藥(generic drugs,又稱通用名藥物、非專利藥),主要針對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銀屑病等常見皮膚病,在各大藥店很容易買到。

然而令李女士感到意外的是,這款普通的皮膚藥膏,售價竟高達210.99美元,比她以往在中國購買的價格,貴了數十倍。李女士表示,付款前藥劑師還特地問她「確定要買這款藥嗎?」當時她還覺得奇怪,藥劑師為什麼會這麼問,看完帳單後,她才明白原因。「除去保險覆蓋部分,她還要自付60元,但因為急著用藥,只能選擇結帳。」

經調查,在美國,丙酸氯倍他索軟膏在各大藥房的價格都在200元左右,而在中國,同等劑量的藥膏換算後的價格不到5美元;在加拿大和澳洲,這款藥膏的價格也僅為10至20美元。華人區一位不願具名的藥劑師表示,近10年來,美國不論是專利藥(brand-name drug)還是學名藥(generic drug),價格都在一路飆升,漲幅超過10倍的藥不在少數。「大家都知道美國藥價監管有問題,我們也沒辦法」。

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近期發布的分析報告中,對比2022年美國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的33個高收入國家,研究人員發現,美國處方藥的價格,比其他富裕國家高出2.78倍。根據2022年數據,OECD所有成員國的藥物總支出為9890億元,其中美國就占62%,而美國藥品的銷售量,只占總銷售的24%。

根據紐約時報分析,美國藥價高居不下的原因包括:一、相比其他國家透過政府部門決定是否接受藥廠開出售價的模式,美國與藥廠的談判權,分散在數萬個不同健保方案中,削弱議價空間; 二、價格缺乏限制和監管;三、除藥廠外,醫生、醫療機構和眾多中間商都能從藥品價格中獲利;四、雖然各國都會授予藥廠專利權,但都只是暫時的壟斷地位, 而美國藥廠可透過累積專利等策略,設法延長壟斷期。

此外,美國健保系統藥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簡稱ASHP)指出,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藥物短缺。目前有323種醫療用藥供應不足,是2001年開始追蹤藥品短缺數字以來,最嚴重情況。藥品政策專家表示,短缺的核心是脆弱的供應鏈,因為製藥商太少,而這背後的原因之一,是學名藥利潤率過低,以至於製造商沒有足夠的動力生產藥品,造成供應鏈的不可持續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5-2024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走線客突中風 鄉親資助回中治療

39歲華男王鄭光去年5月從家鄉福州連江走線赴美,在新澤西一家中餐館工作。今年2月,王鄭光突發中風住院;4月中旬出院後,身體左側至今仍無法動彈,走路需要拄拐杖,現在已無法工作。美國連江同鄉會接到求助後,於12日登門拜訪了王鄭光,並給他帶去了由該同鄉會會員以及東岱鎮鄉親捐贈的2萬4700元,其中包括13日飛往中國的單程機票。

據了解,王鄭光在國內從事裝修工作,有老母、妻子,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16歲,一個11歲。為了實現美國夢,他借了14萬元人民幣的偷渡債後,毅然決然於去年5月從家鄉福州市連江縣東岱鎮獨自走線來美國,光是穿越雨林就花了三四天,整個走線過程花費了一個月時間。

王鄭光抵達到美國後在新澤西州一家中餐館專司油鍋。他說餐館生意很好,他每天工作13個小時,每周僅休息一天。王鄭光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問題,但沒有吃藥治療。到美國後或許因為過度勞累,今年2月7日他在工間吃飯時突然暈倒。餐館老板將其送醫治療,醫院診斷為中風。

經過兩個月的住院治療後,王鄭光於4月中旬出院,但至今身體左側仍行動不便,走路需要靠拐杖。因為無人照顧生活,暫住家庭旅館的他每天只能以叫外賣度日。王鄭光的家人得知情況後萬分焦急,老母親還為此流淚。王鄭光最終決定先回中國接受治療。

連江同鄉會會員和東岱鎮鄉親接到求助後踴躍捐款,共為王鄭光捐款2萬4700元,其中包括13日飛往中國的一張價格1627元的單程機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24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尾国是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24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小伙来澳后感慨医疗收费低:“核磁只收了$300”



一名移居澳洲的美国男子在发现核磁共振成像费用后大吃一惊。
澳新网报道,Noel Mulkey正在为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进行训练,但每天32公里的跑步让他在澳洲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Mulkey目瞪口呆地说:“总价300澳元,大约相当于220美元。我上次在美国做这个花了1700澳元。”

在澳洲做核磁共振成像可能会产生不同费用,具体取决于需要检查的身体部位。如果由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转诊做核磁共振检查,医疗保险(Medicare)可以报销部分费用。

通常情况下,扫描费用在100澳元到300澳元之间,某些情况下可能高达1500澳元。



Mulkey最终被诊断为股骨颈应激反应,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需要拄着拐杖行走,由于他不是澳洲公民,所以要自费。

与在美国的经历相比,这一低收费让Mulkey欣喜若狂,但一些澳人却表示不满。一位网民评论道:“核磁共振检查要花300澳元?太离谱了!”

另一位网民说:“作为一个澳人,如果要花这么多钱做核磁共振检查,那简直会毁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9:18 PM , Processed in 0.3168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